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柜冷冻箱DC Tall之箱体结构设计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753.00 KB
- 文档页数:34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小型冷藏柜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系别:汽车工程系专业班别:完成时间:目录摘要 (3)第一章概论 (4)第二章冷藏柜的总体布置 (5)第三章冷藏柜的热负荷 (7)第四章箱体外表面的凝露校核 (9)第五章制冷系统循环热力计算 (10)第六章压缩机的选型及热力计算 (13)第七章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15)第八章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21)第九章毛细管的选择计算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6)摘要:本课程设计综合运用制冷原理、传热学、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工程热力学的知识,借用成熟机型的结构,设计一台小型冷藏柜。
关键词: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Abstract:This curriculum project synthesis utilization refrigeration principle, heat transfer theory, the small refrigerating unit design i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s knowledge, borrows the mature type the structure, designs a small freezerKey phrase:Compressor Evaporator condenserCapillary tube第一章概论冷柜是商业和饮食业中使用面较广的商业制冷装置。
通常指那些供商店或食堂服务人员用来短期贮存商品或食品的低温柜或箱。
冷柜可分为冷藏柜和冷冻柜,也可以组合在一起。
冷藏柜的柜内温度通常在0~8℃之间,冷冻柜柜内温度通常在0~-18℃以下,国产冷柜柜内温度也有设计成0~-15℃之间的,而专用型冷柜对柜内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冷柜也可根据需要制成具有冻结能力的冻结冷柜。
根据使用地区的不同可制成两种形式,对使用在温带气候地区的冷柜使用环境温度是12~32℃,相对湿度是40%~85%;对亚热带地区的使用环境温度是18~40℃,相对湿度是40%~80%,这对设计制作冷柜围壁隔热层和融霜系统应有不同的要求。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摘要】配电柜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理论和创新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回顾了配电柜的发展历史,探讨了其结构组成和设计原则,然后重点关注了配电柜的创新技术应用和性能优化方面。
在强调了配电柜结构设计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配电柜的发展趋势。
总结出了结构设计理论对配电柜发展的启示,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配电柜结构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效率,推动配电柜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配电柜,结构设计理论,创新研究,发展历史,结构组成,设计原则,创新技术应用,性能优化,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启示。
1. 引言1.1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配电柜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承担着电能的分配、保护和控制等功能。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创新研究是当前电力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配电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求其在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节能性等方面都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在配电柜的设计中,结构设计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配电柜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创新研究则可以为配电柜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可能性,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配电柜的发展历史、结构组成、设计原则、创新技术应用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对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配电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2. 正文2.1 配电柜的发展历史配电柜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在电力输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电力系统逐渐成熟,人们意识到需要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电力分配和保护电器设备的装置。
最早期的配电柜主要是由一些简单的开关和保护装置组成,用于控制电力设备的运行和保护线路安全。
浅谈大型电池机箱机构设计考量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外壳至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根据目前经验一般都是钣金加工,也有部分是塑胶。
钣金机箱因其结构强度大,费用低,加工工艺成熟等优势而成为大型电池外壳的首选。
本公司的电池机箱一般是钣金制作。
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
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
钣金工厂一般来说基本设备包括剪板机(Shear Machine)、数控冲床(CNC Punching Machine)/激光、等离子、水射流切割机(Laser,Plasma, Waterjet Cutting Machine)/复合机(Combination Machine)、折弯机(Bending Machine)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如:开卷机、校平机、去毛刺机、点焊机等。
通常,钣金工厂最重要的四个步骤是剪、冲、切、折。
一、机箱设计要求:钣金件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功能要求外,还得考虑工艺要求、装配要求、成本要求。
(1)结构要求:电池系统的结构是由硬件、BMS及LECU板、线材、电芯、连接器、螺丝、串接铜片等装配起来的组合体。
钣金件由于其良好的强度、钢度、加工性,通常是用来负责支承起系统中大部分的硬件、BMS及LECU板、电芯等。
(2)强度要求:机械强度是钣金件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
因为系统中大部分的重量靠钣金件来支承,钣金件的机械强度出现问题,系统中整个强度就会出问题。
电池机箱一般需要做震动测试,跌落实验,碰撞实验,冲击实验等,这就需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钢度。
我们在设计电池机箱结构前,都会做应力分析,依据模拟的结果来优化设计,尤其是那些需要支承电芯的钣金件,和起主要支承作用的支架等,更必须有较好的强度。
二、钣金间的连接方式:铆合:一般需要专门的铆合模具,在同一面上一次可铆多孔,由冲床完成,也可以用简单的手工方式进行铆合,但仅限于对铆合后扭力要求不高、径向受力不大及垂直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配电柜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结构设计理论和创新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原理出发,探讨配电柜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同时介绍一些创新研究成果,以期为配电柜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一、配电柜的基本结构配电柜是电力系统中用于分配、控制和保护电能的设备,通常包括主断路器、分支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仪表和互感器等部件。
其基本结构包括柜体、隔板、支架、导线、接线端子等部件。
柜体通常由钢板、铝板等材料制成,具有防护功能,能够防止外界物体和人员对内部设备的侵害,并能够防护内部设备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隔板和支架用于固定和支撑内部设备,保证其稳定可靠的运行。
导线和接线端子用于电能的传输和连接,是配电柜的重要功能部件。
二、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1. 安全性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防止触电、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首先要保证柜体的防护等级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有效地防止外部物体和人员对内部设备造成损害。
其次要合理设置隔板和支架,保证内部设备的固定和支撑,防止设备松动或脱落。
另外应合理设计导线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保证电能的正常传输,避免短路和漏电的发生。
2. 稳定性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保证内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受外力和振动的影响,保持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设备的重心、重量、惯性等因素,合理设置支架和固定装置,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另外还应考虑设备的热稳定性,采取适当的散热措施,防止设备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过热损坏。
3. 可靠性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保证设备在长时间工作中不发生故障,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设备的质量和耐久性,选择优质的材料和零部件,进行严格的工艺和质量检验,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另外还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便捷性,合理设置检修口和维护通道,方便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
浅谈电气柜的结构设计电气柜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化工行业,环保行业,电力系统,冶金系统,工业,核电行业,消防安全监控,交通行业等。
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的发展,对电气柜的需求越来多,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探讨电气柜在设计中的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电气柜;结构设计一、电气柜的分类电气柜按柜体组成的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柜,一种是机箱。
机柜外形比较大,可以有多个单体柜组合。
是由框架、前后门,封板、顶盖、侧板、底板、底座、肋条、立柱这几大类组成。
机箱相对来说小一点,通常是用一个整板折弯成形,在焊接保证其强度。
机箱没有单独的框架,需要在机箱内部焊接架板,用于装元器件。
二、电气柜的优点和特点采用钣金结构制成的机柜有着较高的牢固性,钣金结构机柜框架可以选择组装结构框架,组装简单、联接安全、移动方便。
机柜的整体结构联接比较牢固,而且出现故障的概率比较低,可以保证存储设备的稳定运行。
钣金机柜的角规一般是进行镀锌处理,所以,机柜不会出现导电现象,可以安全接地,有助于防止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机柜的前后门采用的都是高密度的网孔,这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屏蔽的功能,可以保证内部设备的安全性。
机柜的表面还会做喷砂或者喷塑处理,这有助于提高机柜的耐腐蚀性,可以延长机柜的使用年限,钣金结构的机柜在维护与保养方面也有着较大的便捷性。
三、电气柜的设计注意点(一)机箱的设计机箱的设计相对比较简单一点,主要注意一下机箱的箱体。
机箱的箱体是一次折弯成形的,设计时要注意能不能折弯,如不能一次折成,进行拆分处理。
机箱对强度要求不高,一般用于小型的配电箱,多在户内使用。
(二)电气柜的柜体加工设计点(1)型材类框架机柜缺点:强度稍低,只能户内使用,抗震性底,使用范围小。
优点:价格低。
设计机柜注意机柜的使用环境,型材类不做优先考虑。
(2)钣金类框架优点:强度高,使用范围广,有一定抗震性。
缺点:价格高,加工周期长。
1.框架的设计机柜框架的构成一般遵循“4柱8梁”的方式。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配电柜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传统配电柜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容量不足、配线混乱、散热不良等问题。
对配电柜的结构设计进行研究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电力负荷的增加和用电的复杂性要求配电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必须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研究。
通过对传统配电柜结构的分析和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为配电柜的结构设计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更实用的技术方法。
深入研究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可以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配电柜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将高压电能转变为低压电能并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中。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电能的安全稳定供应,也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研究配电柜的结构设计意义重大,首先可以提高配电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电力系统故障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优化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电能传输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符合节能减排的现代化要求。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配电柜的结构设计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和实际需求的变化。
深入研究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和进行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的探讨,深入分析并总结传统配电柜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型配电柜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应用方向,以期为配电柜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配电柜结构设计原理,探讨各部件的功能和布局原则,为后续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 对传统配电柜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为改进设计提供方向。
浅谈储能集装箱箱体的设计储能自古以来就存在,就是在能量富余的时候,利用特殊技术和装置把能量储存起来,并在能量不足时释放出来,从而调节能量供求在时间和强度上的不匹配问题。
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依据人类对不同能源的依赖,不同的矛盾赋予储能不同的内容。
当代重要是储热、储氢和储电。
由于电能是目前最便于生产、输送、分配和利用的一种能量形式,所以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获得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在储能领域里,储电也就成了最核心的内容。
而随着电力储能的发展,模块化储能以它的灵活组合和维护方便,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而作为模块化储能设备的主要载体—储能集装箱,也得到了较为高速的发展。
在这里就谈一谈储能集装箱的设计。
储能集装箱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和实现主要设备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和美观。
从集装箱分类来说,储能集装箱是属于设备集装箱,但由于内部装有电池等危险品,所以此类集装箱同时属于危化品类集装箱。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查阅关于设备集装箱和危化品类集装箱的相关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
首先,箱体的设计需要参考响应的标准(《集装箱检验规范—中国船级社等》)进行初步的设计,从而初步确定箱体的四梁八柱的材质以及截面尺寸,然后进行相应的细化设计,之后需要对箱体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根据受力云图对设计进行调整。
有限元的计算工况(如起吊工况、差距工况、横刚、纵刚等),需要根据箱体所需要做的相关认证来进行确认,当不需要认证时,则需要结构设计师,根据箱体的实际使用工况,提出相应的计算工况,并提供相应的载荷数值,进行有限元计算。
这里着重强调一下储能集装箱的底盘设计,储能集装箱从功能上属于设备集装箱,它的特点是底盘载荷受力不均匀,承载点需要严格按照内部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和安装形式进行加载、验算(如图1所示,载荷集中于箱体中间区域),这就决定了,集装箱的底部横梁的布置需要有区分,承载大的位置需要加强,不能按照最大载荷进行平均分布,如果这样就会造成箱体整体重量过大,在载重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箱体的总重会明显增加,这样会对后续的运输和吊装造成较大的成本增加,而且是每移动一次,就是一次的成本浪费。
某纯电动汽车电池箱结构设计分析及优化一、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了纯电动汽车电池箱的结构设计分析及优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池箱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于存放电池单元并提供电力给汽车的电动驱动系统,其结构优化设计对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电池箱的结构进行分析,并针对现有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以期提高电池箱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纯电动汽车电池箱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电池箱结构设计理论基础电池箱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安全、高效地储存和供应电能。
在进行电池箱的结构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电气性能、机械强度、热管理、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素。
本节将重点讨论电池箱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关键参数。
(1)安全性:确保电池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条件下都能保持安全,防止电池过热、短路和泄漏。
(2)电气性能:优化电池箱的布局,减少电池间的电阻,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
(3)机械强度:电池箱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车辆运行中的各种振动和冲击。
(4)热管理:合理设计电池箱的散热系统,确保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延长电池寿命。
(2)单体电池箱:将单个电池封装在一个独立的箱体内,适用于小型电动汽车。
(3)整体式电池箱:将所有电池集成在一个大型的箱体内,适用于大型电动汽车。
(2)电池箱材料:选择具有良好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和散热性能的材料。
(3)电池箱布局:合理布置电池,减少电池间的电阻,提高电池组的性能。
(4)电池箱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电池间的电气连接可靠。
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电池箱的热管理至关重要。
常见的热管理方式包括:(1)自然散热:通过电池箱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利用自然对流和辐射散热。
本节对电池箱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的电池箱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箱体结构设计毕业设计箱体结构设计毕业设计引言:在现代工程领域中,箱体结构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涉及到各种工程领域,如建筑、机械、航空航天等。
本文将探讨箱体结构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素和方法,以及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
一、箱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箱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力学和材料学的应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箱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强度是指箱体抵抗外部力量的能力,刚度是指箱体在受力时的变形程度,稳定性是指箱体在受力时不发生失稳的能力。
二、箱体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1. 材料选择:箱体结构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其强度和刚度。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重量、成本和可加工性等因素。
2. 结构形式:箱体结构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矩形箱体、圆柱形箱体和梁板结构等。
在选择结构形式时,需要考虑箱体的用途和受力情况。
3. 连接方式:箱体结构的连接方式也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粘接等。
在选择连接方式时,需要考虑其强度、可靠性和可拆卸性等因素。
4. 加强措施:为了提高箱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常常需要采取加强措施。
例如,在箱体的角部和边缘处加装加强筋或加厚材料等。
三、实际案例分析以汽车车身为例,汽车车身通常采用箱体结构设计。
在汽车车身设计中,需要考虑车身的强度、刚度和安全性等因素。
为了提高车身的强度,可以采用高强度钢材作为主要材料,并在关键部位加装加强筋。
此外,还可以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来提高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车身的刚度,可以采用梁板结构设计,并在车身的底部加装加强梁。
此外,还可以采用复合材料作为车身材料,以提高刚度和降低重量。
为了提高车身的安全性,可以在车身的关键部位设置安全气囊和防撞梁等装置。
此外,还可以采用仿生学设计原理,使车身具有更好的吸能和分散冲击力的能力。
结论:箱体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技术,它涉及到各种工程领域。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选择、结构形式、连接方式和加强措施等因素。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柜作为电能分配和控制的关键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创新研究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创新研究,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二、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1. 配电柜的基本结构配电柜是由柜体、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仪表、配电盘等组成。
柜体是配电柜的主体部分,其结构设计应考虑到配电设备的安装、接线和维护等因素。
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等作为配电柜的控制和保护部件,其结构设计应考虑到电气特性、操作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因素。
而仪表、配电盘等则是用于显示和配电设备连接的部件,其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易读性和连接性等因素。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
在配电柜的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到设备的绝缘性能、防护性能、防火性能等安全因素,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2)可靠性原则。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尽量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3)经济性原则。
在配电柜的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到设备的成本和维护成本,尽量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4)智能化原则。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设备的控制精度和反应速度。
三、配电柜的创新研究1. 新型材料在配电柜中的应用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高强度钢材等逐渐应用到配电柜的结构设计中。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抗震、抗爆等优点,可以大幅提高配电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配电柜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智能配电柜具有远程监控、自诊断、故障自动定位、远程控制等功能,能够提高配电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技术逐渐应用到配电柜的结构设计中。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配电柜是电力系统中起到分配电能和保护电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理论和创新研究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和创新研究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一、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1. 配电柜的功能需求分析配电柜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需求分析是结构设计的第一步。
配电柜需要满足对电能的分配和保护功能,即要能够将输入的电能按照不同的需求分配到各个电器设备上,并在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断电路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配电柜还需要考虑通信、监测和控制等功能,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布局、维护和维修的便利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因素。
在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配电柜的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模块化设计原则,即将配电柜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并且这些模块之间能够相互独立工作和互换。
这种设计原则可以提高配电柜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也有利于标准化生产和组装。
其次是安全性原则,要求配电柜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断电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再次是可靠性原则,要求配电柜的结构设计能够确保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不会出现故障,以保证电力系统的连续供电。
最后是节能环保原则,要求配电柜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其在运行中能够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功能需求分析和结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配电柜的结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分析,二是结构优化。
结构分析主要是对配电柜的各个部件进行分析,包括主体结构、电器设备、连接线路等,以确定它们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受力情况,为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结构优化主要是通过对结构的材料、形状、尺寸等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配电柜的性能和经济性。
还需要考虑到结构在制造和使用中的可行性,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
二、配电柜的创新研究1. 技术创新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柜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配电柜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用于将输电线路的电能分配,在电能分配的还要能够对电路进行保护和监控。
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和创新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及创新研究。
一、配电柜的结构设计理论1.1、配电柜的基本结构配电柜主要由柜体、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开关、屏幕、连接器等部件组成。
配电柜的柜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主要用于容纳和保护其他部件,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断路器用于进行电路的切断和连接,是配电柜中最重要的部件。
接触器和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的连接和断开,保护电路安全运行。
开关用于手动控制电路的连接和断开,屏幕用于显示电路运行状态,连接器用于连接其他设备。
1.2、配电柜的设计标准配电柜的设计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国家标准是配电柜设计的基础,包括了设计参数、结构尺寸、安装要求等内容。
行业标准是指某一行业对配电柜设计提出的特殊要求,包括了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标准是指某一企业对配电柜设计提出的特殊要求,包括了产品特性、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1.3、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原理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了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和维护性四个方面。
可靠性是指配电柜在设计和制造中要尽量避免失效和故障,保证电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灵活性是指配电柜在设计中要考虑到电路的变化和扩展,保证电路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安全性是指配电柜在设计和使用中要考虑到用户的安全和电路的安全,保证电路的安全使用。
维护性是指配电柜在设计中要考虑到维护人员的维护需求,保证配电柜的维护方便和快捷。
1.4、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原则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了模块化设计原则、集成化设计原则、智能化设计原则和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
模块化设计原则是指配电柜的各个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方便更换和维修。
集成化设计原则是指配电柜的各个部件进行集成设计,可以减少连接点和连接线路,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关于电动汽车电池箱通风冷却结构的研究摘要: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池箱体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其结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考虑电池箱体的安全性与空间局限,还要考虑电池箱的通风冷却功能,因此,对电动汽车电池箱通风冷却结构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基于此,本文以侧向通风结构、侧向通风斜式箱体和正面通风加装风挡板通风冷却结构为例,分析了结构的运行情况及特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箱;通风冷却结构1.电动汽车电池箱的通风与散热性能要求电动汽车依靠动力蓄电池箱提供能源,设计开发人员在动力蓄电池箱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多行驶工况下电池箱能否满足一些机械性能要求这一点。
在电动汽车中,由于汽车常处于持续运行的状态,尤其是长时间大负荷高速行驶,电池放电会同时释放出大量热量;汽车大电流充电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而为保证电池安全和使用寿命,电池箱体必须具备良好的散热能力,电动汽车电池箱的通风与散热性能要求如下:1.1在布置空间允许的情况下,电池模块之间应有适当的间隙,以满足电池自身散热和热膨胀的要求。
1.2内置温度传感器或信息采集板,实时监控电池箱体内电池的温度。
1.3根据电池箱体容量的大小和电池放热特性匹配散热风流量,并保留足够的安全系数。
1.4电池箱体内部通过挡板等导流方式引导内部气流流向,保证每个单体电池充分散热。
1.5如遇突发故障,必须保障电池电源切断后散热风扇才切断,有一个延迟的过程。
2.电动汽车电池箱通风冷却结构分析电动汽车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然而其所用电池的冷却却是一个重要问题。
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对温度环境比较敏感,在充放电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温度上升,过高的温度会大大影响电池性能,因此必须选择正确的通风冷却结构。
在保证单体电池按照既定间隔横向排列成电池组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实际应用情况,有3种可行的通风方式,其分别是侧向通风结构、侧向通风斜式箱体和正面通风加装风挡板,下面分别以3种电池箱通风冷却结构进行分析。
摘要本文以电池柜冷藏箱为例,电池柜冷藏箱(DC tall)的主要结构采用的是钣金材料,本产品的主要研究目的:将电池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得电池延长使用寿命。
装电池后产品重量达1.42t,保持电池柜内部温度25C︒±1C︒,并保持内部温度的均匀性。
本课题研究主要目的:将电池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得电池延长使用寿命。
而研究意义在于:节能减排、绿色成本、节约成本。
本次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总体部分的设计计算,材料选择,结构要求,以及考虑到摩擦磨损等方面,完成一整套电池柜冷藏箱(DC tall)箱体结构的设计图纸的设计和绘制、电池柜装配工艺流程编制以及结构上的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
本文将以零件的设计成型为核心,然后再加以装配。
整个过程结束,必须有正确的设计思想,并敢于创新探索;掌握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进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了研究改进或开发新的基础零件及设计简单的机械的能力;并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关键词:电池柜冷藏箱;DC Tall;节能减排;箱体结构ABSTRACTBattery cabinet freezers, for example, The battery cabinet freezers (DC tall) structure is used in sheet metal material,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oduct: the battery to maintain a certain temperature,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attery. Product weight 1.42T install the battery, to maintain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cabinet 25C︒±1C︒, and to keep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uniformity.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the battery to maintain a certain temperature,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attery. Meaning is: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costs, and cost saving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aspects of the overall parts: design calculations, material selection,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riction wear. Design and drawing of a set of battery cabinet freezers (DC tall) box structure design drawings, the battery cabinet assembly process on the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stress analysis and strength check.This will be part of the design forming the core, then add to the assembly. The process is complete, you must have the correct design ideas and innovation to explore; master the parts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methods and mechanical design of the general rules, and then apply the knowledge and develop research to improve or develop a new foundation for parts and design simple mechanical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learn the use of standards, specifications,manuals, Atlas, and access to the relevant technical information.Keywords: Battery cabinet freezers; DC Tall;Energy conservation; Box struct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课题来源 (1)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1 选题的目的 (1)1.2.2 研究的意义 (1)1.2.3 国内外现状分析及展望 (1)1.3国内外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现状 (2)1.3.1 概论 (2)1.3.2 制冷压缩机的特点和分类 (2)1.3.3 国内外制冷压缩机技术发展状况 (3)1.4主要研究内容 (4)1.5待解决的问题 (4)2 箱体结构设计 (6)2.1尺寸的确定 (6)2.2材料的选择 (6)2.2.1箱体材料的选择 (7)2.2.2发泡材料 (7)2.3外壳的设计 (10)2.4内胆设计 (13)2.4.1内胆与搁架连接部分 (14)2.4.2内胆侧成型部分 (14)2.5底托设计 (15)2.5.1存在的问题 (16)2.5.2解决方法 (16)2.6搁架设计 (17)2.6.1强度计算 (17)2.6.2刚度计算 (18)2.7新型的结构设计 (19)3 钣金工艺 (21)3.1钣金的定义及特点 (21)3.2钣金工艺过程 (21)3.3下加强件的加工过程 (23)4 结论与展望 (28)4.1结论 (28)4.2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1 绪论1.1 课题来源DC tall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研制的电池柜冷藏箱。
电池柜冷藏箱(DC tall)的主要结构采用的是钣金材料,本产品的主要研究目的:将电池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得电池延长使用寿命。
装电池后产品重量达1.42t吊起时顶部的四个螺丝每个都必须能承受220kg的拉力。
保持电池柜内部温度25C︒,并保持︒±1C内部温度的均匀性。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2.1 选题的目的将电池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得电池延长使用寿命。
如果在高于规定的35°C以上操作温度的环境中,这个电池的电量会不断的减少,即电池的供电时间不会像以往那么长。
如果在这样的温度下,还要为设备来充电,那么对电池的损伤将会越大。
如果在稍微热的环境中存放电池,也不可避免的对电池的质量产生相应的损坏。
所以,尽量保持适当的操作温度是一种延长锂电寿命的有效方法。
温度太低也不好,如果在低温环境,比如4°C以下中使用锂电,同样也会发现电池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有些电子产品的原装锂电甚至充不上电在低温环境中。
但是也不用太担心,相比于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在低温环境下,温度升高,电池中的分子受热,就会马上恢复到以前的电量。
1.2.2 研究的意义节能减排、绿色成本、节约成本。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破坏的价格,这已成为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不适合,不能承受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困难。
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和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1.2.3 国内外现状分析及展望国内目前没有相关类似产品,在国内该产品属于创新开发阶段。
国外该系列产品属于起步发展阶段,技术尚未全面成熟。
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大量生产并投入使用。
随着制冷和空调行业的发展,这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制冷技术在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等许多领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和其他以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一样,环保,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制冷和空调行业的驱动力。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与规模化利用的力度的同时,各种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我们以家用空调为例,在我国的大城市中,空调用电量已占居民用电量的40%-50%,给我们节能的警示。
在国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全年能耗已占整个系统总能耗的40%至60%,我国对于空气调节的耗电总量的占比重慢慢的在增长,节能任务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因此,为了适应我国“节能优先”的能源战略的发展要求以及“资源持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的社会发展目标,探索研究和开发实践制冷行业的新技术,是制冷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1.3 国内外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现状1.3.1 概论随着气体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制冷压缩机的效率不断得到提高;新材料的问世,轴承、密封技术及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解决了制冷压缩机向高压力、宽流量范围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使制冷压缩机的应用范围大为拓展[1]。
制冷压缩机已成功应用于空调,化工,石油等领域,并在许多领域和容积式压缩机,展开了竞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低流量叶轮离心压缩机制冷相关的关键技术(如高压密封,防止涌动生产等方面)的进展,在许多全球制造商提供的制冷压缩机性能也不断提高。
目前已经开发了许多传统材料所不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被广泛的应用。
这之间的活塞环与气缸壁的摩擦的问题,例如,传统的材料往往是过度磨损,从而导致效率下降,气缸中的Ni-P镀层或镀镍碳化硅涂层的原始表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摩擦力。
另一个例子是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密封件的最大力量,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密封工作,PEEK 具有的强度和韧性,安全,节能,低噪音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密封性能好等优势,为创建新的出路。
我国的制冷压缩机的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中小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系列的研制,有20余种产品投入生产。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从1974年开始研制,到1978年主要产品已经达到较高水平,2000年生产了3500台。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研制始于1966年,1969年即生产出6级压缩、制冷量为3500KW、用于乙烯装置的离心压缩机,此后在产品性能上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