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病例分析-医学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37.00 KB
- 文档页数:50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及组织供血不足。
本文通过分析一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探讨其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的相关问题,旨在加深对心力衰竭的了解。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乏力、浮肿等。
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长期药物治疗未能控制病情,近期出现上述症状后就诊。
1. 病因分析: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本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这两种疾病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
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久而久之会损害心肌功能;糖尿病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障碍等,从而诱发心力衰竭。
2. 症状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常表现为胸闷、气促、乏力、浮肿等症状。
胸闷和气促是由于心脏泵血不畅,导致肺淤血和氧供应不足;乏力则是因为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能量代谢障碍所致;浮肿则是因为心脏排血不畅,引起体液潴留。
3. 诊断与治疗: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B型钠尿肽等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根据病情的轻重与稳定性,治疗可选择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或器械治疗等。
本例患者根据病情较为稳定,给予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4. 随访观察与护理: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与护理,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时需注意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此外,患者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限制盐摄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等。
结论: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
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症状与诊治方法。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风险因素、早期诊断和科学治疗,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2020.05.17病例一患者,女,35岁。
患“肾小球肾炎”、反复浮肿20年,尿闭1天急诊入院。
患肾炎后反复眼睑浮肿【肾性水肿,不受重力影响】。
6年来排尿次数增多,每天10余次,夜尿4-5次,2000ml/天。
期间,BP19.3/13.3kPa (145/1OOmmHg)高,Hb40-70g/L低(成年女性是110-150g/L),RBC1.3-1.76*10i2/L低(成年女性红细胞的范围是3.5~5.0*l0i2/L)。
尿蛋白+,RBC、WBC、上皮细胞0-2/HP(镜下)(蛋白尿)°3年来夜尿更明显,尿量达2500・3500ml/天,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1.015-1.025)o全身骨痛并逐渐加重,经“抗风湿”及针灸无效。
近10天来尿少、浮肿加重,食欲锐减、恶心呕吐、腹痛。
全身瘙痒、四肢麻木轻微抽搐。
一天来尿闭,症状加重急诊入院。
T37°C,R20,P120,BP20/13kPa(150/98mmHg)高,RBC1.49*l0i2/L低,Hb47g/L低,WBC9.6*lO9/L(4・10*10A9个/L),血磷1.9mmol/L(0.74-1.39mmol/L)高,血钙1.3mmol/L(2.25〜2.75mmol/L)低。
尿检;蛋白+(蛋白尿),RBClO-15/Hp(>3,镜下血尿),WBCO-2/Hp (>5,白细胞尿),上皮O-2/Hp,颗粒管型2-3/Hp(肾实质性病变)。
*线检查:双肺正常,心界略扩大,手骨质普遍性稀疏、骨质变薄(肾性骨营养不良)。
讨论题:1.患者出现什么类型的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竭。
患者患“肾小球肾炎”、反复浮肿20年,即慢性肾小球肾炎,可造成肾单位慢性进行性破坏。
一方面,健存肾单位血流动力学代偿性改变(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其中包括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增多和聚集,反过来又造成另一部分肾小球损伤,功能性肾单位进一步减少以及残存功能性肾单位的进一步代偿,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继发性肾小球硬化;另一方面,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炎症,慢性缺氧,肾小管高代谢使得肾小管一间质损伤,功能性肾单位进行性减少。
疑难病例分析第41例:临床表现左⼼室增⼤、收缩功能不全郭潇潇魏冲⽅理刚北京协和医院【关键词】⼼功能不全;单克隆蛋⽩⾎症;左束⽀传导阻滞Case 41: enlargement and systolic dysfunction of left ventricle【Key words】Cardiac dysfunction;Monoclonal proteins;Left bundle branch block通讯作者:⽅理刚,电⼦信箱:********************患者,男性,59岁,因“发现⼼功能不全2周”于2014年5⽉16⽇⼊院。
患者⾻科⼿术前查⼼电图⽰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肌酶正常;继之⾏超声⼼动图:左⼼室增⼤,左⼼室舒张末内径71 mm,室间隔及后壁厚度均为11 mm,左⼼室前壁、室间隔运动明显减低,左⼼室下后壁中下段运动减低,左⼼室射⾎分数(left ventricleejection fraction,LVEF)35%,左⼼室舒张功能减低;Holter未见明显节律异常;运动+静息⼼肌灌注显像:左⼼室⼼尖、前壁、下壁⼼肌可逆性⾎流灌注减低,考虑⼼肌缺⾎;⼼肌PET显像:左⼼室⼼腔增⼤,左⼼室侧壁代谢异常增⾼,⼼尖、前壁、下壁可逆性灌注减低区和室间隔⾎流灌注不可逆减低区18F-FDP摄取均明显减低。
患者⽆胸闷、胸痛、⼼悸等,可器械锻炼30 min及上6层楼,为进⼀步诊治⼊院。
既往史:⾎脂异常半年;因“⼿⾜⿇⽊、⾛路不稳半年”于我院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吸烟40年,20⽀/d,不饮酒,⽆长期服药史。
⽆⼼⾎管病家族史。
⼊院查体:⾎压 125/68 mmHg,⼼率60 次/min,指氧饱和度96%,体质指数24.4kg/m^2,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啰⾳,⼼界左下扩⼤,⼼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腹部⽆异常发现,双下肢⽆⽔肿。
2020.05.17病例一患者,女,35岁。
患“肾小球肾炎”、反复浮肿20年,尿闭1天急诊入院。
患肾炎后反复眼睑浮肿【肾性水肿,不受重力影响】。
6年来排尿次数增多,每天10余次,夜尿4-5次,2000ml/天。
期间,BP19.3/13.3kPa(145/100mmHg)高,Hb40-70g/L低(成年女性是110-150g/L),RBC1.3-1.76x1012/L低(成年女性红细胞的范围是3.5~5.0x1012/L)。
尿蛋白+,RBC、WBC、上皮细胞0-2/HP(镜下)(蛋白尿)。
3年来夜尿更明显,尿量达2500-3500ml/天,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1.015~1.025)。
全身骨痛并逐渐加重,经“抗风湿”及针灸无效。
近10天来尿少、浮肿加重,食欲锐减、恶心呕吐、腹痛。
全身瘙痒、四肢麻木轻微抽搐。
一天来尿闭,症状加重急诊入院。
T37℃,R20,P120,BP20/13kPa(150/98mmHg)高,RBC1.49x1012/L低,Hb47g/L低,WBC9.6x109/L(4-10x10^9个/L),血磷1.9mmol/L(0.74~1.39mmol/L)高,血钙1.3mmol/L(2.25~2.75mmol/L)低。
尿检:蛋白+(蛋白尿),RBC10-15/Hp(>3,镜下血尿),WBC0-2/Hp(>5,白细胞尿),上皮0-2/Hp,颗粒管型2-3/Hp(肾实质性病变)。
X线检查:双肺正常,心界略扩大,手骨质普遍性稀疏、骨质变薄(肾性骨营养不良)。
讨论题:1.患者出现什么类型的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竭。
患者患“肾小球肾炎”、反复浮肿20年,即慢性肾小球肾炎,可造成肾单位慢性进行性破坏。
一方面,健存肾单位血流动力学代偿性改变(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其中包括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增多和聚集,反过来又造成另一部分肾小球损伤,功能性肾单位进一步减少以及残存功能性肾单位的进一步代偿,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继发性肾小球硬化;另一方面,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炎症,慢性缺氧,肾小管高代谢使得肾小管-间质损伤,功能性肾单位进行性减少。
心衰病历分析范文患者李某,男,65岁,是个有点倔脾气但又特别可爱的大爷。
一、现病史。
这大爷呀,大概从3个月前就开始觉得自己不太对劲了。
他说就像有个小恶魔在他胸口捣乱似的,老是感觉胸闷,特别是稍微活动活动,比如说去小区门口拿个报纸,或者陪老伴儿在院子里溜达个十几米,那胸口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
而且呢,晚上睡觉也不安生,得垫好几个枕头才能勉强睡会儿,就像个不倒翁似的半躺着,不然就会被憋醒,每次被憋醒的时候呀,那大爷就特懊恼,感觉自己的好觉都被这个怪病给搅和了。
还有啊,他的腿也开始变得不听话了,以前还能陪孙子在小区里踢会儿小皮球呢,现在走几步路,小腿就像灌了铅一样,又肿又胀的。
大爷自己也纳闷儿呢,这身体咋就突然变成这样了呢?二、既往史。
大爷以前身体还算可以,就是血压有点高,像个调皮的小鬼,老是降不下来。
他呢,又不太听话,降压药经常是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算了。
这血压高起来就像洪水猛兽一样,在身体里搞破坏,时间长了呀,就给心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另外呢,大爷年轻的时候烟瘾可大了,一天能抽一包烟呢,就像烟囱似的。
这抽烟啊,就像在心脏和血管上抹黑,让它们的功能越来越差。
三、体格检查。
一检查,发现大爷的情况还真有点严重呢。
他的脸看起来有点苍白,就像被抽走了几分血色似的。
再看他的呼吸,那叫一个急促,就像刚跑完一场马拉松。
摸他的脉搏,感觉有点弱,而且跳得还特别快,就像一个慌张的小兔子在乱蹦。
重点看看他的心脏,听诊的时候,心脏跳动的声音就像一个破旧的机器,有杂音,感觉像是里面的零件松了一样。
再看看他的腿,小腿一按一个坑,这水肿得还挺厉害的呢。
四、辅助检查。
1. 心脏超声。
这心脏超声就像给心脏拍了个超级清晰的照片。
结果显示大爷的心脏扩大了,就像一个小房子被撑大了一样。
而且心脏的收缩功能也下降了很多,正常的心脏就像一个有力的水泵,能把血液很好地送到全身各处,可大爷的这个“水泵”现在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每次只能泵出一点点血液,大部分血液都在心脏里淤着呢。
慢性心衰病例分析(情景一)患者男性,72岁,因“反复活动后气促10年余,加重1周”入院。
就诊时患者神志清晰,精神萎靡,气促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四肢冰冷。
PE:两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可问及细湿罗音,心音低顿,HR:98次,律尚齐,无杂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RBC:4.02*1012/L,WBC 10×109/L,N 0.90,HB:100g/L。
胸片:两下肺可见肺纹理增粗,符合两下肺肺部感染影像学,心影扩大,建议结合临床。
BNP:788pg/ml。
问题1:根据上述病例,你认为还需补充哪些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问诊:发病的诱发因素(劳累、感冒、情绪、饮食等);气喘性质与特点(阵发性、持续性、夜间发生、有无气喘难平,不能平卧,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加重(季节变换、受凉后、活动劳累加重);缓解(休息后,或者经治疗后好转);伴随及鉴别症状:是否伴有咳嗽咳痰(咳嗽的性质,痰的色、量、味等);是否伴有胸闷胸痛是否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等症状是否伴有腰酸背痛,肢体乏力等症状是否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是否伴有尿少、夜尿增多等症状是否有消瘦发绀,及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诊治经过及病情演变(发病到现在去过哪些医院治疗,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什么诊断,治疗效果如何等等)刻下症状(神疲乏力,呼吸喘促难续,动则喘促,呼多吸少,身热烦躁,汗出肢冷,腰膝酸软,纳少,寐差,小便量少,大便尚可。
)既往史(内科疾病史;传染病史;外伤手术史、输血史、家族遗传病史。
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有无吸烟饮酒史)体格检查:测血压,眼睛结膜及瞳孔的检查,肺部视、触诊及肺部叩诊(包括肺部叩诊、肺下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叩诊),心脏的视诊、触诊及叩诊。
腹部肝脏及脾脏的触诊,肝颈静脉回流征,移动性浊音,下肢压挤试验,舌脉等。
辅助检查:CRP,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超声,血气分析,尿常规及大便常规,如有咳痰则需要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等等。
病理生理学案例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满足全身组织和器官的需要,导致机体出现水肿、疲劳、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
本文以一个具体案例为例,探讨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患者,男性,65岁,已婚,农民。
主要诉病史:体力活动耐力显著下降,上楼、爬坡时出现胸闷、气短,休息后能缓解。
近期体重明显增加,双下肢、腹部水肿,食欲下降。
体格检查:心率90次/分,呼吸60次/分,血压140/90mmHg,颈静脉压高,肺部闻及细湿罗音。
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
慢性心功能不全通常是由心肌病变引起的,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
这些病变导致心肌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在本案例中,冠心病是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
冠心病是指心脏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坏死和纤维化。
缺血引起心肌细胞死亡,降低心肌收缩力,并引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一步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这些病理改变导致心脏舒张末压升高,心肌舒张后负荷增加,进而导致舒张功能下降。
冠心病引起的损伤还会导致心肌重构。
心肌重构是指心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通常包括心肌肥厚、纤维化和扩张等。
在本案例中,心脏重构导致心室壁变厚,心肌肥厚影响心脏舒张能力,而心肌纤维化导致心脏僵硬,进一步降低心脏的舒张功能。
水肿是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之一、冠心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和肾脏钠潴留。
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组织和器官灌注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一步导致体液潴留。
此外,心脏舒张功能下降也导致静脉压力升高,增加水分从血管进入组织间隙的趋势。
这些机制导致水肿的形成,尤其在双下肢和腹部。
呼吸困难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心脏泵血不足导致肺部淤血和充血。
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脏收缩能力下降,心室无法将血液迅速排出,导致回心血量和右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