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橡胶原材料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18
丁基橡胶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
制成品不易漏气,一般用来制造汽车、飞机轮子的内胎。
丁基橡胶是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它在1943年投入工业生产。
丁基橡胶英文:butyl rubber丁基橡胶的最大优点:气密性好。
它还能耐热、耐臭氧、耐老化、耐化学药品,并有吸震、电绝缘性能。
缺点:硫化慢,加工性能较差。
主要用途:制作各种轮胎的内胎、无内胎轮胎的气密层、各种密封垫圈,在化学工业中作盛放腐蚀性液体容器的衬里、管道和输送带,农业上用作防水材料。
2005年,我国丁基橡胶消费量近15万吨,国产丁基橡胶不足3万吨,80%依靠进口,从1999年至2004年,进口量年均增长率达26.9%。
由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不断上升,丁基橡胶价格也不断攀升。
近几年来丁基橡胶的价格由15000元/T左右,上升呈现在的32000元/T以上。
而丁基橡胶制品的价格虽然有所上升,但整体算价格上升幅度不超过30%,远远赶不上丁基橡胶价格成倍的上升。
所以很多使用丁基橡胶的企业把目光转向了丁基橡胶的最佳替代产品――丁基再生橡胶。
丁基再生橡胶除了类似原聚合物的性能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配合优点,如改善尺寸稳定性,升热性较低,减少焦烧。
气密性同原丁基橡胶一样,比其它合成橡胶更好地保留原生胶的各种性能,所以丁基再生胶的经营良好,是制造轮胎内胎最佳选择材料。
丁基橡胶中含有少量的异戊二烯,故其不饱和度较低,其硫化胶耐老化性能非常优良,这说明其很耐氧化,经试验也证明,废硫化丁基橡胶再生时,氧起的作用很小,所以再生脱硫比天然橡胶困难。
目前国内丁基再生胶的生产工艺有六七种之多,主要有蒸煮法、炒制法、挤出法、微波法、辐射法、高温连续催化法、化学机械法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目的是采用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把废丁基橡胶由网状结构变成线型结构。
随着我国轮胎工业快速发展,丁基橡胶消费量快速上升,特别是子午线轮胎的快速发展,加上国家《医用瓶塞丁基化》标准出台,国家提出轮胎内胎丁基化,国内外市场对丁基橡胶的强劲需求,促进了丁基再生胶的发展。
半钢轮胎生产工艺一、引言半钢轮胎作为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生产工艺对轮胎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半钢轮胎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工艺流程和关键工艺环节。
二、原材料的选择1. 橡胶材料半钢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橡胶的选择直接影响轮胎的性能。
一般情况下,半钢轮胎采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混合物作为原料。
天然橡胶具有优良的弹性和耐磨性,而合成橡胶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轮胎的特性。
2. 钢丝半钢轮胎的骨架材料是钢丝,钢丝的选择对轮胎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
一般情况下,使用高强度的钢丝作为骨架材料,以提高轮胎的耐磨性和抗拉强度。
三、工艺流程1. 橡胶混炼将橡胶和各种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混炼机进行混炼,使橡胶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
混炼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橡胶的性能得到最佳发挥。
2. 每层胶片的制作将混炼好的橡胶通过挤出机或压延机制成胶片,每层胶片的厚度根据轮胎的要求而定。
每层胶片的制作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保证胶片的质量。
3. 钢丝骨架的制作将钢丝经过清洗和拧绞等工艺处理,使其表面光滑且具有一定的强度。
然后将钢丝编织成骨架,骨架的形状和结构根据轮胎的要求而定。
4. 胎体的制作将每层胶片和钢丝骨架按照一定的工艺顺序叠合在一起,经过成型机的加热和压制,形成轮胎的胎体。
成型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以确保胎体的质量。
5. 胎纹的制作通过模具将胎体的胎纹部分进行冷挤压成型,形成轮胎的胎纹。
胎纹的形状和花纹根据轮胎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而定。
6. 硫化将成型好的轮胎放入硫化机中进行硫化处理。
硫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使橡胶与硫化剂充分反应,形成硫化交联结构,提高轮胎的强度和耐磨性。
7. 后处理经过硫化处理的轮胎需要进行后处理,包括修边、动平衡、外观检查等工艺。
修边是将轮胎边缘的多余材料去除,使轮胎边缘光滑。
动平衡是通过在轮胎上安装配重块,使轮胎在高速旋转时保持平衡。
外观检查是对轮胎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轮胎没有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橡胶日常用途有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具有众多的日常用途。
以下将详细介绍橡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1. 汽车行业:橡胶是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在汽车的轮胎制造中,橡胶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橡胶轮胎能够提供良好的的抓地力和减震效果,能够适应各种路面的行驶条件。
此外,橡胶还被广泛用于汽车悬挂系统、密封件、导管、橡胶制动器等部件的制造。
2. 电子和电气设备工业:橡胶在电子和电气设备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橡胶被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的绝缘层,以提供电气绝缘性能和防水性能。
同时,橡胶还被用于制造电子设备的密封垫片和防震垫片,以保护设备内部的电路和元器件。
此外,橡胶还被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的触摸屏、键盘等部件。
3. 建筑和建材工业:橡胶在建筑和建材工业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橡胶被用于制造建筑物的防水材料,如橡胶防水卷材和橡胶涂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防水性能,能够有效防止建筑物发生渗漏。
此外,橡胶还被用于制造建筑物的垫片、密封件和挡板等部件,以达到防水、隔音、防震等功能。
4. 医疗行业:橡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橡胶被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和医疗工具,如手套、输液管、注射器橡胶垫片等。
橡胶制成的医疗器械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腐蚀性,能够保护医护人员和病患的安全。
5. 家居用品:橡胶在家居用品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橡胶被用于制造软管、橡胶管、橡胶密封圈等家居用品的配件。
橡胶制成的软管和管道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用性,能够用于供水、排水、气体传输等领域。
此外,橡胶还被用于制造垫子、地垫、防滑垫等,以提供家具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6. 运动器材:橡胶在运动器材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橡胶被用于制造运动鞋的外底、球类运动器材的表面材料等。
橡胶制成的外底具有良好的抗磨性和抓地力,能够提供运动者良好的运动体验。
球类运动器材表面的橡胶涂层能够提供球的回弹性和旋转性能,提高运动的技术性能。
7. 塑胶制品:橡胶也是制造塑胶制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主要性能1.低密度高填充性乙丙橡胶是密度较低的一种橡胶,其密度为0.87。
加之可大量充油和加入填充剂,因而可降低橡胶制品的成本,弥补了乙丙橡胶生胶价格高的缺点,并且对高门尼值的乙丙橡胶来说,高填充后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幅度不大.2。
耐老化性乙丙橡胶有优异的耐天候、耐臭氧、耐热、耐酸碱、耐水蒸汽、颜色稳定性、电性能、充油性及常温流动性。
乙丙橡胶制品在120℃下可长期使用,在150—200℃下可短暂或间歇使用。
加入适宜防老剂可提高其使用温度.以过氧化物交联的三元乙丙橡胶可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使用。
三元乙丙橡胶在臭氧浓度50pphm、拉伸30%的条件下,可达150h以上不龟裂。
3.耐腐蚀性由于乙丙橡胶缺乏极性,不饱和度低,因而对各种极性化学品如醇、酸、碱、氧化剂、制冷剂、洗涤剂、动植物油、酮和脂等均有较好的抗耐性;但在脂属和芳属溶剂(如汽油、苯等)及矿物油中稳定性较差.在浓酸长期作用下性能也要下降.在ISO/TR 7620中汇集了近400种具有腐蚀性的气态和液态化学品对各种橡胶性能作用的资料,并规定了1—4级表示其作用的程度,见表1。
表1 腐蚀性化学品对橡胶性能的影响等级体积溶胀率/% 硬度降低值对性能影响1 <10 <10 轻微或无2 10—30 〈20 较小3 30—60 <30 中等4 〉60 〉30 严重4.耐水蒸汽性能乙丙橡胶有优异的耐水蒸汽性能并优于其耐热性.在230℃过热蒸汽中,近100h后外观无变化。
而氟橡胶、硅橡胶、氟硅橡胶、丁基橡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在同样条件下,经历较短时间外观发生明显劣化现象。
5.耐过热水性能乙丙橡胶耐过热水性能亦较好,但与所用硫化系统密切相关.以二硫代二吗啡啉、TMTD为硫化系统的乙丙橡胶,在125℃过热水中浸泡15个月后,力学性能变化甚小,体积膨胀率仅0.3%.6.电性能乙丙橡胶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耐电晕性,电性能优于或接近丁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和交联聚乙烯。
溶聚丁苯橡胶的结构、性能、加工及应用研究摘要:溶聚丁苯橡胶(SSBR)是轮胎生产中常用的胶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
SSBR的牌号较多,不同SSBR在结构、性能方面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SSBR加工性能会对产品规格、性能带来直接性的影响。
对此,围绕SSBR展开结构、性能、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提高SSBR分子结构设计水平,增强应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结构;性能;加工;应用为响应绿色发展的政策号召,轮胎企业需要革新生产理念,研发创新性产品,增强产品竞争优势。
在生产环保轮胎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非常关键。
SSBR已经发展为轮胎企业生产中的一种常用原材料。
鉴于SSBR类型较多,其分子构造和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这对其在加工应用中的表现有着显著的影响。
对此需要加强对SSBR结构、性能等的研究,为高附加值SSBR的研发应用提供参考。
一、SSBR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一)结构及组成溶聚丁苯橡胶属于非结晶材料,而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则是影响它的应用性能的关键参数。
Tg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的微观结构以及具体组成。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尽管橡胶性能可以通过调整加工配方和工艺参数来实现,但是影响橡胶分子性能调控范围的因素主要是其微观结构、组成。
(二)微观结构与性能以SSBR2564A、SSBR2564S及SSBR5025-2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1.Tg利用DSC测定三种胶料的Tg,结果显示,SSBR2564A的测定水平最高,主要归因于它的苯乙烯成分以及反式-1,4-丁二烯的结构成分占比较多。
虽然测定结果显示SSBR5025-2的1,2-聚丁二烯结构含量最高,但是由于苯乙烯、反式-1,4-丁二烯含量低,故而Tg并不高。
对SSBR2564S的测定结果分析发现,其虽然在1,2-聚丁二烯含量方面高于SSBR2564A,但是苯乙烯含量比较低,再加上填充油具有低粘度特点,故而其Tg测定值也低于SSBR2564A2.交联密度在此次研究期间利用IICXLDS-15交联密度谱仪对三种胶料的交联密度加以对比。
橡胶轮胎的原料配方和合成工艺流程一概述轮胎是供给车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行驶和飞机起落等用的圆环形弹性制品。
它是车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飞机等的主要配件,能吸收因路面不平产生的震动和外来冲击力,使得乘坐舒适。
轮胎是橡胶工业中的主要制品,其消耗的橡胶量占橡胶总用量的50%-60%,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
轮胎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在巴西发现天然橡胶后,古人用胶乳制成原始的胶球、胶鞋及各种橡胶制品。
1839年固特异发明了硫化技术,改善了橡胶的使用价值,橡胶制品得到了广泛应用。
1845年研制出硫化橡胶实心轮胎。
1890年成功试制出外胎和内胎组成的力车轮胎,胎圈内部装有金属圈,轮胎与轮辋紧密固着得以初步解决,这就是近代直角形胎圈轮胎的雏形。
1895年发明了汽车,扩大了充气轮胎的应用范围。
1904年马特发现了炭黑对橡胶具有补强作用。
1914年-1919年发明了橡胶用的有机促进剂、防老剂和帘布胶乳浸渍技术,使得轮胎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轮胎的质量也大为改观。
1933年法国米其林首创了用钢丝帘布制造汽车轮胎。
1948年法国米其林生产出钢丝帘布的子午线结构轮胎,并在轮胎主要设备上进行了重大的改造。
子午线结构轮胎对轮胎结构作了根本变革,是轮胎工业的一场革命。
1960年-1970年出现了聚酯纤维和芳纶纤维,并试用于轮胎。
1970年美国费尔斯通公司首先在乘用胎上试验了橡胶塑料并用的浇注轮胎,成为塑料与橡胶并用的先驱.目前我国轮胎总产量达2.1亿条左右,轮胎生产继美国,日本之后排名世界第三位,子午化率在58%.目前,米其林、固特易、普利司通、住友、韩泰、锦湖、佳通等合资企业的轮胎产量占轮胎企业总产量的50%以上。
二橡胶轮胎配方1耐高温胎面胶据资料介绍,55-75份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与25-45份含量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并用,课提高航空轮胎胎面的高温耐久性。
2耐割口胎面胶耐割口胎面胶配方见表1.据资料介绍,该组配方适用于航空轮胎胎面。
轮胎加工分享小知识点总结轮胎加工的流程大致分为橡胶混炼、轮胎成型、轮胎硫化和轮胎检测等环节。
下面我们来逐个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
1. 橡胶混炼橡胶混炼是轮胎加工的第一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在这个环节中,橡胶和各种其他原材料被混合在一起,以制备成符合轮胎生产要求的橡胶混炼胶。
在橡胶混炼中,最常用的橡胶原材料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在混炼过程中,橡胶会加入各种填料、助剂和再生胶等原材料,以提高橡胶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的稳定性。
橡胶混炼的目的是将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和分散,使得橡胶具有均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此外,适当的橡胶混炼还可以提高橡胶的加工性能,减少后续加工环节中的能耗和生产成本。
2. 轮胎成型轮胎成型是指将橡胶混炼胶加工成轮胎胎体和胎面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橡胶混炼胶被加工成各种不同尺寸和结构的轮胎成型胶。
轮胎成型的过程包括轮胎胎体成型和轮胎胎面成型两个部分。
在轮胎胎体成型中,橡胶混炼胶被加工成成型胶带,然后通过成型机的挤压和成型模具的成型,把成型胶带加工成轮胎的胎体部分。
在轮胎胎面成型中,橡胶混炼胶被加工成成型胶块,然后通过成型机的挤压和成型模具的成型,把成型胶块加工成轮胎的胎面部分。
轮胎成型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在轮胎成型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橡胶混炼的配方和成型工艺,以确保轮胎成型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3. 轮胎硫化轮胎硫化是指将轮胎胎体和胎面加工成成型胶之后,通过硫化机的硫化和固化,使得轮胎胎体和胎面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轮胎成型胶会通过硫化机的硫化室,加工成成品轮胎。
轮胎硫化的过程包括预热、硫化和冷却等环节。
在预热环节中,轮胎成型胶被加热到硫化温度,以使得轮胎成型胶的橡胶分子链发生交联反应。
在硫化环节中,轮胎成型胶会经过一定时间的硫化,以使得轮胎成型胶的交联反应达到最佳状态。
在冷却环节中,轮胎成型胶会被冷却到室温,以使得轮胎成型胶的交联反应得以胶固化。
第1篇一、前言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轮胎配方是轮胎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直接影响着轮胎的质量和性能。
本报告对轮胎配方进行了全面总结,旨在为轮胎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轮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轮胎配方概述1. 轮胎配方组成轮胎配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橡胶:作为轮胎的主体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轮胎的耐磨性、抗湿滑性和抗老化性等。
(2)炭黑:作为轮胎的补强剂,提高轮胎的强度和抗磨损性能。
(3)白炭黑:作为轮胎的填充剂,提高轮胎的弹性和抗撕裂性能。
(4)油料:作为轮胎的软化剂,提高轮胎的柔韧性和耐低温性能。
(5)其他助剂:如抗氧剂、抗臭氧剂、抗静电剂等,用于提高轮胎的耐老化、耐臭氧和抗静电性能。
2. 轮胎配方设计原则(1)满足轮胎性能要求:轮胎配方设计应满足轮胎的耐磨、抗湿滑、抗老化、抗撕裂等性能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优化配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环保要求:选用环保型原材料,降低轮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4)成本控制: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原材料成本。
三、轮胎配方优化方法1. 优化橡胶配方(1)选用高性能橡胶:选用耐高温、耐老化、耐磨等性能优异的橡胶材料。
(2)调整橡胶配方:通过调整橡胶的配方,提高轮胎的耐磨、抗湿滑、抗老化等性能。
2. 优化炭黑配方(1)选用高性能炭黑:选用具有良好补强性能的炭黑材料。
(2)调整炭黑用量: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炭黑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3. 优化白炭黑配方(1)选用高性能白炭黑:选用具有良好填充性能的白炭黑材料。
(2)调整白炭黑用量: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白炭黑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4. 优化油料配方(1)选用环保型油料:选用环保型油料,降低轮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2)调整油料配方:通过调整油料配方,提高轮胎的柔韧性和耐低温性能。
5. 优化其他助剂配方(1)选用高性能助剂:选用具有良好抗老化、抗臭氧、抗静电等性能的助剂。
在轮胎生产中,原材料成本大约占80%,其中天然橡胶成本占比最大,占比为41.6%,合成橡胶占比为11.8%,钢丝帘线占比为16.0%,炭黑占比为8.3%,化工辅料占比为9.6%,其他费用占比为12.8%。
可以看出,天胶、合成胶占轮胎成本的近60%,橡胶价格的变化对于轮胎密切相关。
轮胎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钢丝帘线材料以及炭黑、橡胶助剂等其他行业。
在轮胎生产中,原材料成本大约占80%,其中天然橡胶成本占比最大,占比为41.6%,合成橡胶占比为11.8%,钢丝帘线占比为16.0%,炭黑占比为8.3%,化工辅料占比为9.6%,其他费用占比为12.8%。
可以看出,天胶、合成胶占轮胎成本的近60%,橡胶价格的变化对于轮胎密切相关。
橡胶配方由什么组成及其作用是什么?橡胶实际上就是通过提取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经由生产加工后制作而成的具备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
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可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两种。
天然橡胶是在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生产加工制作而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类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
现今橡胶制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的各方面。
那么,橡胶具体是如何制作而成的配方中都有哪些组成成分呢?下面小弗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橡胶配方的组成成分都有哪些。
一、橡胶配方的组成橡胶配方中含有很多种成份,这类成份也称之为配合剂。
每一种成份在胶料中起到着不同的效果。
就是因为很多种配合剂的共同反应才使胶料有着相应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生产加工特性,胶料配方由下述几部份构成(1)生胶为配方的关键材料,可是单一胶种,也可以是2种或2种以上的胶种并用,或为橡塑共混料。
生胶的品类和在配方中的含量决定了胶料最基础的特性,比如配方中生胶为天然橡胶,则此配方胶料有着优质的拉伸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及优良的弹性;生胶为丁腈橡胶,则该配方胶料有着优质的耐油性能等.(2)硫化体系包含硫化剂、促进剂和活性剂。
硫化剂如硫黄、过氧化物、硫黃给子体等,在配方中的作用是使橡胶大分子间形成交联,形成网状三维结构,使橡胶有着较高的强度、弹性等物理机械性能;促进剂在配方中的效果是促进硫化速率、减少硫化时长,其品类有噻唑类、次磺酰胺类、秋兰姆类、胍类和硫脲类等;活性剂的效果是增强促进剂的活性,也称之为助促进剂。
关键品类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和有机酸如硬脂酸等。
硫化剂、促进剂、活性剂这三类共同反应使胶料达到充足硫化面有着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3)防护体系在配方中的关键作用是防止橡胶制品在储在储存、应用环节中受光、热、空气中氧气效果形成降解,或更进一步交联、硬化等老化问题。
其关键品类有各类胺类和取代酚。
(4)补强填充体系补强剂包含各种类型的炭黑、白炭黑,在胶料中起补强效果。
橡胶合成工艺橡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日用品等领域的材料。
橡胶合成工艺是指将各种原料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合成出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橡胶制品。
本文将从原材料、工艺流程、设备以及应用等方面介绍橡胶合成工艺。
一、原材料橡胶合成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橡胶乳液、丁苯橡胶(SBR)、丁基橡胶(BR)等。
其中,橡胶乳液是指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通过加入水和乳化剂而制得的稳定乳状液体。
丁苯橡胶和丁基橡胶则是通过在反应釜中加入丁二烯和苯乙烯或异戊二烯进行聚合而得到的。
除了以上主要原材料外,还需要添加一些辅助剂,如硫化剂、促进剂、填充剂等。
硫化剂主要作用是使得橡胶分子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提高弹性和耐磨性;促进剂则是加速硫化反应;填充剂则可以增加橡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二、工艺流程橡胶合成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混炼、成型和硫化三个步骤。
1.混炼混炼是将各种原材料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混炼机中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辅助剂。
其中,硫化剂和促进剂是在后面的硫化步骤中发挥作用的,而填充剂则是为了调整橡胶的性质。
在混炼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各种原材料充分反应。
2.成型成型是将混炼好的橡胶料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可以采用挤出、压延或注塑等不同的成型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3.硫化硫化是将成型好的产品放入硫化室中进行加热处理,使其形成交联结构。
硫化温度和时间取决于橡胶种类和产品要求。
在硫化过程中,硫化剂和促进剂发挥作用,使得橡胶分子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提高弹性和耐磨性。
三、设备橡胶合成需要使用到一系列设备,包括混炼机、挤出机、压延机、注塑机、硫化室等。
其中,混炼机是橡胶合成的核心设备之一,用于将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挤出机、压延机和注塑机则是用于将混炼好的橡胶料进行成型;硫化室则是用于对成型好的产品进行加热处理。
四、应用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日用品等领域。
橡胶工业原材料与装备简明手册原材料与工艺耗材分册橡胶工业是一项重要的工业领域,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建筑材料、轮胎、橡胶制品等众多领域。
而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受到原材料和装备的直接影响。
本手册的目的在于为橡胶工业从业者提供一份关于原材料与工艺耗材的简明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提升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第一节:橡胶原材料的分类及特性1.1 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原液中提取的,具有优良的弹性和耐磨性,广泛用于轮胎制造等领域。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天然橡胶的来源、特性及应用范围。
1.2 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由化学合成的合成物质制成,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聚合方式和化学配方制备出多种种类的橡胶,如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等。
本节将重点介绍各类合成橡胶的特性和应用。
1.3 橡胶填充剂橡胶填充剂是一种对橡胶进行增强和改性的材料,常见的有炭黑、硅石和白炭黑等。
在本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橡胶填充剂的作用和用途。
第二节:橡胶装备及工艺耗材的选择与应用2.1 橡胶加工设备橡胶加工设备是橡胶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包括橡胶破碎机、橡胶混炼机、橡胶挤出机等。
本节将介绍各种橡胶加工设备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2.2 橡胶模具橡胶模具是橡胶制品加工中的关键工具,它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和外观。
本节将介绍橡胶模具的分类、选择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3 橡胶粘接剂橡胶粘接剂是用于橡胶制品粘接的一种特殊胶水,它能够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形成牢固的粘接。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常见的橡胶粘接剂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2.4 橡胶润滑剂橡胶润滑剂是橡胶制品生产中的重要辅助材料,它能够减少橡胶在加工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节将介绍橡胶润滑剂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方法。
第三节:优化橡胶工艺与应用技术3.1 橡胶工艺的优化橡胶工艺的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本节将介绍如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和改进工艺流程来实现橡胶工艺的优化。
3.2 橡胶制品的测试与检验橡胶制品的测试与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本节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橡胶制品测试与检验方法,如硬度测量、拉伸强度测试等。
轮胎生产工序一、橡胶制备轮胎生产的第一步是橡胶制备。
橡胶是轮胎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它通常是由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混合物组成。
橡胶制备的过程包括原料的混合、破碎和加热等步骤。
首先,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以获得所需的橡胶配方。
然后,将橡胶混合物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使橡胶颗粒变得更小。
最后,将橡胶颗粒放入加热机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以提高橡胶的可塑性和粘度。
二、胎布制备胎布是轮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增强轮胎的结构强度和耐磨性。
胎布制备的过程包括纺纱、织布和涂胶等步骤。
首先,将橡胶混合物放入纺纱机中进行纺纱,将其制成纱线。
然后,将纱线送入织布机中进行织布,制成胎布。
最后,将制成的胎布放入涂胶机中进行涂胶,以增加其粘合力和耐磨性。
三、胎体制备胎体是轮胎的主要结构部分,它由胎布和橡胶层组成。
胎体制备的过程包括胎体建构、帘线铺设和胎体压制等步骤。
首先,在制胎机上建构胎体,将胎布和橡胶层按照一定的顺序叠加在一起。
然后,将帘线铺设在胎体上,以增强胎体的结构强度。
最后,将胎体放入胎体压制机中进行压制,使胎体的各层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四、胎面制备胎面是轮胎的接地部分,它直接接触地面,具有良好的抓地力和耐磨性。
胎面制备的过程包括胎面胶制备、胎面胶涂布和花纹刻制等步骤。
首先,将橡胶混合物放入胎面胶制备机中进行制备,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胎面胶。
然后,将胎面胶涂布在胎体上,以覆盖整个胎体表面。
最后,使用花纹刻制机在胎面胶上刻制出具有良好抓地力的花纹。
五、硫化硫化是轮胎生产的最后一步,它使轮胎的各个部分更加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并赋予轮胎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
硫化的过程包括预硫化和后硫化两个阶段。
首先,将轮胎放入预硫化机中进行预硫化处理,以使橡胶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开始交联。
然后,将预硫化后的轮胎放入后硫化机中进行后硫化处理,以使橡胶交联更加彻底。
最终,经过硫化处理的轮胎将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久性。
六、检测和包装轮胎生产的最后阶段是检测和包装。
轮胎基础知识一、轮胎的四种主要功能与汽车上其它零部件相比,轮胎具有很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对于汽车完成整体功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充气轮胎就像一个储气筒,它根据各类车辆不同的使用条件进行设计及制造。
1、轮胎四种主要功能①承载功能:承受车辆负荷②牵引/制动功能:向路面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③行驶舒适性功能:吸收来自路面的振动④机动性/稳定性功能:改变和保持车辆行使方向2、轮胎的结构需要完成上述四种主要功能3、有弹性的储气筒(充气轮胎)二、轮胎的构造及各部位作用简介轮胎的构造:胎面→胎肩→胎侧→冠带层→钢丝带束层→胎体→气密层→胎圈→装饰线(防水线)→三角胶条(轿车子午胎结构)。
A、胎面(TREAD)胎冠部位缓冲层(或带束层)或帘布层以上的外胎胶层。
即轮胎与路面接触的部分,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刺穿性、耐冲击性及散热性。
B、胎面基部(TREAD BASE)胎面花纹沟底部以下至带束层或帘布层之间的橡胶层,分为基部胶和过渡胶。
应具有良好的耐裂性、粘着性及散热性。
C、带束层(BELT)在子午线轮胎和带束斜交轮胎的胎面基部下,沿胎面中心线圆周方向箍紧胎体的材料层。
即胎面与胎体之间的钢丝帘布,其作用:提高胎面刚性、提高耐磨性、防止外部冲击损伤胎体(适用于子午胎)。
D、胎体(CARCASS)通常为一层或数层帘布层与胎圈组成的整体的充气轮胎的受力结构。
即轮胎胎体帘布层,是轮胎主要的受力部位,其作用:耐冲击、耐曲挠。
E、胎侧胶(SIDEWALL RUBBER)胎侧外帘布层上的胶层。
即轮胎侧面的橡胶层,应具有良好的耐曲挠性。
其作用:保护胎体、提高乘车舒适感及操纵稳定性。
F、钢丝圈(BEAD RING)由包胶钢丝按一定断面形状排列制成的刚性环。
即挂胶钢丝按一定形状缠绕而成,起到将轮胎装入轮辋固定轮胎的作用。
G、三角胶(AREX)贴在钢丝圈上,断面多为三角形的胶条(填充胶条)。
即轮胎中钢丝圈上面的填充材料,作用:减缓胎圈冲击,防止成型时空气进入,增加下胎侧刚性。
橡胶配方成分
橡胶配方成分是指制造橡胶制品,如轮胎、管道、工业用橡胶制品等
所需的原材料和添加剂。
一般来说,橡胶配方成分可以分为橡胶基础
材料和添加剂两类。
橡胶基础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中提取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天然高分子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合
成橡胶是人工制备的橡胶,由各种化学物质制成,其组成和性能因种
类而异,如丁腈橡胶具有耐油性,氯丁橡胶具有抗稳定剂,硫化剂和
填料等之类的特性。
添加剂是指橡胶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橡胶性质和加速硫化反应而添加
的化学物质。
其中,填料的种类和含量对橡胶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
和耐磨耗性能有很大影响。
常用的填料包括碳黑、硅土、白炭黑等,
它们可以增强橡胶的硬度、抗拉强度和抗磨损性。
同时,界面活性剂、稳定剂和增塑剂等添加剂也对橡胶的性质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总之,橡胶配方成分的合理搭配是制造高质量橡胶制品的关键。
具体
要根据不同用途和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橡胶和添加剂,进行细致的
配方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才能制得更好的橡胶制品,以满足人们对
橡胶制品品质、性能和环保的不断提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