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仁”之上,还有境界吗?
子贡曰:“如有博 施于民而能济众,何 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 仁,必也圣乎!尧舜其 犹病诸!夫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
仁 VS 圣
区别: 仁——推己及人,
侧重主观愿望。 圣——博施济众,
侧重行为效果。
孔子强调“仁”,仁就是讲孝悌,爱民众。
儒学=仁学 仁=爱人 爱人=孝+悌+爱众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Q:人与马,孰贵孰贱?
易中天
仁=把人当人
=以人为本
Q:这里的“人”指的是 谁?
师冕见,及阶,子曰:
“阶也。”及席,子曰: “席也。”皆坐,子告之 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 “与师言之道与(欤)?”
仁者爱人
仁,亲也,从人,从二
——《说文解 字》
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郑玄注
孟子曰:“仁也者,人 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下》
一切人事可久可大者,皆
从此心生长,故此心亦称仁。
若失去此心,将如失去生命之
根核。
——钱穆
“仁者爱人”出自: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问知。子曰: “知人。”
仁
是人与人之 间的最佳关 系,上下相 亲,左右和 睦,是每个 人根植于内 心的爱与善。
樊迟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
要人物,继承孔子兴 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
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 遇。唐赠“樊伯”,宋封“益 都侯”,明称“先贤樊子”。
其重农重稼思想在 历史上具有进步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