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目
- 格式:docx
- 大小:15.71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语文考试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调研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口号大全、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research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speeches, slog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考试总结高中语文考试总结(精选22篇)高中语文考试总结篇1第一轮复习。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教案通用8篇高三语文专题训练教案通用8篇语文的教学课件很有意义的。
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三语文专题训练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对高三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三教学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2、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念,以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3、强化教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要求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
高三学年转瞬即过,时不我待,教师要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2、结合高三学生特点使用好教材。
上好选修教材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帮助很大,教师要结合文本特点认真钻研、深刻理解,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下足工夫。
3、狠抓落实语文专题复习。
抓紧抓好文言文阅读、古典诗歌鉴赏、文学作品的鉴赏等专题复习,促使学生的理解、评价、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快速提高。
突出作文技巧的系统训练。
4、教学中要做到三个结合。
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讲授与训练的结合;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对课外内容要精心选择,不要拿来就用,对训练试题要精心讲评,通过讲评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对作文训练计划性要强,评改方法可以多样。
四、具体办法1、备课深入备课,精心备课,并多和兄弟学校联系,深入研究高考,保证备课质量。
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 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
文中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第6题要求学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从材料引申出来的问题作深入思考。
3.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单文本)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
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今安在”的结构进行比较。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熟悉课文中同类句子即可。
2. 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
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3. 名篇名句默写(1)《行路难》(2)《邹忌讽齐王纳谏》(3)以花喻雪或以雪喻花三、语言文字运用材料摘编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的思考。
语文答题模板高三(甄选5篇)1.语文答题模板高三第1篇1、读懂诗歌(1)用关注“标题、意象、注释、情思语、即时诗人”的办法读诗歌,并快速判明诗歌类别——写景或者写物或者写人,根据相应类别诗歌的特点进行解读。
(2)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上的描写手法、主题上的抒情手法、语言上的修辞手法和结构上的结构手法)2、审读问题(1)勾画题干(问题要求的——概括、分析、简析、赏析,问题范围——全诗、第几联、上片等等,问题对象——情感、意境、形象、艺术手法等等),明确问题要求。
(2)根据问题要求和对象,弄清楚题型,按照题型的基本模式与步骤组织答案素材。
3、科学答题(1)按照题型与相应步骤答题。
(2)一般,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
(3)注意使用术语,每一点均先观点后阐释。
(4)分点作答,分条陈述。
合并相同点。
(5)语言简洁明了,不写可有可无的字词句。
特别提醒:答题中请随时保持对诗歌类别意识的重视与运用,随时关注诗歌中的即时诗人。
4、诗歌鉴赏相关知识体系。
(1)诗歌类别A、借景抒情类景即画面是主要内容,由一组意象构成画面。
抓画面的命名与特点,注重景的描写(描写的角度、顺序、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修辞手法),景表现出的情感。
B、托物言志类物,一个或者诗歌中的主要的核心的意象,以象征手法来借物表达人的志趣精神等。
抓物的特点(外在与内在——内在由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共同作用产生),注重物的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尤其是间接、修辞手法),物象征的人的志趣精神与品质。
C、写人抒情类人,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
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注重对人的描写(描写的手法——直接如动作、心理、细节等等,间接如衬托等),人物的追求与情思即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2)艺术手法A描写手法(关涉内容或者诗歌的形象)分为直接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a写人: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细节描写等。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40题)1、阅读《望天树》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A.教师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的要求B.读懂文本、理解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联想C.阅读是吸收的过程,而写作是表达的过程、课后作业的设计注重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观察与思考的培养,注重了读写的有机结合,也注重并延伸了语言的有效训练D.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结合,鼓励学生多观察自然、社会、生活与提倡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体验结合,多样化地落实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 C2、阅读某高一教师在暑假时给学生布置的暑假作业,按照要求答题。
A.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作业,做到了因材施教B.该教师分组依据学生考试成绩,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C.一组学生基础薄弱,假期作业可以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查漏补缺D.二组学生基础扎实,假期作业有助于他们拓宽阅读面、增加积累【答案】 B3、阅读《<呐喊>自序》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学生自由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能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B.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内分工明确,有利于合作的顺利展开C.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适宜,具有合作的意义和价值D.教师明确提出班级展示要求,能够提高学习成果的质量【答案】 C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下列教师对“探究学习”的记忆与认识正确的是()。
A.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B.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C.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助性的学习方式D.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答案】 B5、某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包含《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学习完这些课文后,学生对这种文学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教师再为其推荐几篇这样的文章,以下不满足推荐要求的一项是()。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古代诗歌阅读阅读真题及解析】全国乙卷适用地区:河南、安徽、山西、江西、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5. (1)在《白下驿饯唐少府》中,诗人借可见之景太阳来遣愁,尾联“长安在日边”,即长安就在太阳边上,如若想念在长安的唐少府,可抬头看看太阳;(2)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借乐观的态度来遣愁,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明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只要心意相通,心胸豁达,无需感到离愁。
【技法领悟】1.审题。
看题目要求,是从哪一方面(意象、技巧、感情、风格)来进行对比分析?是回答相同、不同还是异同?对于没见过或不熟悉题型,要领会命题意图,以生考熟,题目问多样,情境任务不一,但实质上考察的还是古诗鉴赏常规考点。
2.读诗。
一切答案从诗句中来。
读懂诗家语,理解诗意是第一位。
在此基础上再来就题目要求,找相同,析不同。
3.专业。
这里的专业,是指古诗鉴赏的专业知识。
答题时一定要有这些专业知识作支撑。
诸如“意象、技巧、感情、风格”类的相关知识点,考生在一轮复习基础上要巩固和提高。
对比阅读是对这些知识更高层面的考察,二轮复习要在一轮复习上有综合性的提高。
4.条理。
条理就是规范。
主观题虽然有主观因素,但是从这些题目的答案组织、得分要点、评分标准来看,答案大方向几乎是固定的。
比较阅读的难度就在于找到比较点,扣住得分点,条理化呈现。
所以,比较鉴赏思维和提升“同”中求“异”能力是训练重点。
【对点专练】2023届古诗鉴赏课内比较阅读专练22【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一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二1、基础知识①字音辨析题要落实三个内容: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容易误读字的读音等。
2022-2023学年度部分学校高三教学质量摸底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字与文献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世界上现存于世的古文字中,只有中国古文字资料最为丰富和系统,而且也唯有中国的这一古典文字系统当今依然在传承使用。
作为中国文字的早期历史形态,在中华文明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历程中,古文字传承和传播要深入思考数字时代的新要求。
依托数字化技术可改变古文字资料的储藏方式,为古文字传承、传播开辟便捷通道。
中国古文字资料的载体主要是甲骨、金石和简帛等,古文字资料的文物属性,使得其保护和利用成为长期以来困扰收藏单位和古文字研究者的问题。
除了极少数在博物馆展示的材料外,一般的研究者根本无法接触到古文字实物。
数字化技术可使这些古文字文物以多维方式呈现出来,通过网络系统和电子媒介将珍贵的文字资料与研究者、公众分享,为古文宇研究、传承和传播提供便利的条件,也能妥善解决文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古文字的数字化可促进各类古文字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为古文字研究获取资料提供极大便利。
古文字资料印刷品价格昂贵、不便流通,使得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获得古文字资料极为困难,阻碍了古文字的研究、传承和传播,古文字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冷门绝学”。
古文字数字化为建立各类古文字数据库奠定了基础,通过数据库可以从根本上突破长期以来制约古文字学发展的资料瓶颈。
古文字资料获取的便捷,必将极大地提高古文字研究和学习的效率。
古文字数字化在相当程度上可改变古文字知识的生产方式,为全面提升古文字整理、释读和阐释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四十或五十年前,欧美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相信,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
这种见解,已为世界近数十年来收集的气象资料所否定。
在我国,古代作家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农丹》的作者张标和《广阳杂记》的作者刘献廷,均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且提出各朝代气候变异的事例,记载于上述书籍中。
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史的初步研究,可得出下列初步结论:(1)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
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
(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
(3)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0.5-1℃。
(4)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
同时也有从北向南趋势。
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他区域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气候的波动是全世界性的,虽然最冷年和最暖年可以在不同的年代,但彼此是先后呼应的。
如十七世纪的寒冷,中国比欧洲早了五十年。
欧洲和中国气候息息相关是有理由的。
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冬天,都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
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欧洲温暖。
相反,如西伯利亚高气压倾向欧洲,欧洲东北风强,则北欧受灾而中国温和。
只有当西伯利亚高压足以控制全部欧亚时,两方就要同时出现严寒。
高中部分 高考语文: 首先了解考试分数是多少——在所有题型中失分点在哪里 150分
字音 字形 基础知识运用 标点符号 词语的使用 语病(病句)
阅读速度 现代文阅读 理解能力 表述能力 答题技巧 阅读 实词、虚词 文言文 语境理解 多义词
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 古诗文阅读理解 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时期 对内涵的认识
古诗句默写(4选2) 作文类型:话题作文 选材角度:立意新颖、举例要恰当 作文 材料积累:阅读历年优秀作文 作文技巧:分段、首尾呼应、围绕中心(可以列提纲)
高一语文:从简单的语文知识向高难度分析转变的一年 增加话题写作 高二语文:很容易放松语文的一年 知识的积累到了倦怠期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分类强化 文言文现代文阅读 话题作文技巧训练 高考英语: 先了解考试分数是多少——进一步了解扣分点在那儿 150分
听之前是否先审题 听力 是否精力集中 英美式发音区别 单词量 基本常识
阅读速度要加快 先读文章再做题 阅读(4篇文章+阅读表达) 阅读习惯 先审题在看文章 阅读答题技巧:根据关键词去文章中找
词汇量 语法错误 写作 审题、把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写出 阅读优秀英语文章 材料积累 背诵优秀句子范文 语法 单 选 词性转化
分析句子 注:打好基础,学好英语的方法:制定计划以明确目标;课前预习来找出难点;专心听讲尽量当堂巩固;及时复习防止遗忘;错误归类解决疑难;勤奋多练广泛阅读;系统总结掌握规律。a:建立错误档案本,平时和临考前翻看,加深印象引起注意;b: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扩大知识量。c: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培养语感、理解能力,为读写打基础;d: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大小写、标点符号和词句等要一丝不苟,力求规范化,达到整齐完美。
高一英语:词汇量比初中加大 课文篇幅比初中加长 强调词性的深入理解 语法点复杂:宾语从句 定语从句 情态动词 语态,时态的各种用法 高二英语:语法点的深化学习:虚拟语气 主语从句 表语从句 不定式用法 倒装句式 学生容易在这个时期产生瓶颈 高三英语:高中三年的语法点梳理 重点语法的专项强化练习 听力 作文 阅读完整技巧的强化训练
机密★启用前阳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波澜壮阔地进行,英雄之举层出不穷、蔚然成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仁大爱,亦使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的道德传统在中华大地再显峥嵘。
无疑,勇德是人类的共同道德。
早在西方古老的《荷马史诗》中,美德就开始与勇敢须臾不可分离;在拉丁文里,勇敢和美德是同一个词(vitus);在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里,在所谓“具体的德性”名下勇德排在第一位;在尼采那里,他对生命的“强力意志”的肯定决定了其对勇敢亦备极顶礼。
论及人类道德建设,中华民族的贡献尤值一提。
中华民族不仅将勇德视为“三达德”之一,而且很早就开始了对其理论上的阐释。
如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的命题。
该命题开始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勇业已正式跻入中国道德伦理的领域,并使所谓“见义勇为”成为千古传颂的优良品德。
孟子对勇的思考可视为是孔子勇的思想的深化和继续。
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勇的根本及勇的途径,而他的“浩然之气”学说的提出则为所谓“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宋以后,有王阳明对勇的“敢直其身,敢行其意”的力行力为的力倡,有颜元对宋明“重文轻武”的唇舌之儒、文墨之儒的力辟,还有戴震对“益之以勇,盖德之所以成也”这一勇的“道德执行力”的力肯,以儒学为传统的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和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1993年试题(北京、湖北、湖南、云南、海南、贵州六省市用)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30分)1.下列词语中红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引擎(qíng)联袂(mâi)泊(pò)位恬(tián)不知耻B.羞赧(nǎn)果脯(pǔ)澎湃(pài)咬文嚼(juã)字C.湍(tuān)急阐(shàn)明天堑(qiàn)一曝(pù)十寒D.破绽(zhàn)怯懦(nuò)颤(chàn)动一叶扁(piān)舟2.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A.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令人眼花乱。
B.书市上人群熙熙攘攘,穿流不息,好不热闹。
C.你别把这些官野史当真,里面尽是些虚无缥渺的事。
D.老人虽已年逾古稀,但依然身体硬朗,精神铄。
3.对下列成语中红字的字解释的一项是(3分)A.乔装打扮。
乔:装假。
B.少不更事。
更:经历。
C.每下愈况。
况:比较,引申为“通过比较而明显”。
D.生灵涂炭。
涂:涂抹,引申为“沉溺于……之中”。
4.对下列两个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②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A.①②代词使用均没有毛病。
B.①②代词使用均有毛病。
C.①代词使用有毛病,②代词使用没有毛病。
D.①代词使用没有毛病,②代词使用有毛病。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6.依次填入下文①⑤五个标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些同志①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②知道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中的地位,③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目(三十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提.防堤.岸缇.骑金榜题.名醍.醐灌顶
B、凋.零啁.啾倜.傥雕.虫小技未雨绸.缪
C、怯.懦惬.意堆砌.扶老挈.幼锲.而不舍
D、朱萸.揶揄.墙隅.滥竽.充数尔虞.我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谛造矫键四不像解铃还须系铃人
B、渲泄内敛炒鱿鱼曾经苍海难为水
C、贸然气慨流水帐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D、脉搏笼络跆拳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早在“八五”期间就列为国家重点规划项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纂工程,
经过语言专家们11年的努力终于,该词典将在最近出版发行。
②语文的能力层级是将学习和考试中所涉及的学科能力进行分解,得出学习语文
所需的基本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而成的。
③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伸张正义的希望那些有侠肝义胆的英雄身上,
因此像鲁智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A、告罄调和寄于
B、告竣整合寄予
C、告竣整合寄于
D、告罄调和寄予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
陈迹,
令人唏嘘不已。
B、“表现”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
铺天
盖地,作秀之说甚嚣尘上。
C、泸州老窖以“1573年始酿”为噱头,结合其一贯的传媒优势势大力沉地撞击
市场,
在去年的媒体上一鸣惊人,掀起了——股飓风。
D、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
是文
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部门招商就合理吗?如果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税务审计等部门把招来的
投
资用于制造假冒伪劣、污染环境、漏税逃税,那该怎么管理?
B、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
里的
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
C、新年伊始,“勇气”号火星车和它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先后成功登
陆火
星,人类开始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活动又活跃起来了。
D,二十世纪以来,毛笔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如今,在中国,设置毛笔课的
学校越来越少,而且,毛笔书法远不如日本普及。
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
作更是
“路漫漫其修远兮”。
B、对于外来投资,应该是你投资,我欢迎;你盈利,我收税;你违法,我查处;
你
破产,我清算,这才是正常的。
C、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想比别人多动、多干、多拥有,那就甭指望有好日子
过。
这是平庸社会敬奉的一条多么可怕的生存法则!
D、我告诉他们:“是众多的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爱人之爱,甚至许多陌生
人之
爱),让我活得有勇气,有希望。”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2)小楼昨夜又东风,。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虞美人》)(3),,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蝶恋花》)(4)、,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5),冷冷清清,。
,,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三十一)
1.D(A提、堤均读dī,缇、题、醍均读tí B、凋、雕均读diāo,啁zhōu,
倜tì,绸chóu。 C、怯、惬、挈、锲均读qiè,砌qì D、均读yú。)
2.D(A、缔、健。B、宣、沧。C、概、账、掩或堰。)
3.C(①告罄:财物用完或货物售完。告竣:宣告事情完毕,多指较大的工程。
②整合:调整后组合。调和:配合适当。③寄于:寄托在。寄予:寄托。)
4.B(A、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此处宜用“雪泥鸿爪”。B、形容
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C、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
特殊的表现,一做起来就有惊人的成就。这里与“一贯的传媒优势”相矛盾。D、
“责无旁贷”与“职责”语义重复。)
5.D(A、“制造”与宾语搭配有误。B、缺主语,句式杂糅。C、“开始”与“又”
语义矛盾,“活动”与“活跃”搭配不当。)
6.A(B、“这’’之前的逗号不当。C、顿号应为逗号。D、括号应为破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