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珍藏版)
- 格式:pptx
- 大小:763.42 KB
- 文档页数:24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自转1. 基本概况: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北逆南顺)周期:自转一周需要的时间为一天2.产生的自然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③时差(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时间东早西晚。
时刻往东加,往西减)二.地球的公转1.基本概况:方向:自西向东周期: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为一年2.产生的自然现象: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中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五带的划分⑤:四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的昼就长夜就短;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就越大图解:图一:图中阴影部分是黑夜,空白部分是白天1. 思考:A点B点和C点分别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2. 思考:B点C点和D点,谁先看到太阳?3.归纳: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图二 A B C三束相同的阳光,照射在地球不同的纬度地区。
A照射在低纬度;B照射在中纬度;C照射在高纬度思考:1.三束阳光所含的热量相同吗?2.三束阳光在不同的纬度铺开的面积相同吗?3.假设你分别站在三束阳光下,你的感受是什么?4.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图三根据左图中的原理,想想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
思考:1.一天中什么时候物体的影子最短?2.一年当中,什么季节物体的影子最短?3.物体影子长短变化跟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当太阳垂直照射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图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地球的公转示意图思考:1.太阳直射点是什么意思?2.太阳直射点为什么会南北移动?3.十堰会受到太阳直射吗?什么时候十堰的白天最长,正午太阳高最高(正午物体影子最短)。
4.十堰一年当中昼夜平分在什么时候?图五五带的划分思考:1. 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十堰位于哪个带?2.北寒带全部出现极昼现象时,太阳直射点在哪里?3.南寒带全部出现极昼现象时,太阳直射点在哪里?4.总结地球上温度的变化与纬度的关系。
图六南北半球季节变化思考:1.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南半球现在是什么季节?2.你有个位于南半球新西兰的叔叔,他手表上的月份和你的一样吗?3.为什么南北半球的季节会相反?练习:1.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即将要看到日出的是点;昼夜平分的是点。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3、周期:24小时(1天)4、速度:15°/小时5、如果地球不自转,会有什么现象?昼夜不再交替,昼半球始终是白天,夜半球始终是黑夜。
6、如果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会有什么现象?太阳从西边出来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旋转中心:太阳。
4、周期:365天(1年)。
5、转动特点:地轴始终倾斜并指向北极星。
6、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变化。
三、二分二至日(北半球)1、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世界昼夜等长。
2、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66.5°N)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66.5°S)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3、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世界昼夜等长。
4、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66.5°S)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66.5°N)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四、北半球四季的划分1、春季:3、4、5月2、夏季:6、7、8月3、秋季:9、10、11月4、冬季:12、1、2月五、五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五带的名称: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3、五带的界线(极圈和回归线的五带的界线)①、热带: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②、北温带:北回归线(23.5°N)--------北极圈(66.5°N)③、北寒带:北极圈(66.5°N)--------北极点(90°N)④、南温带:南回归线(23.5°S)--------南极圈(66.5°S)⑤、南寒带:南极圈(66.5°S)------南极点(90°S)4、五带的特点1、热带:热带接受的太阳光热最多,有太阳直射现象,常夏无冬,终年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