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1-2
- 格式:ppt
- 大小:962.50 KB
- 文档页数:24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热力学是研究能量与热的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
在热力学中,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两个基本的定律,它们定义了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的方向,对于理解热力学系统的行为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传递和转化后总量保持不变。
它可以通过下式表达: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封闭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还可以用来推导出热机效率的表达式。
在一个热机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对外界做的功加上系统内能的变化。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热机效率的公式:η = 1 - Qc/Qh其中,η表示热机的效率,Qc表示热机向冷源放出的热量,Qh表示热机从热源吸收的热量。
这个公式表明,在一个热机中,不能把吸收的热量完全转化为功,一部分热量必须放出到冷源中,效率小于1。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表明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等效的表述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中,热量不会自发地从冷热源传递到热热源,即不存在一个热机,它只从一个热源吸热,然后完全转化为功,再把一部分热量放到冷热源上,不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这相当于说,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不存在一个循环过程,使得系统对外界做的功等于输入的热量。
这个等效表述被称为克劳修斯表述。
开尔文表述中,不可能制造一个只从一个热源吸热,然后完全转化为功的热机,而不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这相当于说,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不存在一个循环过程,使得系统吸收的热量完全转化为功,不放出热量到冷热源。
第1、2节功和内能热和内能1.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的过程。
2.绝热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即ΔU=W。
3.热传递: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或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过程。
4.系统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向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ΔU=Q。
5.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且具有等效性,但二者实质不同。
一、焦耳的实验1.绝热过程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2.代表实验(1)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度上升。
(2)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
3.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
二、功和内能1.内能的概念(1)内能是描述热力学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
(2)在绝热过程中做功可以改变热力学系统所处的状态。
2.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1)表达式:ΔU=W。
(2)外界对系统做功,W为正;系统对外界做功,W为负。
三、热和内能1.热传递(1)条件:物体的温度不同。
(2)过程:温度不同的物体发生热传递,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和内能(1)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即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热量: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3)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①公式:ΔU=Q。
②物体吸热,Q为正;物体放热,Q为负。
1.自主思考——判一判(1)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2)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3)热量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从效果上是等效的。
(√)(5)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小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1. 内容: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与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之和,等于物体的内能的增加量2. 数学表达式:W+Q=ΔU(1)Q取决于温度变化:温度升高,Q>0;温度降低,Q<0.(2)W取决于体积变化:V增大时,气体对外做功,W<0;V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W>0.(3)特例:如果气体向真空扩散,那么W=0.(4)绝热过程Q=0,关键词是“绝热材料”或“变化迅速”。
3. 热力学第1定律的理解(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在绝热过程,物体做多少功,改变多少内能。
(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向物体传递热量,即物体吸热,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向外界传递热量,即物体放热,物体的内能减少。
传递多少热量,内能就改变多少。
(3)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做功改变内能是能量的变化,用功的数值来度量;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用热量来度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传导的方向性:热传导的过程可以自发地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进行,但相反方向却不能自发地进行,即热传导具有方向性,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2.补充说明:(1)“自发地”过程就是不受外界干扰的条件下进行的自然过程;(2)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却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能量守恒表达式:ds≥δQ/T(3)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必须有“外界的影响或帮助”,就是要由外界对其做功才能完成。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1)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 习1、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而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
上述说法都对吗?为什么? 答案:(第一句对,第二句错,因为不可逆过程可以是非自发的,如自发过程的逆过程。
)2、什么是可逆过程?自然界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可逆过程?有人说,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我国北方冬季,白天缸里的冰融化成水,而夜里同样缸里的水又凝固成冰。
因此,这是一个可逆过程。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条件不同了)3、若有人想制造一种使用于轮船上的机器,它只是从海水中吸热而全部转变为功。
你认为这种机器能造成吗?为什么?这种设想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吗?答案:(这相当于第二类永动机器,所以不能造成,但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4、一工作于两个固定温度热源间的可逆热机,当其用理想气体作工作介质时热机效率为 η1,而用实际气体作工作介质时热机效率为 η2,则A .η1>η2B .η1<η2 C.η1=η2 D.η1≥η2 答案:(C )5、同样始终态的可逆和不可逆过程,热温商值是否相等?体系熵变 ΔS 体 又如何? 答案:(不同,但 ΔS 体 相同,因为 S 是状态函数,其改变量只与始、终态有关)6、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1)为了计算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可逆途径来计算。
但绝热过程例外。
(2)绝热可逆过程 ΔS =0,因此,熵达最大值。
(3)体系经历一循环过程后,ΔS =0 ,因此,该循环一定是可逆循环。
(4)过冷水凝结成冰是一自发过程,因此,ΔS >0 。
(5)孤立系统达平衡态的标态是熵不再增加。
答案:〔(1) 对,(2) 不对,只有孤立体系达平衡时,熵最大,(3)不对,对任何循环过程,ΔS =0 不是是否可逆,(4) 应是 ΔS 总>0,水→冰是放热,ΔS <0,ΔS >0,(5) 对〕7、1mol H 2O(l )在 373.15K 、下向真空蒸发变成 373.15K 、的 H 2O(g ),试计算此过程的 ΔS 总,并判断过程的方向。
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1.热力系内工质质量若保持恒定,则该热力系一定是 D 。
A 开口系 B 闭口系 C 孤立系 D 不能确定题解:当稳定流动的开口系mout q q min 则热力系工质质量亦保持恒定2.当分析以下热现象时,通常哪些可以取作闭口系:(B )1)正在使用的压力锅内的蒸汽 。
2)被扎了胎的自行车轮胎。
3)汽车行驶中轮胎被热的路面加热。
4)内燃机气缸内燃烧的气体。
5)内燃机排气冲程时气缸内的燃烧气体。
A 1)、2)可取作闭口系B 3)、4)可取作闭口系C 4)、5)可取作开口系D 2)、4)可取作开口系3.热力系与外界既有质量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是 D 。
A 闭口系 B 开口系 C 绝热系 D 开口系或绝热系4.开口系的质量是 C 。
A 不变的B 变化的C 变化的也可以是不变的D 在理想过程中是不变的5.下列热力系中与外界可能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是 D 。
A 开口系 B 绝热系 C 闭口系 D 开口系、绝热系6.某设备管道中的工质为50mmHg ,设大气压力为80kP a ,此压力在其压力测量表计上读数为 A 。
A 73.3 k PaB 86.67 k PaC 130 k PaD 30k Pa题解:工质压力50mmHg ×133.32=6666Pa ,低于大气压力,设备管道为负压状态,表计指示为真空值7.如图所示,某容器压力表A 读数300kP a ,压力表B 读数为120kP a ,若当地大气压力表读数720mmHg ,则压力表C 的读数为 B 。
CA 276.06kP aB 180kP aC 396.1kP aD 216.06kP a题解:由∏I I -=-=p p p p p p B b A ,,则B A b C p p p p p -=-=∏。
8.容器内工质的压力将随测压时的地点不同而 C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题解:测压地点不同b p 不同,测量压力的参考基准变了,表压力b g p p p -=、真空值p p p b v -=会随之变化,但工质的压力不会随测压地点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