泰国的礼仪.ppt
- 格式:ppt
- 大小:7.06 MB
- 文档页数:29
泰国基本礼仪知识基本礼仪服饰礼仪:泰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
现在,泰国城市中的男子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深色的西装,打领带。
妇女在正式社交场合穿民族服装,也可穿裙子;在日常生活中,可穿各式流行服装,但在公共场合忌穿短裤。
仪态礼仪:在泰国,进入佛殿要脱鞋,进入当地人家的客厅也要脱鞋。
他们讨厌在平时生活中拍拍打打的举止习惯,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当地人向上伸出小指表示和好,大拇指朝下表示失败,伸出弯曲的食指则表示死亡。
餐饮礼仪:泰国人不喝热茶,而习惯在茶里放冰块,成为冰茶。
用餐时,泰国人习惯围着小圆桌跪膝而坐,用手抓食,不用筷子,但现在有用叉子和勺子的。
泰国食品和中国食品大同小异。
相见礼仪:生性宽厚,温和有礼的泰国人在见面时不是握手说哈罗,而是合掌说声“沙娃滴卡”。
这种合掌问候方式在泰语称为“威”,做法是把双手提到胸前,双掌合并但不贴合,犹如在掌心握着一片棉花。
这时您的双手的形状就有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或事时,“威”的做法便会有所不同。
比如说在向同辈问好时,合掌后指尖不高过下巴。
在对长辈行“威”礼时,则须低头让指尖轻触鼻尖。
对尊贵的对象如德高望重的长辈表示尊敬时,则把双掌抬高至额头。
泰国人遇到僧侣或象征佛陀的佛像,都会下跪,合掌,并以额头触地膜拜。
一般遇到同辈向他们“威”时,泰国人都会以“威”礼回报。
但若是晚辈向长辈“威”时,长辈是不须回“威”的,有些只以点头或微笑回应。
喜丧礼仪:泰国人的婚礼必须邀请德高望重的僧人主持仪式,新郎和新娘还要接受客人的祝福。
泰国人的出生和丧葬,也都要按佛教习俗办理。
泰国人死后多实行火葬,火葬在寺院中进行,各地寺院大都设有火葬塔,供火化用。
商务礼仪:到泰国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时间是11月到次年3月,与大公司打交道,须在赴泰国前两个月去约定。
泰国商人喜欢互赠礼物。
他们喜欢对方送些小礼品给他的孩子,玩具书画都行。
在商务活动中,接受邀请后,一般不能再随意改变主意,否则显得反复无常极不礼貌。
泰国的礼仪与禁忌泰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深厚传统的国家,礼仪和禁忌在泰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并遵守泰国的礼仪和禁忌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避免可能的尴尬和冒犯。
以下是泰国的一些主要礼仪和禁忌。
1.宗教尊重:泰国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对佛教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在寺庙里,游客应该穿着得体,像拖鞋、露背、短裤和短裙等不适宜。
此外,不要触摸或攀爬佛像,也不要以脚指向佛像或佛教徒。
2.尊重长者和权威:在泰国,家庭中的长辈和权威人物被视为至高无上的。
在和泰国人交流时,应该尊重他们并遵循传统的礼貌用语。
3.善于微笑:泰国人以友善和热情而著称,因此微笑是很重要的。
在与泰国人交流时,要保持微笑,这可以表达你的友好和尊重。
4.脚为不洁之物:脚在泰国被视为不洁之物,因此把脚或鞋子放在椅子上是不被允许的。
避免用脚指着人或物,这被认为是非常失礼的。
5.不得触碰头部:头部在泰国被认为是人体最高级的部位,因此触摸或攀爬他人的头部是非常不尊重的行为。
特别是对于小孩子,你应该避免触碰他们的头部。
6.言辞谨慎:在泰国文化中,言辞谨慎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礼仪。
避免使用严厉的言辞或嘲笑他人,尽量在交流中保持礼貌和友好。
7.不要指责国王或皇室:泰国人对待国王和皇室家族充满敬意。
因此,避免公开讨论或批评国王或皇室家族,这将被视为对泰国文化的极度冒犯。
8.礼物的重要性:在泰国,礼物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泰国人非常重视礼物的选择和赠送。
如果你被邀请参加一些泰国人的聚会或家庭活动,带上一件小礼物以表达你的感激是非常合适的。
此外,泰国还有一些饮食方面的禁忌。
例如,不要用勺子舀米饭,吃完饭后将勺子放在碗上是不被接受的行为。
另外,如果你受邀去泰国人家中吃饭,不要拒绝他们的食物,以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
总之,理解和尊重泰国的礼仪和禁忌是在泰国旅行或与泰国人交流时必不可少的。
通过遵循这些准则,你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并获得更愉快和难忘的经历。
泰国人的社交礼仪和禁忌泰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被誉为“微笑的国度”。
泰国人性情温和,待人热情,有礼貌。
非在相当西化的场合,泰国人见面时不握手,而是双手合十放在胸前。
要注意当地人所行的合掌见面礼,泰国话叫做“Wai”,外人也可以照样行礼,双手抬得越高,越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但双手的高度不能超过双眼。
一般双掌合起应在额至胸之间,注意,地位较低或年轻者,应先向对立致合掌礼。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外交和一些正式场合,泰国人也按国际习惯握手致意。
常人不能与僧侣握手。
1、泰国人非常尊重国王和王室成员。
不要随便谈论或议论王室。
遇有王室成员出席的场合,态度要恭敬。
2、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因此佛像无论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
对僧侣应礼让,但不要直接给钱。
女性不能碰触僧侣,如需奉送物品,应请男士代劳,或直接放在桌上。
到寺庙参观着装应整齐,不要穿短裤、短裙和无袖上装,进入主殿要脱鞋。
3、泰国人非常重视人的头部,而轻视两脚,认为头是灵魂所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切记勿触摸别人的头---即使是摸小孩的头也不行(中国人常常因为喜爱孩子才去摸他们的头)。
泰国人认为头部被他人触摸是奇耻大辱。
又如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敬。
坐着的人也忌他人拿着东西从自己头上过。
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一定会生病。
4、公共场合男女不应过分亲热。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泰国男女在公共场合边手牵手的都很少。
5、泰国人大多彬彬有礼,很难看到有人大声喧哗或者吵架,因此说话时应压低嗓门,无论发生了什么,不要当众发脾气。
6、泰国禁赌,即使在酒店房间里也不要打牌或打麻将。
7、泰国人非常爱清洁,随地吐痰、扔东西被认为是非常缺乏教养的行为。
泰国人还非常注重卫生间的整洁,因此无论外出还是在酒店,都应注意保持清洁。
8、泰国是微笑的国度,人民热情善良,乐于助人。
因此到泰国后,尽管放心大胆与泰国人交谈,这也是了解泰国文化的一种方式。
遇有困难,也不必迟疑,尽管求助。
泰国礼仪礼节文化泰国礼仪双手合十礼:泰国人见面尤其是初次见面的时候,不喜欢握手。
男女之间尤其如此。
当然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政府官员和都市白领阶层例外。
但是俗人是决不能和僧侣握手的。
在泰国,人们普遍行合十礼。
合十礼源于佛教的合掌礼,其动作是双手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稍稍低头,同时说声:“sa-wadi-ka(女)/krap(男)”。
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合十手掌高低有所不同。
民众拜国王,双手高举头顶;晚辈拜长辈,双手需举高,高度标准为低头让指尖轻触鼻尖。
平辈相见时,双手可放置胸前。
游客在泰国见到泰国普通民众,也可使用双手合十礼,双手放置胸前即可。
宗教礼仪:去寺庙访问,穿着要整洁保守,进入殿堂要脱鞋脱帽,表情要肃穆、并且保持安静;妇女入庙拜佛要穿过膝裙装;在寺庙里,男女信徒多行跪拜礼。
泰国禁止僧侣和妇女有任何接触,乘车时,妇女也不能和僧侣坐在一起。
游客去寺庙参观时,切记穿较为庄重的服装入庙,不要穿短裤、拖鞋、无袖上衣、超短裙等,遵守该寺庙的礼仪,不要大声喧哗,女性请勿触碰僧侣,也不要随便触碰寺庙的物品。
王事、国事礼议;泰国人非常崇敬国王和王室,公开批评王室是大忌。
在影院或者公共场合中播放关于泰国囯王的影像或音乐的时候,应当起立致敬;遇到王室成员出行时,行人或行车也应当停下以示敬意;当听到泰国国歌时,行人也应原地驻足,待国歌结束后继续行走。
游客应须知不要在公共场合和泰国人公开谈论王室,不要对街边的国王照片做不好的行为,对待泰国王室以及成员保持一颗尊重的心。
态度平和:泰国人说话音量较低,行动的时候也特别注意身轻音小,大声喧哗被认为是很没有教养、很不礼貌的表现。
任何一种发脾气的表现都会使泰国人感到窘迫。
几乎所有介绍有关泰国旅游的书中,都会赞誉泰国为“微笑的国度”。
美囯旅游作家迈拉·沃尔多女士曾经说过,“虽然一些旅游册子喜欢夸大,但这句话却绝对是一句真实的描述”。
游客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要大声喧哗,吵吵闹闹。
泰国人的礼仪礼节国的风俗礼仪比较冗杂,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礼仪礼节泰国人的待人接物,有许多商定俗成的规矩。
伴侣相见,双手合十、互致问候。
晚辈向长辈行礼时,双手合十举过前额,长辈也要合十回礼。
年纪大或地位高的人还礼时,双手不必高过前胸。
行合十礼时。
双手举得越高,表示敬重程度越高。
泰国人也行跪拜礼,但要在特定场合,平民、贵官在拜见国王和国王近亲的时候行跪拜礼。
国王拜见高僧的时候要下跪。
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跪拜在地。
把东西扔给别人是不礼貌行为。
从坐着的人们面前走过时,要略微躬身,表示礼貌。
假如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认为是极大的羞辱。
假如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小孩确定会生病;睡觉忌讳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
忌讳用红笔签名,因为人死后是用红笔把姓氏写在棺材上。
脚被认为是低下的,忌把脚伸到别人跟前,也不能把东西踢给别人,不然都是失礼。
忌讳用脚踢门,否则会受到人们指责。
就坐时,最忌讳翘腿。
把鞋底对着别人,被认为是把别人踩在脚底下,是一种羞辱性的举止;妇女就坐时,双腿要靠拢,否则会被认为没有教养。
当着泰国人的面,不要踩门槛,他们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
在泰国,男女照旧遵守授受不亲的戒律,所以男女不能过于亲近。
宠爱红色、黄色,忌讳褐色。
泰国人的规矩①生性宽厚且温顺有礼的泰国人见面时并非握手说:“哈喽”,而是合掌说:“萨瓦迪卡”。
这样合掌问候的方式在泰语中称为“威”(Wai)。
方法是将双手提到胸前,双掌合并但并不贴合,犹如在掌心握着一片花瓣,双手的样子就有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②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或事时,“威”的做法略有不同。
向同辈问好时,合掌后指尖不高过下巴;对长辈行礼时则需低头,让指尖轻触鼻尖;向德高望重的长辈表示敬重时,会将双掌抬高至额头;泰国人遇到僧侣或者象征佛陀的佛像时会下跪,合掌,并以额头触地膜拜。
一般遇到同辈,向对方行“威”礼时,泰国人都会以“威”礼回应;但晚辈向长辈行“威”礼时,长辈无须回“威”礼,以点头或微笑回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