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700.50 KB
- 文档页数:25
地方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是指在国家行政体系中负责管理和实施地方公共事务的机构,包括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和地方各种形式的行政组织。
它们负责地方政府的决策执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供和资源配置等职责,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一、地方行政机构的类型和组成地方行政机构根据行政层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
地方政府通常分为省级政府、地级市政府和县级政府,各级政府部门包括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此外,地方行政机构还包括各类地方特设机构,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局等,以及基层政权组织,如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
地方政府是地方行政机构的核心,是地方行政权力的最高代表和行使者。
它由行政长官(如省长、市长)、行政机构和行政事务部门组成。
地方政府行政机构主要负责政府决策的制定、政策的实施和行政管理的具体工作,如发展规划、财政管理、公安维稳、环境保护等。
二、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责和功能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责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地方行政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发展。
同时,它们还负责管理本地区的社会事务,如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 公共服务提供:地方行政机构负责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公共安全等,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它们还负责管理和维护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
3. 资源配置和财政管理:地方行政机构负责对本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它们还负责财政收入的管理和支出的审计,保障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公共财政的稳定运行。
4. 政府决策执行:地方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地方政府的决策,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执行效果的监管。
它们还负责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协调沟通,处理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中国地方行政组织构架中国是一个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辽阔的国土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因此地方行政组织的构架十分复杂且丰富多样。
地方行政组织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具体的地方事务管理和服务。
本文将从地方行政组织的概念、职能、分类和构架等方面介绍中国地方行政组织的构架。
一、概念与职能地方行政组织是指国家对地方行政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包括地方政府和地方行政机构。
地方政府是指代表国家管理一个行政区域的政权机关,包括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行政机构是指在地方政府领导下,进行具体的行政工作的机构,包括各级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地方行政组织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执法管理:地方行政组织负责对地方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和执法。
2.行政服务:地方行政组织负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服务。
3.公共管理:地方行政组织负责管理行政区域内的公共事务,包括交通、环保、城市规划、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4.地方立法:地方行政机构负责对地方行政事务进行规范和制定地方法规。
5.维护社会稳定:地方行政组织负责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
6.其他职能:地方行政组织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如统计、档案管理、宣传等。
二、分类根据中国地方组织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可以将地方行政组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政府组织:政府组织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种,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职权的机关。
政府组织包括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区级政府等。
2.党政组织:党政组织是指以党和政府为主体的组织,其任务是在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决议的基础上,代表国家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党政组织包括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
3.职能性组织:职能性组织是指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主要从事专门工作的机构。
职能性组织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方面的机构。
4.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具有一定独立法人资格,主要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主要包括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共图书馆等。
地方政府学——60分第一章绪论一、地方政府学的含义(P4)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二、地方政府学的基本特点(P8)1、地方政府拥有的权力不具有主权性。
2、地方政府的权限是局部的。
3、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完成地方社会管理。
三、地方政府学的分类1、按地方制度的不同安排,地方政府可分为三种类型: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混合体地方政府。
(1)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
它不存在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当地居民利益和意愿的地方权力机关,只存在一个作为中央或上级政府下级机构的行政机关。
行政体地方政府实质上只是一个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2)自治体地方政府是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地方政府。
国家部分地域的居民,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组成地方自治社团,选举产生治理本地域社会公共事务的地方政府。
由地方自治社团成员(即当地居民)选出的地方政府,依据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自治事务范围内,按照并代表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愿望,处理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独立地行使职权,只对选举产生它的当地居民负责。
(3)混合体地方政府也是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但它的行政机关同上级政府的行政机关之间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上下级关系。
将这类政府称为混合体地方政府,是因为:从这类地方政府的产生看,它相同于自治体地方政府,不同于行政体地方政府;但从它的行政机关与其他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的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看,它又相同于行政体地方政府,不同于自治体地方政府。
2、从行政区划单位设置的目的看,地方政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般性地方政府;特殊性地方政府。
结合我国国情,按照行政区划的设置目的,地方政府又可以细分为四种类型:一般地域型;民族区域型;城镇型;其他特殊型(1)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在于:第一,它是纯出于地域治理需要而设置的地方政府,对它不存在其他特定需要;第二,它所辖的地域范围,通常都包含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即便出现为城镇地区专设的地方政府后,除部分基层地方政府外,其他地方政府和大多数高层地方政府仍然是兼辖城乡的地域性政府;第三,这类地方政府所在的行政区划单位,设置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要求,如关于人口数量或经济发展程度的要求(这不同于城镇地方政府),或关于民族构成比例的要求。
地方政府名词解释地方政府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是指由中央政府依法设置的,治理国家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的政府。
2、行政体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
行政体地方政府实质上是集政治统治权、行政管理权于一身的实体。
3、自治体地方政府: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是一个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人格的公共团体(公法人)。
自治型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功能是从事本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管理,而不是帮助中央和上级政府实施政治统治,维持统治秩序。
4、指令指定城市:是市中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即具有50万人口以上的市,经批准可叫作“政令指定城市”,在组织上、职能上与其他市不一样,类似我国的计划单列市。
现在实际要达到100万人口的,可以被批准为“政令指定城市”,目前已有11个城市。
5、大行政区:大行政区(简称大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地方设置的一级政权机构。
它既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也是地方政权的最高机构,领导着大行政区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工作。
建国初期全国划分为六个大区,分别是华东、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中南。
6、大区:法国新的地方领土单位和行政建制。
法国的.第一级行政划分,下分为省。
目前法国共有26个大区,其中22个位于法国本土,其余4个则位于海外。
7、封建制:古代的帝王将自己开拓的疆土,分封给自己的同姓和有功的臣民,让他们在分封的疆土上建立诸侯国,以屏天子,也称“封土建国”,并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的等级世袭爵位的一种政治制度。
8、一内阁制:在这种体制下,地方议会的执行机关由和内阁组成: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由从议会中任命的两名或两名以上的议员组成内阁。
-内阁制执行机关的成员人数不得超过10人。
这种体制下的地方议会应由直接选出的、议会主席和议员组成。
8、市议会经理制:又称市经理制,市议会作为市的权力机关和决策机关,同时“聘请”1名行政管理专家为市经理对市政府和城市实行专业化管理。
地方政府:是指由中央政府依法设置的治理国家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物的政府。
国家组织形式:即围绕国家权力体系结构横向分配而形成的国家组织体系,是围绕国家权力的安排形成的,权力的横向配置与组合在国家层面上形成不同的国家机关。
最高层地方政府:是指在国家结构体系中,位居中央政府之下,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控制的层次最高的地方政府。
层次结构:是指各地方政府单位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并依上下隶属关系组合形成的结构。
固有事物:即地方政府自身必要承担管理职责的事务,国家设置地方政府的目的是为了要求地方政府完成这些职责,因而为次明确规定其范围和权限。
政府功能:是指政府做为阶级统治机器的国家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家生活中应有的作用。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各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按法定的范围和程序,处理日常的社会事务。
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公共管理,使经济活动处于有秩序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生活,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郡县制度:既指在各封国内,由中央政府设置郡、县两极地方政府,承担当地治理职责。
功能结构:是指不同地方政府单位常具有不同的功能,因而成为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单位。
也称为类型结构。
层次结构:是指各地方政府单位之间,由于命令指挥的行政隶属关系而形成的上下层级。
民族区域地方政府:是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而设置的,是现实政治需要的产物。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建立的一种国家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国家权力机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现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机关,是由个民主党派隔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目录目录 1 绪论 3 地方政府的界定 3 地方政府的特性 4 地方政府的作用 4 地方政府的相关理论 4 政府的起源 41、战争说 42、贸易说 43、灌溉说 4 传统的地方政府类型 41、行政体地方政府 52、自治体地方政府 53、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 5 中国地方政府(1) 5 封建制 5 郡县制形成 5 郡县制的意义 5 行省制:“画地统民” 5 行省的设立 5 行省制度的特点 6 中国地方政府(2) 6 大行政区体制 6 革命委员会 6 特点: 6 优点:7 三条基本经验7 国务院的领导体制7 中国地方政府(3)7 党的领导体制×7 党&人大关系:9 中国党政关系的特点9 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10 中国党政关系的特点10 中国地方政府(4)11 直辖市11 设立11 属性与构成12 地级市人民政府12 地位12 组成与任期12 主权12 计划单列市13 含义:13 权限13副省级城市13 属性13 中国地方政府(5)14 中国地方自治的类型14 民族区域自治14 内涵14 历史发展14 形式(特点)15 特别行政区自治15 含义:★15 缘起★16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16 行政长官16立法会16行政与立法的制约关系16自治权171.行政管理权:172.立法权17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174.财政独立权18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8 内涵18 我国两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8 德国地方政府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德国地方政府改革18 背景:18 直接动因:19 理念:19 新治理模式的要点19 俄罗斯20 现行俄罗斯联邦的地方自治制度20 地方自治机关的职权21 (一)财政预算方面的职权21(二)管理地方财产方面21(三)土地管理和自然环境保护方面21行政专区(市辖区) 22 日本22 团体自治与地方自治22 地方公共团体22 含义:22 (一)都道府县23 (二)市町村23 (三)政令指定城市24 英国24 郡法庭24 郡法庭-领地法庭24 英国地方政府——(地区性政府)25(一)苏格兰地区性政府25 (二)威尔士地区性政府25 (三)北爱尔兰地区性政府26 (四)英格兰地区性政府26 (五)大伦敦政府27 英国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27 (一)地方议会27 (二)地方议会委员会:28 (三)执行机关29 执行机关的四种模式:30(1)市长一内阁制(a directly elected mayor With a cabinet)。
中国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区划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是中国政治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国家管理和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地方政府体制主要包括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而行政区划则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便于政府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
以下将从历史背景、地方政府职责、行政区划类型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古代,中国就采用了一些形式的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
这些政权的建立往往以地理和人文特征为基础,以满足统治和管理的需要。
而在近代,随着国家统一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也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二、地方政府职责与功能地方政府负责管理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事务,具体职责和功能涵盖很广泛。
首先,地方政府要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其次,地方政府承担着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责任,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此外,地方政府还需要保障社会稳定和维护公共安全,为民众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总之,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着实际的管理职能。
三、行政区划类型中国的行政区划按照地理范围和行政级别划分,可分为省级行政区划、地市级行政区划和县级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划是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最高级别,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地市级行政区划是省级行政区划下属的行政单位,主要包括地级市和自治州,共有333个。
县级行政区划则是地市级行政区划下的行政单位,按照区、县、市来划分,约有2800多个。
四、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的关系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地方政府作为行政区划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行使着行政权力,承担着行政责任。
同时,行政区划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组织结构和管理框架,在具体的实践中提供了便利。
地方政府根据行政区划的划分,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并负责这些机构的工作运行和协调管理。
第三章地方政府的类型开展地方政府研究,有必要按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制中的地位、它的设置目的和它在行政层级中所居位置等不同角度进行类型划分,以利于分析地方政府的活动特点,提高地方政府活动的效益。
第一节地方政府的类型划分一、划分地方政府类型的意义开展地方政府研究,人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研究对象的数目极为庞大。
仅以中国为例,2003年底,各级地方政府的总数就有41 497个:省级地方政府34个,地级地方政府312个,县级地方政府2861个,乡级地方政府38 290个。
当代世界有将近200个国家,不少国家的地方政府都超过了1万,如法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就有36 000多个,美国的地方政府也有近83 000个。
面对数目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显然不能在逐一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地方政府的活动特点和探索其活动规律;只可能是按一定的标准将地方政府加以分门别类,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
从地方政府活动的特点出发,按一定方法将众多地方政府分门别类,对进行地方政府研究极为必要。
从科学分类基础上对同类地方政府进行研究,寻找其共同点;对不同类型地方政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认识地方政府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的应有功能。
二、地方政府类型划分的方法对地方政府进行类型划分是基于研究地方政府的需要。
研究者的目的和着眼点不同,对所选择的地方政府特点也必然不同,从而形成多种分类方法。
在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同一地方政府会分属不同分类中的某个类型,这是十分自然的。
例如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地方政府时,可以将地方政府分为古代的、近代的、当代的等多个类型。
为比较不同地方政府的职责重点时,可以将地方政府分为城镇的、乡村的。
为比较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地方政府特点,人们可以将地方政府分为封建国家地方政府、资本主义国家地方政府、社会主义国家地方政府。
此外还可将地方政府按其辖域面积、人口进行分类。
地方政府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地方政府的活动特点,探索其活动规律,寻求提高政府活动能力的途径,使地方政府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六章地方各级政府1.地方政府的类型有哪些?答:地方政府的类型具体有:(1)地方政府类型的划分,可因研究需要和目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划分方法:①按地方制度划分,可分为行政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混合体地方政府。
②按设置目的划分,可分为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城镇型地方政府、特殊型地方政府。
③按行政层级划分,可分为高层地方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
(2)就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横向结构而言,由于国家设置地方政府的目的与要求地方政府所发挥的作用的不同,目前存在着四种类型的地方政府:①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这类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一般地域管理的需要,如省、县、乡,在地方政府体制类型结构中,这类地方政府为数最多,设置最普遍。
在我国,法定的这类地方政府包括省政府、县政府和乡(镇)政府三类。
但实际上还存在由原来作为省级政府派出机构行政公署发展而来的地级市政府。
②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这类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各民族的团结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
③城镇型地方政府这类结构单元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实行专门管理,如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镇)。
④特殊型地方政府这类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是因时因地制宜而设置的。
2.地方政府的职能是什么?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整个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基础环节,直接承担着组织、协调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地方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功能和社会管理责任方面,与中央政府具有明显不同的要求,其职能范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调节职能地方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是指地方政府通过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和经济调控手段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进行中观调节,把握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向,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保证地方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和功能。
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优化经济结构。
①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地方政府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地方政府学是研究地方政府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表明:第一,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第二,地方政府是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的政府单位第三,地方政府是指一个政府单位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但其主要职责是形式议决权人民政府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也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属司法机关“地方政府”与“地方政权”的区别:“地方政权”是指由同级所有地方国家机关组成的整体,在县以上地方各级政权,它包括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地方政府”是指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府组成的一个政府单位。
地方政府具有如下特征:权力的非主权性,权限的局限性,职责的社会性主权是指对国家权力的形式,拥有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地方政府权限是局部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权限所及的地域范围是局部的第二,权限所及的事务是局部的地方政府职责是完成地方社会管理地方政府的作用:1)政治作用:I.对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II.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和发展III.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2)社会作用I.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II.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会进步第二章地方政府的产生和演变国家是由一定地域、人口和统治权构成的政治共同体,它的核心和实质是政治统治权。
国家的特点:I.国家安地域划分居民,国家的范围比氏族广阔得多II.公共权力的设立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职能是实现阶级的政治统治和进行社会的公共管理,实现国家职能的过程便是国家通过对社会的统治实现政治统治。
传统国家的特点:I.土地为地主阶级所占有II.政治权力支配财富,对政治权力占有的多少与土地等财富占有的多少成正比III.国家统治的地域范围和人口大大扩展IV.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及交通、信息的限制,地方的封闭性较强,并形成不同的地域组织实体传统中国的地方政府体系是适应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