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在比赛中发球技术的特点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第52届巴黎世乒赛丁宁技战术特点分析与研究作者:马田芯来源:《体育时空》2016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三段统计法,对参加第52届巴黎世乒赛女子单打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丁宁的比赛技战术特征进行了研究。
用具体数据分析了她在此次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对薄弱环节应有针对性的弥补和加强;提高比赛的应变能力。
关键词 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技战术分析随着器材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打法类型也越来越丰富。
对各种打法的特点,归纳分析战术运用特点,可以起到相同打法之间战术训练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作用。
因此对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发现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特点,找出优势与不足,为今后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统计方法,对第52届巴黎世乒赛乒乓球女子单打比赛中丁宁对阵李晓霞的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抢攻阶段以及相持阶段的技战术使用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丁宁在技战术特点的运用上所具有的明显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以期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阅读了大量乒乓球技战术方面的书籍,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和技术资料,并对所查阅的文献和资料进行整理并归纳综合分析。
2.录像观察统计法通过第52届巴黎世乒赛丁宁对李晓霞比赛的实战录像观察,对其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
三段统计法是将比赛分为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
对这三段进行得失分统计,并对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归纳。
三、结果与分析丁宁对李晓霞比赛的三段技战术分析:丁宁发抢段的使用率为25%,为良好,说明发抢意识还不是很高,尤其是第二局,发抢段一分没得,但是后四局的得分率都是100%,说明发抢的质量较高,效果显著。
丁宁和刘诗雯打法对比分析乒乓球是我国的优势体育竞技项目,从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开始,中国乒乓球一直处于无人能敌的地步,在我国的普通大众中有着人数众多的乒乓球爱好者。
我国的乒乓球能够达到如此成就,不仅是因为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乒乓球竞技规则的变化等进行研究和把握,更是根据其发展规律、竞技规则变化等对乒乓球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使我国的乒乓球水平始终立于世界一流水平。
丁宁和刘诗雯两位运动员是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目前丁宁在世界乒乓球女运动员的排名是第一,刘诗雯排名第二。
她们两人的打法并不相同,丁宁是以左手横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比赛中以稳为主,擅长打多拍;而刘诗雯以右手横拍两面反胶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擅长快攻,注重前三板技术的运用。
本文通过对丁宁和刘诗雯的打法进行对比分析,对丁宁和刘诗雯乒乓球打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为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促进我国乒乓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以丁宁和刘诗雯在比赛中的打法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 2.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知网、图书馆和百度互联网上搜索丁宁与刘诗雯打法的相关资料, 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为本文的写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1.2.2录像观察法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选取2016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决赛视频进行观看,对丁宁和刘诗雯的打法进行技术统计,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一定的数据基础。
1.2. 3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2010、WoRD2010等软件,对于搜索到的文献中的数据和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为本文的写作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和理论参考。
2.2. 4逻辑分析法根据搜集的相关资料,运用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 有效的分析和探讨,并最终得出本文的结论。
2研究结果与建议2.1球拍使用类型对比分析2.1.1 丁宁和刘诗雯握拍手、握拍方式、球拍类型对比分析表1 丁宁和刘诗雯握拍手、握拍方式、球拍类型对比表握拍手 握拍方式 球拍类型 丁宁 左手横拍 两面反胶 刘诗雯右手 横拍 两面反胶 丁宁和刘诗雯的握拍方式和球拍类型同是横拍和两面反胶,区别在于丁宁左 手握拍,刘诗雯右手握拍。
女乒三大高手说是李晓霞、丁宁、刘诗雯没人不同意吧,先从李晓霞说起吧。
李晓霞,当今女乒现役唯一的全满贯球员,技术能力迄今为止应该说历史上第一人,这个也没异议吧,国乒资深教练李晓东和李晓霞的主管教练李隼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过这样的话,其实球迷通过观看李晓霞的比赛视频,也可以欣赏到李晓霞的球技,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李晓霞的技术特点就是比较全面,力量、速度、旋转都属一流,尤其力量和旋转在女线球员中更是出类拔萃,女线球员一般对旋转的理解比较差,而李晓霞正手的高质量弧圈球在女线属于鹤立鸡群,也可以说独一无二,李晓霞的反手技术也属一流,反手能拉、能撕、能弹、能打、能削等等,球迷印象比较深的是李晓霞的反手加力快撕斜线,还有李晓霞独有的招牌式反手弹打近网短球,应该说李晓霞的那条线都是一流水平,唯一缺点发球比较单一,场上的临变能力稍弱,还有一个身体伤病多,状态不稳定,这个不在今天的话题范围内,暂且不表。
李晓霞请看发球拿拍子方式接下来我们看看女子三大高手之一的丁宁,丁宁拥有世锦赛和世界杯单打四个冠军,应该说也属于实力型球员,丁宁是左手球员,在与相同级别的球员交手中,能多多少少的占有一点优势,毕竟是左手嘛。
丁宁的技术特点比较李晓霞更加的鲜明,丁宁的球速度、力量、旋转这三项指标中,旋转应该说是比较强的,虽然旋转不如李晓霞,但在女线中绝对算得上一流,近台的速度也不慢,毕竟女线球员以近台摆速为主,没有一定的速度根本打不到顶尖高手的行列,丁宁的力量一般,在女线球员中算不上一流,这和她的技术动作及身体条件有关,丁宁给对手最大的威胁是反手位的反拨对方的正手大角斜线这一板球,这也是左手球员的特点,还有一板反手塞直线,这是丁宁的看家本领,也是对对手最大的威胁,丁宁还有一个优点,步伐好,正手护的好,这在女线球员中也是极其少见的,虽然丁宁的正手进攻能力一般,但丁宁的正手护球绝对一流,这也是丁宁能在比赛中稳定发挥反手的一个重要保证措施,都说丁宁的中远台拉球能力超强,这个哥不能苟同,因为女子比赛中很少有中远台的对拉,毕竟女球员都是在近台比板数,一旦被打到中远台其实就很被动了,丁宁赢球主要还是靠稳定的发挥和纠缠能力。
2019年世乒赛丁宁相持段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研究1前言1.1选题依据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我国在乒乓球运动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我国在乒乓球运动不断改良发展的过程中,在技战术方面持续不断的探索,以此来把握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以及制胜规律,根据不断变化的竞赛规则适时调整训练和比赛模式。
丁宁作为现阶段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其在比赛中有着不同常人的顽强斗志以及坚定地信念,这也使其在比赛之余受到了许多的人赞赏。
除了精神意志方面,丁宁在横排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方面也是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的杰出代表。
同时,丁宁还有着全面的技战术体系、是一名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的高水平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自2009年直通横滨的队内选拔赛上力压当时国乒一姐张怡宁获得世乒赛单打资格;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女单亚军;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带伤战胜队友刘诗雯拿到女单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制胜队友李晓霞获得女单冠军;自此,丁宁成为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之后的又一位大满贯得主,相持段技术是丁宁主要的得分手段,也是比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2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规则的改变以及比赛节奏的加快,回合数的增加,比赛双方对于每一分的争夺都显得异常激烈,特别是在世界高水平的比赛中,以往高水平运动员依靠前三板技术制胜的方式已经很难再克敌制胜,相持阶段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相持阶段中,不同的技术、落点以及线路都能够反映出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以及战术策略。
因此,本文对我国女单运动员丁宁在2019世乒赛中相持段技术的运用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相持段技术的提高。
丁宁作为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出色的女子运动员,曾获得过多项荣誉,但在一些国际及国内比赛中的发挥又不稳定。
本文在前人技战术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丁宁在 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女单比赛的录像进行观察、统计,对丁宁在比赛中相持技术(从发抢段转入相持段和接抢段转入相持段中技战术组合、线路组合、落点组合)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借鉴。
2017年(第7卷)第16期体育大视野奥运会是世界高水平的竞技比赛盛会,乒乓球运动又是我国的国球,是六大优势项目之一,在第31届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决赛中丁宁再次与李晓霞相遇,并且丁宁以大比分4∶3战胜上一届的世界冠军李晓霞,丁宁成为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后的第五个大满贯得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该研究以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决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以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决赛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下载查阅,以及阅读乒乓球技术相关的书籍。
1.2.2 录像观察法通过电视及网络观看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决赛录播视频,记录并统计相关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对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决赛中运动员运用的技术以及球的线路、落点进行文字统计,并按照技术指标进行分类整理,得到三段指标中各段的数据。
1.2.4 三段指标法对丁宁在发抢段、接发抢段以及相持段的各个技术的得分率、失分率和使用率进行统计。
计算方法如下:段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段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模式评估指标见表1。
1.2.5 比较分析法利用比赛视频的回放功能以及比赛数据的统计,对决赛中丁宁以及对手李晓霞的技战术外在表现进行比较,为研究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丁宁是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该文从发抢段技DOI:10.16655/ki.2095-2813.2017.16.243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决赛丁宁技术分析①樊腾龙 张振东 韩程爽 牛成龙 尹士海(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河南郑州 450001)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三段指标、比较分析等方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决赛丁宁在发抢段、接发抢段以及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了解丁宁在第31届奥运会中女子乒乓球决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其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理论参考。
关于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的研究黄文文;施之皓【摘要】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Dingning’s playing ,thatis ,prolonging her attac‐king movement from the stage of attack after service ,attack after receive and early rally stage to the seventh or eighth stroke ,as well as the slow linking footwork between the third stroke and fifth stroke ,as well as between fourth and sixth stroke .To explor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her seventh and eighth stroke .The study adopted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sur‐vey and comparativ 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three‐stage index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one ,according to Ding’s individual playing features .It concludes that1) The first ,third ,fifth stroke together is considered the stage of attack after serv ice ,and the in‐dexes cover thepositioning ,spin ,and placement w hen at service ;thetechniques ,positioning and placement of the third and fifth stroke during the beginning ,middle and ending game .2 ) The second ,fourth and sixth stroke together is considered the stage of attack after receive ,and the indexes cover the positioning ,techniques ,and placement w hen at receive ;the techniques , positioning and placement of the fourth and sixth stroke during the beginning ,middle and end‐ing game .3)After t he seventh stroke is considered the rally stage ,and the indexes cover the techniques ,positioning and placement on the seventh ,eighth and after stroke during the begin , middle and ending game .Conclusion :Thismethod can extract Ding’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her technical linking ,which helps the coach and player conduct the specific training and better satisfy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features of the player .%为解决丁宁发抢、接抢及相持初段后移,3、5拍和4、6拍衔接步法移动慢的问题,明确第7、8拍的优、劣势,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咨询、对比分析等方法,根据丁宁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在传统3段指标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
2019年世乒赛丁宁相持段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研究1前言1.1选题依据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我国在乒乓球运动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我国在乒乓球运动不断改良发展的过程中,在技战术方面持续不断的探索,以此来把握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以及制胜规律,根据不断变化的竞赛规则适时调整训练和比赛模式。
丁宁作为现阶段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其在比赛中有着不同常人的顽强斗志以及坚定地信念,这也使其在比赛之余受到了许多的人赞赏。
除了精神意志方面,丁宁在横排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方面也是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的杰出代表。
同时,丁宁还有着全面的技战术体系、是一名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的高水平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自2009年直通横滨的队内选拔赛上力压当时国乒一姐张怡宁获得世乒赛单打资格;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女单亚军;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带伤战胜队友刘诗雯拿到女单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制胜队友李晓霞获得女单冠军;自此,丁宁成为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之后的又一位大满贯得主,相持段技术是丁宁主要的得分手段,也是比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2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规则的改变以及比赛节奏的加快,回合数的增加,比赛双方对于每一分的争夺都显得异常激烈,特别是在世界高水平的比赛中,以往高水平运动员依靠前三板技术制胜的方式已经很难再克敌制胜,相持阶段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相持阶段中,不同的技术、落点以及线路都能够反映出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以及战术策略。
因此,本文对我国女单运动员丁宁在2019世乒赛中相持段技术的运用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相持段技术的提高。
丁宁作为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出色的女子运动员,曾获得过多项荣誉,但在一些国际及国内比赛中的发挥又不稳定。
本文在前人技战术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丁宁在 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女单比赛的录像进行观察、统计,对丁宁在比赛中相持技术(从发球转入相持段和接发球转入相持段中进攻技术、防御技术、攻防转换技术、搓球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借鉴。
丁宁和石川在三个阶段具体技术特点1.丁宁的具体技技术特点1.1 丁宁在发抢阶段的具体技术丁宁在发抢阶段在发球优势比较突出,发球时的站位、旋转、落点非常多变,主要以配合下蹲的站立式发球为主。
发球类型多以正手下旋球和侧下旋短球为主,偶尔会发几个落点不一的长球。
在以往比赛中,丁宁前三板打法相对比较保守,能够1板直接上手的球下多,发过去的长出台球特别容易被对手接抢攻。
但是这届奥运会丁宁在发抢阶段打得足够凶狠,发挥非常稳定稳定,发抢段就占有较大的优势。
1.2 丁宁在接抢阶段的具体技术在比赛接抢阶段,丁宁虽然还是以搓和摆短接发球,但是也增加了拉和挑打的方式。
丁宁是典型的右手持拍弧圈球打法的选手,接发球时主要通过配合反手拉拧到对手的长球,控制对方中路从而打乱对手的节奏,破坏对手的攻击。
具体来说,丁宁主要靠在第4拍回击时后反拉得分,另外丁宁在拍与拍之间的衔接技术水平要比同等的水平的乒乓球选手要高。
1.3 丁宁在相持阶段的具体技术丁宁不属于力量型选手,在相持阶段大多依靠自己衔接技术和攻防转换能力得分,充分发挥了自己中远台对拉对攻能力强和周旋能力出色的优势。
但是本届奥运会的比赛得分大都在发抢阶段和接抢阶段,丁宁在相持阶段的有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2. 石川的具体技术特点2.1 石川在发抢阶段的具体技术发抢段阶段的比赛中,石川虽然改变了以往在自己的发球中不能将对手带入自己节奏的弱点,失误次数也有所减少,故而分数有所提高。
另外石川惯用发球侧身抢攻战术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得石川第三板抢攻质量有所提高。
即使在在对阵李晓霞时,石川的得分率不低。
这体现出石川很好地贯彻了前三板抢先上手的战术意识,“避其长、攻其短”,在发抢阶段占领了一定的优势。
2.2 石川在接抢阶段的具体技术接抢段方面,石川运用技战术不当,无法采取有效方式化解对方的进攻。
尤其是在2015年日本公开赛的时候,技术不够准确、细腻,让自己落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以致最后输掉了比赛。
对丁宁在乒乓球比赛中三段技战术特征得失分的分析
刘琴琴
【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
【年(卷),期】2013(000)018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统计法等,对丁宁在第51届鹿特丹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各项技战术的使用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她在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抢攻阶段以及相持阶段的技战术使用特点,并总结出丁宁在技战术特点的运用上所具有的明显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以期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总页数】1页(P155-155)
【作者】刘琴琴
【作者单位】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山东无棣 2519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丁宁2014年世界杯乒乓球女子单打比赛中得失分的分析
2.对乒乓球世界冠军丁宁在比赛中得失分的分析
3.天津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4.天津
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丁宁的技战术分析5.对丁宁乒乓球技战术的三段指标评估法
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决赛丁宁技术分析
樊腾龙;张振东;韩程爽;牛成龙;尹士海
【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
【年(卷),期】2017(007)016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三段指标、比较分析等方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决赛丁宁在发抢段、接发抢段以及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了解丁宁在第31届奥运会中女子乒乓球决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其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理论参考.
【总页数】2页(P243-244)
【作者】樊腾龙;张振东;韩程爽;牛成龙;尹士海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河南郑州 4500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32
【相关文献】
1.福原爱对丁宁仁川亚运会乒乓球团体决赛技战术分析 [J], 尹华跟
2.乒乓球运动员丁宁VS李晓霞三大赛事决赛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J], 曹梓威;顾楠
3.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半决赛丁宁技战术分析 [J], 胡婷婷
4.发球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及心理影响探析——以伦敦奥运会女子单打决赛丁宁
VS 李晓霞比赛为例 [J], 王文成;张陶淘
5.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半决赛丁宁技战术分析 [J], 胡婷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发球特征研究
赵慧博
【期刊名称】《运动》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柳承敏、马琳、波尔、王皓和丁宁在重大比赛中发球形式、旋转和落点等技术进行统计和分析,试图找出他们发球的特点和规律,为年轻选手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赵慧博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 3003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46
【相关文献】
1.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单打比赛发球轮和接发球轮的战术运用特征分析 [J], 赵喜迎;刘永立
2.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单打比赛发球轮和接发球轮的战术运用特征分析 [J], 赵喜迎;刘永立
3.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发球落点的技战术研究 [J], 唐芳武
4.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术分析 [J], 张陶淘;王清;苏楠;崔洪歧
5.世界优秀乒乓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接发球技术统计研究 [J], 谢冬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宁在比赛中发球技术的特点研究
【摘要】发球在比赛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不受对手的限制,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与抢攻配套,形成最佳的发球抢攻组合,为取得比赛的胜利创造条件。
本文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丁宁在比赛中所用发球技术的特点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找出丁宁比赛中发球技术在运用上的优势和问题所在。
【关键词】丁宁发球技术特点
一、研究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
丁宁在2011年英国公开赛女单半决赛,2012年韩国公开赛女单半决赛、2013年巴黎世乒赛女单半决赛中所用发球技术的特点的情况。
研究方法。
通过对丁宁在2011年英国公开赛女单半决赛,2012年韩国公开赛女单半决赛、2013年巴黎世乒赛女单半决赛对阵李晓霞的三场比赛的录像进行观看分析,将丁宁比赛中发球技术的动作形式、发球落点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对所得数据加以整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发球落点分析
表1 丁宁三场比赛发球轮不同落点发球后得失分统计表
发球落点得分失分总计得分率使用率
中路71 45 116 61.2% 80.8%
正手9 4 13 69.2% 8.9%
反手10 4 14 71.4% 9.6%
合计90 53 143 62.5% 99.3%
丁宁作为世界优秀女选手之一,发球技术很有创新性,她的下蹲式发球在当今世界乒坛女选手中颇为罕见,下蹲式发球的速度快,旋转充分,而且在砍球的一瞬间会变换不同的拍面摩擦球,所以出来的旋转方向不一样,对手很难判断。
由表1可以看出,丁宁三场比赛中发球落点最多的是中路球,使用率高达80%,而且大多数是中路的半出台球。
结合观察录像可以发现,丁宁防守较好,对于对手轻拉起来的球,丁宁第三板能直接反拉,并且能较好的控制球的落点和线路,形成相持后的大部分球能够形成主动相持故丁宁在发半出台球技战术的使用上
形成了较好的得分效果。
另外发半出台球技术对落点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以致给对手在接发球判断上制造了一定干扰,增加了对手接发球的难度,使得丁宁在发球技战术使用与后续的技战术衔接上占据较大主动。
(二)丁宁发抢段中第三板技战术特征分析
表2 丁宁第三板技战术使用类型统计表
战术类型得分失分总计得分率使用率
发球抢攻60 36 96 62.50 77.42%
发球控制 6 6 12 50.00 9.68%
发球被攻 3 13 16 23.08 12.90%
合计69 55 124 55.65 100%
发球技术的运用效果主要体现在运用特定的发球技术之后是否能限制对手的主要接发球技术的运用,从第一环节打乱对手最有效技术组合战术的运用,是否能为自己在第三板制造抢上手进攻的机会,让我方最有效的技术组合战术得到贯彻,在随后的相持对抗中占据主动。
三场比赛中丁宁发球轮第三板发球抢攻战术的使用率为77.42%,得分率为62.50%,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发球抢攻是丁宁比赛主要的得分手段。
结合比赛录像可以发现,丁宁通过发中路半出台球来控制对手的接发球抢攻,给自己制造了第三板发球抢攻的机会,加上丁宁第三板抢攻路线灵活,抢攻上旋球和下旋球的能力都较强,抢攻能力较为全面,对手防守难度较大。
丁宁发球控制的使用率不高,但是得分率不低。
主要是因为第三板摆短和劈长配合较好,在没有好机会进攻时,能够起到好的调动对手的作用,为自己得分或为下一板球创造较好的进攻机会。
丁宁发球被攻占第三板技战术使用的比率也不高,被攻原因主要是丁宁的发球落点以中路半出台球为主,此类型的球若发的稍长时,就就容易被对手上手抢攻。
三、结论
在发球的动作形式上,丁宁主要运用的是下蹲式发球,以站立式发球为辅,且发球旋转质量高和旋转方向多变。
在发球落点上,丁宁以中路半出台球和中路短球的落点为主的单一式发球居多,且得分率最高。
由于多变的发球方式、旋转和落点,丁宁发球直接得分较多。
在第三板的技战术使用上,丁宁主要运用的是发中路短球和中路半出台球组合反手抢攻和正手抢攻的发抢战术。
参考文献:
[1]鞠树伟. 关于乒乓球发球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09,(2).
[2]刘惠元,李莉.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的心理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1993,(9).
[3]肖军. 如何提高乒乓球发球质量之我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郝英杰.对乒乓球发球技术的探讨[J].北方经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