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黑白板的信任敏感Web服务组合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702.15 KB
- 文档页数:11
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在原有EDR平台授权的基础上,对终端授权数量进行扩容。
基于A1智能分析引擎+行为检测机制为核心构建终端主动防御能力。
通过灵活多样的处置方式、微隔离等自研技术达到快速响应的效果,本项目应能在运维、管理、技术支持、巡检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运维方便,在服务期内提供不少于每半年一次的上门巡检服务,同时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技术响应服务。
(二)需满足的质量、安全、技术规格、物理特性等要求二、项目其他要求(一)网络信息安全要求11认证授权:保证用户的合法性和用户使用信息资源的权利,避免内部敏感信息泄露和服务所提供的信息资源被非法访问,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12.信息保密:充分利用密码技术,对于需要保密的信息,采用密码技术进行加解密处理,防止信息的非授权泄露,确保涉密信息在产生、存储、传递和处理过程中的保密。
1.3.数据完整性:建立数据完整性检验机制,保证收发双方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信息被非授权修改。
14.审计:记录应用运维、管理及运行日志,对事件进行分析,并能提供预警信息。
1. 5.数据备份;利用数据库的备份功能将建设的平台和系统数据备份到指定的服务器或存储系统上。
16.要求投标人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软件安全、用户安全、数据安全等几个方面提出配套的安全体系完善方案,以便防范安全风险,网络安全要求达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O或以上要求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或承诺上线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O的要求。
(二)准入要求2.1.系统准入规范:项目系统部署应遵循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和网络安全相关制度或规范要求,对学校网络服务、云计算资源服务、域名服务等都应落实专人负责,定期巡检。
2. 2.部署运维:部署在学校内私有云环境,投标人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相关业务完成私有云环境申请,负责规范部署系统所在操作系统和应用、数据库等环境。
部署在公有云环境,投标人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相关业务完成公有云环境申请,负责部署系统所在操作系统和应用、数据库等环境。
Web 安全与防护策略:保护网站免受攻击的措施网络安全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保护网络系统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防止未授权的访问、使用、公开、损坏、修改、破坏、丢失等行为的发生。
针对网站安全,首先需要进行综合性的风险分析和评估,然后针对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策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保护网站免受攻击的措施。
1.更新和维护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的漏洞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突破口之一。
因此,及时更新和维护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是保护网站安全的重要措施。
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最新补丁,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和端口,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的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强化认证和授权机制通过强化认证和授权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对网站的访问和操作。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限制登录尝试次数,实施双因素认证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黑客通过猜测密码或暴力破解密码的方式进行非法登录。
同时,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设置相应的访问和操作限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和操作其合法的部分。
3.数据加密保护将网站的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黑客通过网络嗅探手段获取敏感数据。
对于用户的登录密码和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可以使用哈希函数、对称加密算法或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
此外,使用安全套接层(SSL)协议对网站进行加密传输,可以有效地防止中间人攻击。
4.安全漏洞扫描和漏洞修复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可以有效地减少黑客攻击的风险。
可以使用专业的安全扫描工具对网站进行扫描,发现存在的漏洞并及时修复。
同时,关注漏洞信息的公开发布渠道,并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也是保护网站的重要措施。
5.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和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阻止黑客对网站的非法访问和入侵,并及时检测和报警。
防火墙可以过滤网络数据包,根据规则对进出网站的数据进行检查,阻止不符合规则的访问和连接。
黑盾WEB应用防护抗攻击系统技术白皮书福建省海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文档信息文档名称黑盾WEB应用防护抗攻击系统技术白皮书文档编号HDWAF-WhitePaper-V1.2保密级别商密制作日期2010-9作者LCM 版本号V1.2 复审人复审日期修订项修订者版本号修订内容概述复审人发布日期扩散范围扩散批准人版权说明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福建省海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
任何个人、机构未经福建省海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福建省海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 -目录文档信息 (2)版权说明 (2)1. 应用背景 (4)2. 产品概述 (5)3. 产品特色 (6)4. 产品特性 (9)5. 部署模式 (11)6. 服务支持 (11)福建省海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 -1. 应用背景随着计算及业务逐渐向数据中心高度集中发展,Web业务平台已经在各类政府、企业机构的核心业务区域,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增值业务等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Web应用越来越为丰富的同时,Web 服务器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处理性能及蕴含的较高价值逐渐成为主要攻击目标。
SQL注入、网页篡改、网页挂马等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据CNCERT/CC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我国大陆有4.2万个网站被黑客篡改,其中被篡改的政府网站2765个。
这些攻击可能导致网站遭受声誉损失、经济损失甚至政治影响。
各类网站客户已逐渐意识到Web 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但传统安全设备(防火墙/UTM/IPS)解决Web应用安全问题存在局限性,而整改网站代码需要付出较高代价从而变得较难实现.防火墙,UTM,IPS能否解决问题?企业一般采用防火墙作为安全保障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但是,在现实中,他们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防火墙的不足主要体现在:1) 传统的防火墙作为访问控制设备,主要工作在OSI模型三、四层,基于IP报文进行检测。
基于黑白板的信任敏感Web服务组合策略
陈志刚;刘莉平;刘安丰
【期刊名称】《通信学报》
【年(卷),期】2010(031)006
【摘要】针对网络中用户难以得到高质量的服务组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黑白板的信任敏感服务组合策略,通过黑板与白板信任演化模型来帮助用户得到可信的高
质量的服务组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克服以往信任演化中直接信任关系稀小、前期信任匮乏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识别共谋欺骗.
【总页数】11页(P25-34,43)
【作者】陈志刚;刘莉平;刘安丰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软件学院,湖南,长沙,410075;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软
件学院,湖南,长沙,410075;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基于QoS本体的语义Web服务组合策略 [J], 严良达
2.基于三层组织模型的一种Web服务组合策略 [J], 张永胜;徐丽丽;齐峰;王强
3.一种基于信任推理与演化的Web服务组合策略 [J], 龙军;刘昕民;袁鑫攀;张祖平;桂卫华
4.基于语义标注的Web服务发现组合策略 [J], 曹洪江; 聂规划; 陈冬林
5.基于Cloudlet电子政务Web服务安全和信任模型设计 [J], 张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方法刘彬;张仁津【期刊名称】《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25)003【摘要】为了减少不良行为对基于Web服务的电子商务的影响,提出了在信任评估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给出了全局评估方法的Web服务体系结构,并把适合这种结构的信任评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业绩信任度,它受到交易结果、服务质量、交易时间和交易金额的影响;第二个部分是评价信任度,它除了受到影响业绩信任度那些因素外,还受到服务交易对象的评价、评价对象信任度以及防恶意评价等因素的影响.仿真表明:时间衰减因子取值越大,信任度变化越快;失败罚因子越大,当交易失败时信任度下降得越多;当出现大额欺诈行为后,信任度会降得很低;对团伙哄抬或压低服务信任度有抑制作用.与概率统计模型、平均模型和EigenRep 模型相比,对突然不合作和周期摇摆行为更灵敏.此信任评估方法能对基于Web服务的电子商务中各种交易行为作出快速准确的评估.%To eliminate the effects on web-service-based e-commerce by bad behaviors, the basic guidelines in trust evaluation approach are presented. Web service architecture of global evaluation is proposed, and the trust evaluation for the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business trust degree that is subject to trading result, quality of service, trade time and transaction amount. The second part is evaluation trust degree that is affected by not only factors affecting business trust degree but also assessments of trading object, trust degree of assessment object and preventing malicious evaluationfacto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greater the attenuation factor is, the faster the trust degree changes, and the bigger the failure penalty factor is, the more the trust declines when transactions fail. The evaluation approach can inhibit team cheat. Compared with probability statistical model, mean trust model and EigenRep model, this approach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behaviors of suddenly no cooperation and swing. The trust evaluation method can assess various transactions fast in web-service-based e-commerce.【总页数】5页(P268-272)【作者】刘彬;张仁津【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相关文献】1.一种基于协作频度聚类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方法 [J], 肖刚;吴利群;张元鸣;陆佳炜;卢金晨2.一种改进的基于需求上下文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方法研究 [J], 王玲玲;张为群;刘哲3.一种用于P2P电子商务的信任模型 [J], 徐巧枝;刘东升4.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方法 [J], 饶居华;李长云;李鹏5.一种用于Web服务选择的QOS可信性评估方法 [J], 刘彬;张仁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博弈论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Web服务已成为企业间信息交互和业务协同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Web服务中的信任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有效地评估Web服务的信任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博弈论作为一种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及其相互影响的理论,为Web服务信任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旨在通过量化分析和模拟决策过程,评估Web服务的信任度。
二、博弈论在Web服务信任评估中的应用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决策主体在特定条件下如何做出最优决策的理论。
在Web服务中,各个参与方之间的交互可以看作是一种博弈过程。
通过分析参与方的行为策略和利益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Web服务的信任问题。
在本文提出的模型中,我们利用博弈论的框架,将Web服务的信任评估问题转化为一个多阶段、多参与方的博弈过程。
三、模型构建1. 模型假设假设Web服务中存在多个参与方,如服务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其他相关方。
这些参与方在服务交互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标,选择不同的行为策略。
同时,各参与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服务质量、历史交互记录等。
2. 模型构成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参与方定义:明确Web服务中的各个参与方及其角色定位。
(2)策略集定义:分析各参与方的行为策略,包括合作、竞争、背叛等。
(3)信任度评估指标:根据博弈过程和参与方的行为策略,构建信任度评估指标体系。
(4)博弈过程模拟:通过模拟博弈过程,分析各参与方的决策行为和信任关系演变。
四、模型运作流程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收集Web服务中各参与方的历史交互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2. 信任度初始化:根据历史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初始化各参与方的信任度。
3. 博弈过程模拟:运用博弈论框架,模拟各参与方的决策行为和信任关系演变。
4. 信任度评估:根据博弈过程和各参与方的行为策略,计算信任度评估指标。
《基于博弈论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篇一一、引言在现今的信息技术领域中,Web服务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对其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更高要求。
而如何确保Web服务的信任性是确保服务质量与数据安全的重要前提。
博弈论作为现代数学领域的一种研究工具,具有模拟并解析冲突问题中的策略决策特点。
本文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以此构建并维护网络环境的信任体系。
二、背景及现状分析近年来,Web服务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主要手段,为个人及企业用户提供了诸多便利。
然而,Web服务在开放网络环境中运行时面临着如信息不对称、欺骗攻击、服务中断等风险,这些风险严重影响了Web服务的信任度。
目前,虽然已有一些信任评估模型被提出,但这些模型往往忽视了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无法全面、有效地进行信任评估。
因此,如何从博弈论的视角建立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已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
三、博弈论的引入与理论分析博弈论,即对策论,是一种研究决策主体在冲突环境下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数学理论。
在Web服务环境中,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博弈关系。
例如,服务提供者希望最大化其收益,而服务消费者则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优的服务质量。
此时,如何构建一个既考虑到服务提供者利益又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信任评估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四、基于博弈论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构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
该模型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 模型基本构成:首先定义了博弈的参与者、信息结构、策略集和效用函数等基本元素。
在这个模型中,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作为主要的博弈参与者进行交互。
2. 信任值的量化评估:通过对历史交易数据的分析,利用博弈论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对服务提供者的行为进行量化评估,形成信任值。
3. 动态调整策略:根据服务消费者的反馈和信任值的变化,动态调整对服务提供者的信任度评估策略。
4. 反馈与优化:通过收集用户反馈和交易数据,不断优化模型参数和策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网络防火墙的基本原则和策略配置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网络安全防护中,网络防火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网络防火墙作为一道安全屏障,保护着企业网络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防火墙的基本原则和策略配置方法,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网络防火墙的基本原则1. 白名单原则白名单原则是网络防火墙配置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只允许经过授权或有合法需求的用户/主机发起的数据包通过防火墙,其他来源的数据包一律阻断。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降低了网络被攻击的风险,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2. 黑名单原则黑名单原则是网络防火墙配置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与白名单原则相反,黑名单原则是指不允许特定的用户/主机发起的数据包通过防火墙,其他数据包一律放行。
黑名单原则常用于限制一些具有恶意行为或无效数据包的访问,以减少网络威胁。
3. 分层原则分层原则是网络防火墙配置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要求将网络防火墙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进行配置和管理。
一般来说,网络防火墙可以分为边界防火墙、内部防火墙和主机防火墙。
分层原则的好处是能够更细致地控制访问权限,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二、网络防火墙的策略配置方法1. 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是网络防火墙配置中最重要的一项。
它通过对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等进行检查和筛选,来判断是否允许通过防火墙。
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可以配置不同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允许、拒绝、丢弃、日志等操作。
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 应用层代理策略应用层代理策略是指在网络防火墙上运行特定的应用程序来处理特定的网络请求。
它可以对应用层的数据进行检查和处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例如,可以配置邮件代理来检查和过滤恶意邮件,或者配置Web代理来过滤非法网站等。
应用层代理策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以满足不同的安全需求。
3. 安全认证策略安全认证策略是网络防火墙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XX区政务数据安全运营服务项目采购需求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主要以保障XX区的数据安全为核心要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考核的要求,完善数据安全基础能力的建设,守护好数据安全底线。
通过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的建设,构建XX区的数据分类分级、数据静态脱敏、数据动态脱敏、数据访问控制等关键能力的统一管理,将各方能力单元日志进行关联分析,形成多维度的态势感知信息。
同时,为了达到省市数据安全检查项要求,通过驻场运营服务实现XX区一体化公共数据的数据安全运行管理能力,提升数据安全主动防御能力、监控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协同治理能力,实现构建覆盖物理设施、网络、平台、应用、数据的全方位全天候安全技术防护体系。
二、项目须执行的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4.《数字化改革-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5.《公共数据安全体系评估规范》6.《XX省公共数据安全脱敏技术规范》(试行)7.《XX省公共数据安全管理总则》8.《XX省公共数据条例》9.《公共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指南》三、建设原则本项目参照省、市、区一体化数据平台数据安全的法律制度规范文件等要求,应遵循以下建设原则:统筹规划原则。
按照XX区数据安全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坚持系统和整体的原则,以大数据安全建设为核心,整体数据安全为底线,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隙工作。
管理与技术并重原则。
做好数据安全工作,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也要做好数据安全的管理工作,持续做好安全管理意识的提高以及管理模式更新,建立健全安全审查审批和权限管理机制。
预防与处置并重原则。
在做好数据安全技术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安全审计等工作,完善事件响应预案和处置机制。
防护与应用并重原则。
在做好数据安全防护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数据合法合规的应用、开放与共享,加速释放数据资源的商用、民用、政用价值。
四、采购内容五、项目主要服务内容(一)数据安全防护工具租用服务,包含数据资产梳理及数据分类分级、数据静态脱敏、数据库动态脱敏、数据加密、APl接口审计、数据库防火墙、静态水印溯源、动态水印溯源、数据态势感知等工具的租用服务。
1. 概述Web网站是企业和用户、合作伙伴及员工的快速、高效的交流平台。
Web网站也容易成为黑客或恶意程序的攻击目标,造成数据损失,网站篡改或其他安全威胁。
根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简称CNCERT/CC)的工作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安全实际状况仍不容乐观。
各种网络安全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明显增加。
对政府类和安全管理相关类网站主要采用篡改网页的攻击形式,以达到泄愤和炫耀的目的,也不排除放置恶意代码的可能,导致政府类网站存在安全隐患。
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以网络为核心业务的企业,采用注入攻击、跨站攻击以及应用层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等,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2007 年到2009年上半年,中国大陆被篡改网站的数量相比往年处于明显上升趋势。
1.1常见攻击手法目前已知的应用层和网络层攻击方法很多,这些攻击被分为若干类。
下表列出了这些最常见的攻击技术,其中最后一列描述了安恒WAF如何对该攻击进行防护。
表 1.1:对不同攻击的防御方法2. 现有的防御技术目前,很多企业采用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对Web应用进行防护,如综合采用网络防火墙、IDS、补丁安全管理、升级软件等措施,然而这些方法难以有效的阻止Web攻击,且对于HTTPS类的攻击手段,更是显得束手无策。
2.1. 传统网络防火墙第一代网络防火墙可以控制对网络的访问,管理员可以创建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s)允许或阻止来自某个源地址或发往某个目的地址及相关端口的访问流量。
传统的防火墙无法阻止Web攻击,不论这些攻击来自防火墙内部的还是外部,因为它们无法检测、阻断、修订、删除或重写HTTP应用的请求或应答内容。
为了保障对Web应用的访问,防火墙会开放Web应用的80端口,这意味着Internet上的任意IP都能直接访问Web应用,因此web及其应用服务器事实上是无安全检测和防范的。
状态检测防火墙是防火墙技术的重大进步,这种防火墙在网络层的ACLs基础上增加了状态检测方式,它监视每一个连接状态,并且将当前数据包和状态信息与前一时刻的数据包和状态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来达到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
Web服务中的基于快速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
马晓明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5)006
【摘要】OASIS的WEB服务安全规范,不提供信任评估和授权决策的支持.文中针对于Web服务下,虚拟临时组织中的访问控制和授权,设计了一种基于快速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WS-STBAC,SwiftTrust-Based Access Control for Web Service),一种与认证中心相类似的中间件.WS-STBAC由策略管理、信任度计算和授权决策3个模块组成.在获得提供方的访问控制策略和信任计算所需的数据和算法之后,WS-STBAC计算对请求方的信任度,并根据访问控制策略,代替服务提供方进行授权决策.
【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马晓明
【作者单位】中国网通集团,齐齐哈尔市分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4
【相关文献】
1.基于XACML访问控制模型在Web服务中的应用 [J], 郭静文
2.Web服务中基于XACML和SAML的访问控制模型 [J], 魏伟
3.Web服务中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 [J], 马晓宁;冯志勇;徐超
4.Web服务中跨安全域的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 [J], 马晓宁;冯志勇;徐超
5.基于XACML访问控制模型在Web服务中的应用 [J], 郭静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QoS感知的Web服务组合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Web服务已成为构建复杂系统与应用的基石。
服务组合技术能够将多个Web服务根据特定需求进行集成,以实现更高级的功能和服务。
然而,在Web服务组合过程中,服务质量(QoS)的保障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区块链技术及智能合约的引入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QoS感知的Web服务组合方法,以提高服务组合的可靠性和效率。
二、背景及技术基础1. Web服务组合Web服务组合是一种将多个Web服务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集成,以实现更复杂功能的技术。
它通过定义服务之间的交互和流程,将单个服务组合成更大的系统。
2. 区块链与智能合约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
智能合约是一种自动执行的合同,部署在区块链上,可以实现对交易、数据等的自动管理和执行。
三、QoS感知的Web服务组合挑战在Web服务组合过程中,QoS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包括服务的响应时间、可用性、可靠性等。
然而,传统的服务组合方法往往忽视了QoS的保障,导致服务组合的效果不理想。
因此,如何在服务组合过程中有效地保障QoS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QoS感知的Web服务组合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QoS感知的Web服务组合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智能合约部署在区块链上,实现对服务交互、流程、QoS等的自动管理和执行。
具体步骤如下:1. 定义服务组合的需求和目标,包括QoS要求。
2. 设计并实现智能合约,包括服务交互、流程、奖惩机制等。
3. 将智能合约部署在区块链上,实现服务的自动化管理和执行。
4. 根据QoS要求对服务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服务的可靠性和效率。
五、方法实施及优势1. 实施步骤(1)分析业务需求,确定服务组合的目标和QoS要求。
(2)设计智能合约,包括服务交互、流程、奖惩机制等。
Web服务环境下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Web服务已成为当前互联网数据交换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Web服务环境下,安全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其中,访问控制是Web服务中最关键的安全控制之一。
访问控制旨在确保系统确保访问者的身份、权限等信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但是,传统的访问控制系统缺乏灵活性,无法适应Web服务中多种安全策略和访问场景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方法来满足Web服务的安全需求。
二、研究内容1. Web服务安全性原理和安全特性分析:研究Web服务安全性原理和安全特性,明确访问控制在Web服务安全框架中的定位和作用,为提出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方法提供基础和方向。
2. 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综合现有访问控制模型的优点,并在模型中引入信任机制,提高访问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同时,结合Web服务应用场景,设计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
3. 基于XACML的实现:使用XACML实现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对访问控制策略进行管理,精确控制Web服务的安全性,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
三、研究意义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在Web服务安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和机构提高Web服务的安全性,减少安全威胁,还可以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安全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调研法、模型设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已有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方法的分析和比较,提出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结合XACML技术实现该模型,并进行性能与安全评估。
五、预期结果将提出设计一种具有信任机制的Web服务访问控制模型,并实现基于该模型的安全策略。
同时,对本研究所采用的模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和验证,以衡量该模型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通过实验验证,证明该模型能够在保证Web服务安全性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和更强的灵活性。
XX省XX中心外网终端安全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一、概况1.项目名称:外网终端安全管理系统项目。
2.安装地点:XX省XX中心。
二、项目背景和必要性为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安全责任,确保重要网络、应用和数据安全,推动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体系、统一运维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和业务应用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响应非涉密类应用应部署于政务外网的国家政务网络顶层设计要求,建立健省级部门终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终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拟采购外网终端安全管理系统项目。
三、项目建设内容四、服务要求1、供应商应承诺成立支持维护小组由一名有相关资质的工程师作为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和协调采购人的系统维护工作。
项目经理需拥有5年以上信息安全工作经验、全日制本科毕业、CISAW、CISP,信息安全等级高级测评师等证书。
项目组人员至少3人具备网络安全相关资质证书,证书包括但不限于CISP、CISAW等证书。
以上人员须提供相关资格或资质证书复印件及本单位出具的连续近3个月的社会保险证明并加盖投标人公章。
2、项目需求分析供应商应充分了解本次采购任务的需求,提供相应的采购需求分析。
3、项目实施方案提供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和操作规范,包括软件开发、试运行、测试、调优等内容以及组织机构、实施场所、工作程序和步骤、管理和协调方法、关键步骤的思路和要点等,要求按照方案和操作规范实施服务。
4、项目对接方案供应商需提供对接方案实现与现有终端安全防护系统无缝对接。
5、需求清单5.1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客户端及控制中心)技术功能参数6、售后服务远程电话支持:提供7X24不间断的全天候服务电话服务支持,不限次。
用户方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如遇到问题,供应商应承诺及时提供电话支持和帮助。
重大变更现场支持服务要求:在维保修服务期内,如遇系统改造升级或于系统相关的其他重大变更。
供应商需提供工程师现场支持,以保隙变更过程中的出现故障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保证系统软件平稳运行。
黑白网络安全
黑白网络安全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扩大,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黑白网络安全是指既包括黑帽子网络安全技术,也包括白帽子网络安全技术。
黑帽子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指那些以非法手段获取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的行为。
黑帽子网络安全技术可以对系统进行攻击、破坏、盗取信息等。
黑帽子网络安全技术的出现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例如黑客攻击、网络病毒、木马程序等,这些都是黑帽子网络安全技术的典型代表。
黑帽子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隐私泄露、财务信息被窃取、公司机密泄露等问题日益严重,给个人和企业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失。
而相对于黑帽子网络安全技术,白帽子网络安全技术则是指那些以合法方式来攻击和防御网络系统的安全技术。
白帽子网络安全技术主要由安全专家使用,他们通过在系统中发现漏洞,提出解决方案,来保护网络和系统的安全。
白帽子技术是信息安全的守护者,他们通过对系统进行渗透测试、漏洞扫描等手段,来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安全漏洞,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黑白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议。
有人认为黑帽子网络安全技术的存在会给世界带来灾难,而白帽子网络安全技术则是对黑帽子技术的有效对抗。
然而也有人认为黑白网络安全技术的界限并不明确,黑帽子技术也可以为白帽子技术提供重要的线索和挑战,从而促使白帽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黑白网络安全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白帽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性,才能有效应对黑帽子技术的挑战,保障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
blackdex原理黑白名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中的策略,用于控制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而Blackdex则是一种基于黑白名单原理的具体实现,用于对抗网络攻击。
本文将详细介绍Blackdex的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场景等。
Blackdex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黑白名单机制,即通过对网络访问进行分类,将安全的网络资源放入白名单中,禁止访问的资源放入黑名单中。
Blackdex通过将黑名单中的资源进行隐藏,从而有效对抗网络攻击。
Blackdex的实现细节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Blackdex会搜集相关网络攻击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些数据包括网络流量、攻击传递路径、攻击行为等信息。
2. 特征提取:Blackdex会从数据中提取特征,以便更好地识别和分类黑名单资源。
常用的特征包括IP地址、URL、域名、端口等。
3. 黑名单生成:通过对特征进行处理和分析,Blackdex会生成黑名单列表。
该列表包括了已知的网络攻击资源以及其他不安全资源。
4. 黑名单更新:Blackdex会定期更新黑名单列表,以确保其与最新的网络攻击资源保持同步。
这可以通过与网络安全社区的协作和对各种网络攻击的持续监测来实现。
5. 黑名单隐藏:Blackdex会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对黑名单资源进行隐藏,使得攻击者无法直接访问。
这些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转发、端口封锁、域名解析重定向等。
6. 白名单验证:Blackdex会将安全的网络资源放入白名单中,并对其进行验证。
只有通过验证的资源才能被用户正常访问。
Blackdex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1. 自适应性:Blackdex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和需求进行自适应调整。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攻击情况和威胁级别,对黑名单列表进行动态更新和调整。
2. 高效性:Blackdex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快速准确地生成黑名单列表,并对黑名单资源进行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