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道德与医学道德
- 格式:pdf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12
《医学伦理学》讲稿(分二讲)第一讲(包括3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学习有关基本概念1、道德2、职业3、职业道德4、医学道德5、伦理6、伦理学7、医学伦理学8、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方法第一节道德、职业、职业道德、医学道德一、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道德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道德是以善恶评价方式在人类社会中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例如,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个简单的道理。
道德的构成:分为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实践。
道德的历史类型:有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社会道德。
二、职业:是人类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例如:工人,农民,医生,作家等等。
三、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或劳动中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四、医学道德(简称医德):是指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
医德的主体是医务人员,依照医学职业的分工,又可分为:医疗道德,护理道德,医技道德,药学道德,卫生检验道德,卫生管理道德等等。
我们常说的“医德”就指医疗卫生工作中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医乃仁术”意译:医者行事就是要对患者施以友爱、同情心。
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就是医务人员的天职。
第二节伦理、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及方法一、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理或规则。
二、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科学,是关于道德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故又称为“道德学”或“道德哲学”。
伦理学可分为: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规范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相关知识讲座第一讲医学道德与医学伦理学一、道德(一)道德的含义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三部分构成。
(二)道德的本质道德本质指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道德的一般本质。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阶级的道德。
道德是调整利益关系的,道德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
(三)道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恶。
善,即利于他人、社会幸福的行为,也称道德行为。
恶,即危害他人社会幸福的行为,也称不道德行为。
它与政治、法律的评价标准不同。
道德的评价方式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的非强制性力量。
它与政治、法律的评价方式也不同。
(四)道德的功能和作用道德具有调节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和认识的功能,其中,道德的调节功能是主要的,但三者都是通过对人们的行为举止的评价来实现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道德的社会作用包括四个方面,及道德对经济关系的形成和巩固起促进作用;道德在阶级社会则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对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生活、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及交往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作用。
二、医学道德(一)医学道德的含义医学道德简称医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
它是社会一般道德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医学道德通过具体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和约束医务人员的言行,调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医德的本质与特点医德的本质是在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道德及医学科学发展的制约下,反映医学领域内各种道德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和特殊职业道德。
医德除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特点外,还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医德具有更多的全人类性;医德具有人道性;医德具有自主性;医德也具有一定的法定性。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医德学一、道德与医学道德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有时也泛指风尚习俗等。
在西方,道德(moral)是从拉丁文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中引申出来的,也有规律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意义。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而发生作用。
人们把通过社会舆论、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称为道德。
道德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人类社会中,由于各种职业的性质、对象、任务、活动方式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不同,形成各行各业特殊的职业道德。
医学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彼此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在范围上,主要表现在从事医药卫生职业的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
医德是在家庭影响、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初步形成的道德基础上,通过医务工作的实践进一步发展的。
医务人员的医德和人的生命安危有直接联系:1、医学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医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危。
2、医德的好坏和病人的痛苦紧密相连。
3、医德的好坏与某些医源性疾病有关。
如迁就病人或怕负责人;搞科研等。
4、医德的好坏海关系到人群健康。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医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必须以共产主义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为思想基础,来确立自己的职业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体现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
二、医学道德的特点医德具有两重性的特点,不但具有阶级性,而且有继承性。
三、医学道德的社会作用(一)医德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有重要作用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法律是用强制的手段,道德则依靠舆论、信念、意志和习惯的力量发生作用。
第一讲第讲医学伦理学
•行为规范的总和
•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
•社会舆论
•人们内心信念
•传统习惯的力量
2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诗经•小雅》
本义为行走的道路
3
本体规律必然合理正当引申:本体、规律、必然、合理、正当、道路、方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4
本体规律必然合理正当引申:本体、规律、必然、合理、正当、道路、方法。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5
道德
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荀子《劝学》
6
教师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医德
师道
社会道德公务员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7)
办事公道:爱真理求正义、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照章公正、不计个人得失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社会主义
乐业、勤业、精业务群心中有、真情待、方便、勇于向人民负责
职业道德
主要规范奉献社会:
诚实守信:要最高境界
建设重点8
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简称医德,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卫
生工作中形成的并依靠社会舆论监督
和内心信念指导的,用以调整医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以及医务人员相互关系
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9
知医德认识构情医德情感成要意医德意志素信医德信念行医德行为
10
实践性与稳定性
继承性与连续性全人类性与阶级性
11
加深医德认识浓厚医德情感坚定医德毅力目的
保持医德行为习惯
牢固医德信念12。
第一讲第讲医学伦理学
•行为规范的总和
•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
•社会舆论
•人们内心信念
•传统习惯的力量
2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诗经•小雅》
本义为行走的道路
3
本体规律必然合理正当引申:本体、规律、必然、合理、正当、道路、方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4
本体规律必然合理正当引申:本体、规律、必然、合理、正当、道路、方法。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5
道德
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荀子《劝学》
6
教师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医德
师道
社会道德公务员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7)
办事公道:爱真理求正义、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照章公正、不计个人得失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社会主义
乐业、勤业、精业务群心中有、真情待、方便、勇于向人民负责
职业道德
主要规范奉献社会:
诚实守信:要最高境界
建设重点8
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简称医德,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卫
生工作中形成的并依靠社会舆论监督
和内心信念指导的,用以调整医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以及医务人员相互关系
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9
知医德认识构情医德情感成要意医德意志素信医德信念行医德行为
10
实践性与稳定性
继承性与连续性全人类性与阶级性
11
加深医德认识浓厚医德情感坚定医德毅力目的
保持医德行为习惯
牢固医德信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