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梁煤田沉积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兴隆县久长矿业有限公司大银子峪煤矿一带煤田地质特征介绍兴隆县久长矿业有限公司大银子峪煤矿一带煤田地质特征。
标签:煤田区域地质煤层特征煤层沉积特征1矿区位置位于兴隆县城70°方位,隶属于兴隆县蘑菇峪乡门子哨村管辖,面积为2.2756km2。
2区域地质条件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I2),燕山台褶带(Ⅱ22)、马兰峪复式背斜(Ⅲ27),宽城凹褶束(Ⅳ224),庙梁复向斜(Ⅴ)之中。
该区的中—上元古界最为发育。
元古界之上,主要被中侏罗世火山岩建造及类磨拉斯建造不整合覆盖,其下有下侏罗统含煤地层断续出露。
区内的断裂构造亦较发育,近东西向的主干断裂被北东向的新生断裂节节错移。
2.1地层出露地层为中上元古界蓟县系(Jx)雾迷山组(Jxw)、洪水庄组(Jxh)、铁岭组(Jxt);青白口系(Qn)下马岭组(Qnx)、长龙山组(Qnc)、景儿峪组(Qnj),中生界侏罗系下统下花园组(J1x),中统九龙山组(J2j)、髫髻山组(J2t);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
2.1.1含煤地层侏罗系下统下花园组(J1x)不整合于元古界地层之上,为该区含煤岩系。
出露于矿区南部平顶山向斜南侧以及矿区北侧1线至4线F1断层与F4断层之间,呈条带状东西向展布。
其余地段均被中侏罗统九龙山组、髫髻山组所覆盖。
其岩性组合分:底部砾岩段;中下部粉砂岩、泥岩,板状钙质泥岩(或泥晶灰岩)夹煤层段;中上部板状钙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段;顶部砾岩段。
从下至上为:灰色泥质砾岩、粗砂巖、局部为角砾岩;中下部依次向上为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及炭质泥岩夹煤层(可采煤层),其上为钙质泥岩(或泥晶灰岩);中上部为黑灰色炭质页岩、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夹煤线,上部为钙质泥岩;顶部为灰色砾岩段。
厚度>150.92m。
2.2构造2.2.1区域构造矿区平顶山向斜两翼。
矿区中—上元古界最为发育。
元古界之上,主要被中侏罗统火山岩建造及类磨拉斯建造不整合覆盖,其下有下侏罗统含煤地层断续出露。
6.3水环境影响评价6.3.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6.3.1.1 地表水系大南湖矿区西区及周边地表无常年水流,只在夏季突发短暂暴雨时可形成暂时性洪水汇集于沟谷中。
6.3.1.2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矿区规划涉及新建矿井,其建设周期较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污染源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施工现场的废水。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氨氮、动植物油等。
施工废水主要是清洗车辆清洗、设备维修等带来的一定量的含油废水,施工建筑材料在雨水冲刷下产生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SS)和极少量的油类等。
此外,井筒施工在穿越地下含水层时若不采取措施将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水层疏干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
以上产生的水污染物,若不对其采取措施而直接排入地表沟谷中,会对地表沟谷两侧的土壤产生一定的影响。
评价提出:(1)在降雨时对某些建筑材料及时遮盖以减少雨水冲刷产生污水,对污染较重的废污水应设临时储存及处理装置。
(2)在施工现场设置固定的冲洗场,设备及车辆定期冲洗,不允许将冲洗水随时随地排放,在冲洗场设废水隔油沉淀池,沉淀后的废水复用于施工用水。
(3)对于新建项目,其建设期间生活污水的水量较小,评价提出在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区要设移动式或其他简易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回用于施工降尘洒水等。
(4)井筒及大巷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必须排入地面场地集中水池中与施工废水一并沉淀处理,处理后废水回用于施工或场地降尘洒水,处理后多余的废水外排入附近沟谷中自然蒸发。
另外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工作面准备结束前地面矿井水处理系统和排水管道应建成并调试完毕,以便在矿井试生产阶段即实现矿井水处理和达标排放。
采用上述环评提出的治理措施后,矿区建设期对地表沟谷的影响轻微。
6.3.1.3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由于本矿区及周边无地表水体,因此本次评价对运营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分析污废水处理措施的可行性。
地质构造对庙梁煤田的破坏作用摘要:总结并完善了庙梁煤田构造特点,给出了构造形成原因及对煤田的破坏结果。
关键词: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庙梁煤田东西走向长约13km,南北宽2.0km,稍呈东宽西窄状庙梁煤田,地处中朝准地台(I2),燕山台褶带(Ⅱ22)、马兰峪复式背斜(Ⅲ27),宽城凹褶束(Ⅳ224),庙梁复向斜(Ⅴ)之中。
由于经过剧烈的构造运动,本区既有大量的断裂破坏,又有褶皱影响,构造十分复杂。
本文就庙梁煤田数十年的开采实践以及庙梁煤田多次补充勘探结果,对庙梁煤田复向斜五级构造单元的构造特点进行总结、补充和完善。
1 断裂构造庙梁煤田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走向东西向的正、逆断层和北东、北西走向的正平推断层。
F2正断层:位于煤田最北部。
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80°,落差在300m左右。
F2走向长11000m,地表和井下清晰可见。
断层下盘(北盘)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上盘(南盘)为煤系及煤系以上地层。
该断层是庙梁断陷盆地煤田沉积的北部边缘,形成印支运动期。
F3正断层:位于庙梁背斜南。
走向270°,倾向180°,倾角60°~80°,落差100m,走向长9000m。
井下已揭露。
该断层在冰沟脑以西200mZk3钻孔附近被F6断层截断,F3形成于燕山运动期,对煤层破坏严重。
F4逆断层:位于煤田东南部塌山南井和岳伙房煤矿的平顶山向斜轴附近。
走向270°,倾向180°,倾角55°,落差25m,走向长1050m。
井下巷道揭露。
F4形成于燕山运动期,对煤层破坏严重。
F5正平推断层:位于煤田西部滦河河床部位,走向170°,倾向260°,倾角落差不祥。
F5走向长1100m,截断了平顶山向斜。
F5形成于燕山运动期,对煤层破坏严重。
F6正平推断层:位于煤田中西部大冰沟脑以西200m,走向170°,倾向260°,倾角80°落差100~110m。
陕西华电榆横煤电公司小纪汗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陕西华电榆横煤电公司环评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二○○九年八月1规划方案简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划方案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规划方案产业政策相符性及与相关规划协调性 (1)2.2规划存在缺陷 (1)3环境现状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0)4.1地下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生态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地表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环境空气影响及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固体废弃物排放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社会环境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环境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公众参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优化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总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纪汗井田地处陕西省榆林市境内,行政区划属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汉乡、芹河乡、岔河则乡和牛家梁镇管辖。
井田东西长13.05~23.43km,南北宽7.88~14.33km,面积251.75km2;井田总资源量3171.57Mt,设计可采储量1893.51 Mt,矿井服务年限126.2a。
汝箕沟煤田延安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模版汝箕沟煤田位于中国陕西省延安市境内,是一个重要的煤田资源区域。
延安组是该煤田区域重要的煤系地层之一,其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对于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汝箕沟煤田延安组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进行详细探讨。
一、汝箕沟煤田延安组沉积环境1. 沉积环境分类延安组主要包括混积沉积、湖泊沉积和河流沉积等不同的沉积环境。
(1)混积沉积环境混积沉积环境主要分布在煤田的中部地区,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灰岩构成。
在该环境下,河流水流速度较快,悬浮物质较多,沉积物分选性差,形成砂质和泥质沉积。
(2)湖泊沉积环境湖泊沉积环境主要分布在煤田的南部地区,主要由泥岩和砂岩构成。
在该环境下,沉积物质主要由湖泊水域中的悬浮物质沉积而成,沉积物分选性较好,形成泥岩和砂岩交替的层序。
(3)河流沉积环境河流沉积环境主要分布在煤田的北部地区,主要由砂岩和泥岩构成。
在该环境下,河流水流速度较慢,悬浮物质较少,沉积物分选性好,形成厚层的砂岩和泥岩。
2. 沉积特征延安组的沉积特征主要包括岩性、厚度、层序和构造特征等。
(1)岩性延安组主要岩性包括砂岩、泥岩和灰岩等。
其中,砂岩呈灰色或暗灰色,粒度粗细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层理和变形构造;泥岩呈灰色或暗灰色,质地细腻,具有良好的分选性;灰岩呈灰色或暗灰色,具有较高的含石英量和钙质含量。
(2)厚度延安组的厚度较大,一般在100~200米左右,最薄处约为50米,最厚处达到300米以上。
(3)层序延安组的沉积物以泥岩和砂岩为主要组成,层序较为复杂,有交替分布的层序特征。
常见的层序包括迭代层序、逆性层序和叠生层序等。
(4)构造特征延安组的构造特征主要包括褶皱、断裂和背斜等。
其中,褶皱多为顺向褶皱,呈东西向或东北西南向展布;断裂主要为走向断裂,呈北东向或东北西南向展布;背斜主要为对称性背斜,早期背斜呈东西向,晚期背斜呈东北西南向。
二、汝箕沟煤田延安组的聚煤特征1. 煤层分布与厚度延安组煤层多呈浅埋型和中埋型分布,一般埋深在200~500米之间。
前言阳泉一矿位于山西省阳泉市西北部和盂县东南部,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的北部,隶属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管辖。
一矿东邻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矿、三矿;西邻七里河井田(规划井田);北邻荫营煤矿及程庄井田(规划井田)。
井田东西走向长约14.5km,南北宽约9.8km,面积约83.6126km2。
一矿现有北头嘴和北丈八两对生产井口及一座重介质现代化洗煤厂,矿井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生产系统。
北丈八井始建于1957年,后因国家压缩基建规模,于1960年停工缓建,1973年初恢复建设,1979年9月投产,北丈八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1989年经改扩建后设计生产能力达到330万吨/年,2005年一矿北丈八井生产能力核定为560万吨/年。
2006年一矿北丈八井生产能力核定为750万吨/年。
第一节井田概况一、地理概况1、交通位置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一矿位于山西省阳泉市西北部和盂县东南部,落雁垴——庙梁分水岭便是阳泉市、盂县在井田内的行政分界线。
井田西南部、南部和东部分别为阳泉市旧街、兴辛及平坦乡管辖;西北部、北部分别归盂县的南娄、路家村乡及阳泉市的燕龛乡和荫营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东经113°21′10″—113°29′21″,北纬37°55′26″—37°58′41″。
一矿工业广场旁有铁路专用线与电气化双轨石太线阳泉车站接轨,运距10km。
一矿的公路往南行2km经赛鱼口和太旧高速公路以及307国道线相连,与阳泉、平定、盂县、寿阳等各市县连成公路网。
阳泉市内有一路公共汽车和阳煤集团矿交车直达一矿,交通十分方便。
2、地形、地貌本井田位于太行山北段西翼,以落雁垴——庙梁——佛爷梁——王兰山——刘备山分水岭呈大致东西向横贯井田中南部,形成中部高而南北低的地势。
井田内地形切割强烈,南坡较北坡更甚,“U”字形、“V”字形冲沟极为发育,其山脊与沟谷多数呈大致北北东向排列于分水岭两侧,尤如羽状,形成了复杂的中低山地形地貌。
1.1.1研究背景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约占65%,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
随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比不会低于60%,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
由于国家煤炭资源开发重点转向西部,且西部地区浅部煤炭资源已基本被开发,待开发的资源大多是中深部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
为适应国家建设特大型煤炭企业的需要,解决西部深层煤炭开采的技术难题,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先进的煤矿建井技术。
2.1.1工程基本情况台格庙矿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行政隶属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
矿区规划总面积771.0km 2 ,规划总资源量14427.72Mt,整装配置给神华集团公司勘查开发。
矿区可采煤层共15层,埋藏深度519~919m,地质构造简单,为近水平煤层,煤层赋存较稳定、煤质优良、开采技术条件较好,适合建设大型安全高效矿区,地理位置如图2.1所示。
图2.1 新街矿区地理位置2.1.2地质情况2.1.2.1工程地质根据地质勘探成果分析,斜井工程穿越地层由老至新发育有: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 1-2y )上段、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 2z )、安定组(J 2a ),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 1zh ),第三系上新统(N 2 )和第四系(Q 4 )。
(1)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 1-2y )斜井工程落底于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上部。
岩性为灰白色高岭土质胶结的细砂岩、粉砂岩,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和泥岩。
(2)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 2z )该地层岩性组合上部为灰绿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呈互层出现;下部为灰绿、青灰色中~粗砂岩,中夹粉砂岩、砂质泥岩。
在矿区北部一带底部为砾岩或含砾粗粒砂岩。
钻孔揭露该组地层厚度平均143m。
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3)侏罗系中统安定组(J 2a )岩性组合为绛紫色或棕红色细~粗粒砂岩夹薄层紫红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
兴和县基本概况兴和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紧邻鄂尔多斯、大同、锡林郭勒三大煤炭基地,是蒙西煤炭东运的必经之地。
辖五镇二乡,总面积31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万亩,总人口30万人。
地理坐标为40°26′40″—41°26′27″,东经113°21′9″—114°7′47″。
境内公路网络纵横交错,110国道、京藏高速公路(G6)、京新(G7)高速、集张铁路、准(格尔)—兴和运煤重载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的呼张高铁穿境而过。
公路干线13条,公路总里程达到1166公里。
距离首都北京240公里,距首府呼和浩特市220公里。
(一)地形地貌地处阴山北麓,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 1500 米。
山川相间,河滩穿插,丘陵、平原、山地镶嵌分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6.5% 、 38.2% 和 25.3% 。
山脉主要有南部大南山、东部大青山、西部岱青山和北部武大喇嘛山,境内最高峰为大南山的黄石崖,海拔 2334.7 米。
(二)气候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寒暑剧变的特点。
全县年平均气温 4.2‴,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13.8‴,极端最低气温为-33.8‴;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42‴;无霜期为95-130天,≥10‴,积温为2300-2400‴;年平均日照总时数3100小时;年降水量分布不平衡,十年九旱,年年有灾,冬春雨雪少,夏季降雨集中,年降水量为380-4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2060毫米,年平均大风日数45.2天,最多日数为66天。
春季常大风,出现沙尘暴天气,加剧春旱,形成土壤风蚀沙化。
(三)水资源1、全县水文资料兴和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分布不均匀,年平均降水量为394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强度大、历时短。
一.地质构造普查(一)井田地层孙家岔井田一半为掩盖区,井田除在乌兰木伦河、庙沟、车尔盖沟及燕家沟沟谷两岸有部分直罗组和延安组地层出露外,其余地段均被新生界地层所覆盖。
井田内钻孔揭露的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三叠系中上统延长组(T2-3y)为—内陆河流相沉积,是本区含煤地层延安组沉积基底。
由于古风化剥蚀,顶界面起伏不平,井田内最大揭露厚度88.86m。
区域厚度88~200m。
该组地层岩性单一,为一套巨厚层状灰绿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一般可依据其灰绿色中粒砂岩的出现作为标志,并以此与延安组区分。
y)2.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假整合于延长组之上,为本井田含煤地层,全区分布,在井田东部乌兰木伦河沿岸及沟谷处,因受后期剥蚀,缺失上部地层,残存最小厚度仅64.89m;在井田西南部,保留完全,厚度最小212.71m,最大244.9m,一般228m左右。
z)3. 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假整合于延安组之上,为一套内陆河流~湖泊相沉积建造。
该组地层因受后期剥蚀,仅在井田西南残存其下部地层,出露于庙沟、车尔盖沟、燕家沟等上游地段。
其残存厚度最大77.7m,岩性以绿灰色、兰灰色、浅黄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有中、细粒砂岩。
j)4. 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N2不整合于侏罗系之上,零星分布于井田西部,出露于燕家沟、车尔盖沟、市政沟等沟谷上游,厚度小而变化大,西厚东薄,实测19.00m。
下部为紫红色、棕红色块状粘土、亚粘土、亚沙土,具白色钙质网脉,含数层似层状钙质结核,弱固结。
中上部为微显红色的亚粘土,具小型交错层理。
L)5. 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2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主要分布于井田西部的塬峁丘地,出露于井田冲沟沟头两侧,呈块状展现,实测厚度 6.1m。
岩性以浅灰黄色、淡红色黄土为主,夹不等厚浅红色砂质粘土,底部为亚沙土或细沙层。
垂向节理发育,其中夹许多沿层面分布的钙质结核。
6. 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s)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全区零星分布。
平顶山煤矿概况平顶山煤矿概况第一章平顶山矿区概况第一节平顶山煤田地质概况平顶山煤田位于河南省中部,属华北聚煤区豫西煤田的一部分。
根据煤层赋存地质条件,勘探程度及开发情况,平顶山煤田划分为平顶山矿区和韩梁矿区。
平顶山矿区。
平顶山矿区东起沙河和汝河交汇带的洛岗断层,西抵红石山附近的郏县断层,南至湛河北岸的煤层露头,北至汝河附近的襄郏断层。
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含煤面积650平方公里。
矿区外西南边缘为上元古界震日系和古生界寒武系组成的海拔80-1150米的残丘。
矿区中部及北部有二叠系“平顶山砂岩”及“石千峰砂岩”组成的海拔300-500米的低山丘陵。
残丘及低山丘陵大致呈北西向延伸,其间为新生界覆盖的谷地,海拔70-130米,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平顶山矿区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良好。
平顶山矿务局现有20对生产矿井,地方国营香山煤矿都分布在该区。
韩梁矿区。
韩梁矿区位于平顶山市区西北50多公里的宝丰、鲁山境内,为一弧顶向南,轴向北东的弧形构造。
南北走向长约18公里,东西走向宽约4公里,-300米含煤面积61平方公里。
韩梁矿区为低山丘陵地形,区内标高变化于200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边缘地区的青草岭、娘娘山地势较高,娘娘山海拔525米。
韩梁矿区煤层埋藏较浅,有利于地方煤矿开发。
该矿区由平顶山矿务局高庄矿、大庄矿两对矿井外,尚有韩庄矿、梁洼矿、苗李矿等地方国营煤矿和为数不多的乡镇煤矿及个人煤矿。
平顶山煤田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煤田之一,煤田储量丰富,煤质优良,煤层稳定,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亦不太复杂。
平顶山市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有充足的劳动力和较好的工农业生产基础,为平顶山煤田的开发创造条件。
加上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煤炭资源比较缺乏,平顶山煤田的开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平顶山地表水体及水系概况白龟山水库:位于沙河中游地带的平顶山市区西南境内,积水面积1380平方公里,拦河坝顶标高109.0米,设计洪水位105.5米,校核洪水位107.米,汛期限制水位102.0米,兴利水位103米,死水位97.5米。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井田位置及交通
神木县三江能源有限公司煤矿整合区位于神木县城西约11km处,行政区划隶属神木县城关镇、瑶镇乡管辖。
整合区地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大保当普查区的东北边缘地带,西部与陕西汇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凉水井煤矿相接,西北部与东湾井田相接,南部分别与神木县西沟乡胶泥圪崂煤矿、神木县平板玻璃厂供销有限公司旧村梁煤矿和神木县西沟乡沙沟峁乡办煤矿相接,东部及北部暂无矿权设置。
榆(林)~神(木)二级公路(S204省道)、榆(林)~神(木)高速公路和西(安)~包(头)铁路并行从整合区南部边缘东西向通过。
整合区西南距西(安)~包(头)铁路锦界车站18km,东距神木县城11km,南距榆林市99Km,北距包头市299Km,交通便利。
榆林机场已经建成投入运营,可飞全国各大中城市。
交通可谓四通八达,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快捷方便。
井田交通位置见图1-1-1。
二、自然地理
(一) 地形地貌
整合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地貌地形变化较大,沙滩地势开阔平坦,南高北低,最高处位于整合区的南部边界的。
Value Engineering• 187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柴登梁勘查区煤层煤质特征研究Study on Coal Seam Co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haidengliang Exploration Area in Dongsheng Coal Fieldin Inner Mongolia陈华飞 CHEN Hua-fei(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青岛266000)(The 1st Prospecting Team of Shangdong Coal Geolog^^Bureau,Qingdao266000, China)摘要:东胜煤田柴登梁勘查区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好,煤炭资源丰富,共获得煤炭资源量约36亿u通过对柴登梁勘查区煤层煤质 数据的分析,总结了柴登梁勘查区侏罗纪延安组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变化规律,对其工业用途进行了评述,探讨了煤炭综合利用和 深加工的思路,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coal resources in the Chaidengliang exploration area of Dongsheng coal field are good and the coal resources are abundant,and the total amount of coal resources is about 3.6billion ton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al seam coal quality data in Chaidengliang exploration area,the co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rules of the Jurassic Yan'an Formation in Chaidengliang exploration area are summarized,the industrial use is reviewed,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deep processing idea of coal are discussed,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关键词:煤质特征;工业用途;柴登梁勘查区K e y words:co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industrial use;Chaidengliang exploration area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187-02〇引言勘查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行政隶属 东胜区泊江海镇,东部局部地段位于罕台庙乡境内,其所 处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I)鄂尔多斯台坳(玉4)东胜凸起(I/)勘查区含煤地层为诛罗纪延安组,厚189.49耀279.76 m,平均 238.42 m。
中国煤田地质(一)、含煤地层与煤层我国地史上的聚煤期有14个,其中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为主要聚煤期。
在这7个主要聚煤期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4个聚煤期更为重要,相应煤系地层中赋存的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8%以上,煤层气资源占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以上。
1、主要聚煤期含煤地层(1)主要含煤地层分布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聚煤作用在我国北方形成海陆交互相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赋存在华北赋煤区,含煤面积80万km2,构成了我国最主要的煤层气聚气区,即华北聚气区。
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的主体部分,地理分布范围西起贺兰山-六盘山,东临勃海和黄海,北起阴山-燕山,南到秦岭-大别山,包括了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南部、辽宁南部、甘肃东部、宁夏东部、陕西大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的广大地区。
在华北赋煤区内,还广泛发育了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并见零星上三叠统和第三系含煤地层分布。
晚二叠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在我国南方十分强烈,含煤地层广泛分布于秦岭-大别山以南、龙门山-大雪山-哀牢山以东的华南赋煤区内,构成了我国华南煤层气聚气区。
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地台和华南褶皱系,地理分布范围包括西南、中南、华东和华南的12个省区。
华南赋煤区内除有以龙潭组为代表的上二叠统含煤地层外,还有上石炭统、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第三系等含煤地层分布。
下-中侏罗统下-中侏罗统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北赋煤区,在华北赋煤区的分布也较为广泛。
西北赋煤区由塔里木地台、天山-兴蒙褶皱系西部天山段和秦祁昆仑褶皱带、祁连褶皱带、西秦岭褶皱带等大地构造单元组成,地理分布范围包括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贺兰山-六盘一线以西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全部或大部。
早-中侏罗世的聚煤作用在西北赋煤区广泛而强烈,所形成的煤炭资源在该区占绝对优势地位,并构成了我国西北煤层气聚气区的主体。
阳泉一矿概况第一节矿区概况阳泉矿务局一矿位于阳泉矿区的西北部,山西沁水煤田的东北边缘,太行山平缘大背斜西翼,距市中心8公里处。
阳泉矿务局矿区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13°25′,北纬37°50′,阳泉矿区的桃河南岸,有石太铁路横贯矿区,东达石家庄与京汉铁路接轨,为矿区重要运输干线,东西方向有与铁路平行的公路线,矿区有讨论支线6-11公里,公路网通到各个厂房地点。
本矿区距太行山中部西侧是山西高原东部之山岳丘陵地带,区内山势急缓不一,河谷纵横,矿区标高在东部阳泉车站附近+600米处,最高为北头嘴西部的庙梁,标高为+1364米。
本区内的桃河为主要河流,其最大流为蒙村河,义井河等。
桃河为间歇性河流,河床宽度达300-500米,平时流量甚小,雨季则水量大增,水位上升,浸没河岸。
夏季流量为2-4m3/s,最大为1995年8月,达到2200m3/s。
本矿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气候区域,矿区内最大降雨量为844.2毫米,最小降雨量为240毫米,最高气温为40.2℃,最低气温为-19.2℃,春、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南风,秋季多西风,矿区土壤冻结深度为0.5-0.7米,冻结期为十一月至次年三月。
矿区电源有太原经榆次至阳泉,和娘子关至阳泉的110KV输电线及阳泉发电厂组成的网络供给电源。
矿区水源主要由桃河冲击层中开凿的水井供水,另有一个钻孔取地下岩层水,补充供水不足,沽水期供水较困难,娘子关东水西调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及煤层特征一地质特征阳泉矿务局一矿井田位于山西沁水煤田阳泉矿区西北部,区内广泛发育波壮短轴褶曲,形式以倾壮褶曲和马鞍壮褶曲为主,褶曲幅度向深部变大,在8#煤层中发育有挠曲构造,局部倾角可达35°-70°。
井田内断裂构造稀疏,以正断层为主,落差一般在3米以下,局部倾角可达35°-70°。
井田内还广泛发育有古河床冲刷及陷落柱。
古河床冲刷:在北头嘴(3#煤层)广泛发育,北四尺井(12#煤层)大面积发育。
采煤沉陷区受损建筑物的加固与处置摘要:目前,开采村庄下面的煤碳资源问题特别突出,随着煤矿开采和建筑物保护技术应用于压煤村庄下采煤,村庄民建、公建及养殖场等受采煤影响而损坏的建筑物、构筑物,需要及时进行加固和处置,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通过对赵固矿区受采煤沉陷导致建筑、构筑物受损的具体情况的介绍,对采煤沉陷区的受损建筑物的加固和处置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建筑物;构筑物;加固;处置一、基本地质概况和稳定性分析焦煤集团辉县境内矿区呈西北高东南低缓慢倾斜地势,地形简单,地面绝对标高74.1--100m,地表潜水位较高(一般潜水位在地表以下1.5--2m)。
矿区地质采矿条件较为特殊,冲积层厚度为360--808m、采深为550--1000m、采厚为3.5--6.5m。
尤其是采用厚煤层综合机械化一次性采全高工艺之后,推进速度快,造成的覆岩破坏和地表沉陷环境灾害异常严重,沉陷控制和损害治理难度极大。
矿区地处太行山南部平原,第三、四系地层有巨厚冲积层,地表近水平,地表水位高,开采后地表沉陷速度快,地表积水迅速,开采过程中對地表建筑物造成损害大,影响村民的安全居住。
因此,矿区采煤沉陷受损建筑物、构筑物加固和处置工作难度大,任务重。
根据实地测量赵固矿区开采厚度为3m时地表部分出现积水,开采厚度为4.5m、单工作面开采时地表在旱季即出现积水,采煤沉陷引起地表变形、裂缝,导致诸多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企业、种植养殖场等房屋的墙体严重开裂、倾斜,门窗变形,一些房屋已经倒塌,建筑物、构筑物遭到严重损坏。
二、对受损建筑的分级评估对建筑物的分级评估,根据国家建设部出具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等的有关规定。
危险房屋是房屋主体结构已严重损坏,或重要构件已经属危险构件,随时可能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从房屋地基基础、主体承重结构、围护结构的危险程度,结合环境影响以及发展趋势,经安全性鉴定和评估,将房屋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庙梁煤田沉积环境
[摘要]总结了庙梁煤田侏罗系下花园组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关键词】断陷盆地;下花园组;沉积环境
庙梁煤田地处中朝准地台(I2),燕山台褶带(Ⅱ22)、马兰峪复式背斜(Ⅲ27),宽城凹褶束(Ⅳ224),庙梁复向斜(Ⅴ)之中。
地理位置位于河北省承德、宽城、兴隆三县交界处。
煤田走向东西长约13km,南北宽2.0km,稍呈东宽西窄状。
该区的中—上元古界地层十分发育,煤系地层之上被中侏罗世火山岩建造及类磨拉斯建造不整合覆盖。
区内有暖儿河煤矿、塌山煤矿、岳伙房煤矿、久长矿业有限公司和已经关闭的10个乡镇小矿。
通过各生产矿井调查以及近年来对煤田西部补充勘查工作的研究,认为庙梁煤田属于典型的侏罗系山间断陷盆地型沉积类型,盆地四周出露有大量的蓟县系雾迷山组等燧石条带白云质灰岩。
煤系地层沉积中心与富煤带展布相一致。
北部小印子峪以西400m-庙梁-塌山以东300m(即F2断层)为断陷盆地的北部边缘,南部城墙峪以西300m-王庄-塌山以东200m为盆地的南部边缘。
1、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1.1 古盆地地理特点
通过对钻孔资料、井巷地质资料和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分析,煤田东部宽城县塌山煤矿古盆地地层有蓟县系、青白口系、寒武系地层出露且完整;煤田西部小印子峪、大印子峪滦河分矿、煤田西南部门子哨煤矿只有元古界蓟县系、青白口系,缺失寒武系地层。
盆地西部、西南部煤系地层直接沉积在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地层之上。
可见庙梁煤田古盆地地理特点是西部、西南部高,东部低的特点。
从古盆地西部、西南部风化剥蚀较重(缺失寒武系),而东部剥蚀较轻(寒武未被剥蚀)以及煤系地层底部砾岩沉积厚度可说明上述特点,煤田东部塌山煤矿底部砾岩厚达63m,而西部久长矿业有限公司小印子峪、大印子峪、门子哨底部砾岩仅20m左右,说明古盆地基底不平且东部低,西、西南部高的特点,经过底砾岩、粗砂岩沉积之后盆地趋向平稳,为煤层沉积打下良好基础。
1.2 煤聚积环境
据地表、巷道、钻孔岩芯观察分析,确定含煤段沉积相有河流相、滨湖相、沼泽泥炭沼泽相、深糊相、滨湖相、河流相。
1.2.1 河流相
主要沿盆缘断裂向盆地中心沉积,由砾岩、角砾岩组成。
砾石成分以灰岩、泥页岩及燧石碎块为主,磨圆分选性差,砾石大小不一,具斜层理。
该相带遍及整个煤田且东部厚西、西南部薄,东部塌山60m,西部小印子峪20m,平均厚度40m。
1.2.2 滨糊相
由粗砂岩、细砂岩组成,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和岩屑为主,斜层理、微斜层理及水平层理发育,沉积厚度稳定,平均厚度20m。
1.2.3 沼泽、泥炭沼泽相
经过河流相、滨糊相的大量沉积后,盆地趋于平稳,剥蚀区与沉积区高差减小,盆地充填了粉砂岩沉积,水量十分充沛,此时适合植物大量生长,植物遗体大量聚积形成泥炭层,是良好的聚煤场所。
平均厚30m。
1.2.4 深湖相
由粉砂质泥岩、板状泥岩组成,岩性以石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水平层理十分发育,有很少量植物茎化石。
该层沉积稳定,是良好的煤层盖层和标志层。
厚30m左右。
1.2.5 滨湖相
以砂岩沉积为主,成分以石英长石和岩屑为主,水平层理发育,沉积稳定,厚20m左右。
1.2.6 河流相
以砾岩、角砾岩沉积为主,砾石成分以灰岩、燧石碎块及泥页岩碎块为主,厚度不十分稳定,磨圆分选差、无层理,厚度10m左右。
1.3 煤沉积中心
据钻孔、生产矿井和野外地质调查分析,煤田含煤建造等厚线呈东西向展布,确认沉积中心在东部和南部。
东部宽城县塌山煤矿煤系地层最大厚度在220-240m,中东部暖儿河煤矿(庙梁)煤系地层最大厚度在200-220m,而西部久长矿业有限公司小印子峪、大印子峪、门子哨煤系地层最厚在140-150m。
1.4 富煤带展布
庙梁煤田聚煤一层,可采煤层一层,煤层等厚线总体沿东西向展布,塌山煤矿煤层最厚19.8m,暖儿河煤矿(庙梁)煤层最厚18.18m,西部久长矿业有限公司煤层最厚11.8m,门子哨煤矿煤层厚度8-10m,煤沉积中心在煤田东部和南部。
2、庙梁煤田沉积顺序
庙梁盆地为中生代印支运动期断陷盆地,盆地呈东西走向延伸。
在地表出露、井巷工程及钻孔揭露的地层中发现盆地沉积基底为蓟县系、青白口系、寒武系地层。
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地层缺失。
盆地内依次沉积有侏罗系下花园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地层及极小范围的第四系。
见庙梁煤田地层表。
2.1 侏罗系下花园组
侏罗系下花园组沉积在盆地的底层,沉积范围基本遍布整个盆地。
是一套由粗到细再到粗的沉积过程,含一层该盆地内唯一可采煤层。
该组的岩性组成为底部砾岩,下部粗、细砂岩,中部黑色粉砂岩、泥岩夹煤层、板状泥岩、粉砂岩,上部砂岩和顶部砾岩。
该组厚10-240m不等。
2.2 侏罗系九龙山组
侏罗系九龙山组与下花园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该组地层以火山灰沉积为主,主要有灰绿色灰紫色凝灰质砂岩、砾岩、粉砂岩、泥岩沉积。
遇水易风化成泥状。
该组不含煤。
厚度在125m以上。
2.3 侏罗系髫髻山组
该组地层与九龙山组地层为整合接触关系。
髫髻山组以安山岩、集块岩、集块熔岩、流纹岩夹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为主,岩石坚硬不易风化,厚度在500m 以上。
与煤田四周的蓟县系白云质灰岩构成区域内十分险要的地形地貌,煤田地质钻探十分困难。
2.4 第四系
以粘土和坡积物为主,只有在沟谷地带赋存很少,厚度0-15m。
3、结语
庙梁煤田属典型的侏罗系山间断陷盆地沉积。
古盆地地理特点是西、西南部高东部低,北部小印子峪以西400m-庙梁-塌山以东300m(即F2断层)为断陷盆地的北部边缘,南部城墙峪以西300m-王庄-塌山以东200m为盆地的南
部边缘。
参考文献
[1]王秘新《庙梁煤田聚煤规律》《河北煤炭》1999年3期.
[2]承德市地质队《河北省承德市暖儿河井田西部煤矿普查地质报告》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