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
- 格式:ppt
- 大小:371.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2课时长度的特殊测量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长度的特殊测量1.[2020·福建]如图1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图12.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教室宽5臂展,约8 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 m(拃:伸开手掌,拇指尖与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 cm3.如图2所示,圆锥体的高h为________cm。
图24.李阳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采用了以下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在一支铅笔上紧密地单层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3所示。
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为________mm。
图3知识点2时间的测量5.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
常用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1 h=________min=________s。
6.如图4所示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甲表是石英钟,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乙表是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它现在的读数是________。
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 m所用的时间,应用______表;要测一集电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______表。
(后两空均选填“甲”或“乙”)图4知识点3误差7.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越______,但是误差是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为了减小误差,通常采用多次测量求________的方法。
8.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估读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9.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只要测量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能力提升】10.感知身边的物理——对于正常人,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A.心脏跳动一次B.正常呼吸一次C.打一次哈欠D.人正常步行10 m1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4.34 cm、14.36 cm、14.35 cm、14.75 cm。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时间的基本单位,常用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2.通过"测量长度"和"测量时间"的活动,学会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3.提高参加实验的兴趣和合作意识,体会物理学的严谨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国际单位制中长度、时间的基本单位,常用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难点: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预习课】学法指导1、利用课件多视角向学生展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认真阅读教材,勾画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以“测量活动”为核心进行讨论和交流。
会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依据发现的问题,再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3、完成时间30分钟。
【探究课】请你将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探究点一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问题:观察手边的刻度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问题:刻度尺该怎么摆放?眼睛怎样看?问题:怎样读数据和记录测量结果?探究点二测量时间问题:记录时间的单位有哪些?问题:使用停表测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归纳小结:【训练课】1.填出下列数据的单位: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70_____;一张报纸的厚度约8×10-4______;一枚壹圆硬币的厚度约2×103_____;圆珠笔的长度是0.135_____;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80_________.2.单位换算: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微米,合________米;万里长城约6700千米,合___________厘米;一张纸的厚度为71微米,合________毫米.房间面积85米2=_______分米2=_____厘米2纸箱体积1.60×104厘米3=_______分米3=________米3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改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可以判断测量的精度达到_______.4.小明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衣柜高为1.998m,后来将此尺与标准米尺对照,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有1.002m,则衣柜实际高度为_______________.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21吋""29吋"等来说明电视机的大小.这时"吋"是___________制中的_________单位,"21吋""29吋"指的是电视机上___________的长度.6.某同学测得物理书内150页的厚度是5.4毫米,则每张纸的厚度应是_________微米.7.每边长为1.2米的立方小箱,可装水______升,合______毫升.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__cm,细钢丝的直径是_________mm。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课时)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2、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学习过程】一、活动: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1.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与同学交流,确定自己的测量方案。
讨论:(1)A.小明的测量方案如下:直接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B.小刚的测量方案如下:①先测量50张纸的总厚度L ;②根据厚度d=L/50计算。
请说明哪个方案合理,为什么?(2)象这种测量一张纸厚度的方法叫什么?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测量方法? 。
2.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把测量值填入表格。
3.比较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造成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误差: 叫误差。
(2)误差产生的原因: 。
(3)误差 (能/不能)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 。
同步练习:1、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量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 (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 ;(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L/10;该同学以上做法中有3个错误是:(1)(2) ;(3)2、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 ,25.45cm ,25.46cm ,,则此物体的长度应是 。
1、如图所示,小球的直径d 为 cm .(二)测量细铜丝的直径2.如图所示,在短笔杆上密绕有40圈细铜丝.照图示的方法做,既可以测出铜丝的直径,也可以测出铅笔的长度。
铅笔的长度为 cm ,铜丝的直径为 cm 。
(三)测量曲线的长度3.如何测量一盘蚊香的长度?所需的器材有哪些?如图所示(1)器材:甲 min s 乙 min s四、达标检测: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平静时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困顿时打一个哈欠2、北京到上海的67次列车每晚19:40发车,次日13:20到达。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长度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如米尺、卷尺、钢卷尺、软尺等。
2. 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停表、秒表等。
3.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如米、厘米、秒等。
4.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如直尺测量法、卷尺测量法、秒表测量法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3.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提高测量准确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难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及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米尺、卷尺、钢卷尺、软尺、停表、秒表等。
学具:学生尺、计时器、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如门高、桌长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这些长度和时间。
2. 知识讲解:介绍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如米尺、卷尺、钢卷尺、软尺、停表、秒表等。
讲解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如米、厘米、秒等。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用米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教室的面积。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出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用卷尺测量一张纸的长和宽,并计算纸的面积。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如“用停表测量跑100米的时间,并计算速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度测量工具:米尺、卷尺、钢卷尺、软尺时间测量工具:停表、秒表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测量方法:直尺测量法、卷尺测量法、秒表测量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米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教室的面积。
2. 用卷尺测量一张纸的长和宽,并计算纸的面积。
3. 用停表测量跑100米的时间,并计算速度。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名称解释:1、测量单位: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这个测量标准就是测量单位)2、国际单位制: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作为本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二、长度的单位及换算注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三、时间的单位及换算注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四、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2、刻度尺的认识:①零刻度线:刻度尺最左端是零刻度线②单位:上图刻度尺的单位是“cm”,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一大格是1cm。
③量程:刻度尺能够测量的范围,上图刻度尺的量程是0—10cm 注意量程是一个范围④分度值: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上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②零刻度线或某整刻度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要放正;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记录读数,读数时注意要估读。
此图测量值为: 3.95cm解析:五、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机械停表2、机械停表的构造:机械停表的正面由一个大表盘和一个小表盘组成,小表盘是分针,一圈是15分钟,大表盘是秒针,一圈是30秒。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半格。
3、机械停表的读数:①小表盘示数+大表盘示数②先读小表盘,再读大表盘,小表盘的指针未过半个线,大表盘读前半分钟,小表盘的指针过了半格线,大表盘读后半分钟。
③不需要估读,指针靠近哪条读哪条。
六、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偏差。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消除,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2、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沪科版《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会正确使用表测时间
3.能读懂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进行简单的操作。
【重点难点】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课时】1课时
【教具】刻度尺、表
【教法】讲解、实验、讨论
【课型】实验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长度有哪些单位?基本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什么?学生回答
二.新课引入
我们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就需要清楚如何进行测量是正确的。
三.新课讲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让学生回答,后再对照课本21页说明作进一步认识。
看课本图2-15---图2-17回答问题,学生回答
2.学生活动1:用刻度尺测长度
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让学生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大约6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
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并提问:为什么我们不少的测量结果不相同呢?下去好好讨论。
3、学生活动2:长度的估测
估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4.学生活动3:时间的测量
参看课本23页活动3说明进行测量。
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情况,告诉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认真,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
四.小结(略)
【板书设计】
§2-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正确使用刻度尺
2.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
3.实验:时间的测量
【教后记】。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2 时间的测量和误差课题时间的测量与误差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2.知道测量存在误差,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习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重难点重点时间的测量.难点机械停表读数;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 s)、J1202电子停表(精准备确度0.01 s)等.学生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 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
01 s)等。
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图1—1.2-1所示为学校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一幕,百米赛跑通常以运动员运动时间的长短来进行排名,因此需要进行时间的测量。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再共同学习时间的测量。
图1—1。
2—1情景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点1:时间的测量【自学辅导】阅读教材P13~14,回答下面问题:问题1:人们最早认识的时间单位是什么?答:天.读数训活动一:探究新知问题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时间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 h=60 min=3600 s,1 min=60 s。
问题3: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计时?现代社会中,常用的计时工具有哪些?还有什么更精密的计时工具?答:在古代,人们利用日晷、沙漏等来计时;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常用钟、手表、停表、手机等计时;更精密的计时工具有铯原子钟。
【练一练】1。
图1-1.2—2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32 s.练为后面的实验打好基础。
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二、能力目标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估计十秒钟以后举手睁开眼睛,我来计时,看谁估计的最准确。
开始![生]按照指令操作[师]谁能估计一下课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生]学生回答.[师]指出正确得数,要想得出准确的数据,我们要学会使用仪器来测量长度和时间,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二、新课教学1.长度的测量[师]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生]直尺、三角板、卷尺.[生]裁缝用的皮尺、木匠用的折尺……[师]还有在精确测量或特殊测量时常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也叫螺旋测微器).(教师可以在列举尺子的过程中.将这些尺子一一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师]同学们谁还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的关系?[生]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生]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生]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如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人体尺寸的知识,真让老师吃惊.大家也一定还记得长度的单位都有哪些?(同学们列举单位的过程中,教师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巩固记忆)[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关系:1 km=103m 1 dm=10-1 m1 cm=10-2m 1 mm=10-3 m1μm=10-6m 1 nm=10-9m[师]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eter),符号是m.[师]大家会用生活中常见的直尺、卷尺测长度吗?请同学们利用你文具盒中的尺子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和同学们交流测量方法及发现的问题.(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讨论解决)[生]测书的长度的时候,要选择较长的刻度尺;刻度尺平行地放在被测的长度上,尺子上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视线和被测长度另一端的刻度尺对齐(学生示范说明);读出刻度尺上的数值,记下来.这样就测完了.[生]我的尺子用的时间长了,前面零刻线的地方看不清楚,我将能看清楚的一条刻线和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读出另一端刻度尺上的数值,将前面的值减去,也能测出物体的长度.[生]我发现将刻度尺上的刻线紧贴在被测物体上(学生示范),读数时容易看清楚、读准确.[生]我用刻度尺测量书的宽度的时候,零刻线和一端对齐了,可是另一端和刻度尺上的刻线对不齐,该怎样算长度呢?[师]是不是其他同学也有同样的问题?实际上类似的问题我们在测量中经常遇到.[师]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生]刻度尺上的一小格是1 mm,可以根据被测物的边缘所对的位置估计一下是零点几毫米就行了.[师]请大家看看被测物边缘对应的是刻度尺上多大的值.[生]我觉得是6.35 cm.[生]我看是6.38 cm.[生]被测物的边缘对应的位置超过了小格的中间,靠右,我认为是6.36 cm.[师]三位同学读出了三个数字,数字中前两位完全相同,只有第三位不同,为什么呢?[生]前两位数是从尺子上读出来的,当然都相同,而最后一位是根据个人的感觉估计出来的,就可能不相同.[师]回答得非常好.直接从尺子上读出来的数值,我们称它为准确值;估计出来的值我们称它为估计值.因此,一个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包括两部分.[生]一部分是准确值,另一部分是估计值.[生]测量结果上还必须说明单位.所以测量结果应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师]如果被测物的边缘和刻度尺的某一条刻线对齐了,还用估计吗?[生]被测物边缘和刻线对齐时,就不用估计,也可以说估计值是零.[师]说得非常好.在书写测量结果的时候,为了说明你的估计值是“零”.在准确值的后面应该写上“0”.[生]用最小刻度是mm的尺测量时,能估计到零点几毫米;如果是用最小刻度是cm的尺溅量,就只能估计出零点几厘米,用mm尺测出来的结果肯定就比用cm尺测出来的准确.[师]这就是说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只能估计到最小刻度值(也叫分度值)的下一位.在测量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子.[生]测足球场的长度时用最小刻度是1 m的尺子就行,测玻璃时就需要用最小刻度是1 mm的尺子测.2.时间的测量[想想议议][师]同学们了解的表都有哪些?你认为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方法一样吗?[生]现在的表的种类很多,如钟表、手表、怀表、小闹钟等.[生]也可将表分为石英表、机械表、电子表等.[师]大家都同意他们的说法吗?[生]他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但是都可以.[生]手表、钟表、闹钟都是平时生活中计时用的.还有一种表是在运动会上跑步计时时才用的.叫秒表或停表.[师]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将表分成儿童用的卡通表、盲人用的盲人表和成人用的各种表: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还能将表分成吊钟、座钟、落地钟等等.同学们说可以吗?[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表实在是太多了,不论将它们分成多少种、划为多少类,它们都是现代人的计时工具.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古代还没有表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计时的呢?[生]我认为是用太阳或影子计时的.因为我见过老家农村的老奶奶决定干活或做饭都不看表,而是看“日头”或看院子里墙的影子.古代人没有表,可能和她们一样.[生]古代人用“燃香”来计时,我听老人们说过“一炷香的功夫”,指的就是烧完一根香的时间.在古装电视剧里也看见过用“火”计时间.[生]我认为古代人是用时辰来计时的.[生]我在书上看到过古代有水钟.可以用流水来计时.[生]网上说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是埃及人最先使用的.[师]同学们从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猜到的,说出了这么多种古代人可能的计时方法.不论对不对,你们都是最棒的.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片.[投影]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师]看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生]计时器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经过了许多人的努力.[生]我们今天用的表也是从古至今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今天的计时器——“表”.大家都会用吗?想不想试一试呢?(教师将课前准备的闹钟、停表等发给同学,也可以让同学们使用自己的手表)[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上的表测量自己写10个字用多少时间,然后介绍你的测量方法.[生]我是用自己的手表测量的.在写字前看看是几点了,写完后再看是几点几分,前后两次时间的差,就是我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生]我用小闹钟测量时间,方法和前一位同学相同.[师]哪些同学是用停表测量的,会用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生]我知道怎么用.停表有两种,和书上图11.3-2中的一样,一种是机械停表,一种是电子停表.机械停表上有两个按钮,按下中间较大的按钮,表开始走,再按一下表停,表针停在某一位置上,再按下旁边的小按钮,指针就会回到零;大表盘上还有一个小表盘,大表盘上指针转一圈,小表盘上的指针就转过一小格,表示1分.使用前应让两个表针都指零.开始写字的同时按一下中间按钮,写完字的同时再按一下,从表中指引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了.[生]电子停表的使用和机械停表的使用基本相同,但我认为电子停表读数更简单.使用机械停表时,如果测量的时间超过1 min,则需要从小表盘上读出多少分钟,再从大表盘上读出多少秒.而使用电子停表时,直接读出显示的时间即可.[师]大家认为他们讲得清楚吗?老师认为他们非常棒.现在请拿着停表的同学和拿着手表及闹钟的同学互相交换,将刚才写过的10个字按相同的速度再重写一次,测量经过的时间,和第一次测量的时间比较.[生]我发现按相同的速度写同样的字用停表测出的时间比用手表测出的时间短.[生]我觉得用停表测出的时间较准.用停表测量时可以用左手操作停表,和写字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而用手表测时要先看了表再写字,写完后再看表,所以测出的时间长,并且手表不停走动,也不容易记准时间.[师]同学们通过自己比较,一定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径赛场上和实验中测时间一般用停表的道理.[生]使用停表测一段时间间隔操作方便也更准确.[师]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拿着的表再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课后放学或上学的路上用脉搏估算需要的时间并和用表测量出来的时间进行比较,看看相差多少,差得多不多.(同学们认真测自己的脉搏,教室内非常安静)[师]同学们刚才在测脉搏的时候,拿着钟表或机械停表的同学,一定听到了表的“滴答”声,是什么东西使钟表滴答响呢?请看下面内容.[投影]滴答响的时钟[师]看了上面的内容,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也一定会做一个摆,怎么做呢?[生]用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小重物就能做成一个摆.(教师利用长约1米的塑料捆扎绳,下端系一把小锁头向同学们展示.教师将细线和另一端系在铁架上,拉开一个小角度,铁锁便摆动起来)[师]类似这样的装置叫单摆.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表测量这个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看怎样才能测得更准确.(学生进行测量,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生]如果单测一个来回,有时很大,有时很小,肯定不准确.可以多测几个来回然后求出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就能更准确.[生]我觉得可以几个人同时测一个来回,将几个人测出的结果平均,也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些.[师]同学们能认真思考是非常好的习惯.课后大家还可以继续测量、讨论,找出最好的方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小学学过的时间的单位,是什么呢?[生]小时(h)、分(min)、秒(s).[师]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3.误差和错误[师]现在请同学们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宽度是多少?[生]操作,读数,教师提问[师]被测物体真正的长度即真实值只有一个,而三个同学测同一个物体就得到了三个测量值.说明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大家说误差能完全消灭吗?[生]测量总是人利用工具进行的,并且测量时还得要估计,总会有一些误差.所以我认为误差不能消灭,只能尽量减小.[生]可以多测量几次,多几个人测量,然后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师]这就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师]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尺子放歪了.或没有一条刻度线和被测物对齐,或读数时斜视,你们觉得会产生什么结果?[生]如果这样测量,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肯定会很大.[师]同学们必须明确,不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存在误差,而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不应该也不允许发生的.[师]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呢,请同学们阅读.[科学世界][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能不能用刻度尺测硬币的直径、一张页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思考、讨论.现在同学们一起小结本节内容.课后小结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2.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及手表的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