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743.00 KB
- 文档页数:5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
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图(2)标尺的读取图(3)刻度尺的读数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
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
4)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测量除了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外,在一些特殊条件或被测物体非常细小等情况下,可以采用特殊测量手段。
如: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等微小量时,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例一:测量纸张的厚度,可以把许多张叠在一起,并记下总张数n(400),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L(2cm),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0.005cm),如图(4)a所示。
a.测量纸张厚度 b.测量细铜丝直径图(4)特殊测量例二: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可以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30)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5cm),则细铜丝直径为L/n(0.17c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够:(1)熟练的掌握刻度尺的使用、长度单位的换算(2)熟练地掌握停表与读数,掌握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3)理解测量误差与错误的区别以及避免误差的方法(4)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及判断,明确参考物的概念及选取(5)理解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重点难点:1.正确理解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规则。
2.掌握时间与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3.参考系的选取与规定。
知识解析: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其他还有:()、()、()、()、()、();换算关系:1km= m,1dm= m,1cm= m,1mm= m,1μm= m,1nm= m。
2.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其他还有:分()、小时()。
换算关系:1min= s ,1h= s。
3.刻度尺的使用(1).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工具:_______(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应先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测量时,尺要_______所测长度,不能用磨损的零刻线。
计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估读。
物体的实际长度等于____________。
4.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分类: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以分为运动、运动。
5.参照物:(1)概念: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
(2)如何研究物体运动情况: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
如果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物体;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物体了。
(3)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
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能不同。
通常研究问题时,往往选择大地为参照物。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的。
典型例题考点一、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规则例题1 读数(1)下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2)如图所示物块的长度是 cm(3)下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例2 用刻度尺测长度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使用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_____刻度尺;记录时,要注明_____;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估读. 例3 .刻度尺使用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例4.机械停表的使用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A.8.4sB.38.4sC.3min38.4sD.3min8.4s例5.其他测量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变式训练【1】:下列测乒乓球直径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二、时间与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例1 20nm= m 0.167um= dm7.98km= mm 69.93m= nm例2 4680s= min 5.5h = s考点三、误差与错误的区别以及避免误差的方法例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例2.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1) ;(2) ;(3)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五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能力目标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开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
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估计十秒钟以后举手睁开眼睛,我来计时,看谁估计的最准确。
开始![生]按照指令操作[师]谁能估计一下课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生]学生答复。
[师]指出正确得数,要想得出准确的数据,我们要学会使用仪器来测量长度和时间,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根底上继续学习。
二、新课教学1.长度的测量[师]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生]直尺、三角板、卷尺。
[生]裁缝用的皮尺、木匠用的折尺……[师]还有在精确测量或特殊测量时常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也叫螺旋测微器)。
(教师可以在列举尺子的过程中。
将这些尺子一一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师]同学们谁还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的关系?[生]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
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
[生]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
[生]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方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知 识 点 框 架序号 知识点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长度和长度单位的换算★ 2 2 20二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估读、平均值★★ 5 5三 时间:单位及换算、时间的测量 ★ 2 2 四误差★11知 识 点 总 结 + 例 题 讲 解一、长度和长度单位的换算: 1.长度符号:L2.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1)基本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1km=1 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 =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例题1】完成下列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7cm= µm; (2)4.8nm= cm ; (3)5.2dm= km ; (4)0.15km= m ; (5)1.6dm= cm= mm= µm = nm ; 【答案】如下:(1)7cm= 7×104 µm; (2)4.8nm= 4.8×10-7 cm ; (3)5.2dm= 5.2×10-4 km ;(4)0.15km= 150 m ; (5)1.6dm= 16 cm= 160 mm= 1.6×105 µm = 1.6×108 nm ;【变式1】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示):(1)一本书的厚度为9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5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答案】如下:(1)一本书的厚度为9 mm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5 cm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cm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mm ;【例题2】春节摆放年桔是广东的一个传统,花农往往用种植年桔盆栽的花盆直径来区分盆栽的型号大小,图是一位身高170cm的花农站在一盆型号为“60分”的年桔旁边,则你可以估计该年桔花盆的直径d为()A.60m B.60dmC.60cm D.60mm【答案】C【解析】成年人的步幅约75cm,由图知,花盆直径略小于此数值,在60cm左右。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国际单位制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2、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
一般来说一类物理量国际单位只有一个,常用单位可以有很多个
二、长度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2、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3、进制:长度单位是10进制
1m=10dm=102cm=103mm=106um=109nm ,1km=103m
1)36cm= m 2)125m= km
4、长度估测:要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该用什么单位掌握清楚
1)黑板的长度2.5 2)课桌高0.73)铅笔芯的直径
4)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um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
2、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测量,可选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分度值: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即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4、量程: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
测量工具的量程不能过大,不能小于测量物体的测量值,所以测量之前要估计测量物体的测量值大小范围,选择合适的量程。
5、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以及零刻线是否被磨损。
(2)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4)记录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1)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 )A. 量程3m,分度值1mm B.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2)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2.70(2.68~2.72)_cm
3)如图14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物体的宽度是1.40 cm。
四、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
2.进制:时间单位是60进制
1h=60min 1min=60s。
1)0.1h= s 2)1200s= h
3、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
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停表、秒表测量时间。
4、停表/秒表的使用方法
调按下归零按钮,使秒针指在“0”处
按按动秒针控制按钮开始计时
停计时结束时,按动秒针控制按钮,秒针停在最后计时处
读读出秒针和分针所对应的时间,将它们相加,单位要统一
停表要上有两个表盘,一个大表盘一个小表盘。
小表盘的量程是15分,分度值是30秒。
前半量表示0-30秒,后半量表示31-60秒。
大表盘是对小表盘所述30秒的细化,所以量程是30秒,分度值是0.1秒。
注意观察大表盘的示数。
前半量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后半量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
读数先读小表盘,后读大表盘
例如上图停表读数为1min39.8s即99.8s,不需要估读
1)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_337.5S _。
2)停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分别读出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min s。
五、误差
1、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与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叫做误差;
2、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尽量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3、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应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35cm B.12.34cm C.12.50cm D.12.36cm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练习
1.华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 B )
A.160m B.160cm C.160dm D.160 mm
2.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 )
A.1mm B.1cm C.1dm D.1m
3.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D )
鞋的尺寸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230 325 330 335 340 A.m B.cm C.nm D.mm
4.小明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是:7.50cm、7.51cm、7.53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是(B )
A.7.50cm B.7.51cm C.7.52cm D.7.53cm
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6.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纽扣的直径是1mm;1.05—1.12cm
7.如题16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题16-1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4.8 cm,题16-2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4.70 cm。
题16-4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3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