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本定义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建筑基本几何知识点总结建筑的基本几何知识包括点、线、面、立体等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几何定理。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通常需要涉及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空间几何等不同的知识内容。
下面将对建筑的基本几何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基本几何概念1. 点: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只有位置的标志。
在建筑设计中,点通常表示建筑结构的连接点、建筑物的定位点等。
2. 线:线是由无穷多个点连成的,具有方向和长度的几何图形。
在建筑设计中,线被广泛用于绘制建筑的平面图和剖面图,表示建筑物的轮廓和结构。
3. 面:面是由无穷多条线围成的,具有长度和宽度的平面图形。
在建筑设计中,面被广泛用于绘制建筑的平面图和剖面图,表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和空间布局。
4. 立体:立体是由无穷多个面组成的,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立体图形。
在建筑设计中,立体被广泛用于表示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和装饰布局。
二、平面几何1. 直线和射线:直线是由无限多点连成的线段,它没有起点和终点;射线是由起点和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线段组成。
2. 角: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构成的形状,可以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
在建筑设计中,角被广泛用于描述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和布局。
3. 多边形:多边形是由多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常见的多边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4. 圆:圆是平面上到一个点的距离恒定的所有点的轨迹,圆的直径、周长、面积等是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概念。
5. 平行线和垂直线: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上不相交的直线,垂直线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互相垂直。
6. 圆锥、圆柱和圆球:圆锥是以一个圆为底面,通过一个定点到平面的轨迹;圆柱是以一个圆为底面,通过一个定点到直线的轨迹;圆球是空间中到一个定点的距离恒定的所有点的轨迹。
三、立体几何1. 立体角:由三条射线共同起点构成的角,又称空间角,用于描述立体的空间结构和布局。
2. 立体图形:包括几何体和复合体,常见的几何体包括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等,复合体是由多个几何体组成的三维图形。
建筑安全基本知识 (一)建筑安全基本知识建筑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建筑安全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保障。
建筑安全是指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保证建筑结构安全、人员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电气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然而,许多人对于建筑安全并不了解,容易忽视一些安全隐患。
因此,本文将介绍建筑安全的基本知识,以建立人们的安全意识。
一、建筑结构安全建筑结构安全是建筑安全的基础。
建筑结构指房屋的承重结构,包括地基、梁、柱、墙体、屋顶等。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设计、施工和使用建筑时,要密切关注建筑结构的安全,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人员安全人员安全是指建筑使用过程中,人员本身的安全,包括人员伤亡、被盗、火灾等。
人员进入建筑时,应当关注如下问题:1.遵守楼道和走廊的通道,不乱扔垃圾,避免堵塞道路。
2.严格落实楼梯的使用规则,保持楼梯畅通,不跑、不推、不拉。
3.保持电器设备干净、完好,避免电器短路、漏电等事故发生。
4.遵守电梯乘坐规则,不打闹、不过载。
5.确保门窗的锁和钥匙安全,避免被非法开锁。
三、消防安全消防安全是指建筑中的火灾防范和救灾工作。
建筑消防安全的重点是预防火灾,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采取措施扑灭火源,确保人员的安全。
建筑消防安全的要素包括:1.建筑设计时要规划清楚消防通道和梯道。
2.建筑中要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
3.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火灾的发生,不乱扔烟蒂、玩火等行为。
4.发生火灾时,应当及时拨打报警电话,采取有效措施拯救人员和物品。
四、卫生安全卫生安全是指建筑卫生和环境卫生问题。
保持建筑物的卫生和环境卫生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建筑物卫生要点包括:1.定期清洁房屋内部,如地板、墙壁、门窗和家具等。
2.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通风良好。
3.处理和管理垃圾,防止室内和室外的环境污染。
五、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是指与电有关的安全问题。
建筑基本知识培训相关问题解答一、房屋建筑概述通常认为,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其中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等,人习惯上也称之为建筑。
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称为“构筑物”,如水坝,烟囱等。
二、建筑的构成要素构成建筑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1。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须满足的使用要求.2. 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等,建筑不可能脱离技术而存在。
3。
建筑形象: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的空间组合、立体构面、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等。
建筑的三要素是辨证统一,不可分割的。
建筑功能起主导作用;建筑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技术对功能又有约束和促进作用.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映.三、建筑的分类一)建筑的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单层、多层厂房),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建筑层数分:1)低层建筑:一~~三层2)多层建筑: 四~~六层3)中高层建筑:七~~九层4)高层建筑的分类:(1)目前,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有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均为超高层建筑。
(2)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的高度分成四类:第一类:9~16层 (最高到50米)第二类:17~25层(最高到75米)第三类:26~40层 (最高到100米)第四类:40层以上或100以上(即超高层建筑)3 按结构承重的材料分类:1)木结构如:中国古典建筑故宫、园林、寺院等,还有一些如傣族竹楼、东北鄂伦春木屋等2)砖(或石)结构:如欧洲中世纪建筑。
像巴黎圣母院、罗马角斗场等3)钢筋砼结构4)钢结构也叫门式钢结构5)混合结构4 按结构型式分类1)墙承重体系2)框架承重体系、框一剪结构3)剪力墙、筒体结构4)空间结构(特种结构)包括:网架(体育场馆)、壳体、悬索(金门大桥)、拱、膜结构(如博鳌论坛)等5 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四类一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
建筑安全基本知识建筑安全基本知识建筑安全是指建筑物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能够保证人身、财产安全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建筑安全基本知识包括建筑结构安全、火灾安全、电气安全、卫生安全等方面。
本文将对建筑安全基本知识进行详细介绍,以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一、建筑结构安全建筑结构安全是指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建筑构件及其连接存在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状态。
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超载:建筑物重量、荷载、动力和地震等因素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荷载。
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设计荷载标准,适时检查建筑构件承受能力和保证荷载不超过承受能力。
2.确保建筑物基础稳固:建筑物基础是建筑物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在建筑物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荷载情况,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基础设计和施工。
3.加强建筑结构检测:建筑物的结构需要定期检测,包括承重构件、建筑物表面、支撑结构等。
为了防止建筑物出现安全事故,应该根据检测报告及时进行各项维护工作。
火灾是建筑物中最具有危险性的事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预防火灾的一些基本措施:1.预防火灾发生:建筑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火灾预防措施,如增加疏散通道、配备满足需求的消防设备等。
2.科学设计消防设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消防设备的设计与安装,如灭火器、消防栓、自动楼梯扶手带等设备的配置。
3.消防器材的使用:建筑物内应根据常规进行消防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如对灭火器、消防器材的使用进行培训和教育,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够正确使用消防设备。
三、电气安全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如果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不当,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巨大的风险。
为了保证电气安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过载: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应严格按照负载要求布置和使用。
2.注意电线的绝缘:电线的绝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符合规定的材料。
3.检查设备: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查,如检查机器、触碰电线、花园灯、电灯、插头和接头的接线等,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建筑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建筑设计学是建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下面将对建筑设计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建筑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与要求,以确保设计的效果和质量。
1. 功能性:建筑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即使其具备适当的使用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2. 美学性:建筑设计应该追求美学上的完美,包括外观和内部空间布局的设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配合。
3.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环境影响、资源利用和能源效率,以及建筑物的长期运营成本等可持续性因素。
4. 安全性: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防火、防水、抗地震等安全性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二、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1. 空间与形式:建筑设计是对空间的创造和组织,通过形式、体量、纹理、色彩等手段,将功能需求转化为具有艺术感的建筑。
2. 比例与尺度: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建筑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建筑物整体与周围环境的比例关系。
尺度是指建筑物的实际大小与其视觉效果之间的关系。
3. 结构与材料: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空间组织与平面布局: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内部空间的组织和平面布局,如房间功能的合理布置、楼层之间的联系等。
5. 立面与外观: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包括材料选择、幕墙设计、窗户位置等。
三、建筑设计的过程建筑设计涉及到一系列的过程和步骤,以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和质量。
1. 研究与调研:对项目的背景和要求进行研究,包括功能需求、环境要求、预算限制等。
2. 概念设计:根据项目需求和调研结果,形成建筑设计的初步概念,包括外观形式、空间组织等。
3. 方案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结构设计等。
4. 施工图设计: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具体的构造细节、施工工艺、材料规格等。
建筑行业基本知识大全一、建筑的分类1、按房屋使用功能分类1)工业建筑2)民用建筑民用建筑的分类(1)公寓具有分层住宅形态,各有室号及专门出入,成为各个独立单位,原始设计有正规的客厅、阳台,一套或数套卫生间或有冷暖气设备,装修精致,优质松木以上地板。
房间墙面用料高级或有护墙板。
厨房有瓷盆并贴有瓷砖及配套的碗橱、壁橱等,并有公共大门或兼有电梯设备,如培恩公寓、雁荡公寓等。
(2)花园住宅一般为四面或三面临空,装修精致,备有客厅、餐厅等结构较好的独立和合式、别墅式住宅,有数套卫生间,一般附有较大的花园空地或附属建筑,如汽车间、门房等。
(3)住宅未定标准化规范时,建造的八层(含八层)以上成套住宅,装修普通,各有室号及专门出入,有独用厨房、卫生间、阳台、大门及电梯等设备定标准化规范后,七层(含七层)以下的住宅,各有室号及专门出入。
有独用或公用的厨房、卫生间、阳台。
(4)新式里弄联接式住宅,结构装修较好,具有卫生设备或兼有小花园、矮围墙、阳台等设施。
(5)旧式里弄联接式的广式或石库门砖木结构住宅,建筑式样陈旧,设备简陋,屋外空地狭窄,一般无卫生设备,(6)简屋标准低的简陋房屋、临时房屋。
即瓦屋面,木屋架,砖墙身三项条件中,至少有一项未能符合要求的,如尚未改造的苏家巷屋群。
2、按承重结构分类混合结构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3、按高度分类按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标准低层建筑:1-3层多层建筑:4-6层中高层建筑:7-9层高层建筑:1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房屋檐超过100米的建筑二、建筑结构类型按建筑物以其结构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四大类。
1、砖木结构:用砖墙、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像大多数农村的屋舍、庙宇等。
这种结构建造简单,材料容易准备,费用较低。
2、砖混结构:砖墙或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这是目前在住宅建设中建造量最大、采用最普遍的结构类型。
建筑基本知识1、什么是容积率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2、什么是建筑密度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4、什么是日照间距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答: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mm、1 /5M20mm、1/2M50mm.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9、什么是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答:1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制的规定.2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构造尺寸小于或大于标志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预留的缝隙尺寸或减去必要的支撑尺寸等于标志尺寸.3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差值,应为允许的建筑公差数值.10、什么是定位轴线答:定位轴线是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标志尺寸的线.11、什么是横向、纵向什么是横向轴线、纵向轴线答:1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2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3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横向轴线.其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编写在轴线圆内.4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纵向轴线.其编号方法采用大写字母从上至下编写在轴线圆内其中字母I、O、Z不用.12、什么是房屋的开间、进深答:开间指一间房屋的面宽,及两条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指一间房屋的深度,及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13、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答:层高指建筑物的层间高度,及本层楼面或地面至上一层楼面或地面的高度;净高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及地面至天花板下皮的高度14、什么是建筑总高度答:建筑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15、什么是标高什么是绝对标高、相对标高答:1建筑物的某一部位与确定的水基准点的高差,称为该部位的标高.2绝对标高亦称海拔高度,我国把青岛附近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全国各地的标高均以此为基准.3相对标高是以建筑物的首层室内主要房间的地面为零点+ 0.00,表示某处距首层地面的高度.16、什么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使用率什么是交通面积、结构面积答: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2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净面积为轴线尺寸减去墙厚所得的净尺寸的乘积.3使用率亦称得房率,指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4交通面积指走道、楼梯间、电梯间等交通联系设施的净面积.5结构面积指墙体、柱所占的面积.17、什么是红线答:红线指规划部门批给建设单位的占地面积,一般用红笔圈在图纸上,具有法律效力.18、建筑物如何划分等级答:建筑物的等级是依据耐久等级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耐火年限进行划分的.1按耐久等级划分,共分为四年级: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四年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2按耐火等级划分,共分为四年级:从一级到四年级,建筑物的耐火能力逐步降低.19、什么是砖混结构答:房屋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板,此类结构形式叫砖混结构.20、什么是框架结构答:框架结构指由柱子、纵向梁、横向梁、楼板等构成的骨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是围护结构.21、什么是剪力墙答:剪力墙指在框架结构内增设的抵抗水平剪切力的墙体.因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故剪力墙又称抗震墙.22、什么是剪力墙结构答:剪力墙结构指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荷载由框架承受20%~30%,剪力墙承受70%~80%的结构.剪力墙长度按每建筑平方米50mm的标准设计.23、什么是全剪力墙结构答:全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的内墙或内外墙作为承重骨架,来承受建筑物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24、什么是筒体结构答: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楼建筑.25、什么是钢结构答:钢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由钢材构成的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延性好、施工快、抗震性好的特点.钢结构多用于超高层建筑,造价较高.26、与砖混结构相比,框架结构有何优、缺点答:优点:1自重轻:砖混结构自重为1500公斤/平方米;框架结构如采用轻板加气混凝土隔墙、轻钢龙骨隔墙等的自重为400公斤~600公斤/平方米,仅为砖混结构的1/3.2房间布置灵活: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为框架本身,墙板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因而布置比较灵活.3增加了有效面积:框架结构墙体较砖混结构薄,相对的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缺点:1用钢量比砖混结构高出约30%,与砖混结构相比,造价偏高.2部分柱子截面尺寸过大,会凸出墙外,影响美观.27、地基和基础有什么区别答:1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它的作用是承受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2基础是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28、什么是基础埋深什么是深基础、浅基础答:1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2埋深大于等于5米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的基础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29、建筑物的基础可按哪三种不同的方法分类答:1按使用材料分:可分为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2按构造形式分: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基础、板式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3按使用材料受力特点分: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30、什么是防潮层答:为了防止地下潮气沿墙体上升和地表水对墙面的侵蚀,采用防水材料将下部墙体与上部墙体隔开,这个阻断层就是防潮层.防潮层的位置一般在首层室内地面+0.00下60mm~70mm处,及标高-0. 06m~-0.07m处.31、什么是勒脚什么是踢脚其作用各是什么答:1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2踢脚是外墙内侧和内墙两侧与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踢脚的作用是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踢脚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32、什么是散水什么是明沟其作用是什么答:散水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明沟是靠近勒脚下部设置的排水沟.它们的作用都是为了迅速排除从屋檐滴下的雨水,防止因积水渗入地基而造成建筑物的下沉.33、什么是凿毛答:是把已经完成的混凝土结构面凿出一条条凹痕.作用:使两个施工阶段的施工面粘结牢固通常在现浇结构中,在现浇板浇注完毕后,要凿毛,进行下一层柱墙的浇注.让混凝土粘结牢固34、什么是拉毛答:是把水泥砂浆刷在墙上后,用一种像刷子那样的工具,把水泥沙浆拉成有点象冰激凌尖尖的形状,作用是不让墙壁太光滑产生声和光的有序反射,多用于公共场所的外墙.35、什么是甩毛答:甩毛又叫喷毛,是用一种专用喷枪把有黏合剂的小砂子的水泥沙浆喷在结构层面上,使粉刷层与结构层粘合牢固,不会产生粉刷层空鼓.36、什么是箍筋答: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箍筋按材料分有螺纹钢、圆钢、冷拔低碳钢丝箍筋.按形状分有平面箍筋四边、八边、六边、环状及螺旋箍筋.按受力作用分有抗剪箍筋、约束箍筋、分布箍筋.按构成分有单支箍、双支箍、多支箍等.结构各类构件的连接关系问题,也就是谁时谁的支座的问题基础是柱、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为支座.纵向钢筋锚入支座;横向钢筋箍筋不进支座,进入支座也是构造要求不是受力要求.柱、墙进入支座的插筋之箍筋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稳定作用,只要一个大的方框箍就行,真正上面柱中起箍筋作用时需要隔一拉一.梁进入支座时也是纵筋进入,但连梁到了顶层要求箍筋进入支座,因为顶层连梁上部受力筋在表皮,锚固不可靠,要靠箍筋把它约束住,不崩出去.梁箍筋的计算长度是每跨的净跨长减去100MM,也就是说,梁的箍筋是从柱边50MM开始布置的,柱中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须布置且加密;这一点在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梁钢筋的锚固问题只与梁下部存不存在支座有关,与支座究竟是柱还是墙或者是其他主梁无关;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问题与梁的类型框架梁\次梁和支座类型边支座\中支座有关;框架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0.4倍LAELAE为一个锚固长度+弯钩15DD为钢筋直径;如果边支座的宽度本身不小于钢筋的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的钢筋则可以不必弯钩进行直锚,但此时直锚长度必须不小于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底筋在中支座的的锚固长度为一倍LAE,面部通长筋在跨中1/3区域内连接冷接或焊接或机械连接,须满足连接长度规范;次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直段12D+弯钩15D,在中支座的锚固长度是12D;记住了,这就是框架梁与次梁的区别;梁中架立筋\构造腰筋\抗扭腰筋的连接长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错的一个问题:梁中架立筋和构造腰筋的连接长度不论什么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样,遵守受力主筋的连接规范;主梁箍筋的加密长度问题,一般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此识有误.实际是,一级抗震结构,主梁箍筋加密长度是梁高的2.0倍,二三四年级抗震结构,才是梁高的1.5倍.37、什么是止水带答:止水带当然一般是用作地下工程防水用的,止水带分为: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一、止水带是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和压缩变形性,在各种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紧固密封,有效地防止建筑构件的漏水、渗水,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在许多工程建筑中,土建、水土结构之间都有一定的伸缩要求,并还有防水防震等问题,因此采用和安装橡胶止水带是有效解决以上种种问题的手段.主要用于混凝土现浇时必须设有的永久性变形缝内,如水渠、隧道引出口、挡水坝、输水渡槽等.E型系列止水带二、遇水膨胀橡胶遇水膨胀橡胶是公司近期研制开发的一种新产品.本产品是在橡胶中加入一种亲水溶胀的高分子物质,使其既有一般橡胶制品的性能,又有遇水自行膨胀的独特性能,是一种新型防水材料,能起到以水止水的作用,防水效果比一般橡胶更为可靠.遇水膨胀橡胶较普通橡胶具有更卓越的特性和优点:该种橡胶在遇水或受潮后会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并充满接缝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水分渗漏.当接缝或施工缝发生位移,造成间隙超出材料的弹性范围时,普通型橡胶止水材料则失去止水作用,而该材料还可以通过吸水膨胀来止水.使用遇水膨胀橡胶作为堵漏密封止水材料,不仅用量节省,而且还可消除一般弹性材料因过大压缩而引起弹性疲劳的特点,使防水效果更为可靠.遇水膨胀橡胶腻子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既具有一般腻子的良好易粘接和耐低温性能,又具有较好的膨胀特点.该产品由多种高分子化工材料合成,强度比一般腻子高,特别适用于防水工程.38、什么是冷加工答:通常指金属的切削加工,即用切削工具从金属材料毛坯或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层,从而使工件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如车削、钻削、铣削、刨削、磨削、拉削等.在金属工艺学中,与热加工相对应,冷加工则指在低于再结晶温度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工艺,如冷轧、冷拔、冷锻、冲压、冷挤压等.冷加工变形抗力大,在使金属成形的同时,可以利用加工硬化提高工件的硬度和强度.冷加工适于加工截面尺寸小,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金属零件.39、什么是女儿墙答: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40、什么是建筑工程招投标答:建筑工程招标:是指建筑单位业主就拟建的工程发布通告,用法定方式吸引建筑项目的承包单位参加竞争,进而通过法定程序从中选择条件优越者来完成工程建筑任务的一种法律行为建筑工程投标:是指经过特定审查而获得投标资格的建筑项目承包单位,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单位填报投标书,争取中标的法律行为.41、什么是横墙什么是纵墙答:1、横墙是沿建筑物宽度方向布置的墙. 2、纵墙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布置的墙.42、什么是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各有什么优、缺点答:1、横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横墙上.优点是横墙较密使横向刚度大,抗震性高,外墙开窗灵活性大,容易组织穿堂风;缺点是用材量较多,开间尺寸不够灵活.2、纵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纵墙上.优点是建筑物分间灵活,材料用量少;缺点是刚度较差,外墙开窗局限性大.3、纵横墙混合承重就是把梁或板同时搁置在纵墙和横墙上.优点是房间布置灵活,整体刚度好;缺点是所用梁、板类型较多,施工较为麻烦43、普通粘土砖的标准规格是多少答:一块普通粘土砖的标准规格是长240mm、宽115mm、厚53mm.灰缝宽度按10mm考虑,这样标准砖的长、宽、厚度之比为240+10∶115+10∶53+10=4∶2∶1的比例关系. 1立方米体量砖砌体的标准砖用量为512块含灰缝.44、什么是顺砖、丁砖什么是眠砖、斗砖答:1、顺砖,指砖的长度沿墙面;丁砖,指砖的宽度沿墙面. 2、砖平砌叫眠砖;砖侧立砌筑叫斗砖.45、什么是过梁其作用是什么答:过梁是门窗洞口上方的横梁,其作用是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并把它传到门窗两侧的墙上,以免门窗框被压坏或变形.过梁的长度一般为门窗洞口的跨度加500mm.46、什么是圈梁其作用是什么答:圈梁又称“腰箍”,是在墙身上设置的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连续封闭梁.其作用是加强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抵抗房屋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47、什么是构造柱其作用是什么答:构造柱是在墙身的主要转角部位设置的竖直构件,其作用是与圈梁一起组成空间骨架,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整体的延展性,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48、什么是wiki变形缝/wiki答:当房屋受到温度变化及相邻部位的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引起的相互碰撞等不利的外界因素影响时,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变形、开裂等破坏,为避免房屋遭到这样的破坏,常把房屋人为地分成几个独立单元,保证它们各自变形时互不干扰,这些单元之间的缝隙就是变形缝.49、变形缝分几种类型其各自的设置原则是什么答:根据外界破坏因素的不同,把变形缝分三种,即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1、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20~30mm,内填弹性保温材料.2、沉降缝:沉降缝是考虑房屋有可能会在某些部位出现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当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差、荷载、结构形式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有较大差异或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复杂或相连建筑物分期建造时,相邻部位就有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整个建筑物的开裂、倾斜甚至倒塌.因此,设置沉降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独立单元,保证每个单元各自沉降,彼此不受制约.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30~120mm.3、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防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mm。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目录一、基本概念 (2)1.1 古建筑的定义 (2)1.2 古建筑的分类 (3)1.2.1 按用途分类 (5)1.2.2 按结构类型分类 (5)1.3 古建筑的历史发展 (6)二、古建筑结构 (8)2.1 地基与基础 (9)2.2 墙体与柱子 (11)三、古建筑装修 (12)3.1 内部装修 (14)3.2 外部装修 (15)四、古建筑装饰 (16)5.1 园林的定义与特点 (18)5.2 园林的布局与元素 (20)5.3 园林的设计理念 (21)六、古建筑保护与修复 (22)6.1 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23)6.2 古建筑修复的原则与方法 (24)七、古建筑实例介绍 (25)7.1 皇家建筑 (26)7.2 宫殿建筑 (28)7.3 寺庙建筑 (29)7.4 传统民居 (30)八、古建筑文化 (31)8.1 建筑艺术 (32)8.2 建筑文化 (34)一、基本概念中国古建筑,又称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穴居、巢居等简易居住形式,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初步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体系,并在随后的各个朝代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特征,采用柱、梁、枋、斗拱等构件组合成各种形式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还经常运用雕刻、彩绘、砖雕、木雕等装饰手法,使建筑物更加美观和富有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宫殿、庙宇、宅第、园林、古城等。
宫殿是帝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具有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装饰华丽等特点;庙宇是祭祀神灵的地方,具有气势磅礴、造型独特的特点;宅第是普通百姓的住宅,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园林是供游览和休憩的场所,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古城则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建筑学大一基础知识点大全建筑学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业学科,它涉及建筑设计、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建筑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建筑学大一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以帮助您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建筑学。
一、建筑设计基础1. 规划设计概述:了解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和设计表达等。
2. 空间组织与布局:掌握建筑内外空间的组织原则,包括建筑功能布局、立面设计、空间分隔等。
3. 建筑风格与表达:了解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包括古典风格、现代主义风格等。
4. 建筑立面设计:熟悉建筑立面设计的要点,包括比例尺度、景观整合、材料运用等。
5. 建筑室内设计:了解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空间布局、色彩运用、家具配置等。
二、建筑结构基础1. 结构力学: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包括受力分析、刚度计算、变形分析等。
2. 结构形式与构件:了解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应用,包括框架结构、拱券结构、壳体结构等。
3.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熟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施工工艺。
4. 地基工程:了解地基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地基处理、地基加固等。
5. 结构设计案例:学习一些典型的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方法。
三、建筑材料基础1. 建筑材料分类与性能:了解常见的建筑材料分类和性能,包括石材、木材、钢材、玻璃等。
2. 建筑材料选用:了解建筑材料选用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结构要求、环境要求等。
3. 建筑材料加工与施工:熟悉建筑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包括砌筑、混凝土浇筑等。
4. 建筑材料耐久性:了解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寿命评估方法,包括防水、防腐、隔热等。
5. 建筑材料创新:了解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包括节能材料、环保材料等。
四、建筑历史与文化1. 建筑史概述:了解建筑史的发展脉络和代表性建筑,包括古代建筑、现代建筑等。
2. 建筑风格演变:熟悉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和特点,包括古希腊建筑、哥特式建筑等。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在承受荷载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材料和构件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整体结构。
它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对于建筑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构造体系。
一、材料与构件建筑构造的核心是材料与构件的选择和使用。
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砖石、钢材、玻璃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在建筑构造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构件是指将材料组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和荷载传递能力的元素,如梁、柱、墙等。
构件的合理设计和选择是保证建筑物整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保障。
二、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是指构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功能组合起来形成的整体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矩形网壳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由柱、梁等构件组成的网状结构,能够有效承受和传递荷载。
桁架结构由由斜杆和节点组成,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框架,适用于大跨度建筑。
网壳结构是由大量的薄壳构件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空间形态,被广泛应用于体育馆等场所。
三、力学基础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需要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
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可以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规律的学科。
建筑构造的设计和计算一般以静力学为基础,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确定合理的构造形式和尺寸。
四、建筑构造的安全性建筑构造的安全性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目标之一。
建筑物在承受设计荷载和外部影响时,应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建筑构造应考虑以下因素:荷载分析、构件和材料的选型和设计,并且要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
五、建筑构造的可靠性建筑构造的可靠性是指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正常运行的能力。
为了提高建筑构造的可靠性,除了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外,还应注意材料和构件的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作为一个建筑工作者或者对建筑感兴趣的人,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建筑构造原理,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常见构造技术和一些注意事项。
1. 建筑结构概述建筑结构是指用于支撑和保护建筑的系统和要素。
它包括承重结构、非承重结构和建筑外部结构等。
承重结构主要负责承担和传递各种荷载,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非承重结构则不参与承载荷载,其作用是提供空间分隔、隔音、隔热等功能。
建筑外部结构则包括建筑的幕墙、屋面和立面等。
2. 常见的建筑构造技术(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它采用柱、梁和框架等构件来承担和传递荷载。
这种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高度的可塑性。
(2)砖木结构砖木结构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构造技术,主要利用砖墙和木结构构件来组成建筑的承重体系。
这种结构形式在传统民居和古建筑中常见,它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3)钢结构钢结构是使用钢材构建的建筑结构形式,它具有高强度、轻量化和易于施工的优点。
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大跨度建筑,如体育馆和桥梁等。
(4)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指使用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材料的一种构造技术。
混凝土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耐火性能,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板柱结构和悬索结构等。
3. 建筑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设计合理的结构方案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建筑的用途、功能和荷载特点等,合理选择和设计结构方案。
考虑荷载传递、抗震性能和材料使用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性。
(2)质量控制与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构件制作和连接方式等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和检测,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3)施工安全建筑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工人的施工安全。
建筑基础知识一、房屋建筑分类房屋建筑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分类:⑴居住建筑、⑵公共建筑、⑶工业建筑、⑷农业建筑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通常又被称为民用建筑。
2、按建筑物(住宅)的层数分类⑴、平房建筑:1层⑵、多层建筑:2~6层⑶、小高层建筑:7~9层⑷、高层建筑:10层以上3、按建筑结构分类建筑结构:指建筑物中由承重构件(基础、墙体、柱、梁、楼板、屋架等)组成的体系。
⑴、砖木结构描述:这类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用砖、木做成。
其中,竖向承重构件的墙体和柱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采用木材。
特点:层数较低,一般在3层以下。
1949年以前建造的城镇居民住宅,20世纪50~60年代代建造的民用房屋和简易房屋,大多为这种结构。
⑵、砖混结构描述:这类建筑物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板,其中也包括少量的屋顶采用木屋架。
特点:建造层数一般在6层以下,造价较低,但抗震性能较差,开间和进深的尺寸及层高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以,这类建筑物正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所替代。
⑶、钢筋混凝土结构描述:承重构件如梁、板、柱、墙(剪力墙)、屋架等,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大材料构成。
其围护构件如外墙、隔墙等,是由轻质砖或其他砌体做成。
特点:结构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耐用年限较长。
⑷、钢结构描述:主要承重构件均是用钢材制成。
特点:建造成本较高,多用于高层公共建筑和跨度大的工业建筑,如体育馆、影剧院、跨度大的工业厂房4、按建筑施工方法分类:⑴现浇、现砌式建筑: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均是在施工现场浇筑和砌筑而成。
⑵预制、装配式建筑: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在加工厂制成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而成。
⑶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物的一部分构件(如墙体)是在施工现场浇筑或砌筑而成,一部分构件(如楼板、楼梯)是采用在加工厂制成的预制构件。
二、建筑物的组成:幢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础、墙体(或柱)、楼地层(或梁)、楼梯、屋顶、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
1、什么是容积率? 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 2、 什么是建筑密度?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 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 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 什么是日照间距? 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 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 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 什么是建筑“三大材”? 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 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 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答:(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 (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 (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mm)、1/5M(20mm)、1/2M(50mm)。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9、 什么是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答:(1)、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制的规定。 (2)、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构造尺寸小于或大于标志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预留的缝隙尺寸或减去必要的支撑尺寸等于标志尺寸。 (3)、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差值,应为允许的建筑公差数值。 10、 什么是定位轴线? 答:定位轴线是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线。 11、 什么是横向、纵向?什么是横向轴线、纵向轴线? 答:(1)、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 (2)、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3)、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横向轴线。其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编写在轴线圆内。 (4)、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纵向轴线。其编号方法采用大写字母从上至下编写在轴线圆内(其中字母I、O、Z不用)。 12、 什么是房屋的开间、进深? 答:开间指一间房屋的面宽,及两条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指一间房屋的深度,及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13、 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 答:层高指建筑物的层间高度,及本层楼面或地面至上一层楼面或地面的高度;净高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及地面至天花板下皮的高度 14、 什么是建筑总高度? 答:建筑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15、 什么是标高?什么是绝对标高、相对标高? 答:(1)、建筑物的某一部位与确定的水基准点的高差,称为该部位的标高。 (2)、绝对标高亦称海拔高度,我国把青岛附近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全国各地的标高均以此为基准。 (3)、相对标高是以建筑物的首层室内主要房间的地面为零点(+ 0.00),表示某处距首层地面的高度。 16、 什么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使用率?什么是交通面积、结构面积? 答:(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净面积为轴线尺寸减去墙厚所得的净尺寸的乘积)。 (3)、使用率亦称得房率,指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 (4)、交通面积指走道、楼梯间、电梯间等交通联系设施的净面积。 (5)、结构面积指墙体、柱所占的面积。 17、 什么是红线? 答:红线指规划部门批给建设单位的占地面积,一般用红笔圈在图纸上,具有法律效力。 18、 建筑物如何划分等级? 答:建筑物的等级是依据耐久等级(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耐火年限)进行划分的。 (1)、按耐久等级划分,共分为四级: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 (2)、按耐火等级划分,共分为四级:从一级到四级,建筑物的耐火能力逐步降低。 19、 什么是砖混结构? 答:房屋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板,此类结构形式叫砖混结构。 20、 什么是框架结构? 答:框架结构指由柱子、纵向梁、横向梁、楼板等构成的骨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是围护结构。 21、 什么是剪力墙? 答:剪力墙指在框架结构内增设的抵抗水平剪切力的墙体。因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故剪力墙又称抗震墙。 22、 什么是框架?剪力墙结构? 答:框架?剪力墙结构指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荷载由框架承受20%~30%,剪力墙承受70%~80%的结构。剪力墙长度按每建筑平方米50mm的标准设计。 23、 什么是全剪力墙结构? 答:全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的内墙(或内外墙)作为承重骨架,来承受建筑物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 24、 什么是筒体结构? 答: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25、 什么是钢结构? 答:钢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由钢材构成的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延性好、施工快、抗震性好的特点。钢结构多用于超高层建筑,造价较高。 26、 与砖混结构相比,框架结构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 (1)、自重轻:砖混结构自重为1500公斤/平方米;框架结构如采用轻板(加气混凝土隔墙、轻钢龙骨隔墙等)的自重为400公斤~600公斤/平方米,仅为砖混结构的1/3。 (2)、房间布置灵活: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为框架本身,墙板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因而布置比较灵活。 (3)、增加了有效面积:框架结构墙体较砖混结构薄,相对的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缺点: (1)、用钢量比砖混结构高出约30%,与砖混结构相比,造价偏高。 (2)、部分柱子截面尺寸过大,会凸出墙外,影响美观。 27、 地基和基础有什么区别? 答:(1)、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它的作用是承受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 (2)、基础是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 28、 什么是基础埋深?什么是深基础、浅基础? 答:(1)、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2)、埋深大于等于5米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的基础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29、 建筑物的基础可按哪三种不同的方法分类? 答:(1)、按使用材料分:可分为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2)、按构造形式分: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基础、板式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3)、按使用材料受力特点分: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30、 什么是防潮层? 答:为了防止地下潮气沿墙体上升和地表水对墙面的侵蚀,采用防水材料将下部墙体与上部墙体隔开,这个阻断层就是防潮层。防潮层的位置一般在首层室内地面(+0.00)下60mm~70mm处,及标高-0.06m~-0.07m处。 31、 什么是勒脚?什么是踢脚?其作用各是什么? 答:(1)、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 (2)、踢脚是外墙内侧和内墙两侧与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踢脚的作用是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踢脚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 31、 什么是勒脚?什么是踢脚?其作用各是什么? 答:(1)、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 (2)、踢脚是外墙内侧和内墙两侧与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踢脚的作用是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踢脚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 32、 什么是散水?什么是明沟?其作用是什么? 答:散水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明沟是靠近勒脚下部设置的排水沟。它们的作用都是为了迅速排除从屋檐滴下的雨水,防止因积水渗入地基而造成建筑物的下沉。 33、 什么是横墙?什么是纵墙? 答:(1)、横墙是沿建筑物宽度方向布置的墙。 (2)、纵墙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布置的墙。 34、 什么是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横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横墙上。优点是横墙较密使横向刚度大,抗震性高,外墙开窗灵活性大,容易组织穿堂风;缺点是用材量较多,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纵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纵墙上。优点是建筑物分间灵活,材料用量少;缺点是刚度较差,外墙开窗局限性大。 (3)、纵横墙混合承重就是把梁或板同时搁置在纵墙和横墙上。优点是房间布置灵活,整体刚度好;缺点是所用梁、板类型较多,施工较为麻烦 35、 普通粘土砖的标准规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