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及体格检查
- 格式:pptx
- 大小:224.38 KB
- 文档页数:36
体格检查的形式
体格检查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的目的和需要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
体格检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询问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的过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以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2. 视诊: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面容、体态、皮肤颜色、黏膜颜色等,并检查有无异常病征,如伴随咳嗽的胸部压痛、肥胖等。
3. 问诊:医生会问询患者的症状和体验,了解患者的疾病表现和患病
情况。
4. 体温测量:医生会使用体温计来测量患者的体温,判断是否存在发
热现象。
5. 体重测量:医生会使用体重秤来测量患者的体重,用于评估肥胖、
消瘦等情况。
6. 血压测量:医生会使用血压计来测量患者的血压,了解患者的血压
水平。
7. 心肺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来检查患者的心脏和肺部情况,包括听
心音、肺音等。
8. 腹部触诊:医生会用手掌来触摸患者的腹部,检查腹部的硬度、压痛、肿块等。
9. 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检查感觉、
运动、反射等。
10. 理化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等。
体格检查的形式会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需要而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具
体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检查。
问诊时总结简介问诊是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收集病史的重要环节。
通过问诊,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疾病历史和个人健康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总结问诊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技巧,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问诊。
问诊步骤1.了解主诉:首先,医生应向患者询问主诉,即患者来看病的原因。
主诉通常是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如头痛、发热、腹痛等。
医生需要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并进行必要的追问,以确保获取准确的信息。
2.详细病史:医生应向患者询问详细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手术史、药物史等方面。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更全面的了解。
3.详细症状描述:医生需要向患者询问详细的症状描述,包括疼痛的特点、部位、程度,以及其他相关的症状等。
这有助于医生对疾病进行初步猜测,并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4.家族史和个人史: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家族史和个人史,了解是否存在家族遗传病史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等因素。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5.体格检查: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应根据需要进行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
体格检查可以提供有关患者病情的直接观察结果,有助于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问诊技巧1.倾听和尊重: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应以尊重和倾听的态度与患者交流。
医生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来表达他们的症状和疑虑,并对他们的感受予以重视。
2.提出开放性问题:医生应尽量提出开放性问题,以鼓励患者详细描述症状。
开放性问题可以使患者有更多的表达空间,有助于医生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3.逐步深入:医生应该逐步深入地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从而获取更为详细的信息。
逐步深入的问诊方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疾病诊断。
4.使用合适的语言:医生在问诊时应使用患者易于理解的语言,并避免使用医学术语。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5.注重细节:医生应注意记录细节,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触发条件等。
这些细节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医院查体流程医院的查体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患者登记:到达医院后,患者需要前往挂号处进行登记,并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和病历表。
2. 等候就诊:患者在完成登记后,需要在等候区等待医生的接诊。
一般情况下,医院会根据患者的预约时间安排就诊顺序,但有时也会因紧急病人或急诊等原因导致排队时间延长。
3. 问诊:当患者进入诊室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询问症状、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患者需要如实回答,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4. 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状况,医生会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外貌、进行血压测量、听取心肺音等。
5.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X光检查、超声检查等。
这些检查能够提供更多的疾病信息,协助医生做出诊断。
6. 诊断和治疗:医生在对患者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后,根据病因做出诊断。
同时,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计划。
7. 取药和缴费:如果医生开具了药品,患者可以到医院的药房取药。
同时,患者还需要对就诊费用进行缴费,可以选择自费或使用医保卡等方式。
8. 随访和复查:一些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复查。
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随访计划,并要求患者定期复查病情,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医院查体的一般流程。
不同的科室和疾病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上基本相似。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以患者为中心,通过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结果辅助,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措施,并参与到自身的疾病管理中。
一、问诊的内容1既往史的内容:预防注射2病人嗜好烟酒茶等习惯属于: 个人史3关于主诉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恰当医生对患者的诊断用语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症状、体征加其持续时间4问诊方法不正确的是:尽量使用医学术语避免重复提问/避免诱导或暗示病人/首先有礼节的自我介绍/从一般性问题开始提问5病史中最重要的是现病史6病史的主体部分是:现病史7诊断疾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 问诊8下列哪项属于现病史内容诊疗经过9以下不属于个人史的是预防接种史10下列不符合主诉要求的是:反复发作的右侧头痛(这已经是医生的对患者主诉的总结)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0年,加重2年/活动后心慌气短2年,下肢水肿半月/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3年,2小时前呕血约200ml/尿急、尿频、尿痛2天11婚姻史的内容不包括:有无淋病、梅毒等性病接触史(属于个人史的习惯与嗜好)夫妻关系/性生活/配偶健康状况/病人婚否12诊断疾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 详细的问诊13下列选项中,与既往史不符的是职业史14不属于现病史内容的是: 手术史二、问诊方法与技巧1问诊方法不正确的是:尽量使用医学术语避免重复提问/避免诱导或暗示病人/首先有礼节的自我介绍/从一般性问题开始提问3下列哪项是属于暗示性提问? 你有午后低热吗?您哪儿不舒服?/你什么时间开始发病的?/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吗?4问诊时不恰当的提问是:您的尿液是红色的吗?什么情况疼痛加重?/发病后用过那些药物?/多在什么情况下发病?/您哪儿不舒服?5下列哪项是属于暗示性提问或逼问? 您的大便是黑色的吗?您哪儿不舒服?/您腹痛有多久?/您什么时间开始起病的?/您曾经有过类似的腹痛吗?6有关问诊不正确的是:要给病人一定的暗示危重病人扼要询问后先抢救/要使用通俗的语言/小儿或昏迷病人可询问监护人或知情者/要全面了解、重点突出7在询问发热病人发热的时间时,问“你发热是在午后吗?”这属于暗示性提问。
问诊、查体规培技能——各系统关键点自我整理一、神经系统1. 问诊关键点:- 主诉:询问患者主要症状,如头痛、眩晕、意识改变等。
- 病史: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家族史和个人惯等。
- 神经系统症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运动协调障碍等。
- 其他系统症状: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系统的症状。
2. 查体关键点:-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反射等方面的检查。
- 神经系统特殊检查:如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等。
二、呼吸系统1. 问诊关键点:- 呼吸症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 呼吸频率:了解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正常。
- 呼吸困难: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2. 查体关键点:- 胸部检查:观察胸廓形状、听诊肺部等。
- 呼吸功能检查:如肺功能检查等。
三、循环系统1. 问诊关键点:- 心脏症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
- 血压: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
- 疲劳、水肿:询问患者是否有疲劳感、水肿等。
2. 查体关键点:- 心脏检查:包括心率、心律、心脏杂音等的检查。
- 血压测量:测量患者的血压值。
四、消化系统1. 问诊关键点:- 消化症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饮食惯:了解患者的饮食惯和排便情况。
- 排泄功能:询问患者是否有便秘或腹泻等情况。
2. 查体关键点:- 腹部检查:观察腹部形态、听诊肠鸣音等。
- 肝脾检查:检查肝脏和脾脏的大小、质地等。
五、泌尿系统1. 问诊关键点:- 尿液症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 尿量:了解患者的尿量是否正常。
- 排尿困难:询问患者是否有排尿困难的情况。
2. 查体关键点:- 腹部检查:包括触诊肾区等。
- 尿液分析: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等。
六、骨骼肌肉系统1. 问诊关键点:- 疼痛症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关节疼痛、肌肉痛等症状。
- 运动障碍: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运动障碍情况。
- 外伤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外伤史或手术史。
第二章问诊第一节概述一.问诊的内容(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日常生活状况,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心里社会状况二.问诊方法与技巧①做好解释说明及自我介绍②应循序渐进,逐渐展开③采取适当的提问方式④避免使用医学术语⑤采取接受和尊重的态度⑥切入/重回主题⑦非语言性沟通技巧⑧及时核查信息⑨问诊结束时,应有所暗示或提示第二节常见症状问诊一、发热1.发热是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所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临床表现: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3个阶段。
⑴体温上升期: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无汗,畏寒或寒战,体温上升。
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体温上升的方式有两种①骤升型:体温在数小时内达39 ~ 40°C或以上,常伴寒战,小儿多伴有惊厥,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②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到高峰,多不伴有寒战,见于伤寒、结核病等。
⑴高热期: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
此期寒战消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特点为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上升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因病因而不同,如疟疾可持续数小时,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则可持续数周。
⑴体温下降期:主要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体温随病因消除而降至正常水平。
体温下降的方式有两种:①骤降型: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降至正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等;②渐降型:体温在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见于伤寒风湿热等。
3.热型①稽留热:体温高达39~ 40⑴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一围不超过1°C。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
②弛张热:体温常高达39°C以上,24 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⑴,最低时也在正常水平以上。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感染等。
问诊的内容包括哪些问诊是指患者就诊时,医生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症状、进行体格检查等方式来获取疾病诊断和治疗建议的过程。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获取患者的详细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问诊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询问。
病史是指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情况,包括疾病的起因、发病时间、症状表现、治疗经过等。
医生在问诊时需要询问患者的病史,以了解疾病的全貌,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症状描述。
患者需要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包括疼痛部位、症状持续时间、症状的频率和强度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皮肤、黏膜、淋巴结等病理体征,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局部检查。
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迹象,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4.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5. 诊断和治疗建议。
根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医生会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诊断和治疗建议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问诊是医生获取患者疾病信息的重要途径,涉及病史询问、症状描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治疗建议等内容。
通过问诊,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诊疗服务。
全系统问诊查体关键点——规培技能自整理1. 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全系统问诊和查体的关键点,以帮助规培医生提高技能水平。
全系统问诊和查体是医生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全系统问诊关键点- 充分了解患者主诉:询问患者详细的症状、病程和影响因素,以便确定可能的疾病范围。
- 系统性地进行问题提问:按照不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问,以获取更多病史信息。
- 注意过去病史和家族病史:了解患者的过去病史和家族病史,以便发现可能的遗传或慢性疾病风险。
- 综合分析症状:将患者主诉和病史信息综合分析,寻找可能的相关病因和临床表现。
- 考虑患者心理因素:重视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压力,对于某些症状可能有重要影响。
3. 全系统查体关键点- 观察外貌特征:注意患者的体型、面色、精神状态等,以发现可能的异常。
- 检查生命体征: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以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
- 全面进行体格检查:依次进行头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各系统的检查,包括触诊、叩诊、听诊等,以便发现异常体征。
- 注意心肺和腹部检查:心肺和腹部是常见病变的部位,应仔细检查有无异常。
- 精确记录体征:对于发现的异常体征,应记录详细的描述,便于后续分析和诊断。
4. 总结全系统问诊和查体是规培医生必备的技能,通过合理的问诊和查体,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践中,规培医生应注重细节、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也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和理解。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规培医生的技能水平将不断提高,为患者的健康服务更加优质。
临床上疾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嘿,你问临床上疾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啊?那咱就来好好说说。
这临床上诊断疾病的方法还真不少呢。
首先就是问诊啦。
医生会问你哪里不舒服啊,啥时候开始不舒服的呀,有没有啥特殊的情况啊。
就像聊天一样,医生通过问问题来了解你的病情。
比如说你头疼,医生就会问你头疼多久了,是一直疼还是一阵一阵的,有没有恶心呕吐啥的。
这问诊可重要了,能给医生提供很多线索呢。
然后是体格检查。
医生会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
看看你的脸色咋样,身上有没有肿块啊,听听你的心跳、呼吸有没有问题。
就像侦探在找线索一样,医生通过体格检查来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比如说医生用听诊器听你的心脏,就能听出心跳有没有不正常,有没有杂音啥的。
还有实验室检查。
就是抽血啊、验尿啊、做各种化验。
这些检查能帮医生了解你的身体内部情况。
比如说抽血可以看看你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有没有问题。
验尿可以看看有没有尿路感染啊,肾脏有没有毛病啊。
就像给身体做个“体检”,能发现很多潜在的问题。
另外呢,影像学检查也很常用。
比如拍X 光片、做CT、做磁共振啥的。
这些检查就像给身体拍照片,能让医生看到身体里面的结构。
比如说骨头断了,拍个X 光片就能看出来。
脑袋里长东西了,做个CT 或者磁共振就能发现。
打个比方吧,诊断疾病就像破案。
医生就是侦探,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就是侦探的工具。
医生通过这些工具来找出疾病这个“罪犯”。
我给你讲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肚子疼,去医院看病。
医生先问了他的症状,然后给他做了体格检查,按了按肚子,听听肠鸣音。
接着又让他去抽血、验尿,还做了个腹部B 超。
最后发现他是阑尾炎。
医生赶紧给他做了手术,他就好啦。
从那以后,他对医生的诊断方法佩服得五体投地。
所以啊,临床上这些诊断方法很重要呢,能帮医生准确地诊断疾病,让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问诊、查体规培技能——各系统关键点自我整理一、问诊关键点1.1 一般情况- 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联系方式。
- 就诊原因,以往健康状况,家族史,个人史(药物、食物过敏史,手术、外伤史,预防接种史,月经史、生育史等)。
1.2 症状- 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伴随症状。
- 夜间睡眠情况,饮食与大小便情况。
1.3 既往史- 全身性疾病史,系统回顾(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内分泌、神经、运动、关节、皮肤等)。
- 以往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
1.4 个人史与家族史- 个人史: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生活习惯,是否从事有害作业,暴露于有害物质情况,娱乐活动(包括药物、烟草、酒精等嗜好)。
- 家族史:询问双亲、兄弟姐妹、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特别是与患者相似的疾病。
二、查体关键点2.1 一般状态- 发育与体型:观察身高、体重、体型、发育情况。
- 面容与表情:观察面部特征、表情、体位、动作等。
2.2 神经系统- 意识、表情、语言、定向力、记忆力。
- 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固定。
- 角膜:反射、侧视运动。
- 肢体运动:肌力、肌张力、协调、步态。
2.3 呼吸系统- 呼吸:频率、节律、深度、辅助呼吸肌活动。
- 咳嗽:性质、频率、痰液性状与量。
- 语音:清晰度、音调、节奏。
- 听诊:呼吸音、啰音、哮鸣音、胸膜摩擦音。
2.4 心血管系统- 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 血压:卧位、立位。
- 周围血管征。
2.5 消化系统- 腹部:视诊(形状、蠕动)、触诊(紧张度、压痛、反跳痛、包块)、叩诊、听诊(肠鸣音)。
- 肝、脾、肾:大小、质地、压痛、移动度。
2.6 泌尿系统- 肾脏:大小、质地、压痛。
- 输尿管:压痛、扩张。
- 膀胱:充盈度、尖端位置、压痛。
2.7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大小、质地、对称性、肿大程度、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