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花卉识别-
- 格式:doc
- 大小:27.9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一:露地花卉(一、二年生及宿根)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一、教学目的依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各类露地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二、主要仪器设备:放大镜、测量尺、记录本。
三、地点花房、花卉市场或生产现场四、方法与步骤由指导教师作简单介绍,重点观测记载有关分类指标:本实验是几个人合作完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实验质量。
观察50种以上的花卉,包括一、二年生草花和宿根花卉的形态特征。
用测量尺测株高及叶、花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叶脉、表皮毛等的形态。
仔细观察花的色泽、形态等。
五、实验报告以小组为单位,每人独立完成2-4种花卉植物的观测表格。
总结该植物的形态特征、园林应用。
附有照片附表1 露地花卉(一、二年生)观测记录表调查者:__________,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植物名称:_________ ,科属___________ ,高度,分枝方式:。
枝:颜色_____________枝长___________________叶:叶形___________,叶色_______________,叶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花型_________,花色________,花瓣的数量_____,花序的种类_________。
果实:种类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大小。
土壤:质地____________,pH_____________。
本花卉主要的识别要点:园林用途;实验二:温室花卉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一、教学目的依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各类露地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到花卉批发市场进行常见花卉种类,特别是观叶花卉的种和品种的识别。
二、主要仪器设备:放大镜、测量尺、记录本。
三、地点花房、花卉市场或生产现场四、方法与步骤由指导教师简单介绍,重点观测记载有关分类指标:本实验是几个人合作完成,实验时必须做好组织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实验质量。
一、实训目的本次园林花卉认知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园林花卉的种类、习性、栽培技术、应用方式等方面的了解,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对园林花卉的认知水平。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市园林花卉生产基地、XX市植物园三、实训内容1. 园林花卉种类识别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园林花卉的种类进行了系统学习。
通过实地观察、教师讲解和查阅资料,我们掌握了各类花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
例如,我们学习了菊科、兰科、蔷薇科等科属花卉,并识别了当地常见品种如菊花、兰花、月季等。
2. 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园林花卉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施肥、浇水、修剪等。
通过实地操作,我们掌握了以下技能:(1)土壤改良:了解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等指标,根据花卉需求进行土壤改良。
(2)施肥:掌握施肥的种类、用量和方法,确保花卉生长所需的养分。
(3)浇水:了解不同花卉对水分的需求,掌握浇水时间和方法。
(4)修剪:学会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进行修剪,保持其美观。
3. 园林花卉应用方式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园林花卉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方式,如公园、广场、道路、庭院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以下应用特点:(1)观赏性: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如色彩丰富、形态优美的品种。
(2)生态性:选择具有较强生态效益的花卉,如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等。
(3)多样性: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选择多种花卉进行搭配,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
4. 园林花卉市场调研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对当地园林花卉市场进行了调研。
通过了解市场行情、花卉价格、销售渠道等,我们掌握了园林花卉市场的基本情况。
四、实训收获与体会1. 提高了园林花卉认知水平: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园林花卉的种类、习性、栽培技术、应用方式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自参与了园林花卉的栽培、修剪等实践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花卉的识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花卉的形态特征,学习并掌握花卉的识别方法。
二、实验器材
1. 花卉标本
2. 显微镜
3. 实验刀
4. 显微镜片
5. 盖玻片
6. 水杯、吸管、滴管等实验用具。
三、实验步骤
1. 观察花卉外部形态特征:包括花朵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切取花朵,观察其内部结构:包括花瓣、雄蕊、子房等。
3. 制作显微镜标本:将切好的花朵放在显微镜片上,加入一滴水,盖上盖玻片,并用手轻轻按压使其扁平。
4. 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观察花粉、细胞等细节结构。
5. 根据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进行花卉识别。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观察和识别,我们成功地识别了多种常见的花卉。
例如:
1. 玫瑰:玫瑰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其花朵呈现出鲜艳的红色、粉色或白色等颜色。
其花瓣厚实,质地柔软,雄蕊数量较多。
2. 牵牛花:牵牛花是一种蔓生植物,其花朵呈钟形,颜色为蓝紫色或白色。
其雄蕊和子房均为黄色。
3. 向日葵:向日葵是一种高大的植物,其花朵呈现出明亮的黄色。
其雄蕊数量较多,子房位于中央。
通过观察和识别不同种类的花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特征,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五、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观察和识别花卉的重要性。
同时,在制作显微镜标本时需要注意保持标本湿润,并且轻轻按压以避免损坏标本。
此外,在进行识别时需要综合考虑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等多个方面因素。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露地花卉的识别,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不同种类的花卉特征和生长习性,提高我们对花卉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习,使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我们对花卉种植和养护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我们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学校植物园的露地花卉区,并进行了实地观察和识别。
我们通过观察花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花色花型等方面,对不同种类的花卉进行了分类和识别。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花卉的栽培技术、繁殖方法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花卉的种植和养护实践。
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播种、施肥、浇水、修剪等操作技能,并了解了如何防治花卉病虫害。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花卉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收获和感想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露地花卉的识别和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识别不同种类的花卉,掌握了花卉的生长习性和栽培要求。
我们还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对花卉种植和养护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本次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素养。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也使我们更加了解花卉种植和养护的艰辛,培养了我们热爱专业、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露地花卉识别实习,我们对花卉的特征和生长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对花卉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也培养了我们的职业素养。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夏初露地花卉的分类与识别实验报告1. 引言夏季是花卉生长旺盛的季节,露地花卉是在户外生长的花卉,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对夏初露地花卉进行分类与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夏初露地花卉进行分类与识别的实验研究,提供给园林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参考。
2. 实验方法2.1 数据采集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10种常见的夏初露地花卉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向日葵、康乃馨、郁金香、玫瑰、茉莉花、丁香花、牵牛花、蔷薇花、矢车菊和百合花。
我们在花卉市场购买了这些花卉,并使用高清相机拍摄了它们的照片。
2.2 图像处理对于每种花卉的照片,我们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了预处理。
首先,我们调整了照片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以确保照片清晰度和准确性。
然后,我们使用图像分割算法将花朵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后续的特征提取和分类。
2.3 特征提取我们使用了多种特征提取算法来获取花卉的特征向量。
其中包括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
对于颜色特征,我们采用了HSV色彩空间,并提取了花卉图像的平均色调、饱和度和亮度作为特征。
对于纹理特征,我们使用了灰度共生矩阵(GLCM)算法,并提取了花卉图像的能量、对比度、相关性和均匀性作为特征。
对于形状特征,我们使用了边缘检测算法,并计算了花卉的周长、面积和等效直径作为特征。
2.4 分类与识别我们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与识别。
首先,我们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70%的数据用于训练算法,30%的数据用于测试算法。
然后,我们使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训练集进行训练,并使用测试集评估算法的准确性和性能。
3. 实验结果3.1 特征提取结果我们从每种花卉的图像中提取了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并将其转换为特征向量。
每个特征向量包含了花卉的特征信息,可以用于后续的分类与识别。
3.2 分类与识别结果通过使用SVM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和测试,我们得到了如下分类与识别结果:- 向日葵:准确率为95% - 康乃馨:准确率为90% - 郁金香:准确率为85% - 玫瑰:准确率为92% - 茉莉花:准确率为87% - 丁香花:准确率为91% - 牵牛花:准确率为88% - 蔷薇花:准确率为94% - 矢车菊:准确率为89% - 百合花:准确率为93%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分类与识别方法在夏初露地花卉的分类与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让学生了解花卉的基本知识,包括花卉的学名、别名、科属、产地或分布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花卉识别技能。
3.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花卉的基本知识2. 花卉的识别方法3. 常见花卉的识别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各种花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美化环境、药用价值等。
2. 课堂讲解(1)讲解花卉的基本知识,包括学名、别名、科属、产地或分布等。
(2)介绍花卉的识别方法,如观察花形、花色、叶形、叶色等。
(3)讲解常见花卉的识别,如玫瑰、牡丹、梅花、菊花等。
3.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内的花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判断。
(2)学生分组进行花卉识别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点评,总结识别要点。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花卉识别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花卉,尝试进行识别。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 实践环节: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花卉识别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花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花卉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花卉实物或模型。
3. 教学课件、教案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指导。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花卉识别技能。
4. 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花卉学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周兵实验一花卉的分类- 实验时间2013年9月10日(2学时)实验目的:通过对花卉的分类、识别和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发育情况观察,使学生了解主要花卉的原产地、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栽培方式。
实验材料:记录板、放大镜、卷尺、(花卉识别手册)等。
具体步骤:由教师指导识别200~300种花卉种类,并按生活型、栽培方式、观赏特性、系统分类和原产地气候型进行分类。
1.重点识别开花植物50~80种,按多种分类法分类,并填写下表。
2. 掌握常见花卉所属原产地气候类型3. 花卉依原产地的分类与生活型和栽培方式的分类的关系如何?4. 理解花卉分类的意义。
评价各种分类法的优缺点?表1 花卉分类与识别记载序号植物名称类别识别要点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备注1三色堇2鸡冠花3金盏菊4矮牵牛5石竹6桂花7秋海棠8酢酱草9鸢尾10葱兰11一串红12美女樱实验二花卉种子形态识别和种子质量鉴别-实验时间2013年9月17日(2学时)实验目的:从外部形态识别常见花坛花卉种子的特征,为鉴别种子优劣以及进行种子清洗、分级、包装和检验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材料:花卉种子,天平(0.0001g),放大镜等。
具体步骤: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观察各种花卉种子外部形态,并对相似的种子进行比较。
画图。
上次我们观察的几种花卉的种子,画图,并填下表表1 常见的一二年生花卉种子形态识别和种子质量鉴别测定项目花卉种类千粒重平均粒实直径色泽形状附着物其他特征紫荆牵牛苏铁紫薇长春花紫罗兰紫茉莉实验三露地花卉识别-----实验时间2013年9月24日(2学时)实验目的:掌握本地区常用的露地花卉种类、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科属及园林应用形式。
实验材料:记录板、放大镜、卷尺、《花卉识别手册》等。
实验地点:白鹭洲公园、滨江公园,校园等。
表2 花卉分类与识别记载序号植物名称类别识别要点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备注半支莲金鱼草羽衣甘蓝黄帝菊银叶菊万寿菊孔雀草金鸡菊黑心菊金光菊松果菊实验四温室花卉识别——实验时间2013年10月8日(2学时)实验目的:依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各类温室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熟悉室内花卉种类的基本形态和观赏特征及其习性。
花卉实验报告2(5篇范例)第一篇:花卉实验报告2实验二花卉繁殖技术(一)花卉的播种繁殖(苗床整地及育苗)一、实验目的学习苗床整地及播种育苗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实训器件:花卉种子、肥料、塑料膜、遮阳网、铁锨、卷尺、平耙等。
三、实验步骤(一)花卉的播种繁殖1.翻地作畦。
去除残根、杂草、砖砾等杂物。
2.将充分腐熟的细碎有机肥铺撒于表面,再翻整耙平,使肥料与土充分混合。
3.用铁锨将畦面拍打一遍,或穿平底鞋踩踏一遍。
然后用平耙将畦面刮一遍,把畦面整平整细。
4.向畦面灌满水。
5.水渗透后播种。
根据种子大小、花卉种类可采取点播、条播、撒播等播种方法。
大粒种子可点播,细小种子可掺入细沙土混匀后撒播。
6.用细沙面土覆盖种子,根据种子大小,覆土要均匀,厚薄适当。
7.针对好光性种子,可直接用塑料薄膜覆盖。
对忌光种子加盖遮阳网。
8.经常检查出苗情况。
出苗50%后可逐渐去除覆盖物,进入正常管理。
(二)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1.培养土配制与消毒(1)培养土配制:可用腐叶土、田园土、河沙以及有机质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2)培养土消毒:可使培养土在阳光下暴晒1-2天,或用福尔马林溶液浇灌消毒。
2.上盆:旧盆洗净,新盆退火后,用碎瓦片盖住盆底排水孔,装入一层培养土,将花苗放入,再装土压实,留出盆沿下2cm左右。
3.换盆:为满足花卉生长发育的需要,将幼苗先脱盆,再用其它花盆进行上盆。
注意换入大小适中的盆,不可换入过大的盆,造成管理不便。
4.转盆:为使花卉整个植株都能接受阳光,每隔一定时间,将室内的花盆转动一下,这样可使株形丰美。
5.倒盆:为满足花卉对温度、光照的需求,经常将温室的盆花调换一下位置。
6.松盆:为保持盆土疏松通气,经常用竹片等松动盆土。
7.施肥:在花卉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植株进行追肥。
可随水浇施,也可叶面喷施。
8.浇水:视情况而定。
9.整形修剪:根据花卉种类和生长期等对植株进行摘心、疏枝、剥蕾、疏花等。
10.防治病虫害。
104园林本科《花卉学》实验实验一、常见花卉品种的识别与分类学时:2⒈实验目的要求:认识常见商品花卉品种,并依植物分类系统、环境条件要求、主要观赏部位、主要用途、生态习性的综合分类这五类常用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在实践中了解各类方法的优缺点。
⒉实验主要内容:(1)学习花卉的常用分类方法,了解其具体内容及代表植物。
(2)实地观察并识别校园及市场上常见花卉,分析并对照相关专业资料,对其进行分类。
(3)将所观察的花卉分别按照植物分类系统、环境条件要求、主要观赏部位、主要用途、生态习性的综合分类这五类方法进行分类,并记录分析结果。
⒊实验类别(专业)⒋实验类型(验证)⒌实验要求(必修)⒍主要仪器:放大镜、测量尺、记录本。
作业:列出至少100种花卉的名称(包括学名)、科属、观赏特性、应用特点。
实验二、常见草花播种上盆及养护管理学时:8⒈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常见草花播种方法、幼苗上盆技术及养护管理措施。
⒉实验主要内容:(1)配制所需育苗基质并消毒。
(2)草花播种(2)草花幼苗长至3-4片真叶或5-8cm高时,移栽上盆。
(3)列表记录花卉栽培管理过程。
草花上盆及养护管理记录表⒊实验类别(专业)⒋实验类型(操作)⒌实验要求(必修)⒍主要仪器及材料:材料:旱金莲、金盏菊、矮杆向日葵、矢车菊、蓝花鼠尾草、虞美人、雏菊、牵牛花、花菱草、醉蝶花、蓝蓟、百日草、波斯菊、五色菊、南非万寿菊、羽扇豆、荷兰菊、白晶菊、蛇目菊等种子;工具:菜园土、腐叶土、珍珠岩、蛭石、铁锨、营养钵、花盆、报纸、喷壶、筛子、多菌灵、遮阴网。
作业:1,记录播种步骤、出苗时间、出苗率;2,上盆步骤;3,完成草花上盆及养护管理记录表。
实验三、干燥花的制作与装饰学时:4⒈实验目的要求:掌握用压花法、自然干燥法、干燥剂埋没法制作干燥花的方法,并用其作为素材制作干燥花装饰品。
⒉实验主要内容:(1)采集、购买干花花材。
(2)采用压花法、自然干燥法、干燥剂埋没法制作干燥花。
花卉的分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熟悉和了解常见花卉的分类,提高对花卉的认识和了解。
实验材料:常见花卉标本、显微镜、玻璃片、滴管、显微镜载玻片、荧光显微镜、试剂(碘酒、划痕剂、化学药品)等。
实验步骤:1、准备标本:从花市或者其他渠道购买一些常见花卉,如玫瑰、蔷薇、茉莉、菊花、兰花、向日葵等,用切割器和细刀将花瓣、花萼、花蕊、花盘等花部器官切除,冲洗干净后脱水。
2、制作载玻片:将脱水后的花部器官放在玻璃片上,用滴管加入少量碘酒或者划痕剂,使其均匀分布,再用玻璃片盖住,然后在压条上加压,使玻璃片和药液充分接触,10分钟后取下玻璃片。
3、观察显微结构:将所制得的载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不同花部器官的细胞、组织、细胞器、分泌物等结构和特征,进行记录、拍照和绘图。
4、化学实验:利用化学试剂进行一些化学实验,例如试剂溶液的酸碱性、结晶等,探究花卉样品的化学成分。
5、荧光实验:将实验材料放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花卉的荧光特性。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花卉样品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将其分类为不同的科属,如玫瑰、蔷薇属于蔷薇科,茉莉属于茉莉科,菊花属于菊科,兰花属于兰科,向日葵属于菊科等。
在对不同花部器官的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花瓣的颜色和形态、花萼的大小和分布、花蕊的数量和排列、花盘的特征等,都是分类和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检测到不同花卉样品的化学成分,例如维生素C、酚类、萜类、生物碱等。
在荧光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花卉样品的荧光特性也不同,例如玫瑰花的红色荧光、茉莉花的黄绿色荧光、向日葵的蓝色荧光等。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常见花卉的分类、结构、化学成分和荧光特性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花卉,对花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报告花卉识别实验报告:花卉识别摘要:本实验旨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对花卉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实现对花卉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通过搭建深度学习模型,结合图像处理算法,对花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不同种类的花卉,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引言: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识别和分类已经成为可能。
花卉作为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一部分,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传统的人工识别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花卉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1. 数据集准备:采集不同种类花卉的图像数据,并进行标注和整理。
2. 图像处理:对采集的花卉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尺寸调整等。
3. 特征提取: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花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取图像的高维特征表示。
4. 分类识别:利用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对花卉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得到花卉的种类信息。
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 通过对不同种类花卉图像的处理和分析,成功提取出了具有较高区分度的特征。
2.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地对花卉图像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
3.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不同光照和角度的花卉图像都能够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类。
讨论:本实验采用了深度学习模型和图像处理算法,实现了对花卉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与传统的人工识别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花卉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多的深度学习模型和图像处理算法,以提高花卉识别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结论:本实验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成功实现了对花卉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为花卉识别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和提升模型性能,相信花卉识别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花卉学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周兵实验一花卉的分类- 实验时间2013年9月10日(2学时)实验目的:通过对花卉的分类、识别和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发育情况观察,使学生了解主要花卉的原产地、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栽培方式。
实验材料:记录板、放大镜、卷尺、(花卉识别手册)等。
具体步骤:由教师指导识别200~300种花卉种类,并按生活型、栽培方式、观赏特性、系统分类和原产地气候型进行分类。
1.重点识别开花植物50~80种,按多种分类法分类,并填写下表。
2. 掌握常见花卉所属原产地气候类型3. 花卉依原产地的分类与生活型和栽培方式的分类的关系如何?4. 理解花卉分类的意义。
评价各种分类法的优缺点?表1 花卉分类与识别记载实验二花卉种子形态识别和种子质量鉴别-实验时间2013年9月17日(2学时)实验目的:从外部形态识别常见花坛花卉种子的特征,为鉴别种子优劣以及进行种子清洗、分级、包装和检验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材料:花卉种子,天平(0.0001g),放大镜等。
具体步骤: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观察各种花卉种子外部形态,并对相似的种子进行比较。
画图。
上次我们观察的几种花卉的种子,画图,并填下表表1 常见的一二年生花卉种子形态识别和种子质量鉴别实验三露地花卉识别-----实验时间2013年9月24日(2学时)实验目的:掌握本地区常用的露地花卉种类、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科属及园林应用形式。
实验材料:记录板、放大镜、卷尺、《花卉识别手册》等。
实验地点:白鹭洲公园、滨江公园,校园等。
表2 花卉分类与识别记载实验四温室花卉识别——实验时间2013年10月8日(2学时)实验目的:依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各类温室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熟悉室内花卉种类的基本形态和观赏特征及其习性。
实验材料:记录板、放大镜、卷尺、(花卉识别手册)等。
实验地点:花卉市场。
要求掌握:虎尾兰,八仙花,茉莉,栀子花,绿萝,巴西铁,发财树,富贵竹,苏铁,文竹,长寿花,平安树,绿巨人,白鹤芋,花烛,鹤望兰,常春藤,大花蕙兰,蝴蝶兰,仙客来,散尾葵,袖珍椰子,米兰,金边瑞香,棕竹,兜兰,文心兰,花叶万年青,君子兰,三角梅等。
夏初露地花卉的分类与识别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夏初露地花卉的分类和识别方法,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不同花卉的特征和区别,提高对植物分类和识别的认知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夏初露地花卉标本2. 放大镜3. 显微镜4. 相机5. 实验笔记本6. 植物分类学书籍三、实验步骤1. 收集夏初露地花卉标本,并将其分为不同类别。
2. 使用放大镜观察每个标本的外形特征,如花朵大小、颜色、形状等。
3. 使用显微镜观察每个标本的细节特征,如花粉、叶子形态、茎部结构等。
4. 拍摄每个标本的照片,并记录下其名称和特征。
5. 根据植物分类学书籍中的分类方法,将每个标本归类,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
四、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和分类,我们将夏初露地花卉分为以下几类:1. 草本植物:包括草坪草、百合、石蒜等。
这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叶子细长,花朵小巧玲珑,颜色鲜艳。
2. 灌木植物:包括玫瑰、紫薇、海棠等。
这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茎部粗壮,花朵颜色丰富,形态各异。
3. 树木植物:包括松树、梧桐、枫树等。
这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高大挺拔,树冠茂密,叶子形态多样。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夏初露地花卉的分类方法和识别技巧。
在观察每个标本时,我们需要注意其外形特征和细节特征,并结合分类学知识进行归类。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问题:1. 不同种类的花卉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2. 同一种花卉在不同季节或不同地点生长时可能会有所不同。
3. 花卉分类学知识对于农业生产和园林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是一次对植物分类学知识的实践和探索。
通过观察和分类夏初露地花卉,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植物的认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观察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继续关注植物世界,并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幼儿园花卉识别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5种不同的花卉并根据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
2. 了解每种花卉的名称及特点,并能够简单描述。
3. 提升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教学准备:1. 五种不同的花卉,包括红玫瑰、黄蒲公英、紫罂粟、白茉莉、粉牡丹。
2. 观察卡片,每种花卉的图案和名称,每个孩子一张。
3. 彩笔,彩纸,剪刀等习作材料。
4. 音乐及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热身:卡通花卉绕口令老师带头说花卉绕口令,让孩子们跟着念:红玫瑰,黄蒲公英,紫罂粟,白茉莉,粉牡丹。
二、导入:观察花卉老师拿出五种不同的花卉,让孩子们观察花卉的颜色和形状。
然后,让孩子们合作整理,根据颜色和形状对花卉进行分类,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每种花卉的特点。
三、活动1:拼图比赛老师将五种花卉的结构图拼图复制在彩纸上,每个孩子一份,按照给出的时间,让孩子拼成单独一朵花卉,完成的孩子可以进入下一轮比赛。
最后,比赛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成绩优异的小组可以获得折纸贺卡作为奖励。
四、活动2:画出我的花卉老师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并向孩子们展示每种花卉的图片,让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轮流画出自己心中的花卉,同时要掌握花卉的颜色和形状等特点。
最后,每名孩子汇报自己的绘画心得。
五、活动3:制作花卉老师准备好彩纸、剪刀,让孩子们制作花卉。
首先,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如何摺纸将彩纸摺成花瓣,然后将花瓣组合在一起,再复制花卉的其他特征,如花蕊、枝叶等组成整个花卉。
最后,让孩子们互换花卉,并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鼓励。
六、总结: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花卉的颜色、形状及特点,巩固孩子们的观察和比较、分类能力。
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留意身边的花卉,也能够在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中常常关怀花卉,让美好的事物在我们身边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