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回落、经济低迷 建议养殖户理性养殖不要助长悲观情绪蔓延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梁志元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4年第07期摘要: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重要的基础产业,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处于第四轮“猪周期”,但受非洲猪瘟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近年来“猪周期”不同于以往的规律,生猪价格几涨几落,出现了“过山车”式行情,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尤其是在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当下,必须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和政策性金融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生猪产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生猪产业;产业政策;发展现状;主要问题;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S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7-0027-03粮猪安天下。
2019年以来,受非洲猪瘟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生猪生产受到一定程度冲击,生猪产能大幅波动、猪价大幅上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完善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生猪产业周期性波动的历史回顾我国是世界生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猪肉消费占总肉类消费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0%以上。
但我国生猪产业长期受“猪周期”怪圈困扰,加上疫病风险频发、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加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从近十几年来我国生猪生产与价格波动情况看,“猪周期”跨度总体比较稳定,一般维持在3—4年左右的时间。
2006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4次明显波动,每一轮“猪周期”,都面临着“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困扰,对生猪产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和冲击。
第一轮是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
2005—2006年猪价位于低位,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出栏减少,加之2007年“蓝耳病”的爆发,供求关系反转,生猪价格上涨20个月,最高涨幅158%。
猪价下跌的应对措施
1、市场调查分析,洞察行情变化
了解市场需求变化是应对猪价下跌的第一步。
养殖户应该通过密切关注市场信息、经常走访批发市场和零售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热点,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品种选择,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2、提升养殖技术,降低成本
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可以帮助养殖户减少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户可以学习新的科学养殖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养殖设备,优化饲料配方,改善环境条件,提高养殖效率和猪只的健康水平,从而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利润空间。
3、转型升级,探索新的养殖模式
在面对猪价下跌的困境时,养殖户还可以考虑转型升级,探索新的养殖模式。
例如,可以尝试发展特色养殖业,打造品牌产品,开辟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等增值服务,提升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同时,与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分享资源和市场,降低经营风险。
4、加强行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在当前猪价下跌的大环境中,养殖户之间应该加强行业合作,形成合力。
可以通过建立养殖合作社、组织专业培训与交流会议等方式,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提升,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5、关注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国家扶持政策
养殖行业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农业领域之一,在猪价下跌的情况下,
养殖户可以积极关注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主动申请相关补贴、贷款等支持措施。
此外,积极参与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寻求更多发展机遇。
猪价的波动是一个复杂的市场现象,对于养殖户来说,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然而,只要养殖户们紧跟市场变化,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不断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更好的发展。
猪价下滑养猪户如何做猪价一路跌到低,应立刻调整策略,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用便宜的料、赌行情、恶性压栏等饮鸩止渴的办法,非但不能降低成本,还导致猪场疾病风险剧增、仔猪成活率低、生猪出栏减少、资金链断裂。
业内人士总结出5大应对,助养殖户渡过难关。
应对一:种猪规划猪价低迷是改良种猪群的最好时机,不好的种猪应趁此机会赶快淘汰,如果财力允许,可趁此机会买下又好又便宜的种猪,优化猪群结构。
对于生产性能不佳的母猪和公猪应抓紧淘汰,保证能繁母猪群质量,保障后备母猪有充足的数量和更优良的质量。
应对二:猪场内部优化为达到好的生产成绩,使猪场平稳渡过难关,必须优化内部管理。
关键做到以下几点:1.降低饲养密度,除了可以降低养殖场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可腾出更多的空间和人力做各项管理的改善。
2.将健康状况欠佳的病猪立即捕杀,就地焚化或深埋,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降低因疾病引起的成本升高。
3.打破观念束缚,执行新技术,例如用奶妈房技术代替寄养,实施早期隔离断奶法、消毒净空14日法、批次饲养法、干湿断奶法等,创造更好的饲养环境。
应对三:实行目标管理,多快好省降低出栏肉猪综合成本有些人认为饲料是养猪的最主要成本支出,由于猪价低,便更换了便宜的饲料,追求成本的降低,后果是各阶段生猪生长缓慢、肉猪出售延迟、饲养密度增加,反而造成病多难养的困境。
猪价低迷,我们要做的是使用科技含量更高的饲料,通过提升饲养成绩来降低育肥猪出栏综合成本。
对于种猪在饲料给饲上照旧即可,切不可用差的饲料或降低采食量,否则一旦繁殖性能下降,导致每头肉猪分担的成本反而增加,最终得不偿失。
应对四:开源增值,提升竞争力猪价低迷情况下,除了降低综合成本,还要进行开源,积极寻求增值,抵销因行情带来的亏损,争取赢利。
开源增值有以下几项可以考虑:1.向下游延伸,生产生态肉、品牌肉等,同样的产出就会有更多的收益。
2.由肉猪场转型成种猪场,或者销售更高代次的种猪,这就需要有好的育种手段和高档的科技饲料来支撑。
2022养殖亏损已成定局:2022年生猪市场行情展望供需不平衡,各地生猪价格创下近年来春节新低;政府收储并未给生猪市场一股利好因素;长假节前集中出栏的状况超往年;生猪养殖屡次跌破成本线,豪无疑问,2022年对于生猪养殖业来说,是困难的一年。
在此,新牧网猪价指数分析部提前发布2022年度生猪行情走势短评,并简要猜测2022年春季行情走势。
2022年生猪养殖亏损已成定局新牧猪价指数年末跌破盈利点从2022年新牧猪价指数走势来看,2022年1月份全国猪价走势连续低迷之势,猪价指数跌破预期至99-94点的区间。
随后全国生猪养殖困难期到来,2-4月份猪价指数一路下跌,市场恐慌心情加重。
而到了5月份,在各地猪价齐齐上涨的状况下,猪价指数攀至年度小高峰不久,便从107点一路下跌至6月1日的103.2点后,指数便始终弱势调整。
而年度猪市抱负行情消失在7、8月份,猪价指数最高点消失在8月24日(121.67点)。
猪市调整期在下半年,多地生猪行情不见大涨,猪价指数一路下滑,并在12月24日二度跌至生猪养殖盈利水平线下(99.81点),且无回升的可能。
“烂市”恐慌心理加剧生猪行情低迷难振依据国家农业部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震荡向下,仅6-9月份生猪存栏量有0.2-0.8%不等的上升,其余各月生猪存栏量呈现逐步下滑趋势,7-11月份生猪存栏量较2022年同期下滑幅度有所增大。
2022年全年较2022年年末的47411万头存栏量有较明显的跌幅。
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较2022年止涨下跌,其中11月份较去年同期大幅削减12.10%。
截止至2022年第51周,全国生猪出栏价格而7.07元/斤,较第1周下跌0.75元/斤;全国仔猪平均价格10.6元/斤,低于第1周仔猪价格2.05元/斤;农贸市场猪肉均价12.6元/斤,较第1周下跌0.99元/斤。
生猪高价区不复存在各地猪肉消费低迷2022年,在生猪价格不甚抱负的时候,维持在全国高位的西南地区,在省外猪源仍在大量冲击的状况下,为本地猪价的下跌制造了很大的空间。
中小猪场应对猪价低迷的10点举措“猪价高时无猪卖,猪价低时猪难卖”。
这是中小猪场业主经常抱怨的一句话。
去年上半年猪价下跌达5个月之久,今年第一季度以来,又遇猪价下跌,许多养猪场束手无策,到了不可承受的地步。
本文从猪价低迷时期,中小规模养猪场应避免错误应对,尽量做到不亏损或少亏损,猪价高时有猪卖,稳赚钱,提出经营管理措施,供参考。
一、重视收集信息搞好市场预测,避免恐慌抛售要理性对待猪价下跌,从电视、专业网站和专业报刊杂志等媒体收集信息,向专业人士咨询,认真分析导致猪价下跌的主要因素和原因,市场低迷期有多长,谷底有多深,搞好市场预测。
再根据本养猪场存栏猪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
不能猪价下跌,就盲目跟风,出现恐慌心理,大量低价抛售肥猪,甚至生产性能好的能繁母猪也廉价抛售。
例如这次猪价低迷期,有些养猪专家做了合理的分析预测,认为此次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阶段性产能过剩。
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近几年来政府对生猪生产实行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生猪生产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末,生猪存栏6.18亿头,同比增长7.9%,出栏2.32亿头,同比增长6.5%当前,我国生猪存栏和出栏均处于较高水平。
二是能繁母猪比重偏高,产能过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末,能繁母猪存栏8671万头,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年底下降2.3%,能繁母猪占存栏猪比重达11%,高于9%左右的正常水平。
三是去年上半年收储的猪肉已到保质期需投放市场;四是春节过后市场进入消费淡季,需求不旺。
二、做好生猪疫病防控工作,避免“麻痹松懈”心理猪价震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规模猪场是一个长期从事养猪生产经营的企业,投入了大量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金,猪价大幅下跌,若这种局势持续一段时间,那些饲养成绩差,成本居高不下的猪场,发生生猪疫病流行的猪场,资金运作不良而无法生存的猪场就会被淘汰。
因此,规模猪场必须以生产安全为前提。
一要认真做好消毒灭源工作,消灭猪场的传染源。
猪价一路下跌春节前猪价仍将下滑?
从8月底,猪价整体呈现下跌趋势,到目前已经走过国庆节、冬至节,猪价仍没有停止下跌的意思,今年的猪价到底要闹哪般?这是养猪界关注的焦点。
从现在开始到春节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猪价还会不会涨?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有人预测春节前的价格会比元旦价格高,有人说1月份猪价会高点。
不管怎么说,大家一致认为,春节前的猪价即使上涨,涨幅也不会有多大,普遍认为春节前的猪价不会高。
搜猪网也认为,年前猪价走势与疫情发病程度有关。
若后期疫情继续扩大,市场出栏将继续增加,猪价将继续下滑。
若后期疫情有所控制,逐渐减少,猪价有可能止跌小幅上涨。
春节前猪价难有高猪价出现,搜猪网建议养殖户适时出栏勿压栏。
本文系搜猪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搜猪网官网:。
猪价,在年末微利时期懂你猪价对许多的养猪人来说似乎隔着万重山水的距离,就像最近一段时间的猪价,那就是一堆毫无头绪的乱麻,懂你,为何在年末的微利时期?一声叹息,在年末告别之际回首上半年的猪价低迷,虽然令人叹息,但因为还有下半年的缓冲时间,倒不至于令人难以接受,但年末将至,加上近期猪价表现出来的态势,养猪人心底的失落和彷徨不言而喻,来年的路是要继续还是要半道改行去?若年末猪价大跌,养猪人该如何前行多少期盼的心在等待着猪价的上涨,但经过此次暴风雨的洗礼,又将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反思?许多养猪人平时不注意经营自己的人脉,当猪价微利或者疫病来临时,就只会方寸大乱,“病急乱投医”,无形之中,损失了多少,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试想,当饲料经销商无条件请你们吃饭时,当畜药厂开推广会时,是何等的热切与真诚!他们为什么要表现出如此态度?他们会觉得低人一等了吗?没有,这是市场的运作,这是他们在经营自已的人脉关系!这也是目前中国养殖业的现状与行情!因为,他们想推广自已的产品!而我们又有多少养猪人会去想经营自已的人脉,扩大卖猪渠道?”猪价涨跌本就是遵循了市场行情,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正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所以,与其在不了解猪价行情的情况下,盲目跟风,不如扩展人脉,多参与行业间的交流,必然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年末逆市,许多行情预测歇了年末的猪价,以逆市反跌而让抱有众多期望的养猪人,抱憾不已,刻骨铭心!这或将记入养猪史册!也让众多的行内人士,引为教训,不好再轻易开口!原本估市待涨的声音,似乎就此消失,再也没了涨声。
懂你,在微利时期的猪价,隔着猪价市场的距离,透过行情市场的迷离。
因为遵循着市场经济的规律,才难以人为的预计,虽然每一条规律都有它自己的表现方式,解读出来,就能很好的借鉴,但是这不是整个生猪市场的全部行情。
对于今后的猪价趋势,养猪人尤带着一丝惆怅,带着一缕迷茫,与满圈的猪只悲喜,与生猪的行情愁哀。
每一个薄弱的关系或许会涉及一两毛的薄利,积少成多,再惨淡的时期,都有可能闯出一路畅行的捷径。
2022年全国各地生猪行情走势分析:供需不平衡猪价持续下滑生猪行情走势如何呢?据我了解到,近来两天,部分地区由于养殖户的抵触心情以及出栏的削减,消失了企稳和微涨的态势,但是由于市场生猪供应量充分,屠宰企业打压猪价心情深厚,企稳和反弹行情终究是难以坐稳。
目前北方地区呈现整体回落的态势,尤其是东北地区回落幅度比较大。
更多详情,下文是我整理的2022年全国各地生猪行情走势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生猪市场以降为主,供应充分,抛售仍未停止,北方跌势明显。
全国外三均价17.85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0.1元/公斤。
土杂全国均价17.03元/公斤,环比下跌-0.08元/公斤,瘦肉型生猪均价17.38元/公斤,价格较昨日降0.08元/公斤。
全国白条猪肉价格24.5元/公斤,较前一日持平,北京白条猪肉价格较前一日持平。
昨日国内生猪市场稳中回落,华中个别厂家小幅上调结算价格,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在17.38元/公斤。
全国今日黑龙江为全国最低价,均价为16.3元/公斤,浙江为全国最高价,均价为18.8元/公斤。
全国各地生猪行情走势分析:供需不平衡猪价持续下滑今日全国生猪均价整体连续弱势行情,北方跌幅照旧较大,全面走软,多数地区跌幅达到0.4元/公斤,部分地区0.2元/公斤,截止到目前,东北及内蒙古生猪均价在16.4-16.8元/公斤,局部地区已经跌破16元/公斤。
因东北价格偏低,京津地区多选购东北生猪,导致,河南,河北,山东猪价下跌,目前均价普在17.2元/公斤。
南方整体稳定,部分地区涨跌互现,其中福建地区猪价下调0.4元/公斤,广东温氏四会选购价为17.4元/公斤,价格较前期降价0.2元/公斤,湖南地区因收购困难,上涨0.2元/公斤,其他地方大体稳定。
其中:东北供应充分,持续下滑,降幅扩大,屠宰厂结算价下调0.1-0.35元/公斤,出栏价稳居全国最低,好良杂猪16.4-16.6元/公斤;双节需求提振并不明显,且屠宰厂压价严峻,生猪成活率高于往年同期的水平,均对猪价压制,估计猪价止跌企稳后,保持平稳的概率较大。
猪价下调属正常养殖户不必惊慌
在猪价上涨的通道中,出现了下跌的声音,很多养殖户的心又吊了起来。
这几天,询问猪价走势的养殖户多了起来,养殖户反问:“现在猪价怎么又下跌了?”语气中透露着焦急与不安。
很多人认为既然猪价开始上涨了,就会持续上涨,一旦出现下跌,养殖户就惶恐不安。
搜猪网在11月初就预测过,说后期猪价走势不会持续性上涨,会有涨涨跌跌的态势,建议养殖户做好出栏计划。
诚然,目前终端需求力度不足,等待南方腊肉制作启动提升需求,但此效应需到12月中下旬才能看到。
目前猪价走势的根本性原因是终端需求力度不足,难以支撑猪价上涨。
猪价下调地区多,上涨地区减少,这是目前猪市的现状,养殖户不要惊慌,猪价下调属正常,下调幅度不会大。
目前疾病疫情有抬头趋势,养殖户做好饲养管理是关键。
(审核编辑:刘君)
本文系搜猪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搜猪网官网:。
猪市低迷养殖户如何增收
佚名
【期刊名称】《《新农民(上半月)》》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1.生猪市场价跌幅大。
养殖呈现负效益。
从2008年6月份以来,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至今年5月底,当地市场价格仔猪8元/公斤,肥猪8.4元/公斤,鲜肉12元/公斤,而饲料玉米高达2.5元/公斤,猪粮比价4:1,已经跌到盈亏临界点1:6以下。
散养户出栏一头肥猪大约减收400多元,规模养殖户出栏一头肥猪亏损150~200元。
【总页数】1页(P6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猪市低迷,养殖户出路在哪里 [J], 中国养殖网
2.猪市低迷养殖户如何增 [J],
3.行家看市:生猪篇猪市低迷要持续到何时? [J], 冯永辉
4.猪市低迷,猪该怎么养 [J], 颛锡良
5.猪价低迷养殖户如何应对“猪周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价回落、经济低迷建议养殖户理性养殖不要助长悲观情绪蔓延我想目前猪价的微幅回落是很多人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大家不太愿意提早接受这个事实而已。
仔猪价格虽然处于弱势调整和上涨的态势,但是仍然低于每年同期,今年经济形势依旧太不乐观,生猪养殖业恐怕还有一段难熬的日子。
安徽省一位养殖户表示去年春天禽流感闹的那么厉害,猪价才4.8,今年禽流感退出疾病舞台,不知道猪价最低价会不会低于往年。
其实对于目前处于淡季的猪价来说,不排除个别地区的低价,但是难以延续至全国,毕竟目前出栏量和存栏量都是少的。
该位养殖户还表示去年正月十五之前杀猪的好多都是主动联系养猪的要猪,今年正好反过来,本地猪经济说卖猪的太多了,大都是210斤那样。
好多养殖户要卖猪已经一周了,还是没拉走!今年冬季特暖和,仔猪成活率很高,看来2015还要三思而行才好。
其实未来猪价的走势如何除了受到各个客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得看政策怎么办。
当下,养殖户管好饲养管理,摆正心态不要助长悲观情绪蔓延才是重点。
本文为搜猪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地址:/article/2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