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198.50 KB
- 文档页数:10
外科无菌技术与基本手术操作一、外科无菌技术操作此项操作前,应检查手指甲就是否剪好,着装就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不可进入此项操作。
着装要求:换清洁洗手衣、裤、鞋,戴好口罩帽子。
内衣不外露,上衣袖口遮盖上臂上l/3,头发不外露。
(一) 刷手1.刷手的顺序及范围顺序(碘伏洗手法)(1) 用肥皂、清水按普通方法清洗手、臂一遍。
(2) 用无菌毛刷蘸医用肥皂水按顺序刷手:指尖-甲沟-指缝-手掌-手背-前臂-肘部-上臂范围:刷洗至肘关节上(手、前臂、上臂三段交替)10cm。
2.刷手的重点部位指尖甲缘、甲沟、指缝、手掌3.冲洗时顺序及手臂的保护顺序:手-前臂-肘-上臂保护:(1) 刷完手后即保持手指朝上,肘朝下冲洗。
(2) 冲上臂时前臂弯向内侧,勿使水倒流到前臂与手。
(3) 如此洗刷两遍,后一次高度不超过前次。
4.用毛巾擦手臂的无菌操作用一块无菌毛巾,先擦双手,擦手臂时将毛巾对折绕臂旋转上擦,一侧一面。
5.刷手后就是否接触了有菌物品,接触后的处理如有接触;重新刷手。
6.刷手时间刷2遍,约5分钟。
手臂擦干后,用0、5%碘伏纱布涂擦手与前臂、上臂2遍,要领同上。
(二) 穿衣1.提衣动作离开周围人员、物品,取过无菌手术衣,找到衣领,提起衣领两角轻轻抖开。
两臂向前,提着手术衣稍向上抛,迅速将两臂插入袖筒,由巡回护士从肩上抓衣领向后牵拉,协助穿好。
2.递送腰带两臂交叉将胸前腰带向后递,仍由巡回护士在身后接过系好。
如穿背后有保护层的手术衣,在戴上干手套后解开右胸前的衣带,由巡回护士用消毒卵圆钳夹住衣带长头,从左面绕过身后一圈,再递给手术者,用双手在右胸前系好。
3.手就是否接触有菌区4.穿衣时手举高度平伸插入袖筒,上举不过肩。
(三) 戴手套1.提取手套以一手的手指捏住手套口翻折部取出。
2.戴手套时的无菌观念先将手插入右手手套,再用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翻折的内部帮助左手插人手套,原则就是手套外面不可触及手的皮肤。
3.手套腕部外翻部位交替整理袖口,将手套翻转部翻回盖住袖口。
外科基本原则、无菌术及手术基本操作一、外科基本原则现代医学正在迅速进展,早先曾认为“外科”与“手术”同义。
外科医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就认为手术、手法等(机械作用)能使外科疾病完全治愈。
显然,“外科就是手术治疗”是片面的观点,不仅不利于病人,而且有碍外科学的进展。
医学的现代模式已演进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外科学的研究以及外科基本原则的探讨,自然也应遵循这种医学模式。
1.外科治疗适应症和方法的选择作出正确的诊断明确治疗目标和选选择择各种疗法治疗计划和修正2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的或关键性措施,但手术处理不当会造成并发症或死亡,因此手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现代外科不仅以临床经验为基础,而且有相应的理论指导、新技术的运用以及实验研究的基础。
手术处理时总的要求,是爱护组织、最大限度地保存功能以及促进伤口愈合。
贯彻无菌术的原则既要有手术计划,又要经过探查确定术式手术遵循基础科学原理重视手术基本操作麻醉与手术相配合2.外科的综合治疗原则心理治疗维护生命器官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感染的防治功能练习和其他后继治疗二、无菌术无菌术起源于Listet创用石炭酸预防手术伤口化脓(1867),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随着医学进展,无菌术的方法和理论不断有所发展。
作为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必要措施之一,无菌术的范畴已从单纯的抗菌(消毒)和灭菌,扩展到有关的临床工作程序和医院管理,既要求工作人员树立无菌观念,在一切诊疗工作中贯彻无菌术原则。
(一)伤口沾染的来源1.皮肤2.鼻咽腔3.感染病灶和有腔器官4.空气中的微粒5.器械、用品、药物等无菌术的目的就是防止上列各种途径的致病菌沾染。
Laufman曾将预防手术后感染的措施归纳为5D:①外科工作人员(包括麻醉师)的训练(discipline);②改善病人的抗感染能力(defense mechanism);③应用消毒剂和抗菌药(drugs);④手术室的合理设计(design);⑤必要的着装、器械、用品(devices)。
专科外科学1配套习题外科学1配套习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一、填空题1、微生物普遍存在于人体和周围环境之中,在手术,注射,穿刺,插管,换药等过程中可引起感染。
2、无菌术由机械灭菌法,灭菌法,抗菌法及一定的规章制度所组成。
3、手术止血方法包括压迫止血法,结扎止血法,电凝止血法三种。
二、选择题A型题1、机械除菌法中下列那一种是错误的(D)A、刷洗B、隔离C、滤过D、清水泡浸 2、灭菌法不包括下列哪一种(D)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煮沸灭菌法 C、紫外线照射 D、大量清水冲洗 3、灭菌后的手术器械一般可保留(A)A、14天B、7天C、1天D、12天 4、紫外线可以杀灭以下哪种微生物(A) A、悬浮于空气中和依附在物体表面的 B、呼吸道内的微生物 C、消化道内的寄生虫 D、乙型肝炎病毒 5、下列哪种不是手术引流适应症(D)A、脓肿B、污染严重的外伤,不能彻底清创C、手术创面大,术后有渗血D、所有的皮肤缝合部位三、问答题简述引起手术伤口感染的细菌来源。
答:人体表面的皮肤上的细菌直接通过手术切口,鼻咽部细菌通过吸气、咳嗽、甚至说话污染伤口。
体内感染病灶,胃肠道,气管等腔性器官原有的细菌以及空气中的传播细菌,手术器械,敷料等未消毒,或被污染后均可是细菌感染之来源。
第三章外科疾病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查和治疗方法第四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衡一、填空题1、体液正常参考值: pH值为7.35~7.45渗透压280~320mmol/L。
2、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分别属容量、比列、成分失调。
二、选择题A型题-1、正常人血中HCO3与H2CO3浓度之比应为A、10:1B、15:1C、20:1D、25:1E、 30:1 答案 C 2、低钾血症病人,经补充钾治疗后,病情仍无改善时,应考虑有A、代谢性酸中毒B、低钾血症C、高钙血症D、低镁血症E、低氯血症答案D 3、低渗性缺水的体液容量改变为A、胞内、外等量减少B、细胞内液量减少,细胞外液正常C、细胞内液显著减少,细胞外液轻度减少D、细胞内液轻度减少,细胞外液显著减少E、细胞内液正常,细胞外液减少答案D 4、等渗性缺水多发生在答案AA、胃肠液急性丢失B、吞咽困难C、大量出汗D、慢性肠梗阻E、低位小肠瘘 5、高钾血症病人,通过补液来降低血钾应选择答案D A、5%葡萄糖溶液 B、生理盐水 C、5%碳酸氢钠溶液 D、11.2%乳酸钠溶液 E、低分子右旋糖酐16、各类脱水中所共有的表现为A、口渴B、尿量减少C、呕吐D、手足麻木E、烦躁不安答案B 7、代谢性酸中毒临床上最突出的症状是A、呼吸深快、呼气时有酮味B、口唇干燥,眼窝凹陷C、呼吸浅慢,呼气时有酮味D、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答案A 8、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考虑下列哪些途径A、以呼吸排除挥发酸为主B、以泌尿调节固定酸为主C、缓冲系统为主D、以上三者共同作用E、依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共同作用答案D B型题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高钾血症 1、手续后并发症 2、胰漏3、输大量库存血A、HCO3-↓,PH↓, PCO2正常B、HCO3-↑,PH↑ ,PCO2正常C、HCO3正常,PH ↓, PCO2↑D、HCO3正常,PH↓, PCO2↓E、HCO3↓, PH↑, PCO2正常 4、代谢性酸中毒 5、呼吸性碱中毒答案1C、 2A、 3E、 4A、 5E X型题1、属于“第三间隙液体”的是下列哪几项答案ABCDA、尿路中的尿液B、胆道中的胆汁C、胸腔内渗液D、胸脊液 2、平衡盐溶液主要作用和优点是答案 ABCDA、所含电解质浓度与血浆相似B、能稀释血浆,降低血浆粘稠度C、可补充血容量D、能纠正低钠和酸中毒三、问答题1、给钾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案要点:注意事项有:①口服安全,不能口服时用静脉滴注;②见尿补钾,尿量超过40ml∕h,才能补钾;③钾浓度,每500ml液体钾不超过1.5g,速度每分钟不超过80滴;④不能静脉推注钾;⑤静脉补钾过程中,应监督血钾和心电图。
外科无菌技术与基本手术操作一、外科无菌技术操作此项操作前,应检查手指甲是否剪好,着装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不可进入此项操作。
着装要求:换清洁洗手衣、裤、鞋,戴好口罩帽子。
内衣不外露,上衣袖口遮盖上臂上l/3,头发不外露。
(一) 刷手1.刷手的顺序及范围顺序(碘伏洗手法)(1) 用肥皂、清水按普通方法清洗手、臂一遍。
(2) 用无菌毛刷蘸医用肥皂水按顺序刷手:指尖-甲沟-指缝-手掌-手背-前臂-肘部-上臂范围:刷洗至肘关节上(手、前臂、上臂三段交替)10cm。
2.刷手的重点部位指尖甲缘、甲沟、指缝、手掌3.冲洗时顺序及手臂的保护顺序:手-前臂-肘-上臂保护:(1) 刷完手后即保持手指朝上,肘朝下冲洗。
(2) 冲上臂时前臂弯向内侧,勿使水倒流到前臂与手。
(3) 如此洗刷两遍,后一次高度不超过前次。
4.用毛巾擦手臂的无菌操作用一块无菌毛巾,先擦双手,擦手臂时将毛巾对折绕臂旋转上擦,一侧一面。
5.刷手后是否接触了有菌物品,接触后的处理如有接触;重新刷手。
6.刷手时间刷2遍,约5分钟。
手臂擦干后,用0.5%碘伏纱布涂擦手和前臂、上臂2遍,要领同上。
(二) 穿衣1.提衣动作离开周围人员、物品,取过无菌手术衣,找到衣领,提起衣领两角轻轻抖开。
两臂向前,提着手术衣稍向上抛,迅速将两臂插入袖筒,由巡回护士从肩上抓衣领向后牵拉,协助穿好。
2.递送腰带两臂交叉将胸前腰带向后递,仍由巡回护士在身后接过系好。
如穿背后有保护层的手术衣,在戴上干手套后解开右胸前的衣带,由巡回护士用消毒卵圆钳夹住衣带长头,从左面绕过身后一圈,再递给手术者,用双手在右胸前系好。
3.手是否接触有菌区4.穿衣时手举高度平伸插入袖筒,上举不过肩。
(三) 戴手套1.提取手套以一手的手指捏住手套口翻折部取出。
2.戴手套时的无菌观念先将手插入右手手套,再用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翻折的内部帮助左手插人手套,原则是手套外面不可触及手的皮肤。
3.手套腕部外翻部位交替整理袖口,将手套翻转部翻回盖住袖口。
外科基本原则、无菌技术及手术基本操作一、外科基本原则第一:外科治疗适应症及方法的选择:同一疾病提出不同的治疗主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由经验医学为主向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发展。
1、作出正确的诊断-----前提病史、体征-----理学检查非常重要,是一个医生的基本技能,不可能完全由客观检查代替,因此临床医生对理学检查应精益求精。
辅助检查-------虽有些检查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全面性,但只是起辅助诊断作用。
2、明确治疗目标和选择各种疗法目标-------救治病人的生命和(或)改善生活质量。
3、治疗计划的制定和修正常按诊疗常规,疗效不佳时应及时修正。
4、利用EBM指导外科临床实践EBM含义:有目的、正确的运用现有最好的科学依据来指导对每位病人的治疗。
其核心思想是谨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对个体病人医疗作出决策。
第二、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外科治疗的主要或关键性措施。
手术处理总的要求是爱护组织、最大限度地保存功能及促进伤口愈合。
1、贯彻无菌术原则无菌术包含术前、术中、术后的有关处理。
2、既要有手术计划,又要通过探查确定术式。
3、手术遵循基础科学原理切开、引流、摘除、切除、重建等手术都是为了促使机体从病理状态转变为或接近于生理状态。
4、重视手术基本操作做到准确、细致、轻巧、迅速,尽量减少组织创伤、出血、细菌污染等。
5、麻醉与手术相配合第三、外科的综合治疗原则1、心理治疗:疼痛、经济、风险等2、维护生命器官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呼吸、循环功能、肾功能、颅脑等3、感染的防治预防感染-----医院;外科医生的无菌术原则治疗感染------抗生素、手术切除病灶、引流,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如输血、球蛋白、改善营养状态等。
4、功能练习和其他后续治疗二、无菌术无菌技术是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涉及的定义: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临床专业外科总论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培训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培训2.1 无菌术的重要性无菌术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手术切口和伤口的感染。
无菌术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和使用无菌物品,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
在现代医学中,无菌术已经成为手术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2.2 无菌术的要求(1)手术室环境要求高,要保持清洁、整洁和无尘辐射。
(2)手术过程中所有直接接触伤口的物品都必须是无菌的,包括手套、器械、敷料等。
(3)手术者和助手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手术准备,确保无菌操作。
(4)手术区域要进行彻底的局部消毒和无菌遮盖。
2.3 无菌术的基本操作培训(1)手术区域的准备手术区域的准备是无菌术的第一步,包括将手术台擦拭清洁、用无菌巾覆盖手术台,并在手术台上铺上无菌巾。
此外,手术区域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也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
所有手术者和助手要在手术前进行彻底的洗手,并穿戴无菌手术衣。
(2)手术物品的准备所有直接接触伤口的物品都必须是无菌的,如手术器械、敷料、缝线等。
手术器械要预先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并用无菌包装。
敷料要保持密封和干燥,以免受到污染。
在手术前,手术者和助手要对手术物品进行校对,确认无菌。
(3)手术者和助手的无菌操作手术者和助手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正确的穿戴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器械等。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者和助手要避免不必要的动作和接触,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4)手术区域的无菌遮盖在手术前,要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局部消毒,以清除表面的细菌和病原体。
消毒后,要用无菌巾将手术区域进行遮盖,避免手术过程中的任何污染。
2.4 无菌术的错误和对策(1)手术区域没有彻底消毒:手术区域的彻底消毒是无菌术的基础,如果没有进行彻底消毒,会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对策是在手术前,手术者和助手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消毒操作技巧。
(2)无菌物品已过期或受到污染:如果使用的无菌物品已过期或受到了污染,会导致无菌术失败。
外科学讲稿首页
教学内容及授课题目: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1、掌握常用的灭菌法及消毒法。
2、学会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
3、学会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巾。
熟悉内容 1、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了解内容 1、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2、外科手术的特殊设备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难点:1.树立无菌观念、认清无菌术的重要性。
重点:1、无菌术在手术切口感染及提高医疗质量中的作用。
2、各项外科基础操作技术
教学进程:
(步骤)1、组织教学(2分钟) 2、情景模式带入新课(3分钟)
(1)、(30分钟)无菌术的方法及其应用
(2)、(10分钟)手术人员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视频
(3)、(30分钟)手术人员和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及术中无菌原则
(4)、(10分钟)外科基本操作
4、小结(2分钟)
5、预习下次课内容(1分钟)
6、布置作业(2分钟)教学方法:_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点,以内因为驱动”进行教学导向。
结合理论讲授、案例讨论教学法、情景模拟
教学法,通过启发、提问及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课后记:希望同学们在理解外科无菌术在保证手术成功,促进疾病康复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掌握各项无菌操作技术和树立无菌观念。
作业:1、无菌术的概念
2、外科的无菌原则有哪些?
讲稿续页
讲稿续页
讲稿续页
讲稿续页
讲稿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