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疗法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合理情绪疗法事例她是一名高一学生,独生女。
聪慧开朗,个性好强。
上高中前与父亲母亲同住,父亲母亲对她较为喜爱,在各方面都尽量知足她的要求,同时对她的希望也很高。
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担当班里的小队长,每年都被评为三勤学生,向来遇到老师的独爱,在同学眼前向来有一种优胜感。
上高中后,她住进了学校,进了要点班,同时也当上了班干部。
父亲母亲对她有了更高的希望,她对自己也信心实足,但是在期中考试的排名中,却没进入前十名,这对她来说如*-当头棒喝,父亲母亲也训诫她学习不如从前,她便负气和哭闹,上课也不肯发言,在做班级的工作中,常常与同学产生矛盾,闹情绪,常因一些小事向教师哭诉,以致同学们都不肯搭理她。
她每日下课就走开班级,单唯一人到操场上玩,感觉这个班集体没人能容下她,由开朗爽朗变得常常郁郁不乐,学习成绩降落。
她希望经过咨询能够抵达以下目标:1.能更好地办理与同学间的关系;2.加强自信心,能使她在下一次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3.能像从前同样开朗爽朗起来。
指导过程采集临床资料、评估问题以后,在第一次会商快结束时我向她简单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 (RET)的根本理论模型 (ABC):引发事件 A:此中考试没考进前十名不合理信念 B: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一定实现我的梦想;我一定感觉舒心,一定获取同学们的支持与赞成。
详细的不合理信念:1.我一定考进前十名。
2.没进前十名,对我来说是糟糕至极的。
3.我的生活不该当有这么多困难。
4.他们不该当对我不友善。
5.他们这样对待我几乎不是人。
情绪及行为上的结果C(非功能性的 ) :情绪表现——丧气,自我贬斥;行为表现——回避、退却、发怨言、忧虑、生气。
常常与人发生矛盾,学习遇到影响。
我向她重申:她能够试试把所有问题,都用这类模式区分红三部分:即引发事件 A(如:父亲母亲对她考试成绩的态度等 ) 、信念 B(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 和结果 C(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别的,我向她解说,会商后部署的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局部,对自己的信念的思虑、检查越仔细,进步就会越快。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目前心理治疗领域中非常受欢迎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被一些不良想法或信念缠绕自己而无法摆脱的朋友即可以自己尝试着通过此方法来改变自己。
当然通过心理咨询师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专业的治疗更好。
本文对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合理情绪疗法的工作程序、合理情绪疗法的案例三方面进行阐述,供参考。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在许多著作中,合理情绪疗法也被译作“理性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
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是外部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这种看法与行为主义的经验公式S-R所描述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但合理情绪疗法认为A并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而是因为B,即,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结果C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所产生的。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对于同一个诱发事件,不同的观念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
如果B是合理的、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C也就是适应的;若B不是合理的,就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
ABC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系统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其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
从前,有两个秀才一路进京赶考,路上碰到一支出殡的部队.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个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刻“咯噔”一下,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着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境一落万丈,走进科场,谁人“黑乎乎的棺材”一向挥之不去,成果,文思枯竭,果真名落孙山.另一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端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奥!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隆运当头了,必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高兴,情感高涨,走进科场,文思如泉涌,果真一抬高中.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合理情感疗法(情感ABC理论)一、界说合理情感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也译为理性格感疗法,又称情感ABC理论)是上一世纪50年月,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A.Ellis)提出的.是认贴心理治疗中的一种办法,因个中也采取行动治疗的一些办法,也称为认知行动治疗的办法.理论基本:人具有非理性的本质:每小我.任何社会与文化都有非理性的成分.心理障碍是因为一小我所持有的非理性的(irrational).不相符逻辑的思维和信心(belief)引起的,是因为错误的自我谈话所引起.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人不是被工作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工作的意见所困扰.”二、情感ABC理论艾利斯:A(activating event),诱发事宜B (belief):信心和立场C (consequence):引起的情感和行动后果理论要点:影响我们情感的是我们对工作的意见,而不是工作本身.·他仅在安慰我吧!——悲伤,朝气·我不怎么样,这人干嘛?——疑惑.迷惑·哼,谄谀我,想应用我!——腻烦.敌意合理情感疗法以为,对事宜准确的熟悉一般会导致恰当的行动和情感反响,而错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小我产生不良情感的直接原因.三、不合理信心不良的情感反响,经常并不是来自事宜本身,而是来自人们对此事宜的熟悉,尤其是不准确的.过火的熟悉,人们称之为非理性信心.不合理信心的特点1.绝对化请求症结词:必须.应当.必定.绝对……2.过火归纳综合化(以偏概全)症结词:生成如斯.绝对不好.毫不成能.老是……3.糟糕之极(灾害化)症结词:完整掉败了.世界末日到了.全完了.丢尽了人……三、合理情感疗法的治疗模式A诱发事宜(activating event)B信心(beliefs)C后果(consequences)D辩论(disputing):与非理性的信心进行辩论E效应(effective):用有用的理性信心或恰当的情感行动替代非理性信心.恰当的情感和行动.步调:1.从一典范事例入手,先找出激发事宜A;2.讯问患者对这一事宜A的感到及反响,找出C;3.找出患者不合理的.曲解的思维方法B;4.与患者的非理性信心与思维辩论D:治疗者可直接向病人提问:如:你有什么证据证实你的这一不雅点?是否他人都应当照你想的那样去做?或者:你有什么来由请求事物都按你所想的那样去成长?等等.5、树立新的.更实际也更顺应的思维认知办法E.ABCDE技巧案例剖析【演习】1.功课许多,我不高兴功课许多,我仍然能接收,因为……2、他人对我抉剔,所以我不高兴他人对我抉剔,我仍然可以或许接收,因为……3、测验成绩不睬想,我不高兴测验成绩不睬想,我仍然可以或许接收,因为……4、和怙恃打骂了,我不高兴和怙恃打骂了,我仍然可以或许接收,因为……【自立演习】举出日常生涯中的一件困扰,剖析ABCDE,轮流进行.五、咨询师经常应用技巧(1)苏格拉底式讯问:提一系列问题让来访者本身来断定,他正在思虑的问题.所作的假设.以及是否消失必定真谛的信心.与不合理信心辩论-----这是合理情感疗法最经常应用最具特点的办法.这种办法主如果经由过程咨询师积极自动的提问来进行的,咨询师的提问具有显著的挑衅性和质疑性的特点,其内容紧紧环绕着乞助者信心的非理性特点.【案例】问题:杰瑞米,以为黉舍里所有人都不爱好他,因而抑郁.特点:思维有偏执偏向.咨询师:黉舍其他孩子都恨我,每一个都是.来访者:不合错误,不见得他们所有人都熟悉我.咨询师:不,他们认得.人人都熟悉我.来访者:那不成能.咨询师:不然,为什么天天大家对我都如许不怀好意.来访者:其实不是所有的人天天都对我们不怀好意.有些是,但不是所有人.咨询师:那么,他们得改变一下他们对我们的立场.来访者:他们不须要改变.我们该学会不睬睬对我们不好的人.咨询师:但没人曾对我们好过.来访者:不成能是所有人.可我们得更尽力与他人沟通,不是吗?我们假如和气他们攀谈他们爱好的器械,他们是不会爱好我们的.(2)行动验证技巧请求来访者经由过程事实来论证假设.如,有名律师输掉落一场讼事,验证他人是否瞧不起他;当众呜咽是否被人笑话.(3)情感想象技巧①让来访者活泼地想象本身面对曾使本身心乱如麻的情景,着从新体验不适情感;②让来访者改变这种情感,以在该情景中可能许可的较合适的情感取而代之;在这时刻,来访者会觉得艰苦,但咨询者保持请求他如许做,勉励他测验测验各类办法,直到完成;③停滞想象,让来访者陈述本身是如何作到情感改变的.来访者往往是经由过程形成理性信心和理性思维才做到改变的.此时,治疗者要留意强化新发明的理性思维,须如果可启示其他理性思维;④让来访者按此方法实践演习一段时光,巩固和强化咨询后果.【案例】来访者是一个消失轻微测验焦炙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异常畏惧即将面对的测验情景.咨:请闭上眼睛,慢慢作几回深呼吸……尽量使本身坐得舒畅一些.如今请你在脑筋里想象高考的情景,尽可能想得活泼,逼真,就像工作正在进行一样……科场很安静,大家都很严正,你在本身的位子上坐下来,教师坐在讲台前……你能想象吗?访:能,……咨:很好,请想象你最放心畏惧的情景……想象它正在产生.访:……不,我好重要,畏惧,我能停会儿吗?咨:保持想象,把留意力分散在谁人情景上,……留意你的感触感染……请描写你的感触感染.访:一开端,我只是有点重要,然后,当我发明试卷上的题似乎都不会做时,我就开端惊惶起来,脑筋全乱了,全部脑筋都是一片空白,完整无法镇静下来思虑,…,我预觉得非砸了不成,觉得掉望. 咨:那恰是我要你找的感触感染.好,如今请持续保持适才的情景,要像适才一样活泼真实…然后,请把惊惶.掉望换成有点放心或圆满,明确吗,放心或圆满……访:这生怕做不到……我做不到!咨:你能做到,保持如许做!想办法告知本身些什么,譬如,“如其如许什么都干不了,还不如…;即使这一次考砸了,也……”访:(一段时光今后)我想我做到了,我如今只是觉得放心和圆满了,我轻松多了.咨:很好!如今请告知我,你是如何使惊惶掉望改变放心和圆满的?访:我告知本身,惊惶掉望一点用途也没有,反而使本身更加不会做题,我还告知本身,与其如许坐在这里什么都干不了,我还不如先做一些最简略,本身一看就会做的标题.当我作题的时刻,我本身的留意力逐渐转移到标题上,我发明本身不象刚开端那么重要了,当我情感逐渐放松,我发明本身可以或许做的标题也越来越多了,……如斯等等.我如许想着,反而感到许多多少了,也可以或许开端做题了……咨:异常好!你明确你是如何使本身的情感产生改变的吗?你告知本身一些相符理性的思惟,它们使你从惊惶掉望中摆脱出来.像如许的理性设法主意,我想你还能找到许多?访:是,譬如,一小我应当:“碰到工作,最重要的是本身尽力,收成则任其天然”,“我应当学会掌握本身可以或许掌握的工作,对于本身无法掌握的工作,则任其天然”,就像我们以前评论辩论的.只要我本身尽力了,我就对得起本身等等.咨:很好!如今我请求你按今天学到的理性——情感想象的办法,天天至少演习一遍,持续一个月.你同意吗?访:好的,我同意.除此之外,还有自我治理程序,请求乞助者应用自我嘉奖和自我奖励的办法来改变其不顺应的行动方法;“逗留于此”,即勉励乞助者呆在某个不愿望的情境中,以反抗回避行动和糟糕至极的设法主意.这些办法都可以以家庭功课的方法进行,除上面的办法,合理情感疗法中的行动技巧还包含放松练习.体系脱敏等.【自立演习】三人小组:演习情感想象技巧.。
情绪调控案例500字
小李是一名高中生,平时学习压力大,情绪波动也比较大。
最近,他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陷入了极度的沮丧和失落中,甚至出现了失眠和食欲不振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小李的父母非常担忧。
他们知道,如果让小李继续这样下去,会对他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于是,他们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
经过咨询师的评估,小李被诊断为患有情绪障碍。
为了帮助小李调控情绪,咨询师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他们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李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事实。
其次,他们教授小李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以缓解他的焦虑和压力。
此外,咨询师还鼓励小李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运动、听音乐、阅读等,以帮助他调节情绪。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小李逐渐学会了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他开始能够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失败,不再过分自责和沮丧。
他的睡眠和食欲也恢复了正常。
最重要的是,小李重新找回了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情绪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当一个人面临压力和困难时,容易产生消极
的情绪。
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有效的调控和管理,就可能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一些调控情绪的技巧和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技巧、有益身心的活动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正确理解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正确理解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为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
从前,有两个秀才一起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一支岀殡的队伍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瞪”一下,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
于是,心情一落万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瞪” 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奥!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
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合理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一、定义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也译为理性情绪疗法,又称情绪ABC理论) 是上一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岀的。
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因其中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也称为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
理论基础:人具有非理性的本质:每个人、任何社会与文化都有非理性的成分。
心理障碍是由于一个人所持有的非理性的(irrational)、不符合逻辑的思维和信念(belief)引起的,是由于错误的自我谈话所引起。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二、情绪ABC理论艾利斯:A ( activati ng eve nt ),诱发事件B (belief):信念和态度C (consequenee):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后果理论要点:影响我们情绪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C情绪行为■ •他仅在安慰我吧!一一伤心,生气•我不怎么样,这人干嘛?一一怀疑、困惑•哼,讨好我,想利用我!一一厌烦、敌意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三、不合理信念不良的情绪反应,常常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对此事件的认识,尤其是不正确的、偏激的认识,人们称之为非理性信念。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历史起源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于1955年创立。
又称ABC性格理论。
理性情绪治疗法的基本假设在于:人的情绪问题是有人的非理性信念所导致的。
艾利斯在运用传统心理治疗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人早期的经验,不能真正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也不能使当事人在行为上有所改变,再者,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也不能防止案主日后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在临床经验中,他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完美主义者,易于作出自我责备和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他们常常将他们的渴望如爱、被别人赞赏、成功等视为自己的真实需要,这些都是人的非理性体现,容易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改变人的非理性信念。
60年代后期,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才被心理治疗学界所接受。
从而慢慢影响个案工作的服务过程。
(二)理论基础ABC性格理论人的情绪困扰(C)并非被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的刺激(A)所决定,而是决定于一个人的信念(B)体系.如果能够去除这些理性信念,情绪问题则能解决。
据此,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困扰,是由个人的信念系统而非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所产生。
非理性信念对情绪的影响引发事件(A) 信念(B) 结果(C)案例1 高考失败我真没有用,我的前途完了情绪低落,焦虑自卑案例2 失业下岗"我怎么这么倒霉" "我不应该下岗的,比我差人还有呢"失望,忧郁,无奈,无助,怨天尤人艾利斯将人的非理性信念概括为11种。
(1)一个人绝对需要周围其他人,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2)一个人应该在各方面,最低限度在某一方面有成就,有在能,能胜任.这才是有价值的人(3)世上有些人是卑劣的,对他们的恶行应给予严厉的谴责和惩罚(4)当事情不如自己所设想的那样发展,那就是最糟糕不过的事了(5)人的不快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人没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悲伤和情绪困扰(6)对于危险和灾难性的事件,应给予不断的关注,随时注意它发生的可能性,即凡事多从坏处着想(7)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责任实在不容易,不如逃避来得省事(8)人总是需要依赖别人,而且要找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依赖(9)过去的经历对人目前行为的影响是不可改变的(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应该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11)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完美的解决方法,如果无法找到这个完美的方法,则会很痛苦治疗技巧理性治疗方式指出非理性的信念即对案主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
理性情绪调节训练活动设计的理论背景:理情调节法又称“情绪困扰ABC”,是心理辅导活动中用以进行情绪调节的一种方法。
其中“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B”指个体对该事件的想法(belief),“C”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
理情调节法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Ellis)一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简称RET理性情绪法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
理性情绪法是通过分析情绪背后的想法,消除这些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从而达到消除或调节不良情绪的目的。
理性情绪法的理论包括非理性信念系统的特征和ABC理论。
1.非理性信念系统的特征(1)理性情绪法认为,不合理的信念有三个特征:①绝对化要求:指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不管是对自己或是对他人,如果提出的要求带有绝对化性质,往往会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也可能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这种想法通常与“必须”。
“应该”、“一定”这类词联系起来。
如“我必须成功”,“他应该尊重我”等。
事实上,一切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不可能完全按某个人的意志运转。
②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由一个人对自己的不合理评价所致。
如面对失败时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以自己所做的一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
个人,甚至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如一遇挫折梗概指自己“没用”,是“失败者”。
用这种思维方式评价自己,常会引起焦虑或抑郁的情绪,若用于评价他人,则会对他人持不合理评价,从而导致一味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轻蔑和愤怒等情绪。
如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这人很坏”;别人有一点与他意见不一就认为:“他跟我不是一类人,不能做朋友”等等。
对过分概括化信念,韦斯勒的忠告是: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只评价某件事、某种具体行为而不对整个人作概括化的评价。
案例报告范文--一例恋爱受挫所致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一例女大学生因考研焦虑产生情绪困扰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罗某是一名女大学生,因考研焦虑导致其出现一般心理问题。
情绪非常焦虑,睡不好觉,学习效率下降,感到苦恼。
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以偏概全,其情绪基本好转,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学习效率提高,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焦虑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罗某,女,23岁,大学四年级学生,身高1.60米,身材中等,衣着朴素。
独女,父母为大学教师,家庭和睦。
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个性追求完美。
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一周来心情痛苦,睡不着觉,反复想自己考研失败该怎么办。
个人陈述:快考研了,在这段时间里,压力特别大,学不进去,总是安不下心来学习,很焦急,与同学的交流也不多。
越学不进去就越焦急,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都能安心学下去,就更焦急烦躁。
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前来咨询师处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装扮朴素,是一个腼腆的女孩;在谈话过程中不自主地用手捂住嘴,她的嘴上长满水泡,并且情绪有点激动,此外,咨询师还注意到,求助者在叙述别人学习学的进去时,情绪反应很不安,说到自己的学习时,很是苦恼。
四、评估与诊断根据对罗某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罗某本人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可除外罗某有重性精神病。
根据罗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其问题的产生是由学习效率下降引起的,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良情绪持续才一周,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主要表现为:1、反复想自己考研能否成功的事情2、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正常不正常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紊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心灵乐园情绪ABC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一、单元名称:变化想法,战胜非理性信念二、单元目旳:1、协助学生理解情绪体现和宣泄旳措施2、学生理解情绪ABC旳基本原理3、尝试战胜自己旳非理性信念三、教学过程:(一)案例导入王某从小乖巧听话,成绩优秀,自己比较要强,父母对于学习没有过多管教。
父母均为农民,父母把但愿都寄托在她旳身上。
性格较内向,文静、不善交际,朋友不多,无不良嗜好。
上半年因中考考试没有考好,因此来到目前旳学校读书,这本不是她旳愿望,可想既来之则安之,在这儿好好学也许会更有出息,因此在学校成绩是名列前茅,备受老师旳关注。
可是近来学校要举办阶段考试,一听到这个消息后,王某发现自己觉得烦躁不安,非常郁闷,看到或听到同窗讨论有关考试旳问题就紧张、伤心,平时小测验手心发汗、头脑空白,浮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差。
近两周来,由于开始准备阶段考试,胆怯、焦急情绪更为严重,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心不在焉,主线不知老师在讲什么,前几次自己旳小考试成绩也不容乐观,比自己好旳同窗有蛮多。
今由同窗陪伴前来征询。
其他学校生活、文体活动等方面,只要不波及与考试有关联旳事情,都能正常参与。
(二)情绪ABC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觉得人旳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旳自身引起旳,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旳人对这一事件旳解释、见解、评价所引起旳。
而A是指诱发事件,B是指在这一诱发事件下旳见解、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旳情绪反映和行为成果。
(四)挑战非理性信念因此个体通过变化自己旳错误观念可以消除相应旳情绪困扰。
产婆术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最具特色旳措施,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旳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旳辩论技术。
一方面由求助者说出不合理观点,然后征询师沿其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让求助者结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旳地方,并积极加以矫正。
(三)分析案例通过ABC理论,指出其由于考试败北(A),引起了紧张、焦急等负性情绪(C),但是产生这种负性情绪旳真正因素是来访者旳“我应当始终非常优秀”、“我不也许不及格”和“不及格真是太糟糕了”错误认知,而不是考试不及格这件事情自身。
[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消除焦虑的最好方法考试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对具有考试焦虑情绪的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主要运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由于来访者在高中入学后第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不及格,致使此后的历次数学考试都紧张焦虑,并伴有失眠,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
咨询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放松治疗,帮助他矫正了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减轻了来访者紧张焦虑的程度。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考试焦虑情绪一、一般资料黄某,男,18岁,**某高中高二学生。
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亦无精神疾病史。
家在**某中等城市,父亲在企业上班,母亲为事业管理人员,家境较好。
黄某在家中是独生子,与父母同住,父亲性格好强,母亲性格较随和。
黄某从小就老实听话,学习刻苦,在教师同学的眼中算是优秀学生。
性格偏内向,比较腼腆。
高中同学中朋友不多,初中以前的几个好朋友也联系渐少。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结果:躯体化因子2.4分,焦虑因子2.6分,其余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属正常。
EPQ测验:E=40,N=65,P=55,L=35。
性内向人格,偏抑郁质。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每到数学考试前一天就神情紧张,坐立不安,害怕考不好。
在考场上紧张,心跳加快,无法集中精力答题,从而影响正常水平发挥。
个人陈述:我从小到大学习一直不错,在班上总是前五名。
尤其语数外三个主科非常好,初中老师经常夸我天生就是考大学的好苗子。
在家里父母挺喜欢我,他们都没有上过大学,所以把希**寄托在我身上,爸爸对我的学习抓得很紧,总要求我向比我学习更好的同学看齐,我也一直努力好好学习,不让他们失望。
还好最终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我考上了**某重点高中。
进入高中后,我学习非常努力,发誓要好好表现,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但没想到第一次考试数学就不及格,这让我很难接受。
在高中时我的数学挺好的,也不知道怎么的,到高中后突然就不行了。
虽然那次补考通过了,但此后每当数学考试前,我就紧张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失眠难以入睡,食欲差;在考场上“总怕再次不及格”的念头在脑子里不断闪现,心跳得厉害,精力根本无法集中,明明会做的题目,也做不对。
焦虑症心理咨询案例这是一则女大学生焦虑症心理咨询案例,详细描述焦虑症状产生原因和治疗过程。
高校大学生新生入学后,由于对于高考成绩不满意、大学生生活环境不习惯、学习方式不适应、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等原因,很多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尤其是以往曾经患过焦虑症心理疾病的学生,这一状况会更加突出。
本文通过帮助一名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运用合理情绪疏导疗法原理,缓解焦虑问题的成功案例,阐释心理健康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1 案例简介王某,女,19 岁,大一新生,由于高考前夕的高度紧张导致其出现持续性焦虑心理,从而导致对各种考试都出现考前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
经咨询,之前无重大生理和精神疾病。
SAS 总评分和SDS 总评分分别为86 分和59 分。
精神方面:思维清晰、语言表述清楚,有一定的逻辑性。
心理方面主要是考试前焦虑症状,情绪波动大,表现得较为浮躁,建议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与放松技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在心理辅导人员的建议下,王某先后进行了6 次治疗,最终消除了上述心理问题,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SAS 测评得分55 分,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取得了之前设定的治疗目标,无反弹迹象,属成功案例。
2 案例分析处理过程2.1 心理状况初步诊断该生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后,笔者首先对她进行了心理测试,SAS 总评分分86 分,远超过标准线;SDS 总评分59 分,也超过标准线一定的程度。
2.2 了解来访者情况2.2.1 来访者王某的主诉在高考前最后一个学期,每次考试前,都会心慌、失眠、焦虑、疲倦等症状,还常伴有身体不适等异常症状,现在主要担心的问题是在今后的考试中持续出现这种情况,影响学业目标,进而影响毕业、就业等事关自身前途命运的事情。
而且对于目前的学校专业很不满意,但是又不想复读。
2.2.2 来访者王某的同学的反映最近两周学习中王某上课有走神、晚上睡眠质量差,不愿意和周围同学交谈,情绪低落,经常在宿舍哭泣。
艾利斯理性情绪疗法一、理性情绪治疗法概述RET(Rational-Emotive Therapy)是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倡导的。
1、本治疗法是以改变病人的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
它以理性思维方式和观念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理性治疗非理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理念给他们的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此使自己的心理臻于健康。
2、不合理的信念:(1)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如:我做事必须尽善尽美);(2)对他人的不合理信念(如:对不好的人应给予惩罚);(3)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合理信念(如:已注定的事无法改变)。
3、不合理信念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即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事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应该”、“必须”。
其不合理在于,人们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获得成功,既是某件事取得了成功,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赏。
而一旦这样的现实出现,持有此类信念的人就会受不了,因而产生情绪上和行为上的障碍,这种绝对化的要求反映了他不合理、走极端的思维方式。
(2)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即以某件具体事件,某一言行证明自己进行整体的评价。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是思维的专制主义。
人们在对自己的绝对化要求中常常会走极端,认为自己某一件事情上办的不好,未获得成功,就是自己一无是处,只说明只是这件事上办不好。
因此,人们应当就自己的某一行为的表现而进行评价,不能因一件事而否定个人的价值。
人们对他人也常有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果对他人持有绝对化要求,就会发现他人的言行总是与自己作对,因而陷入消极的情绪体验中,如“愤怒、怨恨、压抑”等。
(3)槽糕至极论(awflizing)即如果某一件不好的事情一旦发生,其结果必然非常可怕,槽糕至极,灾难性的。
这种思维方式导致焦虑、悲观、压抑、犹豫等不良情绪。
将一件事情的负面结果夸大到极点,反映了个体走极端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理性情绪疗法案例分析
案例:
来访者:男,22岁,大学四年级。
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经常做恶梦,持续有一个多月。
自诉:我就要毕业了,去了几家单位应聘,都未被录取。
为什么我不被录用,因为我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
不是名牌的大学生,就被人看成是垃圾学校的学生。
我现在没心情看书,找不到工作,四年大学白上了。
找工作也是竞争,也不好意思问其他同学,有时上网聊天,心情稍好点。
诊断:
一、症状:
心理:焦虑、烦躁
生理:入睡困难,经常做恶梦
二、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三、诊断依据:
1.没有器质性病变。
2.根据心理正常非正常区分三原则,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
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排除精神病。
3.由找工作引起,没有变形冲突,排除神经症。
4.没有泛化,由现实问题引起出现了不良情绪,时间仅一个多月,社会功能受损轻
微,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四、原因分析:
心理:1.认知问题:不是名牌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工作,大学四年就白上了。
2.情绪焦虑、烦躁
3.人际关系:与同学交往少
社会:找不到工作
五、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使来访者能够从找不到工作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对自己可以更加有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去找工作。
最终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人格,使之可以去更好的生活。
六、咨询理论
理性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它的中心目标是除去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信念,而以正确的信念取代错误的信念。
其中ABC理论是理性情绪疗法的基础理论。
七、咨询过程
1.和来访者交谈找出不合理信念是绝对化,读心术和过度概括化,来访者认为自己
找不到工作是因为自己不是名牌大学生,这是绝对化。
不是名牌大学生,就被人看作是垃圾学校的学生,这是读心术。
找不到工作大学四年就白上了,这是过度概括化。
2.要让来访者明白他之所以焦躁、痛苦,入睡困难,做恶梦不是因为他找不到工作
硬气的而是因为他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引起的。
我用A-B-C理论找出他的诱发性事件是快毕业了却找不到工作,对这件事情的解释是因为自己不是名牌大学生所以才找不
到工作,大学四年白念了,而他对这件事的反应是焦虑、烦躁,入睡困难还做噩梦,不愿意和同学交往。
3.我要与他的这些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他认识到这些观念的不合理,继而使之放
弃这些不合理观念。
我要采用质疑式和夸张式来对他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质疑式对绝对化进行辩论“是不是只要不是名牌大学生就都找不到工作呢”,对读心术进行辩论“你是怎么知道别人是这么想的呢?”“是不是别人的想法都像你想的那样?”,对过度概括化进行辩论“难道上大学就只为了找工作吗?”
夸张式对绝对化进行辩论“是不是所有的名牌大学生都能找到工作呢?所有的非名牌大学生就全部找不到工作呢?”对读心术进行辩论“难道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吗?你一个一个地去问过吗?”对过度概括化进行辩论“大学学的知识和技能除了对找工作有用外,除此一点用都没有了吗?”
4.帮助来访者建立合理的信念,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这么一个目的,更多的
是为了增加知识提升能力,使得学生的素质提高。
而且找不到工作并不仅仅是因为学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只要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够好那么找工作就不会是一件难事。
体会:
这一次作业的让我感觉比前一次的作业简单了许多,不过让我对理性情绪疗法的了解更加深刻了一些,不过就是在对不合理信念的质辩上让我感到还是不够得心应手,所以在这一块我还要多多练习。
还有我在对合理信念的建立上还是有些不太熟练所以希望在以后我可以写的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