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与写作处理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77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与写作一、公文的概念《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1)以反映和传达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信息为内容。
(2)有规范的格式。
(3)有法定的作者,特定的读者。
(4)有法定的权威和行政约束力。
(5)鲜明的政治性。
三、公文的作用(一)上传下达。
这是公文最基本的功用。
(二)制约规范。
(三)依据凭证。
(四)宣传教育。
四、公文的种类(一)按行文关系,可划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三种。
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平行文是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的行文。
(二)按涉密程度,可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普通公文四种。
(三)按紧急程度,可划分为特急件、急件和平件三种。
特急件是指事关重大、时间紧急、需要突破常规加速传递和处理的公文;国办规定7个工作日内办完的为特急件。
急件,是指要在确定的时间内传递和处理的公文,国办要求是14个工作日;平件,是指没有时限要求的公文。
(四)按内在属性,可划分为指导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公布性公文、商洽性公文等。
(五)按来源,可分为收文和发文。
(六)按功用,可划分为13种,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1、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公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公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高永贵公文写作与处理课件
一、什么是公文
是一种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机关依法行政和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分类:
法定性公文,
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更案、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记要、决议、指示、意见、公报、条例、规定。
非法定性公文:
规章、细则、简报、计划、调查报告、会议记录、讲话稿等。
三、公文的行文关系
下行文:上级向下级行文,如命令、批复、指示等行文方式:逐级行文、多级行文。
上行文:下级向上级行文,如请示报告等
行文方式:逐级行文、不得越级行文。
平行文:不相隶属的同级机关或部门之间的行文,如函。
注意:
1、部门行文规则:
政府各部门可以相互行文;可以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2、联合行文规则:
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可以联合行文。
3、请示的行文规则: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4、受双重领导机关的行文: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