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正常参考值1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7
医学常用正常值表医学常用正常值表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参考工具之一,它记录了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正常范围。
医生通过与该表对比,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生理状态是否正常。
下面将针对常用正常值表中的几个指标进行介绍。
1. 血压血压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收缩压和舒张压来表示。
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应该在90-140毫米汞柱(mmHg)之间,舒张压应该在60-90mmHg之间。
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可能意味着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
2.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它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范围应该在130-170克/升之间,女性应该在120-150克/升之间。
血红蛋白偏高或偏低可能与贫血或其他血液疾病有关。
3. 血糖血糖是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正常的血糖范围应该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
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糖尿病或其他代谢紊乱的问题。
4. 血脂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正常成年人的总胆固醇水平应该在3.1-5.2毫摩尔/升之间,甘油三酯水平应该在0.56-1.7毫摩尔/升之间。
高于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它们反映了肾脏的排泄功能。
正常成年人的血肌酐水平应该在60-110微摩尔/升之间,尿素氮水平应该在3.0-8.0毫摩尔/升之间。
偏高的肾功能指标可能与肾功能不全或其他疾病有关。
6. 血常规指标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它们反映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应该在4-10×10^9升之间,红细胞计数应该在4.3-5.8×10^12升之间,血小板计数应该在125-350×10^9升之间。
异常的血常规指标可能与感染、贫血或其他疾病有关。
总结:医学常用正常值表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参考工具,通过与该表进行对比,医生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生理状态是否正常。
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液检查正常值(一一般检查:总血量65~90毫升/公斤体重比重全血男性1.054~1.062;女性1.048~1.059血浆1.024~1.029血红蛋白男性127~153克/L平均140克/L ;女性113~136克/L平均125克/L红细胞数男性4.29-5.38 10 12平均4.83 W 12;女性3.83~4.838 10 12平均4.33 W 12网织红细胞0.5~1.5%红细胞压积男性42.0~49.0%平均45.6% ;女性37.0~43.0%平均40.0%红细胞平均体积82~92立方毫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27~31 微微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克/L红细胞直径7.0~7.6微米平均7.33微米平均红细胞厚度2微米饱和指数0.85~1.15血色指数1(0.9~1.1体积指数0.9~1.1红细胞沉降率短管法(Culter法男性0~8毫米/1小时女性0~10毫米/1小时长管法(Westergren法男性0~15毫米/1小时女性0~10毫米/1小时白细胞总数4.0~10.0 W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50~70% 平均66 %嗜酸粒细胞0.5~3% 平均1.5%嗜硷粒细胞0~0.75% 平均0.5%淋巴细胞20~30% 平均26%单核细胞1~8% 平均6%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50~300/毫米(二出血性疾病检查:血小板计数100~300 X09/L出血时间Duke 法1~3分钟Lvy 法0.5~6分钟凝血酶原时间(Quick—期法11~13秒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秒为消耗正常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5.7 ±7.1 秒再钙化时间V 3分钟血块回缩时间30~60分钟开始, 1 8小时后明显回缩, 24小时完全回缩血块回缩定量正常值48-64% (平均54.7%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0.2~0.4克/100 毫升纤维蛋白溶酶原(胞浆素原测定6.8~12.8单位(平均9.61单位优球蛋白溶解时间>120分钟血小板第3因子测定10.7 ±1.63秒血小板粘附性测定男性34.9±5.95%; 女性39.4±5.19%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直径5厘米圆周内5分钟男性0~5个;女性0~10 个(三溶血性疾病检查:血清总胆红素3.4~17.1u mol /L直接胆红素0~6.8u mol /L间接胆红素3.4~10.2u mol /L黄疸指数4~6单位游离血红蛋白V 5毫克%结合珠蛋白50-200 毫克%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阴性; 间接阴性红细胞盐水脆性0.42% NACL 溶液开始溶解; 0.32% NACL 溶液完全溶解热抵抗正常无溶血酸溶血试验阴性G6PD含量正常成人2.8~9.6 1±%平均5.0正常新生儿(脐血3.4~11.6 ±9平均6.9u M /分钟/克HB /25 C (杜传书报告红细胞盐水脆性中间脆性0.445~0.4(四血红蛋白并检查:血红蛋白电脉(静电脉HbA1.20~3.16% ±).49平均值2.18%抗碱血红蛋白V 2%(五免疫性疾病检查:免疫球蛋白正常值lgG lgA lgM lgD lgE血清含量(毫克% 800~1680 110~420 50~190 0.1~0.4 0.01~0.09细胞免疫淋巴细胞转化率>60%E玫瑰花试验>60%EAC 玫瑰花试验30~40%(六血液生化检查:1. 全血;葡萄糖(福林——吴氏法4.4~6.7mmol/L尿素氮3.2~7.1 mmol/L 肌酐88.4~176u mol /L非蛋白氮14.3~25 mmol/L丙酮酸35~100u mol /L血氨(纳氏试剂显色法10~60微克%(酚-次氯酸盐法46~139微克%高铁血红蛋白0.03-0.13克%胆碱酯酶比色法男性38~57单位; 女性34~53单位指示剂测定法正常pH 值变动范围为0.8~2.0,平均1.5 ±0.4酸碱度(动脉血pH 值7.35~7.45氧化碳分压34~35 毫米汞柱(平均40 毫米汞柱碱剩余(碱缺失0 ±3 mmol/L缓冲碱45-55 mmol/L (平均50毫米量/L标准碳酸22-26 mmol/L (平均24毫米量/L2. 血浆;二氧化碳结合为50-62.7容积%(22-30 mmol/L平均25毫米量/L 3.血清钠312.8-333.5毫克%(135-147 mmol/L钾15.64-19.55毫克%(3.5~5.1 mmol/L钙9-11 毫克%(2.25-2.58mmol/L磷(无机磷成人3.0-5.0毫克%(0.97-1.61mmol/L儿童4-6毫克%(1.29-1.94mmol/L蛋白结合碘4.0~8.0毫克%磷(无机磷成人3.0-5.0毫克%(0.97-1.61mmol/L铁男性11~30 mmol/L; 女性9~ 27mmol/L饱和铁男性249~387毫克%;女性204~429毫克%铜90~124毫克%氯化钠(以氯化钠计算570~620毫克%(95~105mmol/L 血清胆碱酯酶比色法30000~80000u/L指示剂法pH 值变动范围为0.4~0.8碱性磷酸酶(Bodanskv 法40~110u/L(Kin g-Armstro ng 法5~12 单位/L酸性磷酸酶(Bodanskv 法0.9~1.9u/L(Kin g-Armstro ng 法1~4 单位/L乳酸脱氢酶104~245u/L血脂总脂4~7克/L胆固醇2.86~5.98 mmol/L胆固醇脂占总胆固醇的70~75%磷脂1.4~2.7 mmol/L甘油三酯0.56~1.7 mmol/L脂蛋白电泳脂蛋白30~40%脂蛋白60~70%甘油三酯0.56~1.7 mmol/L游离脂肪酸0.2~0.6 mmol/L总蛋白60~80克/L白蛋白40-55克/L球蛋白20-25克/L纸上电泳分析白蛋白61.7 ±35%球蛋白5.28 ±08% 10.55 ±0%7.21 ±1.38% 15.2 2.86%血清粘蛋白(改良Harris 法2~4毫克%(Winzler 法40~90毫克%丙种反应蛋白阴性抗溶血性链球菌“0艺500单位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94~100%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49.8~63.9容积% (平均52容积% 动脉血氧分压95~100毫米汞柱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5~45毫米汞柱血常规化验单参考值血常规是最一般, 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液各项指标正常值血液检查是常用的医学检查项目之一,通过检查人体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
正常的血液指标范围可以提供参考,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血液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一、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供给全身组织。
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根据性别和年龄有所不同:- 男性成年人:130-175 g/L- 女性成年人:120-160 g/L- 儿童:110-150 g/L二、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红细胞计数是衡量单位体积内红细胞数量的指标。
正常值范围如下:- 成年男性:4.5-5.5 x 10^12/L- 成年女性:4.0-5.0 x 10^12/L- 儿童:4.0-5.5 x 10^12/L三、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白细胞计数衡量单位体积内白细胞的数量,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是:- 成年人:4.0-10.0 x 10^9/L- 儿童:5.0-15.5 x 10^9/L四、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片段,它们负责止血和血凝过程。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 成年人:125-350 x 10^9/L- 儿童:150-400 x 10^9/L五、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衡量单个红细胞的平均大小的指标,常用于贫血分类和鉴别诊断。
正常的平均红细胞体积范围为:- 成年人:80-100 fL六、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血红蛋白浓度是衡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的指标,正常范围为:- 成年人:320-360 g/L七、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红细胞分布宽度表示红细胞的大小差异程度,正常范围为:- 11.5-14.5%八、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用于评估炎症程度。
血液检查?一、血液一般检查: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10?×10?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10?×10?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10?×10?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mm3)。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凝血功能四项参考值(一) P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1.PT:10.0-14.0Sec(秒)2.PA:凝血酶原活动度,65.00-137.00%3.PR:凝血酶原时间比值0.81-1.204.INR=PRISI,0.8-1.5凝血酶原时间(PT)介绍: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11~13秒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a)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b)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c)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
(二)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15.0-36.0秒。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介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15.0-36.0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临床意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见于:a)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b)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
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c)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d)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等;e)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见于:a)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b)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六、检验常见指标危急值参考数据1.白细胞计数:参考值:(4~10)×109/L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0.5×109/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正常验血报告单一、概述正常验血报告单是指通过化验血液样本得到的结果,用来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血液检查是目前常规体检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可以提供许多与身体状况相关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正常验血报告单的常见项目及其正常参考范围。
二、常见项目1.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其正常参考范围因性别、年龄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为130-175 g/L,成年女性为120-150 g/L。
2.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红细胞计数是衡量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体的供氧能力。
成年男性正常参考范围为4.5-6.0 × 10^12/L,成年女性为3.8-5.1 × 10^12/L。
3.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白细胞计数用于评估身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成年人的正常范围通常为4.0-10.0 × 10^9/L。
4.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计数用于评估血液的凝血功能。
正常参考范围一般在100-300 × 10^9/L 之间。
5. 血液常规(Complete Blood Count,CBC)血液常规检查是对上述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估。
除了上述几个指标外,常规血液检查还包括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等。
三、解读报告单正常验血报告单中的每个指标都会附带一个具体的数值,并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对比。
如果某项指标的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
儿童血液标准参考表
儿童血液标准参考值因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而异。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儿童血液检查的一些标准参考范围。
请注意,这只是一般指南,实际标准可能因实验室和地区而异。
此外,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儿童可能有不同的正常范围。
1. 血常规参考范围:
1.白细胞计数:5,000 - 13,000 白细胞/μL
2.红细胞计数:4.0 - 5.5 百万/μL
3.血红蛋白浓度:11 - 16 g/dL
4.血小板计数:150,000 - 450,000 血小板/μL
2. 血液化学指标:
5.血糖浓度(空腹):70 - 100 mg/dL
6.尿素氮(BUN):5 - 20 mg/dL
7.肌酐:0.3 - 0.7 mg/dL
8.总蛋白:6.0 - 8.0 g/dL
9.白蛋白:3.5 - 5.0 g/dL
3. 血脂指标:
10.总胆固醇:<170 mg/dL
11.高密度脂蛋白(HDL):>45 mg/dL
12.低密度脂蛋白(LDL):<110 mg/dL
13.甘油三酯:<75 mg/dL
4. 血液凝血指标:
14.凝血酶原时间(PT):11 - 13.5 秒
1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25 - 35 秒
16.国际标准化比率(INR):0.8 - 1.2
5. 血清电解质:
17.钠:135 - 145 mmol/L
18.钾:3.5 - 5.0 mmol/L
19.氯:98 - 108 mmol/L
20.钙:8.4 - 10.2 mg/dL
这些值只是一般指导范围,实际值可能会因不同实验室使用的测试方法和设备而有所不同。
检查项目的标准参考值及单位。
有一些朋友在体检结束拿到自己的体检报告单是,有很多内容看不明白,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是好是坏,如果有问题,出现在哪?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我们很关心的问题,一般的体检中心都会把问题告诉体检者,这是最起码的。
下面是给大家总结的血常规一般检查项目的标准参考值及单位。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3、血红蛋白浓度(HGB)(参考值:120~160),(单位:g/L)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参考值:43~76),(单位:%)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血常规10^9/L)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血脂检查是我们体检的时候常见的体检项目,可以检查出我们身体潜在的许多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血脂检查项目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高血脂检查,告诉大家血脂检查项目以及高血脂检查相关的注意事项,一起看看吧。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血液常规检验参考正常值RBC 红细胞计数 男:4.0Xl2一5.5 X1012/L女:3.8X1012一5.0X1012/LHGB(Hb) 血红蛋白 男:120~160 g/L (血色素) 女:110一150g /LHCT 红细胞比积 男: 40一50% (PCV) 女: 35一45%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80一94fl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26~32pg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10一350g /L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O .15 RC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一1.5% (Ret .c) 绝对计数: 24 X109一84 X109/LESR 红细胞沉降率 男:<15mm /h 女:<20mm /hWBC 白细胞计总数 4X109一910 X109/L PLT 血小板 100X109一300 X109/L (BP)血液生化检验参考正常值 ALT 谷丙转氨酶 <40GLU 血糖 3.6~6.2mmol /L CHO 总胆固醇 2.3~6.0mmol /L TG 甘油三酯 O .2~1.7mmol /L 尿常规参考正常值PRO 蛋白质 neg(阴性) GLU 葡萄糖 norm(正常) KET 酮体 neg UBG 尿胆原 normBIL 胆红素 neg NIT 亚硝酸盐neg LEU 白细胞 neg ERY 红细胞 negSG 比重 1.003~1.030 PH 酸碱度 4.5~9.OVTC 维生素C <0.6mmol /dERY 红细胞 阴性(镜检0~3)个/H LEU 白细胞 镜检0~3个/HP 脉搏参考正常值 60--100下/每分钟 血压参考正常值140/90(成年女性往往略低),脉压差为30--40骨密度参考正常值T 值-1~+1之间 项 目 正常值 静脉血ALT (谷丙转氨酶) 0一4O IU/L AST (谷草转氨酶) 0一45 IU/L TP (总蛋白) 60一80 g/L ALB (白蛋白) 35一55 g/ALP (碱性磷酸酶) 40一160 IU/L 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 0一50 IU/L TBIL (总胆红素) 1.7一2.0 umol/L DBIt (直接胆红素) 0一6.0 umol/L Crea (肌酚 44一133 umol/L Ua (尿酸) 90一360 umol/LUREA (尿素氮) 1.8一7.1 mmol/L GLU (血糖) 3.61一6.11 mmol/L TG (甘油三脂 0.56一1.7 mmol/L GHO (胆固醇) 2.84一5.68 mmol/L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常见体检数据标准一、血常规数据标准1. 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0-10.0 × 10^9/L。
2. 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2-5.8 × 10^12/L。
3. 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为120-160 g/L。
4. 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为100-300 × 10^9/L。
5. 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2.0-7.5 × 10^9/L。
6. 淋巴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1.0-3.0 × 10^9/L。
7. 单核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0.1-0.6 × 10^9/L。
8.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0-0.4 × 10^9/L。
二、尿常规数据标准1. 尿比重:正常范围为1.010-1.025。
2. 尿酸碱度:正常范围为5.0-8.0。
3. 尿蛋白:正常范围为阴性。
4. 尿糖:正常范围为阴性。
5. 尿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0-2个/HP。
6. 尿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0-5个/HP。
三、血脂数据标准1. 总胆固醇:正常范围为2.8-5.7 mmol/L。
2. 甘油三酯:正常范围为0.56-1.70 mmol/L。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范围为1.0-1.6 mmol/L。
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范围为1.5-3.6 mmol/L。
四、肝功能数据标准1.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9-50 U/L。
2.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15-40 U/L。
3. 总胆红素:正常范围为5-21 umol/L。
4. 白蛋白:正常范围为35-55 g/L。
5. 碱性磷酸酶(ALP):正常范围为45-115 U/L。
五、肾功能数据标准1. 血尿素氮(BUN):正常范围为2.5-7.1 mmol/L。
2. 血肌酐:正常范围为53-115 umol/L。
3. 尿素氮/肌酐比值:正常范围为12:1-20:1。
六、血糖数据标准1.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 mmol/L。
一般人血液体检报告一般人血液体检报告篇一:让你看懂血液常规检查报告让你看懂血液常规检查报告手术、化疗、放疗前后均需行血常规检查。
其中的指标的异常会影响这些治疗措施的进行。
但很多病人与家属拿到化验单看不懂,感到很困惑。
现仅就血常规的一些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作一简要说明,供参考:1、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 正常参考值:男:正常参考值: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
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正常参考值:或T13、风湿三项类风湿因子抗“O”C反应蛋白14、DR 胸部X光透视腰椎正侧位片15、血流变血液流变学检查16、心电图十二导联心电图17、心脏彩超心脏大血管、心包、心瓣膜18、黑白B超肝,胆,脾, 胰,双肾19、采血一次性真空材料注:以上为通用项目,以下为男女项目。
男性 B超:前列腺,膀胱前列腺癌抗体未婚女性乳腺B 超篇三:告诉你怎样看体检血化验单怎样看血液体检报告单临床生化检验正常值参考: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直接胆红素(DB):当红细胞破坏增加或肝细胞损害或胆道梗阻胆汁排泄障碍,临床出现黄疸。
胆红素代谢试验可以帮助诊断和鉴别各类黄疸以及了解肝脏损害程度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称为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能准确反映血清中黄疸的程度。
各种原因造成的黄疸,如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均可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升高的值反映黄疸程度。
血清直接胆红素(DB):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G):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40%以上。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血浆中的蛋白质就会发生质和量的改变。
临床意义:1、肝病时总蛋白通常无显著变化,虽然白蛋白合成减少,但球蛋白合成增加,因此总蛋白量不变,不能单纯根据TP判断肝损害程度。
血液检查的常用指标、正常值范围和检查的意义如下,请查阅。
血常规项目正常值临床意义白细胞总数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L ; (1)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 ×109/L(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6个月-2岁为(11.0-12.0) ×109/L;4-14岁为8.0×109/L左右红细胞总数成年男性为(4.0-5.5)×1012/L (1)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代偿性增多(缺氧等)。
成年女性为(3.5-5.0) ×1012/L(2)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新生儿为(6.0-7.0) ×1012/L婴儿为(3.0-4.5) ×1012/L儿童为(4.0-5.3) ×1012/L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为120-160g/L 同上成年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婴儿为100-140g/L儿童为120-140g/L红细胞压积男性为0.40-0.50(40%--50%) 同上女性为0.37-0.48(37%--48%)新生儿为0.49-0.60(49%--60%)红细胞平均体积80—95飞升增多: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
减少:常见于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27—32皮克升高: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
降低:常见于小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0.32—0.36(32%--36%)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血小板总数(100-300)×109/L ;(旧制单位:10-30万/mm3).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血液检查报告单参考值尊敬的用户:感谢您选择我们医院进行血液检查,为了让您更好地理解您的检查结果和身体状况,我们特别为您提供了血液检查报告单参考值的详细解读。
一、参考值的含义参考值,也被称为正常值,是指在健康人群中,某项检查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之间的范围。
该值是通过大量的人群数据分析统计得出的,可作为参考,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二、报告单解读在您的血液检查报告单中,我们将以下指标列出,并为您提供了参考值范围。
1. 血红蛋白(Hb):本次测试结果为xx g/L,参考值范围为120-160 g/L。
血红蛋白是人体中重要的血红素成分,负责携氧运输,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白细胞计数(WBC):本次测试结果为xx x10^9/L,参考值范围为4-10 x10^9/L。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抗感染和疾病。
3. 血小板计数(PLT):本次测试结果为xx x10^9/L,参考值范围为100-300 x10^9/L。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碎片,负责血液凝固。
4.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本次测试结果为xx fL,参考值范围为80-100 fL。
红细胞平均体积是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大小。
5.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本次测试结果为xx g/L,参考值范围为320-360 g/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浓度,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含氧量。
三、注意事项1. 参考值仅供参考,如果您的测试结果偏离正常范围,请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 不同检验单位和不同仪器的检验结果可能会有差异,为了确保您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请在同一检测机构、同一仪器完成检测,或在对比多个机构的测试结果后进行合理判断。
3. 食物、药物、饮料、睡眠和情绪等均可能影响检查结果。
在进行血液检查前,您需要仔细阅读医生或检验人员给出的准备事项,并严格执行。
四、结语血液检查是常见的体检项目之一,为了更好地维护您的身体健康,请您定期进行检查,并咨询医生的意见和建议。
血液1.血红蛋白【正常值】男:120--160克/升,女:110--150克/升【临床意义】血红蛋白的减少,可反映贫血的程度;增加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
2.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男:4.0--5.5×10*12/升,女:3.5--5.0×10*12/升【临床意义】对诊断各种贫血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意义。
3.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0.2--1.5% 【临床意义】对于贫血的鉴别论断及抗贫血治疗的效果观察有意义。
4.血型测定【正常值】A、B、O、AB型。
【临床意义】确定各型血型。
5.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成人:4--10×10*9/升,儿童:8--10×10*9/升。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各种炎症及某些血液病;减低:可见于再障及病毒感染。
6.白细胞分类【正常值】中性:0.54--0.75%,嗜酸性:0.005--0.05%,嗜碱性:0--0.01%,淋巴:0.2--0.4%,单核:0.03--0.08%.【临床意义】通过观察各类白细胞的形态及百分比,对某些感染、寄生虫病、传染病及某些血液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7.异常淋巴细胞【正常值】0.048。
【临床意义】增高,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8.血小板计数【正常值】成人:100--300×10*9/升,儿童:120--250×10*9/升。
【临床意义】减少: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急性白血病,伤寒、脾功能亢进、化学药物中毒等;增多:在临床上较少见,有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等。
9.出血时间【正常值】1--3分钟。
【临床意义】延长:可见于血小板减少、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10.凝血时间【正常值】1--5分钟(玻片法);5--10分钟(试管法)。
血液检查一、血液一般检查: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血液检查一、血液一般检查: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正常参考值]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1、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值]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正常参考值]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3、凝血时间测定(CT)[正常参考值]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血液生化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
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
当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各种酶释放出来,使血清中此酶活性升高。
所以测定血清中此酶的含量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依据。
正常参考值:0-40IU/L血清谷-草转氨酶:在正常情况下,谷-草转氨酶存在于组织细胞中,其中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血清中含量极少。
组织细胞病变时,此酶释放入血。
测定血清中此酶含量可用以协助诊断疾病和观察预后。
正常参考值:0-40IU/L血清总蛋白:血清蛋白质是各种蛋白的复杂混合物,可利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分离。
血浆中的白蛋白、α1、α2、β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其它凝血因子等均由肝细胞合成。
γ球蛋白主要来自浆细胞。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血浆中蛋白质即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
临床上用各种方法检测血浆蛋白的含量来协助诊断肝脏疾患,并作为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指标。
正常参考值:60-80g/L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是血清总蛋白的一部分,由肝脏合成。
肝脏疾患时常常检测血清白蛋白含量来协助诊断,判断预后。
但是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所以只有当肝脏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又经过一定的病程后,才能够显示出白蛋白的变化。
正常参考值:40-55g/L血清总胆红素: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1.7-17.1μmol/L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是经肝细胞代谢后生成,经胆道系统随胆汁一起排泄。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阻塞及肝外阻塞,使胆汁排泄途径受阻或排泄不畅,致使胆汁淤积,肝胆管的内压逐渐升高,导致毛细胆管破裂,直接胆红素经淋巴间隙或血窦进入血液循环,使血中直接胆红素升高。
正常参考值:0-6.8μmol/L间接胆红素:当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大量的间接胆红素,超过了肝脏代偿能力后,肝细胞不能将其全部转变为直接胆红素,因此血中间接胆红素含量升高。
间接胆红素可透过细胞膜,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不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参考值: 1.7-10.2μ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但以骨骼、牙齿、肝脏、肾脏含量较多。
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
AKP经肝胆系统进行排泄。
所以当AKP产生过多或排泄受阻时,均可使血中AKP发生变化。
临床上常借助AKP的动态观察来判断病情发展,预后和临床疗效。
正常参考值:20-80IU/L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GGT在体内分布很广,如肾、肝、胰等脏器均此酶。
但血清中GGT 主要来自肝脏,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所以当肝胆系统病变的时候,GGT活性升高,临床上测定此酶活性来协助诊断肝胆疾病。
正常参考值:0-35IU/L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尿素氮是血浆蛋白氮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的一种。
在正常情况下,血中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的。
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中的尿素氮浓度升高。
所以测定血中尿素氮含量可粗略估计肾小球滤过功能。
正常参考值:成人:3.2-7.1mmol/L 儿童:1.8-6.5mmol/L血清肌酐:肌酐主要是体内肌酸的代谢产物,少部分由食物经机体消化吸收而来。
肌酐由肾脏排出。
在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活动相对恒定时,测定血清肌酐的含量较测定尿素氮的含量更能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
正常参考值:男性:53-106μmol/L 女性:44-97μmol/L血清尿酸:尿酸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大部分经肾脏排出。
肾功能受损时,尿酸易潴留于血中而导致血中含量升高。
在肾脏病变早期,血中尿酸浓度常首先升高。
所以此项指标有助于较早期肾脏病变的诊断。
正常参考值:男性:268-488μmol/L 女性:178-387μmol/L 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β2-MG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它存在于除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以外的所有带讼?胞中,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
当细胞处于最旺盛的生理状态时产生β2-MG最快。
β2-MG在血浆、尿液中含量都很少,血浆中β2-MG经肾小球过滤后99.9%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在小管细胞中降解成氨基酸。
正常参考值:血浆中浓度:0.8-2.4mg/L尿中浓度:〈370μg/24h(小时)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血脂检查血清总胆固醇:血清胆固醇是血脂的成分之一,正常人体含胆固醇2g/kg。
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升高与动脉硬化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防治冠心病时了解血脂的变化水平,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正常参考值:2.9-6.0mmol/L (110-230mg/dl)血清甘油三酯:血清甘油三脂是血脂的成分之一。
在体内甘油三脂处于动态平衡。
血脂的含量可随膳食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变动范围很大。
另外其含量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尤其是体重超过标准的中老年人往往偏高。
正常参考值:0.22-1.21mmol/L (20-11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在生理上起着将肝外组织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的运载工具的作用,因而可以防止游离胆固醇在肝外组织细胞上的沉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它的降低是临床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之一,并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正常参考值:0.78-2.2mmol/L (30-85mg/dl)(老年人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约占血浆脂蛋白总量的40-50%。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体内的胆固醇。
将肝脏内的胆固醇经血液转运到各个组织进行利用。
它是动脉硬化的重要检测指标。
正常参考值: 1.56-5.72mmol/L (60-220mg/dl)(老年人偏高)心肌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磷酸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在脑组织中也存在,是参与体内能量代谢的一种酶。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2-4小时,血液中此酶即开始升高,比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变化都出现得早。
正常参考值:无机磷法:0-200U/dL比色法:男性:0.55-7.5U/dL 女性:1.45-4.0U/d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是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酶。
此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以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和肺中为最多。
这些组织中的LDH的活性比血清中高得多。
所以当少量组织坏死时,该酶即释放入血而使血液中的活性升高。
测定此酶常用于对心梗、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正常参考值:40-100IU/L离子血清钾:人体每日约需2-3g钾,主要由食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