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药剂学期末考试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15.86 KB
- 文档页数:6
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浓度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D.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制剂的基本原则?A. 安全性B. 稳定性C. 经济性D. 随意性答案:D3.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时间B.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时间C. 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D. 药物达到最大效应所需的时间答案:C4. 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包括:A. 溶解度B. 吸收率C. 半衰期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药物不适合制成口服制剂?A. 阿司匹林B. 胰岛素C. 维生素CD. 布洛芬答案:B6. 药物的稳定性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温度B. 湿度C. pH值D. 以上都是答案:D7. 药物制剂中的辅料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药物的溶解度B.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C. 改善药物的释放特性D. 以上都是答案:D8. 药物的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A. 药物的化学结构B. 溶剂的性质C. 温度D. 以上都是答案:D9.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是指:A. 药物的化学结构相同B. 药物的剂量相同C. 药物的疗效相同D. 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相同答案:D10. 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有:A. 口服B. 静脉注射C. 肌肉注射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出来,并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答案:吸收2.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后,生成的代谢产物。
答案:代谢3.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排泄过程。
答案:分布4.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生物活性。
答案:效应5.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药动学6.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药剂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剂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药物的化学结构B. 药物的生物效应C. 药物的制剂与用法D. 药物的合成方法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A. 安全性B. 稳定性C. 经济性D. 可食用性答案:D3.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的溶解度B. 药物的渗透性C.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率D. 药物的疗效答案:C4. 药物的释放速率和释放时间是评价药物制剂的哪些特性?A. 稳定性和安全性B. 疗效和安全性C. 疗效和稳定性D. 释放特性和疗效答案:D5. 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药物的化学性质B. 药物的物理性质C. 药物的生物相容性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及答案,以保持总字数约1000字)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对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答案: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
不稳定的药物可能会降解,产生有毒或无效的代谢物,影响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此外,稳定性好的制剂可以减少药物的浪费,降低医疗成本,确保患者获得一致的治疗效果。
2. 解释什么是药物的生物等效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指的是两种药物制剂(通常是原研药和仿制药)在相同剂量下,具有相同或非常接近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例如,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阿司匹林片,如果它们在人体内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没有显著差异,那么它们可以被认为是生物等效的。
3. 描述药物制剂中辅料的作用。
答案:辅料在药物制剂中扮演多种角色,包括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改善药物的溶解度、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善药物的口感和外观等。
例如,填充剂可以增加固体制剂的体积,稳定剂可以防止药物降解,润湿剂和分散剂可以改善药物在液体中的分散性。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药物的半衰期为4小时,如果一个患者首次服用了100mg,求12小时后体内的药物浓度。
药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药剂学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药剂学研究的内容?A. 药物的化学性质B.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C. 药物的储存条件D. 药物的制备工艺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C.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D. 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度3.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 药物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A. 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C. 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D. 药物完全排出体外所需的时间4. 以下哪个不是药物制剂的类型?A. 口服固体制剂B. 注射剂C. 吸入剂D. 食品添加剂5. 药物的溶解度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能力B.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能力C. 药物在体内的排泄能力D. 药物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6.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指:A. 制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其物理和化学特性的能力B. 制剂在体内达到最大浓度的能力C. 制剂在体内分布的能力D. 制剂在体内代谢的能力7. 药物的剂量是指:A. 药物的最小有效量B. 药物的最小致死量C. 药物的常用量D. 药物的推荐量8. 药物的疗效与剂量的关系是:A. 线性关系B. 非线性关系C. 反比关系D. 无关系9.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A. 药物的不良反应B. 药物的治疗效果C. 药物的剂量D. 药物的半衰期10. 药物的处方是指:A. 药物的制备工艺B. 药物的使用方法C. 药物的剂量D. 药物的配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是指两种药物制剂在相同条件下,其_________和_________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的制剂工艺包括粉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
13.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加速稳定性试验和_________稳定性试验。
14. 药物的释放速率是指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到_________的速度。
药剂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制剂。
2、我国工业标准筛号常用目来表示,目系指每平方英寸面积内所含筛孔的数目。
3、崩解剂是指能促使片剂在胃肠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
4、用于眼部有外伤或手术后的滴眼剂必须无菌,因此配制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并应加入少量的抑菌剂。
5、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现象是乳剂的转相。
6、热原致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7、静脉脂肪乳注射液中含有甘油2.25%(g/ml),它的作用是乳化剂。
8、用于创伤面的软膏剂的特殊要求是无菌。
9、滴丸中的药物高度分散于基质,所以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
10、甘油在膜剂中的主要作用是促使基质溶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那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加入助悬剂B、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D、应用潜溶剂2、下列哪项是常用的防腐剂()A、氯化钠B、苯甲酸钠C、氢氧化钠D、亚硫酸钠3、彻底破坏热原的温度是()A、120℃、30minB、250℃、30minC、150℃、1hD、100℃、1h4、注射用水是由纯化水采取()方法制备的A、离子交换B、蒸馏C、反渗透D、电渗析5、滴眼剂中关于增稠剂的作用错误的是()A、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延长B、增强药效C、减少刺激性D、增加药物稳定性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是()A、增溶作用B、杀菌作用C、形成胶束D、HLB值2、用于O/W型乳剂的乳化剂有()A、聚山梨酯80B、脂肪酸山梨坦C、豆磷脂D、泊络沙姆3、影响中药材浸出的因素有()A、药材粒度B、药材成分C、浸出温度、时间D、浸出压力4、生产注射剂时常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其作用是()A、脱色B、吸附热原C、助滤D、增加主药的稳定性5、关于氯霉素滴眼液叙述正确的是()A、氯霉素的稳定性与药液PH无关B、硼酸盐缓冲液用于调节PHC、硫柳汞药抑菌剂D、硼砂为助溶剂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表面活性剂——2、絮凝——3、灭菌——4、等渗溶液——5、低共熔——五、处方分析(每小题5分,共20分)1、指出下列处方中辅料的作用硝酸甘油片处方:硝酸甘油0.6g17%淀粉浆适量乳糖88.8g硬脂酸镁 1.0g糖粉38.0g共制成1000片2、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维生素C 104gNaHCO349g依地酸二钠0.05g亚硫酸氢钠2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3、地塞米松软膏处方:地塞米松0.25g 硬脂酸120g 白凡士林50g 液状石蜡150g 月桂醇硫酸钠1g 甘油100g 三乙醇胺3g 羟苯乙酯0.25g 纯化水适量共制1000g4、鱼肝油乳处方:鱼肝油368ml吐温80 12.5g西黄胶9g甘油19g苯甲酸 1.5g糖精0.3g杏仁油香精 2.8g香蕉油香精0.9g纯化水适量共制1000ml六、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要回答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有哪些?2、简述注射剂的概念及质量要求。
药剂学期末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每题10分,共20题)1. 药剂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药物的合理使用B. 研究药物的发现和制备C. 研究药物的化学成分D. 研究药物的毒理学效应答案:B2.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临床用药分类?A. 治疗药物B. 预防药物C. 诊断药物D. 食品补充药物答案:D3. 药物有效期是指什么?A. 药物的保存时限B. 药物的安全性期限C. 药物的质量保证期限D. 药物的治疗效果期限答案:C4. 药物代谢的主要发生在哪个器官?A. 肾脏B. 肝脏C. 心脏D. 肺部答案:B5. 以下哪种药物剂型可以通过口服给药?A. 贴剂B. 霜剂C. 注射剂D. 胶囊剂答案:D6. 药物治疗中的“剂量”指的是什么?A. 药物的含量B. 每次用药的量C. 用药的时间间隔D. 用药的频次答案:B7. 药物副作用是指什么?A. 药物的治疗效果B. 药物的不良反应C. 药物的价格D. 药物的剂型答案:B8. 药物经口给药的优点是什么?A. 无需患者配合B. 吸收快速C. 不受空腹影响D. 无味道答案:C9.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报告?A. 医院B. 药店C. 互联网D. 食品药品监督机构答案:D10. 以下哪个部位的皮肤最适合局部贴敷药物?A. 心脏B. 腹部C. 肩膀D. 背部答案:C11. 药物治疗中的“给药途径”指的是什么?A. 药物的剂型B. 药物的存放方式C. 药物的使用方法D. 药物的服用时间答案:C12.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A. 药物的化学成分B. 药物的毒理学效应C.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D. 药物的药效发挥方式答案:C13. 药物的储存条件应符合什么要求?A. 干燥、避光、低温、密封B. 潮湿、暗藏、高温、开放C. 明亮、开放、高温、通风D. 干燥、开放、高温、通风答案:A14. 药物配方的目的是什么?A. 制定用药方案B. 制定药品剂型C. 制定药物存储条件D. 制定药物的剂量答案:A15. 药品的通用名是指什么?A. 药品的商品名B. 药品的化学名C. 药品的英文名D. 药品的治疗名答案:B16. 药物的“剂型”指的是什么?A. 药物的规格B. 药物的含量C. 药物的剂量D. 药物的给药方式答案:D17. 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尽量使用新型药物B.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不良反应C. 从量的角度使用药物D. 根据疾病特点,选用合适的药物答案:D18. 药物临床试验分为几个阶段?A. 1个阶段B. 2个阶段C. 3个阶段D. 4个阶段答案:C19. 常见的生物制剂是指什么?A. 以动物组织制备的药物B. 以微生物为原料制备的药物C. 以植物为原料制备的药物D. 以合成化学物质为原料制备的药物答案:B20.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非处方药?A. 处方药B. 麻醉药C. 抗生素D. 感冒药答案:D2. 简答题(每题20分,共5题)1. 请简述药动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药剂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制剂。
2、我国工业标准筛号常用目来表示,目系指每平方英寸面积内所含筛孔的数目。
3、崩解剂是指能促使片剂在胃肠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
4、用于眼部有外伤或手术后的滴眼剂必须无菌,因此配制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并应加入少量的抑菌剂。
5、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现象是乳剂的转相。
6、热原致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7、静脉脂肪乳注射液中含有甘油2.25%(g/ml),它的作用是乳化剂。
8、用于创伤面的软膏剂的特殊要求是无菌。
9、滴丸中的药物高度分散于基质,所以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
10、甘油在膜剂中的主要作用是促使基质溶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那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加入助悬剂B、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D、应用潜溶剂2、下列哪项是常用的防腐剂()A、氯化钠B、苯甲酸钠C、氢氧化钠D、亚硫酸钠3、彻底破坏热原的温度是()A、120℃、30minB、250℃、30minC、150℃、1hD、100℃、1h4、注射用水是由纯化水采取()方法制备的A、离子交换B、蒸馏C、反渗透D、电渗析5、滴眼剂中关于增稠剂的作用错误的是()A、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延长B、增强药效C、减少刺激性D、增加药物稳定性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是( )A、增溶作用B、杀菌作用C、形成胶束D、HLB值2、用于O/W型乳剂的乳化剂有()A、聚山梨酯80B、脂肪酸山梨坦C、豆磷脂D、泊络沙姆3、影响中药材浸出的因素有()A、药材粒度B、药材成分C、浸出温度、时间D、浸出压力4、生产注射剂时常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其作用是()A、脱色B、吸附热原C、助滤D、增加主药的稳定性5、关于氯霉素滴眼液叙述正确的是()A、氯霉素的稳定性与药液PH无关B、硼酸盐缓冲液用于调节PHC、硫柳汞药抑菌剂D、硼砂为助溶剂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表面活性剂——2、絮凝——3、灭菌——4、等渗溶液——5、低共熔-—五、处方分析(每小题5分,共20分)1、指出下列处方中辅料的作用硝酸甘油片处方:硝酸甘油0。
药剂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剂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药物的配制与使用B. 药物的发现与开发C. 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D. 药物的生产与管理2. 下列哪种剂型不属于固体剂型?A. 片剂B. 胶囊C. 溶液D. 颗粒3.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什么?A. 药物的溶解速度B.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和程度C. 药物的分布范围D. 药物的代谢速率4. 药物的稳定性是指什么?A. 药物在储存过程中不变质的能力B. 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持久性C. 药物的治疗效果的稳定性D. 药物的副作用的稳定性5. 下列哪种溶剂不属于极性溶剂?A. 水B. 乙醇C. 丙酮D. 石油醚6. 药物的剂型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药物的性质B. 给药途径C. 药效要求D. 所有以上因素7. 下列哪种给药途径属于非肠道给药?A. 口服B. 皮下注射C. 经皮给药D. 所有以上都是8. 药物的溶解度是指什么?A. 药物在溶剂中的分散程度B. 药物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强度C. 药物在溶剂中的饱和浓度D. 药物的稳定性9. 下列哪种剂型属于液体剂型?A. 糖浆B. 软膏C. 喷雾D. 所有以上都是10. 药物的释放度是指什么?A. 药物从剂型中释放出来的速度B.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C. 药物的代谢速度D. 药物的排泄速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保证药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从给药到产生药效的过程。
3.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4.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给药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程度。
5.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6.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量。
7.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其剂量之间的关系。
药剂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贮存、分配与使用方法的科学,其目标是:A. 保证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B. 以最低成本大规模生产药物。
C. 研发新型药物。
D. 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答案:A. 保证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2. 下列关于药物溶液制备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按配制的方法可以分为兑配法、稀释法和溶解法。
B. 兑配法适用于颗粒状、晶体状、结晶状的药物。
C. 稀释法适用于喷雾剂、滴眼液等需要稀释的制剂。
D. 溶解法适用于粉末状、颗粒状、胶囊剂等需要溶解的制剂。
答案:C. 稀释法适用于喷雾剂、滴眼液等需要稀释的制剂。
3. 药剂常用的制剂方法包括:A. 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气溶胶制剂。
B. 片剂、胶囊剂、栓剂和溶液剂。
C. 注射剂、外用剂、口服剂和新型制剂。
D. 散剂、乳膏剂、软膏剂和乳剂。
答案:A. 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气溶胶制剂。
4. 药剂处方的基本构成包括:A. 名称、剂量、给药途径、数量和签名。
B. 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疗程和签名。
C. 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疗程和签名。
D. 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数量和签名。
答案:D. 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数量和签名。
5. 药剂标签上应包括下列哪些信息?A. 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使用说明。
B. 药品名称、剂量、禁忌症、适应症和规格。
C. 药品名称、剂量、使用方法、有效期和生产厂家。
D. 药品名称、禁忌症、适应症、用法和生产批号。
答案:A. 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使用说明。
二、判断题1. 药剂师的职责包括药物处方的审核和发放。
B. 错答案:A. 对2. 药物贮存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高温环境。
A. 对B. 错答案:A. 对3. 药剂学研究的范围仅限于药物的制备方法。
A. 对B. 错答案:B. 错4. 药剂师不需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A. 对B. 错答案:B. 错5. 药剂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开发新型药物来治愈疾病。
药剂学期末考试卷A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药物不适合制成口服制剂?A. 阿司匹林B. 胰岛素C. 布洛芬D. 阿莫西林答案:B2. 药物的溶解度与哪种因素无关?A. 药物的化学结构B. 溶剂的性质C. 药物的物理状态D. 药物的剂量答案:D3. 以下哪种剂型不属于液体制剂?A. 口服溶液B. 注射液C. 糖浆剂D. 软膏剂答案:D4. 药物的稳定性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pH值B. 温度C. 光照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辅料不是用于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 表面活性剂B. 助溶剂C. 增溶剂D. 稳定剂答案:D6.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药物的溶解度B. 药物的稳定性C. 药物的给药途径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药物不适合制成缓释制剂?A. 阿司匹林B. 胰岛素C. 布洛芬D. 阿莫西林答案:B8. 药物的渗透压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药物的浓度B. 药物的分子量C. 药物的溶解度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种辅料不是用于药物的包衣?A. 羟丙甲纤维素B. 聚乙烯吡咯烷酮C. 聚乙二醇D. 硬脂酸镁答案:D10. 药物的粒径大小对药物的哪些性质有影响?A. 溶解速度B. 稳定性C. 吸收率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有效浓度的能力。
答案:生物利用度2.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有效浓度的速度。
答案:起效速度3.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有效浓度后,维持该浓度的能力。
答案:维持时间4.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有效浓度后,维持该浓度的稳定性。
答案:稳定性5.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有效浓度后,维持该浓度的安全性。
答案:安全性6.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有效浓度后,维持该浓度的耐受性。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期末随着药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药剂学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药物的研究和制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是考察学生对药物制备与运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药剂学试题及对应答案,以供参考。
Section 1:单项选择题1.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贮存、分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科学,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药剂学的研究内容?A. 药物质量控制B. 药物药理学C. 处方调剂D. 药物毒理学答案:B解析: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的制备、贮存、分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而药物的药理学是指药物在机体内发生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属于另外一个学科范畴。
2. 下列哪一项药物不适合采用溶于水的方法进行给药?A. 非枳实B. 糖浆C. 水合物D. 萃取物答案:D解析:溶于水的方法进行给药通常适用于疏水性药物或者溶于水的药物。
而萃取物主要是水酒浸出后用蒸馏工艺得到的,其溶解度可能较低,不适合采用溶于水的给药方法。
Section 2: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以“正确”或“错误”回答。
1. 双相涿滴是药剂学中一种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的新型制剂。
答案:错误解析:双相涿滴是指一种在治疗过程中分为两个液相的液滴制剂,可以提高药物吸收效率。
而双相涿滴已经在某些药物的制剂中得到广泛应用。
2. 无菌药品无需考虑药品的稳定性问题。
答案:错误解析:无菌药品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制备的药品,其制备和贮存过程中需要考虑和控制药品的稳定性问题,以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Section 3:简答题1. 请简述药剂学实验室的常规操作步骤。
答案:药剂学实验室的常规操作步骤包括实验前准备、药物制备、操作记录和结果处理四个主要步骤。
实验前准备阶段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实验条件等。
药物制备阶段是根据实验要求和方法进行药物的配制、调剂和制备。
操作记录阶段需要详细记录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等信息。
药剂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的剂型?A. 片剂B. 胶囊C. 口服液D. 药物分子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B.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C.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程度D. 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度3. 以下哪种药物释放系统不属于控释系统?A. 缓释片B. 微球制剂C. 快速溶出片D. 渗透泵控释片4. 药物的溶解度对其药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药物的稳定性B. 药物的吸收速率C. 药物的储存条件D. 药物的副作用5. 药物制剂中的辅料主要作用不包括:A.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B. 改善药物的口感C. 增加药物的疗效D. 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7. 药物的________是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8.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
9. 药物的________是药物制剂中除了主药以外的其他成分。
10.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生物活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对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12. 描述药物制剂中辅料的作用及其对制剂性能的影响。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某药物的半衰期为4小时,给药剂量为500mg,若要维持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范围内,计算每8小时给药一次时的稳态血药浓度。
14. 假设某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为80%,口服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量为300mg,求该药物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五、论述题(共20分)15. 论述药物制剂设计中的靶向性原则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六、案例分析题(共20分)16. 某患者因长期服用某抗高血压药物,出现了药物耐受性问题,导致药物疗效下降。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
药剂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剂型适合外用?A. 注射剂B. 软膏剂C. 汤剂D. 片剂答案:B. 软膏剂2.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药物的化学性质B. 药物的脂溶性C.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D. 药物的分子大小答案:C.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3. 下列哪种途径是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A. 肠道排泄B. 皮肤排泄C. 肾脏排泄D. 肝脏排泄答案:C. 肾脏排泄4. 在制剂中添加乳化剂的作用是?A.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B. 增加药物的药效C. 增加制剂的悬浮能力D. 增强制剂的溶解性答案:C. 增加制剂的悬浮能力5. 药物稀释后测得的溶液浓度为20mg/mL,求药物的稀释倍数。
A. 50倍B. 20倍C. 10倍D. 5倍答案:B. 20倍二、判断题1. 中药煎煮时,火候越大,药效越好。
答案:错误2. 静脉注射是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静脉血管中。
答案:正确3. 蛋白药物一般以口服剂型给药。
答案:错误4. 糖衣片剂是一种掩饰药物味道的剂型。
答案:正确5. 孕妇在孕期使用药物对胎儿无影响。
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下药物的代谢过程。
答:药物的代谢过程通常发生在肝脏中,主要通过酶的作用将药物转化成代谢产物,使其更容易被人体排泄。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通常介导的酶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第二阶段是偶联反应,以及酸、酶和酯的水解等反应。
2. 药物的给药途径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中三种。
答: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包括口服给药、皮肤给药和注射给药。
口服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这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
它具有方便、易于控制剂量等优点。
皮肤给药是将药物应用于皮肤上,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
这种给药途径适用于外用药物,如软膏、乳液等,对于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注射给药是将药物注射到血管或肌肉中,使药物迅速进入循环系统。
这种给药途径常用于急救和治疗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
药剂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答案说明:每一道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药品概念叙述的内容()A.中药材B.抗生素C.兽用药品(正确答案)D.中药饮片E.化学原料药2、下列关于剂型的分类不属于按形态分类的是()A. 溶胶剂为液体剂型B. 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C. 栓剂为半固体剂型D. 气雾剂为气体剂型E. 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正确答案)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编撰出版了()版《中国药典》A.5版B.6版C.8版D.9版E.10版(正确答案)4、下列不属于非牛顿流体的是()A.塑性流体B.触变性流体(正确答案)C.胀性流体D.假塑性流体E.假黏性流体5、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有效性B. 稳定性C. 安全性D. 顺应性E. 临床应用的广泛性(正确答案)6、关于液体药剂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B. 给药途径广泛C. 化学稳定性好(正确答案)D. 刺激性的药物宜制备成液体药剂E、固体药物制成液体药剂后,一般能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7、制备液体药剂首选溶剂为()A.纯化水(正确答案)B.乙醇C.植物油D.丙二醇E.PEG8、下列哪种溶剂中,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是()A. 水B. 甘油C. 丙酮D. 乙醇(正确答案)E. 液状石蜡9、下列属于胶体分散体系的粒径范围是()A. 直径小于1nmB. 直径在1nm~100nm范围(正确答案)C. 直径在100nm以上D. 直径在1µm以上E. 直径在1µm~100µm之间10、由高分子化合物溶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的液体制剂称为()A. 低分子溶液剂B. 高分子溶液剂(正确答案)C. 溶胶剂D. 乳剂E. 混悬剂11、苯巴比妥在90%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大,则90%的乙醇溶液是()A. 潜溶剂(正确答案)B. 极性溶剂C. 助溶剂D. 消毒剂E. 增溶剂12、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制成复方碘溶液1000ml,碘化钾的作用是()A.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正确答案)C.补钾作用D.脱色作用E. 抑菌作用13、下列属于常用的防腐剂是()A. 氯化钠B. 苯甲酸钠(正确答案)C. 氢氧化钠D. 亚硫酸钠E. 硫酸钠14、丁铎尔现象是微粒()的宏观表现。
药剂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剂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药物的合成与制备B. 药物的制剂与应用C. 药物的分析与检测D. 药物的临床应用2.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安全、有效、稳定、经济B. 安全、有效、美观、经济C. 安全、美观、稳定、经济D. 安全、有效、稳定、美观3. 以下哪个不是药物制剂的剂型?A. 片剂B. 胶囊C. 溶液E. 颗粒4.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是指什么?A. 药物的化学结构相同B. 药物的疗效相同C. 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相同D. 药物的副作用相同5. 药物的溶解度与其生物利用度的关系是什么?A. 溶解度越高,生物利用度越低B. 溶解度越低,生物利用度越高C. 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无关D. 溶解度越高,生物利用度越高...(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需要考虑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2.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药物的释放速度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控制。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对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2. 解释药物制剂中的辅料在制剂过程中的作用。
3. 描述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
...(此处省略其他简答题)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15分)1. 某药物的溶解度为0.01g/ml,若要制备100ml,浓度为0.05%的溶液,需要多少克该药物?五、论述题(每题25分,共25分)1. 论述现代药剂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某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一种缓释片剂,但出现了胃部不适的症状。
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E4. C5. D二、填空题1. 溶解性、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安全性2. 加速试验、长期试验、中间条件试验3. 微囊技术、包衣技术三、简答题1.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不稳定的制剂可能导致药物降解,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药剂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药物制剂的辅料?A. 乳糖B. 淀粉C. 维生素CD. 甘露醇答案:C2. 药物制剂中,哪种方法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 增加溶剂量B. 增加温度C. 改变药物的晶型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种药物剂型属于液体制剂?A. 片剂B. 胶囊C. 糖浆剂D. 软膏剂答案:C4. 药物制剂中,哪种辅料可以作为防腐剂?A. 乙醇B. 甘油C. 柠檬酸D. 蔗糖答案:A5. 以下哪种药物剂型属于半固体制剂?A. 溶液剂B. 乳剂C. 软膏剂D. 气雾剂答案:C6. 药物制剂中,哪种辅料可以作为稳定剂?A. 明胶B. 氢氧化钠C. 硫酸钠D. 硫酸镁答案:A7. 以下哪种药物剂型属于固体制剂?A. 颗粒剂B. 混悬剂C. 溶液剂D. 乳剂答案:A8. 药物制剂中,哪种辅料可以作为增稠剂?A. 羧甲基纤维素B. 硫酸钠C. 硫酸镁D. 甘油答案:A9. 以下哪种药物剂型属于气体制剂?A. 片剂B. 胶囊C. 喷雾剂D. 软膏剂答案:C10. 药物制剂中,哪种辅料可以作为着色剂?A. 柠檬酸B. 硫酸钠C. 蔗糖D. 食用色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法来提高。
答案:增加溶剂量、增加温度、改变药物的晶型2. 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法来提高。
答案: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改变药物的释放速率、改变药物的剂型3. 在药物制剂中,______和______是两种常见的防腐剂。
答案:乙醇、苯甲酸钠4. 药物制剂中,______和______可以作为稳定剂。
答案:明胶、硫酸钠5. 药物制剂的渗透压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法来调整。
答案:增加溶剂量、增加药物浓度、改变药物的剂型6. 药物制剂中,______和______可以作为增稠剂。
萧山市中等专业学校XX学年XX学期XX年级期末考试药物制剂试题卷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本试题卷共9大题,共X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X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固体石蜡的粉碎过程中加入干冰,此粉碎过程属于()A.混合粉碎B.开路粉碎C.低温粉碎D.湿法粉碎E.循环粉碎2.流能磨的粉碎原理是()A.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B.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C.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D.圆球的撞击与研磨作用E.高速压缩空气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通过撞击作用而粉碎3.下列关于粉碎与过筛的叙述,正确的是()A.球磨机既能用于干法粉碎又能用于湿法粉碎,转速越快粉碎效率越高B.流能磨可用于粉碎要求无菌的物料,但对热敏感的物料不适用C.工业用标准筛常用目数来表示,即每一厘米长度上筛孔的数目D.粉碎度用n来表示,n=d 粉碎前/d 粉碎后4.60%司盘20(HLB=8.6)和40%吐温20(HLB=16.7)混合后所得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A.5.16B.6.68C.11.84D.12.65E.25.305.相比沸腾干燥,喷雾干燥的主要优势是()A.干燥效率高B.适用于液态物料的干燥C.干燥产物为颗粒状D.适用于连续化批量生产6.可在几秒至几十秒内完成药液浓缩、制粒、干燥的制粒方法是()A.挤压过筛制粒法B.流化床制粒法C.喷雾制粒法D.高速搅拌制粒法7.除另有规定外,化学药品颗粒照干燥失重测定法测定,减失重量不得超过()A.1.0%B.2.0%C.3.0%D.6.0%8.加压喷射气水法洗涤安瓿时,最后一次洗涤用水应是经精滤的()A.原水B.纯化水C.注射用水D.灭菌注射用水9.下列关于注射用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用水可用于安瓿的最后一次精洗B.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一般在12小时内用完C.注射用水是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D.注射用水是经过无菌处理的纯化水10.《中国药典》规定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指()A.蒸馏水B.纯化水C.去离子水D.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二、配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1.A.对乙酰氨基酚B.乙酰水杨酸C.生物碱类D.巴比妥类E.异烟肼1.水解后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生成重氮盐()2.在酸性条件下用溴酸钾滴定()12.A.异烟肼B.乙酰水杨酸C.生物碱类D.巴比妥类E.水杨酸1.加热水解后,与三氯化铁试液的反应()2.本品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直接反应()13.A.Ms/MsB.NMRC.RIAD.BP1.英国药典()2.质谱/质谱联用技术()3.核磁共振技术()4.放射免疫技术()14.A.packed columnB.open tubular columnC.capillary columnD.fused silica open tubular column1.空心柱()2.填充柱()3.熔融石英开营柱()4.开营柱()15.A.CSCB.HPCEC.HPGCD.NIRS1.高效毛细管电泳()2.高分辨气相色谱()3.手性分离色谱()4.近红外光谱()16.A.容量分析法B.色谱法C.酶分析法D.微生物法E.生物检定法1.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应首选()2.制剂的含量测定应首选()3.抗生素药物的含量测定应首选()17.A.RSD<2%B.RSD<0.2%C.0.2-0.7%D.98-102%E.99.7-100.3%1.HPLC法所要求的精密度为()RSD相对标准偏差 SD标准偏差 d偏差 T Xi2.UV法吸光度的范围()IR GC NMR18.A.93-107%B.95-105%C.90-110%D.80-120%1.主药含量中(含1-3mg)的片剂,其含量限度一般订为标示量的()2.主药含量较大的片剂,其含量限度一般订为标示量的()19.A.RP-HPLCB.BPPD.GLPE.GMP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2.良好药品生产规范()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20.现版《中国药典》二部末附有下列索引()A.中文索引B.英文索引C.拉丁文索引D.汉语拼音索引E.拼音加汉语索引21.药品质量标准指定内容包括()A.名称B.性状C.鉴别D.杂质含量E.含量测定22.修约后为1.203的原始数据可能为()A.1.20249B.1.20250C.1.20251D.1.20348E.1.2035023.有效数字为4位的数是()A.10070B.1007C.0.01007D.0.010070E.10.07×10324.药物分析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主要包括()A.药物结构分析B.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C.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D.药物贮藏过程的质量考察E.药物营销过程的质量分析25.《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二部收载的药品有()A.抗生素B.化学药品C.生物制品D.生化药品E.中药成方制剂26.中国药典规定的“对照品”是指()A.自行制备、精制、标定后使用的标准物质B.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的标准物质C.按效价单位(或μg)计D.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E.应附有使用说明书、质量要求、使用有效期等27.建国以来,我国曾先后出版过的药典有()A.1955年版B.1965年版C1975年版D.1985年版E.1995年版28.药品质量标准是()A.国家对药品质量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B.药品生产和经营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C.药品使用和检验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遵循的法定依据E.新药审批部门应遵循的法定依据29.下列哪些检查方法的平行试验结果的误差允许范围不得超过0.3% ()A.酸碱滴定法B.配位滴定法C.碘量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非水溶液滴定法四、是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30.水杨酸类药物均可以与三氯化铁在适当的条件下产生有色的铁配位化合物。
题11~15A.处方药 B.非处方药C.医师处方 D.协定处方E.法定处方11.国家标准收载的处方12.医师与医院药剂科共同设计的处方13.提供给药局的有关制备和发出某种制剂的书面凭证14.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15.不需执业医师的处方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B型题题16~20A.分散片B.舌下片C.口含片D.缓释片E.控释片16.含在口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片剂17.置于舌下或颊腔、药物通过口腔粘膜吸收的片剂18.遇水迅速崩解并分散均匀的片剂19.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片剂20.能够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题26~30A.硫酸钙B.羧甲基淀粉钠C.苯甲酸钠D.滑石粉E.淀粉浆26.填充剂27.粘合剂28.崩解剂29.润滑剂30.助流剂题31~35A.裂片B.松片C.粘冲D.崩解迟缓E.片重差异大31.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大32.压力不够33.颗粒流动性不好34.压力分布不均匀35.冲头表面锈蚀题36~40A.3min完全崩解B.15min以内崩解C.30min以内崩解D.60min以内崩解E.人工胃液中2hr不得有变化,人工肠液中1hr完全崩解36.普通压制片37.分散片38.糖衣片39.肠溶衣片40.薄膜衣片题41~45硝酸甘油片的处方分析A.药物组分B.填充剂C.粘合剂D.崩解剂E.润滑剂41.硝酸甘油乙醇溶液42.乳糖43.糖粉44.淀粉浆45.硬脂酸镁题46~50A胃溶薄膜衣材料B肠溶薄膜衣材料C水不溶型薄膜衣材料D增塑剂E遮光剂4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7.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48.醋酸纤维素49.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0.二氧化钛题61~65A.质轻者先加入混合容器中,质重者后加入B.采用配研法混合C.先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再与其它固体组分混匀D.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倍散E.用固体组分或辅料吸收至不显湿润,充分混匀61.比例相差悬殊的组分62.密度差异大的组分63.处方中含有薄荷油64.处方中含有薄荷和樟脑65.处方中药物是硫酸阿托品题66~70关于空胶囊的组成A.明胶B.甘油C.琼脂D.二氧化钛E.尼泊金66.囊材67.增塑剂68.增稠剂69.遮光剂70.防腐剂题71~75A.硬胶囊剂B.软胶囊剂C.滴丸剂D.微丸E.颗粒剂71.用单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72.用具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73.用旋转模压机制备74.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75.挤出滚圆制粒,控制粒子直径小于2.5mm题76~80A.肠溶胶囊剂B.硬胶囊剂C.软胶囊剂D.微丸E.滴丸剂76.将药物细粉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77.将油性液体药物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78.将囊材用甲醛处理后再填充药物制成的制剂79.药物与基质熔化混匀后滴入冷凝液中而制成的制剂80.药物与辅料制成的直径小于2.5mm球状实体题81~85A.卡波姆B.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按8:1:1混合C.甘油明胶D.蜂蜡E.液体石蜡81.水溶性基质82.烃类基质83.类脂类基质84.眼膏剂基质85.凝胶剂基质题86~90分析下列乳剂基质的处方A.白凡士林 300gB.十二醇硫酸酯钠 10gC.尼泊金乙酯 1gD.甘油 120gE.蒸馏水加至 1000g86.油相87.水相88.乳化剂89.保湿剂90.防腐剂题91~95A.体外凝胶扩散试验B.体外离体皮肤试验C.体内试验D.无菌检查E.粒度检查91.在皮肤外层发挥作用的软膏92.透过表皮发挥局部作用的软膏93.透皮吸收产生全身作用的软膏94.同于创面的软膏95.混悬型软膏题156~160A.博洛沙姆 B.卵磷脂C.新洁而灭 D.亚硫酸氢钠E.月桂醇硫酸钠15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5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58.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159.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60.抗氧剂题161~165A.分层 B.絮凝C.转相 D.酸败 E.合并161.乳滴表面的乳化膜破坏导致乳滴变大的现象162.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乳剂变质的现象163.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164.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165.乳剂的类型发生改变的现象题166~170混悬剂附加剂的作用A.羧甲基纤维素钠B.枸橼酸盐C.单硬脂酸铝溶于植物油中D.吐温-80E.苯甲酸钠166.形成触变胶,使微粒不易聚集、沉降167.能形成高分子水溶液,延缓微粒的沉降168.使疏水性药物能被水湿润169.增加制剂的生物稳定性170.降低微粒的ζ电位,使微粒絮凝沉降题171~175A.微粒大小的测定B.沉降容积比测定C.絮凝度测定D.重新分散试验E.流变学测定171.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混悬液的流动曲线172.悬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按一定的速度转动,观察混合的情况173.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定混悬剂174.测定混悬液静置后沉降物的容积和沉降前混悬液的容积175.分别测定含絮凝剂和不含絮凝剂的混悬剂的沉降物的容积题176~180A.Krafft点 B.CMCC.HLB值 D.昙点 E.微乳176.内相粒子小于0.1μm的乳剂177.超过某一温度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大,该温度称178.温度上升到某一值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下降,该温度称179.表面活性剂能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180.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题181~185A.灌洗剂 B.灌肠剂C.洗剂 D.涂剂E.搽剂181.供涂抹、敷于皮肤的液体制剂182.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183.清洗阴道、尿道、胃的液体制剂184.经肛门灌入直肠使用的液体制剂185.用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口或喉部粘膜的液体制剂。
题11~15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医师处方 D.协定处方
E.法定处方
11.国家标准收载的处方
12.医师与医院药剂科共同设计的处方
13.提供给药局的有关制备和发出某种制剂的书面凭证
14.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
15.不需执业医师的处方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B型题
题16~20
A.分散片
B.舌下片
C.口含片
D.缓释片
E.控释片
16.含在口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片剂17.置于舌下或颊腔、药物通过口腔粘膜吸收的片剂18.遇水迅速崩解并分散均匀的片剂
19.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片剂
20.能够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
题26~30
A.硫酸钙
B.羧甲基淀粉钠
C.苯甲酸钠
D.滑石粉
E.淀粉浆
26.填充剂
27.粘合剂
28.崩解剂
29.润滑剂
30.助流剂
题31~35
A.裂片
B.松片
C.粘冲
D.崩解迟缓
E.片重差异大
31.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大
32.压力不够
33.颗粒流动性不好
34.压力分布不均匀
35.冲头表面锈蚀
题36~40
A.3min完全崩解
B.15min以内崩解
C.30min以内崩解
D.60min以内崩解
E.人工胃液中2hr不得有变化,人工肠液
中1hr完全崩解
36.普通压制片
37.分散片
38.糖衣片
39.肠溶衣片
40.薄膜衣片
题41~45
硝酸甘油片的处方分析
A.药物组分
B.填充剂
C.粘合剂
D.崩解剂
E.润滑剂
41.硝酸甘油乙醇溶液
42.乳糖
43.糖粉
44.淀粉浆
45.硬脂酸镁
题46~50
A胃溶薄膜衣材料
B肠溶薄膜衣材料
C水不溶型薄膜衣材料
D增塑剂
E遮光剂
4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47.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48.醋酸纤维素
49.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50.二氧化钛
题61~65
A.质轻者先加入混合容器中,质重者后加入B.采用配研法混合
C.先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再与其它固体组分混匀D.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倍散
E.用固体组分或辅料吸收至不显湿润,充分混匀61.比例相差悬殊的组分
62.密度差异大的组分
63.处方中含有薄荷油
64.处方中含有薄
荷和樟脑
65.处方中药物是硫酸阿托品
题66~70
关于空胶囊的组成
A.明胶
B.甘油
C.琼脂
D.二氧化钛
E.尼泊金
66.囊材
67.增塑剂
68.增稠剂
69.遮光剂
70.防腐剂
题71~75
A.硬胶囊剂
B.软胶囊剂
C.滴丸剂
D.微丸
E.颗粒剂
71.用单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
72.用具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
73.用旋转模压机制备
74.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
75.挤出滚圆制粒,控制粒子直径小于2.5mm
题76~80
A.肠溶胶囊剂
B.硬胶囊剂
C.软胶囊剂
D.微丸
E.滴丸剂
76.将药物细粉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
77.将油性液体药物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78.将囊材用甲醛处理后再填充药物制成的制剂79.药物与基质熔化混匀后滴入冷凝液中而制成的制剂80.药物与辅料制成的直径小于2.5mm球状实体
题81~85
A.卡波姆
B.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按8:1:1混合C.甘油明胶
D.蜂蜡
E.液体石蜡
81.水溶性基质
82.烃类基质
83.类脂类基质
84.眼膏剂基质
85.凝胶剂基质
题86~90
分析下列乳剂基质的处方
A.白凡士林 300g
B.十二醇硫酸酯钠 10g
C.尼泊金乙酯 1g
D.甘油 120g
E.蒸馏水加至 1000g
86.油相
87.水相
88.乳化剂
89.保湿剂
90.防腐剂
题91~95
A.体外凝胶扩散试验
B.体外离体皮肤试验
C.体内试验
D.无菌检查
E.粒度检查
91.在皮肤外层发挥作用的软膏
92.透过表皮发挥局部作用的软膏
93.透皮吸收产生全身作用的软膏
94.同于创面的软膏
95.混悬型软膏
题156~160
A.博洛沙姆 B.卵磷脂
C.新洁而灭 D.亚硫酸氢钠
E.月桂醇硫酸钠
15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5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58.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159.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60.抗氧剂
题161~165
A.分层 B.絮凝
C.转相 D.酸败 E.合并
161.乳滴表面的乳化膜破坏导致乳滴变大的现象
162.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乳剂变质的现象
163.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164.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
165.乳剂的类型发生改变的现象
题166~170
混悬剂附加剂的作用
A.羧甲基纤维素钠
B.枸橼酸盐
C.单硬脂酸铝溶于植物油中
D.吐温-80
E.苯甲酸钠
166.形成触变胶,使微粒不易聚集、沉降
167.能形成高分子水溶液,延缓微粒的沉降
168.使疏水性药物能被水湿润
169.增加制剂的生物稳定性
170.降低微粒的ζ电位,使微粒絮凝沉降
题171~175
A.微粒大小的测定
B.沉降容积比测定
C.絮凝度测定
D.重新分散试验
E.流变学测定
171.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混悬液的流动曲线
172.悬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按一定的速度转动,观察混合的情况173.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定混悬剂
174.测定混悬液静置后沉降物的容积和沉降前混悬液的容积
175.分别测定含絮凝剂和不含絮凝剂的混悬剂的沉降物的容积
题176~180
A.Krafft点 B.CMC
C.HLB值 D.昙点 E.微乳
176.内相粒子小于0.1μm的乳剂
177.超过某一温度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大,该温度称178.温度上升到某一值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下降,该温度称179.表面活性剂能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
180.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
题181~185
A.灌洗剂 B.灌肠剂
C.洗剂 D.涂剂
E.搽剂
181.供涂抹、敷于皮肤的液体制剂
182.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
183.清洗阴道、尿道、胃的液体制剂
184.经肛门灌入直肠使用的液体制剂
185.用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口或喉部粘膜的液体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