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组分
- 格式:docx
- 大小:24.07 KB
- 文档页数:7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由石油分解合成的液体,主要由乙烷、丙烷和乙烯组成,以及少量的三元烷和其他烷烃,其中乙烷和丙烷的比例为2:1.液化石油气是由四大组分组成,分别是甲烷、氢气、芳烃和醇类。
甲烷是液化石油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大约占液化石油气总成分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燃气体,可用于炉灶及其他机械设备,以及供暖和照明。
甲烷是一种异常轻量的烃,可以使液化石油气具有较低的燃烧温度。
尽管它是可燃气体,但它的性质并不稳定,不易燃烧,极易爆炸,如果接近点火源,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甲烷中含有大量的氢,有了足够的氢,温度一升高就会出现爆炸,因此,使用甲烷的设备应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爆炸。
氢气在液化石油气中的含量比较少,其中的百分之二到四,它是一种轻量,自由和可燃气体,但是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可以被急性毒性物质成分所污染。
氢气有一定的可燃性,但它的燃烧温度比甲烷要低得多,由于它的燃烧温度较低,当温度较低时,它能提供更多的可燃性,从而提高燃料燃烧性能。
芳烃,也称为萜烃。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液化石油气(英文缩写LPG)指比较容易液化,通常以液态形式运输的石油气,简单地说就是液化了的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状态,在常温加压或常压低温下很容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便于运输及贮存,故称液化石油气。
一、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行业上习惯分别称为碳三和碳四。
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有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四种。
除上述主要成分外,有的还含有少量的戊烷(为通常俗称为残液的主要成份)、硫化物和水等。
通常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加入微量的甲硫醇、甲硫醚等硫化物作加臭剂。
液化石油气主要来源是从炼油厂获取。
其含量约占原油总量的5%--15%。
二、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所说的液化石油气都存在液、气两种形态,液、气态处于动态平衡中。
它具有一些以下物理化学性质:(1)液态比水轻,比重约为水一半液化石油气比水轻,比重约为水的一半,约在0.50--0.60之间。
组成一定时,液态液化石油气的比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1.5--2倍,密度随压力、温度升高而增加,压力不变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所以液化石油气一旦从容器或管道泄漏出来后不象比重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和扩散,而是象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沉积,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如遇明火、火花就会发生爆炸或燃烧。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安全,避免造成火灾事故。
液化石油气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膨胀非常大,约增大250--300倍。
(2)易挥发性,体积膨胀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水大得多,约为水的10--16倍,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饱和蒸气压也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
温度升高10℃,液化气液体体积膨胀约为3--4%。
因此,液化石油气的贮存充装必须注意温度的变化,不论是槽车、贮罐或是钢瓶,在充装时都绝对不能充满,而应留有足够的气相空间,最大充装重量一般按充装系数0.425Kg/1,体积充装系数一般为85%液体液化气全部充满整个容器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液态液化气全部充满整个容器以后,容器内的压力就不再是蒸气压,而是液体的膨胀压力,液体的膨胀压力比蒸气压力受温度的影响要大得多,温度每升高1℃,表压上升约20--30公斤/平方厘米,如果容器全部装满液体,温度升高3至5℃内压就会超出容器设计压力而导致爆炸。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
液化石油气是由多种烃类气湾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即: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丙烯、1-丁烯、顺式-2-丁烯、反式-2-丁烯和异丁烯八种重碳化合物,行业习惯上俗称碳三和碳四。
另外还有少量的甲烷、乙烷、戊烷、乙烯和戊烯[俗称碳一(C1)、碳二(C2)和碳五(C5)],以及微量的硫化物、水蒸气等非烃化合物。
碳原子少于三个的甲烷、乙烷和乙烯需要比较高的压力才能液化,碳原子高于四个的戊烷、戊烯在常温下呈液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都不是液化石油气的组分。
有机化学中,烃类混合物的化学式有分子式、结构式和示性式3种表示方法。
分子式仅能表示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在数量上的关系。
结构式能表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包括碳原子之间的价键数和键的位置。
示性式是简化的结构式,它省略了结构式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短线,并把连在每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都合并书写。
结构式和示性式中原子之间的短线代表结合的共价键,碳原子之间为一条线表示一价键或单键,有两条线则表示二价键或双键,因此,烃按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烷烃和烯烃等。
一、烷烃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新版)液化石油气是由多种烃类气湾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即: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丙烯、1-丁烯、顺式-2-丁烯、反式-2-丁烯和异丁烯八种重碳化合物,行业习惯上俗称碳三和碳四。
另外还有少量的甲烷、乙烷、戊烷、乙烯和戊烯[俗称碳一(C1)、碳二(C2)和碳五(C5)],以及微量的硫化物、水蒸气等非烃化合物。
碳原子少于三个的甲烷、乙烷和乙烯需要比较高的压力才能液化,碳原子高于四个的戊烷、戊烯在常温下呈液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都不是液化石油气的组分。
有机化学中,烃类混合物的化学式有分子式、结构式和示性式3种表示方法。
分子式仅能表示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在数量上的关系。
结构式能表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包括碳原子之间的价键数和键的位置。
示性式是简化的结构式,它省略了结构式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短线,并把连在每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都合并书写。
结构式和示性式中原子之间的短线代表结合的共价键,碳原子之间为一条线表示一价键或单键,有两条线则表示二价键或双键,因此,烃按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烷烃和烯烃等。
一、烷烃烷烃化合物是构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化学成分,其化学分子式可用CnH2n+2(n≥1)表示。
在烃的分子里,碳的化合价是四价,氢的化合价是一价。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第一节液化石油气主要知识简介一、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的开采、裂解、炼制等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
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和丁二稀(C4H6),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甲烷(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及硫化氢(H2S)等成分。
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分子式是C3H8。
在常压条件下,液化石油气C3、C4成分的沸点都低于常温,容易汽化为气体,由于C5以上成分的沸点较高,在C3、C4等汽化之后仍以液态残留在容器之中,因此称为残液。
我国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含量较高。
二、主要物理性质1.相对密度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其相对密度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气体的相对密度为空气相对密度的1.2~2.0倍;液态相对密度大约0.51。
2.液态体积膨胀系数液态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下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
因此,在给容器充装液化石油气时,液相不得充满,而要留一定的空隙,以供受热体积膨胀时占用。
3.溶解度溶解度指液化石油气的含水率。
其特点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由于液化石油气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因而在储罐、钢瓶等液化石油气容器的底部经常沉积着一定的水,需要定期排放。
4.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燃烧热值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及燃烧热值随组分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但是,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体积浓度爆炸极限约为1.5%~9.5%,最小点火能量低于0.3毫焦耳,燃烧热值为92092~12139千焦/立方米。
5.电阻率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约为1011~1014欧*厘米。
据测定,液化石油气从容器、设备、管道中喷出时产生的静电位可达9000伏。
三、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1.易爆炸液体石油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或浓度)时,遇火源即能引起着火爆炸。
液化气(C3+C4)烃类组分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发布时间:2021-07-14T02:49:07.09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1期作者:曲传艺崔启福罗乃奇[导读] 辽阳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加氢一车间加氢裂化装置是继镇海加氢裂化装置之后第二套国产化装置,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承担主要设计,天津四建承建。
经过多次改造后,目前工艺技术方案是既能提供重石脑油作重整进料及部分尾油作为蒸汽裂解进料(或加氢回炼),同时也能提供柴油、3#喷气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高压(15MPa氢分压),精制反应器和裂化反应器串联的一次通过工艺流程,加工能力为130万吨/年。
辽阳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加氢一车间 111003摘要:辽化炼油厂13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出现液化气液化气(C3+C4)烃类组分不合格现象,通过分析脱丁烷塔的操作条件,发现是由于反应转化率高,导致脱丁烷塔顶负荷高,回流温度低,干气分离不彻底导致。
通过降低反应转化率,提高回流温度,可以保证液化气产品质量均合格。
关键字:3#喷气燃料闪点低塔底循环量中段回流1、装置简介辽阳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加氢一车间加氢裂化装置是继镇海加氢裂化装置之后第二套国产化装置,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承担主要设计,天津四建承建。
经过多次改造后,目前工艺技术方案是既能提供重石脑油作重整进料及部分尾油作为蒸汽裂解进料(或加氢回炼),同时也能提供柴油、3#喷气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高压(15MPa氢分压),精制反应器和裂化反应器串联的一次通过工艺流程,加工能力为130万吨/年。
2、液化气不合格现象根据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要求,其中(C3+C4)烃类组分(体积分数)%不小于95%,C5及C5以上烃类组分(体积分数)%不大于3%。
2020年1月4日6点至1月6日14点13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液化气连续出现(C3+C4)烃类组分(体积分数)不合格样,具体分析结果统计见表1.表1、液化气产品样品分析统计注:加粗字体表示不合格数据。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一、概述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是为了准确测定液化石油气的组分,检验产品的质量,在两个产品标准中,关于相应的产品都规定了C5及C5+的总含量上限指标,因为C5及C5+含量过多,就会造成液化石油气挥发性减弱、密度增大,且使用时,罐内残余多,使用户的利益受到损害。
目前,我国的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标准有两个,即GB/T 10410.3《液化石油气组分测定法》和SH/T 0230《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均采纳气相色谱法来测定液化石油气组分。
由于GB 11174和GB 9052.1两个产品标准中均引用SH/T 0230试验方法,所以本节着重介绍该试验方法。
二、原理试样在汽化装置内被均匀汽化后,由载气带入色谱柱并被分开成单体组分,经热导检测器检测记录相应的检测信号,并经数据处理,采纳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三、仪器设备(1)气相色谱仪:带有热导检测器(灵敏度优于1000mV·mL/mg苯)和色谱数据处理机。
(2)汽化装置:具有使液化石油气均匀汽化的功能。
(3)四通阀。
(4)转子流量计:流量范围0~100mL/min。
四、试剂及材料(1)十二醇/多孔硅珠(HDG-202A):80~100目色谱固定相。
(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色谱固定液。
(3)6201担体:60~80目。
(4)乙醚:化学纯。
(5)变色硅胶。
(6)分子筛:干燥用。
五、试验准备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色谱柱的制备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色谱柱的配比,在天平上称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g,溶于适量的乙醚中,然后慢慢加入40g6201担体,搅拌均匀之后置于红外灯下烘干或让其自然风干,直至没有乙醚气味为止。
然后将其填入色谱柱管(不锈钢)中,要求填充紧密均匀。
2.十二/多孔硅珠(HDG-202A)色谱柱制备将十二醇多孔硅珠(HDG-202A)色谱固定相填入柱管中,要求填充紧密均匀。
3.气相色谱仪的改装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气相色谱法)的流程如图1-6-2所示。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在市场中广泛使用的能源,它是通过将天然气冷却到接近-162摄氏度(-260华氏度)以下而形成的。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1. 丙烷(C3H8):丙烷是液化石油气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占比最高。
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无味,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状态,但在低温下可以液化。
丙烷在工业中被广泛用作燃料,也用于烹饪和供暖。
2. 丁烷(C4H10):丁烷是液化石油气的次要成分。
它与丙烷具有相似的性质,也是一种气体,在低温下可以液化。
丁烷主要用于汽车燃料和加热系统。
3. 异丁烷(C4H10):与丁烷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不同。
异丁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也可以液化。
它被广泛用于工业和住宅供暖以及汽车燃料。
4. 轻烃(C2H6、C3H8、C4H10):轻烃是液化石油气中的一类烃类化合物,包括乙烷、丙烷和丁烷。
它们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但在液化石油气的低温下能够液化。
轻烃是液化石油气的重要成分,用于供暖、燃料和工业生产。
5. 氮气(N2):氮气是液化石油气中非常常见的成分,占据一定比例。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液化石油气中的氮气主要是作为惰性气体存在,起到稳定成分的作用。
6. 环烷烃(C5H12以上):液化石油气中常含有较高级别的烃类化合物,如环戊烷(C5H12)、环己烷(C6H14)等。
这些环烷烃是较重的烃类成分,常用作燃料和溶剂。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物,其中不同成分的比例会因地理位置和生产方法而有所不同。
这些成分的特性使液化石油气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被广泛用于民用、工业和商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