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零起点”教学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一年级实施零起点教学的实施方案范文小学“一年级实施零起点教学”的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减负规定,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校严格落实上级规定: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防止出现盲目追赶进度的抢跑现象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带来冲击,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特制定学校执行“零起点”教学实施方案。
二、思路执行“零起点”教学,调整、完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快乐晨间活动)实施方案,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开展新生及家长亲子班会、新生的家访、一二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究课、入学准备始业教育等环节,加强一年级新生的行规导行,指导学生迅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具体措施(一)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思想认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一、二年级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学习区《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根据《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根据教学目标及评价要求,作出反馈、分析、研究,制订实施方案。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依法规范教学严格课程设置。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随意增加课程和课时。
严格教学规范。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
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标一年级语文要求一、拼音学习一年级学生首先要掌握拼音这一基础语言知识。
他们在学前班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拼音,但入学后还要系统地进行拼音的教学。
拼音学习的重点在于拼读,尤其是直呼音节的拼读。
通过让学生正确认读、书写拼音,使他们能够初步正确地运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能力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
教师应当重视汉字书写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仅正确书写汉字,而且要注意书写姿势、执笔姿势的规范。
对于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书写也应当严格要求。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提高其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使其在阅读中巩固所学汉字,并认识新字。
三、写字基础写字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练习应当从笔画笔顺入手,以正确的姿势书写,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
学生在书写时应当注意笔画的粗细、长短、轻重和方向,先摹后临,要求学生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
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词语积累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语,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通过词语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一些常见的同义词、反义词来丰富和拓展自己的语言。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在阅读中积累新词佳句。
五、句子理解与表达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理解句子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环节。
一年级的学生在句子理解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教学生理解句子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只有掌握了句子的基本结构,才能写出完整、通顺的句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例句让学生模仿,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年级语文零起点教学计划一年级语文零起点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个别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天地日云、水火木金、竹叶沙沙、小猫咪咪。
这些课文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优美景色,还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让学生在美文的欣赏过程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还使他们明白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道理。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两个学习拼音的单元,分别是“学说普通话”和“正确的姿势”。
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这一重要的识字工具,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做大自然的小朋友;感受劳动的快乐,体验劳动的幸福;明白“做客”的礼节,增强“对错”的概念;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规律,养成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基础知识目标正确认读271个生字,掌握24个多音字;积累部分成语、谚语和歇后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学会给音节标声调;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看懂几幅简单的单图和几个连着的简短的自然段;认识“开、关、进、出”四字;了解三种基本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能用学过的生字组词;能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初步认识反义词、近义词;能用数量词(两、三)说两句话。
3、技能目标通过朗读、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学习音节、生字和词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一节课的写字训练,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三、教学措施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多读、多说、多写,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彩色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是小学的开始,学生对于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要求还比较简单,重点在于打下语文学习的基础。
以下是一年级语文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一、听认字音和句子1.学生需要通过听教师朗读或者录音,认识常见字音和常用词语,并能正确拼读出来。
2.学生要能听懂并理解教师所讲句子的意思,并会正确复述。
二、认读生字和词语1.学生要能正确识别和书写基本汉字,并能进行简单的看图写字练习。
2.学生要能认读常见的词语和短句,并能背诵一些常用的儿歌和童谣。
三、理解句子和短文的意思1.学生要能理解一些简单句子的含义,能回答相关的问题。
2.学生要能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提取出重要信息,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四、复述和叙述1.学生要能复述一些简短的故事、诗歌等,不求完全一致,但要表达出主要的内容。
2.学生要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和动作。
五、初步阅读能力1.学生要能根据所学的字音、词和句子的语音和形状特征,初步辨认和阅读简短的文字和图画。
2.学生要能根据图片和上下文的线索,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意。
六、初步写作能力1.学生要能运用所学的字音和词语,初步书写简单的字、词和句子。
2.学生要能简单地作文,如写几句话的感受、观察或记叙自己的一些经历。
七、常见标点符号的识别和基本使用1.学生要能识别并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等常见的标点符号。
2.学生要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句子表达更清晰。
八、习惯形成1.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主动积累词汇,广泛阅读。
以上是一年级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通过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学生将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为以后更深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一年级语文“零起点”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中央“双减”精神,适应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国家调整后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及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修订后的一年级语文学科“零起点”教学指导标准,特制定我校本学期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二、工作思路执行“零起点”教学,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开展一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究课、入学准备教育等环节,加强一年级新生的行为习惯,指导学生迅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具体措施(一)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一年级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根据教学目标及评价要求,作出反馈、分析、研究。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依法规范教学严格课程设置。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随意增加课程和课时。
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1.一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
备课要求:要凸现学生的特点,在备课中要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区别于学科教学的备课内容,以活动、游戏、情景创设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上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把握授课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比例,应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知道并逐步掌本的习惯要求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兴趣等方面有所切忌急于求成,简单灌输。
2.开展一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通过引领、模仿、实践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并以参与式研讨为主要形式集中和分学科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在体验互动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零起点”教学的能力。
2024年xx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零起点”教学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央“双减”精神,适应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国家调整后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及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我校严格落实上级规定,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特制定xx中心小学2024年秋季一年级学生“零起点”教学工作方案。
一、制定教学工作思路为实施“零起点”学校要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通过开展一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讨、新生入学教育及入学准备活动等形式,加强一年级新生的习惯培养,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二、成立教学工作小组以规范办学为宗旨,校长为“零起点”教学工作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履行指导工作。
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科室、年级组、任课老师,指导“零起点”教学具体落实工作。
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组员:中层领导三、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完小及联小要将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要求传达至各班级,9月14日前,通过学校公众号公开一年级秋季学期课程开设和学科教学方案,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学校督导室要利用监督电话,及时受理家长和社会举报;要组织各方力量,结合开学督导、日常督学等方式对学校教学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查,对违反教学“零起点”要求的学校,及时予以查处,并督促整改。
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各校要将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作为科学幼小衔接、落实中央“双减”精神的重要内容,强化对幼儿园在园幼儿及小学家长有关政策宣传解读,教育引导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形成家校协同促进幼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合力。
各校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典型经验的梳理、总结和推广,营造校内教育教学减负提质增效的合力。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一年级语文课程是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起点,也是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年级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初步形成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和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启蒙性的语文知识,学习基础的汉字、词语、句子和篇章,开启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首先,一年级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学生通过听故事、听老师讲解、听课文朗读等活动,培养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同时,学生也通过课堂表演、小组讨论、口头表达等形式,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其次,一年级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将学习简单的课文和故事,通过阅读理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朗读、图书角、阅读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引导他们主动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再次,一年级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学生将学习基础的汉字和词语,通过认字、写字练习,提高书写规范和速度。
同时,学生也将学习简单的句子和篇章,初步掌握语言文字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书写板书、作业批改、写字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认真细致和自觉规范的书写习惯。
最后,一年级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将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通过课文朗读、诗歌朗诵、语文游戏等形式,提高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总的来说,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能力,打好语文基础,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为以后更深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将在语文课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和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