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观察与思考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2
植物的无性生殖
观察与思考
竹子开花较为少见,但它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地下茎),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发育为竹笋,竹笋长成新竹。
下图中的椒草,叶柄处能发出芽和根,从而长成新植株。
马铃薯块茎的一个个芽眼里会发出芽来,把它切成带芽的小块,种植下去就可以长成马铃薯的植株了。
讨论
1.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2.还有哪些植物能以类似的方式生殖?
3.许多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这种特性有什么适应意义?
参考答案
1.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
2.例如,甘薯的块根上可以长出根和芽;草莓的匍匐茎节处可长出根;莲可利用地下茎繁殖;薄荷的匍匐根状茎节处可生出新根。
3.既可以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通过无性生殖迅速扩大种群规模,占领更多的时空资源,又可在环境条件恶劣时以有性生殖产生的果实和种子度过不良环境,以保证种族的延续。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课后检测一、单选题1.某花木场需要短时间繁殖出大量的康乃馨,应该选用的方法是()A.植物组织培养B.嫁接C.扦插D.用种子繁殖【答案】A【详解】A.组织培养是一种新型的无性繁殖技术。
组织培养尤其突出的特点是:①组织培养法繁殖植物的明显特点是快速,每年可以数以百万倍速度繁殖。
特别对于在短时期内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创造应有价值的植物,时间就是效益,只有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②使用组织培养法获得脱毒苗,则种植的植物就不会或极少发生病毒病,产生明显的经济效应,A符合题意。
B.嫁接是把一个植物体的枝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不符合题意。
C.扦插是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然后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使其生根或发芽成为新植株,C不符合题意。
D.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现象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菜豆种子发育成新植株B.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C.马铃薯块茎发芽、移栽长成新植株D.克隆羊“多莉”的诞生【答案】A【详解】A.菜豆用种子繁殖后代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因此菜豆种子发育成新植株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CD.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马铃薯块茎发芽、移栽长成新植株、克隆羊“多莉”的诞生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小明把一个大蒜瓣埋入潮湿的土壤里,几天后,小明发现大蒜瓣长成了大蒜幼苗。
请你说说,这种生殖方式属于()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有性生殖D.营养生殖【答案】D【详解】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A错误。
B.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B错误。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根据海阳市中小学“学本课堂”“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学;还教于学,共同成长”的课堂目标,本节课我沿着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之旅——当堂检测——课堂小结的流程进行,以问题导学层层递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植物的生殖》属于五四学制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已详细介绍了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因此本节课是从对植物有性生殖复习引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回忆、观察与思考等活动,明确常见的植物生殖方式的种类、实质及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进而使学生明确有性生殖的后代可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无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无性生殖的因素,从而初步认识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进化顺序,以契合整套教材的编排暗线——生物进化次序。
从而顺利地引导学生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社会问题。
初三的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好奇、求知欲强的时候,为顺应其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
初三的学生生活经验已比较丰富,植物的有性生殖虽在前面介绍过,但学生并未建立有性生殖的概念,所以要充分利用南瓜生殖发育示意图,通过读图回忆并描述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总结有性生殖后代中遗传物质的来源,为后边知识埋下伏笔。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给出其他的生殖方式,应及时帮助他们矫正错误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1.知识与技能: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同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设置对照试验等方式获得事实与资料。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观察与思考及参考答案
你喜欢养花种草吗?你看下图中的椒草,叶能发出芽和根,长成新植株。
富贵竹的枝条插在水里就能形成新的根系。
马铃薯块茎的一个个芽眼里会发出芽来,把它切成带芽的小块,种植下去就可以长成马铃薯的植株了。
竹子开花较为少见,但竹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竹的地下茎),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形成竹笋,由竹笋长成新的竹子。
讨论
1.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2.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这些植物生殖方式的共性是: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
这种生殖方式就叫做无性生殖。
2.此题不要求学生在本节课讨论出统一答案。
可引导学生结合七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讨论,能提出一些合理的观点即可。
比如马铃薯、竹的无性繁殖,产生后代个体的速度比较快(有性生殖所需时间一般比较长),有利于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个体,并且后代的性状较为一致。
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果实等,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如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在进化上更有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