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267.05 KB
- 文档页数:9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1、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称为“会计基本等式”,它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静态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来看,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资金进入企业、资金占有形态的变化、资金权益的变化、资金退出企业(-)资金进入企业资金进入企业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包括企业吸收投资者投入资本和举借债务。
这类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会引起企业资产与权益(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1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1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增加。
(二)资金占有形态的变化:是指企业的资金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分布使用和存在形态的变化。
这类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引起资产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
(三)资金权益的变化:会引起不同负债项目的此增彼减、不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此增彼减或者负债项目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
①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使负债不同项目之间此增彼减%1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是所有者权益不同项目之间此增彼减%1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使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1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使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四)资金退出企业:这类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会引起企业资产与权益(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等额减少%1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1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一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第二节复式记账4、账户的含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5、由于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6、总分类账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年初资产总额为12.6万元,负债总额为4.8万元。
本年度取得收入共计8.9万元,发生费用共计9.3万元,月末负债总额为5万元。
该企业年末资产总额为()万元。
A、12.4B、12.2C、12.8D、13.12、()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总账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A、复式记账法B、借贷记账法C、平行登记D、同时登记3、关于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的平行登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实现补充说明B、可以检查会计科目记录的正确性C、可根据明细科目汇总登记总分类科目D、可检查会计科目记录的完整性4、某企业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资料如下: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乙账户余额的是()。
账户名称期末借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甲账户38 000(借方)乙账户丙账户42 000(借方)丁账户65 000(贷方)戊账户40 000(贷方)A、借方余额3.5万元B、贷方余额3.5万元C、贷方余额2.5万元D、借方余额2.5万元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
A、漏记某个会计科目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C、错记某项经济业务D、借贷方向颠倒6、下列关于账户和会计科目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名称,会计科目是账户是具体应用B、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C、实际工作中,对账户和会计科目不加严格区别,而是互相通用D、账户能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情况及其结果,而会计科目不能7、复合会计分录中的对应关系不包括()。
A、一借一贷B、一借多贷C、一贷多借D、多借多贷8、在借贷记账法下,“投资收益”科目的增加额登记在()。
A、借方B、贷方C、借方和贷方D、借方或贷方9、在借贷记账法下,费用类会计科目()。
A、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额B、贷方登记费用的增加额C、期末余额在借方D、期末余额在贷方10、下列关于复式记账法基本理论依据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从任何一个时点来看,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之间都必然保持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会计恒等式(会计平衡公式)又称会计基本等式或会计方程式,是指用会计的专业术语来表达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方程式。
这一平衡公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例题1·单选题】下列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沽少额=期末余额C.收入-费用=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答疑编号: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会计的基本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例题2·多选题】会计基本等式是下列()的理论依据。
A.试算平衡B.复式记账C.设置账户D.成本计算[答疑编号: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帐的理论依据,也是企业会计设置帐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负债表的理论理依据。
注意:这里的试算平衡应该是余额试算平衡。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假定2009年12月1日,黄河公司期初资产为680万元,期初权益为680万元。
(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如:2009年l2月10日,黄河公司接受甲公司投资200万元,存入银行。
(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如:2009年12月12日,黄河公司从银行存款中提取10 000元现金备用。
(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如:2009年12月15日,黄河公司以银行存款100万元归还借款期限为两年的借款100万元。
(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如:2009年12月20日,九华公司将黄河公司原欠的“应付账款”50万元转作对黄河公司的投资,已办妥有关手续。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九种基本类型:(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5)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6)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7)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8)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9)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例题】假设华泰公司2009年l2月1日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状况如表所示。
多项选择题1. 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2. 根据会计等式可知,下列哪类经济业务不会发生()。
A.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B.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C.资产有增有减,权益不变D.债权人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不变3. 下列属于会计等式的是()。
A.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B.本期借方余额合计=本期贷方余额合计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D.收入-费用=利润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产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B.负债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C.收入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D.费用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5. 会计分录的内容包括()。
A.经济业务内容摘要B.账户名称C.经济业务发生额D.应借应贷方向6. 下列错误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的是()。
A.漏记某项经济业务B.重记某项经济业务C.记错方向,把借方计入贷方D.借贷错误巧合,正好抵消7. 会计分录的格式正确的是()。
A.先借后贷B.借方在上,贷方在下C.在一借多贷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文字要对齐D.在一借多贷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数字要对齐8. 下列账户中期末余额在贷方的有()。
A.预收账款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累计摊销9. 下列关于平行登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账账户的期初余额=明细账账户期初余额合计B.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C.总账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D.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账户期末余额合计10. 下列计入贷方的是()。
A.资产的增加额B.负债的增加额C.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D.费用的增加额11. 用公式表示试算平衡关系,正确的是()。
A.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B.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C.负债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负债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D.资产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资产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12. 在借贷记账法下,可以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
第三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6月初资产总额为15万元,负债总额为5万元,6月发生下列业务:取得收入共计6万元,发生费用共计4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6月底,该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A )万元。
A、12B、17C、16D、102、下列关于复式记账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
A、每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B、资产发生变动的,负债也必然发生变动C、资产发生变动的,所有者权益也必然发生变动D、负债发生变动的,所有者权益也必然发生变动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具有(C )的关系。
A、金额相等B、内容一致C、统驭和从属D、相互依存4、关于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关系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B)。
A、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相同的B、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是相同的C、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控制作用D、明细分类科目对有关总分类科目起着补充说明作用5、下列错误中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D )。
A、某项经济业务未入账B、某项经济业务重复记账C、借贷方向颠倒D、借贷金额不等6、通常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对应( A )。
A、一笔经济交易与事项B、一笔或多笔经济交易与事项C、两笔以上经济交易与事项D、多笔经济交易与事项7、下列科目中与“制造费用”科目不可能发生对应关系的是(B)。
A、生产成本B、本年利润C、原材料D、应付职工薪酬8、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有借方余额的会计科目是(A )。
A、成本类会计科目B、负债类会计科目C、损益类会计科目D、费用类会计科目9、在借贷记账法下,“应付账款”科目的增加额登记在( B )。
A、借方B、贷方C、借方和贷方D、借方或贷方10、在借贷记账法下,“财务费用”科目的增加额登记在(A )。
A、借方B、贷方C、借方和贷方D、借方或贷方11、在借贷记账法下,成本类会计科目的贷方登记(C )。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一、单项选择题1、【参考答案】:A【答案详解】期末计提短期借款利息时,应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应付利息”账户。
故答案为A。
2、【参考答案】:B【答案详解】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应的固定资产成本,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财务费用。
故答案为B。
3、【参考答案】:C【答案详解】采购人员预借的差旅费应作为企业的一项债权,计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当报销差旅费时再计入有关费用账户。
故答案为C。
4、【参考答案】:C【答案详解】选项ABD的借方登记减少数,只有选项C的借方登记增加数。
故答案为 C。
5、【参考答案】:B【答案详解】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故答案为B。
6、【参考答案】:D【答案详解】“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登记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登记已验收入库的完工产品结转走的实际生产成本,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完工的在产品生产成本。
故答案为D。
7、【参考答案】:A【答案详解】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薪酬,通过“生产成本”账户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故答案为A。
8、【参考答案】:B【答案详解】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应交的营业税,作为清理成本的增加,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9、【参考答案】:A【答案详解】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应设置“原材料”、“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在途物资”科目是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时设置的科目。
故答案为A。
10、【参考答案】:C【答案详解】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故答案为C。
11、【参考答案】:C【答案详解】债权的减少、债务的增加以及资产的减少和权益的增加均是在相关账户的贷方反映,只有资产的增加和权益的减少在账户的借方反映。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试算平衡法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B.试算不平衡,表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C.试算平衡了,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正确D.理论依据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符合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a )。
A.增加额记借方B.增加额记贷方C.减少额记借方D.期末无余额5、复式记账法是以( b )为记账基础的一种记账方法。
A.试算平衡B.资产和权益平衡关系C.会计科目D.经济业务6、下列记账错误中,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发现的是( b )。
A.将某一账户的借方发生额600元,误写成6 000元B.某一账户的借贷方向写反C.借方的金额误记到贷方D.漏记了借方的发生额7、目前我国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是(d )。
A.单式记账法B.增减记账法C.收付记账法D.借贷记账法8、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称为(b)。
A.记账B.试算平衡C.对账D.结账9、借贷记账法的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c )。
A.每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每个账户的贷方发生额B.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C.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D.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10、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贷方用来登记( b )。
A.大部分收入类科目的减少B.大部分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增加C.大部分负债类科目的减少D.大部分成本类科目的增加11、下列会计分录形式中,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是( a )。
A.一借一贷B.一借多贷C.一贷多借D.多借多贷12、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标明应借、应贷科目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称为( c )。
A.科目B.对应关系C.会计分录D.对应科目13、某企业资产总额为200万元,负债总额为40万元,在将20万元负债转为投入资本后,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b )万元。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_《会计基础》第三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第1节会计恒等式学习笔记会计等式是指反映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表达式。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一)资产=权益1.权益代表资产的来源,而资产则是权益的存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企业资本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2.二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即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同等数额的权益;反之,亦然。
3.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也没有无资产的权益。
(二)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会计恒等式的意义在于: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是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会计恒等式说明了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在某一时点的静态平衡关系。
3.在任一时点企业的全部资产必定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
4.平衡是指数量上的整体平衡,而非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间存在一一平衡关系。
(三)收入-费用=利润(动态等式)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费用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利得-损失=(营业收入-营业费用)+(利得-损失)【要点提示】(1)营业费用包括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税费等。
(2)利润总额为正数,也就是实现利润,增加所有者权益;如果利润总额为负数,则为亏损,将减少所有者权益。
(3)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4)利润会计期间体现为资产负债表的本年利润,期末(年末)体现为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
(四)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营业费用)+(利得-损失)四、经济业务与会计恒等式1.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总额不变)2.负债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3.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4.资产增加,负债增加(总额变化)5.资产减少,负债减少(总额变化)6.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总额变化)7.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总额变化)8.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总额不变)9.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总额不变)第2节复式记账一、会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一)账户的含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产权关系和基本财务状况)资产和权益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即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权益也不能离开资产而存在;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也没有无资产的权益。
权益代表资产的来源,而资产则是权益的存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企业资本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二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即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同等数额的权益;反之,亦然。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任何一个时点来看,资产与权益之间永远保持着这种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故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收入-费用=利润(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收入减去费用,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第二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三、全部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会计等式【单选题】下列属于静态会计等式的是()。
A。
收入-费用=利润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者权益+(收入-费用)『答』B『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属于静态会计等式。
【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等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B。
“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D。
会计基础课程笔记(精华要点)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1、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上式能直接反映出资金运动三个静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因此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也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三个基本要素。
由于该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也称为会计基本等式。
3、收入-费用=利润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收入,实现盈利。
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
通常将收入与费用比较后,才能确定企业一定时期的盈利水平。
即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即表现为利润。
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注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收入属于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利得,费用属于日常活动中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也不包括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损失,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相关利得和损失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3、记账方法记账方法,就是指在会计科目中记录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具体手段及方式。
运用记账方法对会计科目进行登记的过程,也就是将对经济交易与事项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结果在相关科目中进行记录或登记的过程。
记账方法按其登记经济交易事项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两种。
4、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交易事项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特点:复式记账法是对全部经济交易与事项均进行完整且相互联系的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
5、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即将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考情分析】
在前面研究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本章开始转入对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研究。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所占分值较大,为重点章节。
从内容上看,要求考生重点掌握会计恒等式及其变化、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会计科目结构与试算平衡、会计分录的相关知识以及平行登记的运用。
【常考考点】
会计等式(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借贷记账法下的科目结构和记账规则(单项选择题);
会计分录(多项选择题);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大纲要求】
考点能力要求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理解
收入-费用=利润理解
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法的概念、特点、基本要素了解
借贷记账法概念理解
记账符号了解
账户结构掌握
记账规则理解
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理解/掌握
试算平衡掌握
总分类会计科目与明细分类会计科目的平行登记掌握
【核心讲义】
核心考点一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会计恒等式
(1)资产=权益
这里的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1)对“资产=权益”的影响
①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③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④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无论以上哪一种经济业务,都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①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③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④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⑤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⑥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⑦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⑧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
⑨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同样,无论以上哪一种经济业务,都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二)收入一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核心考点二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3.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截然相反。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上述两类账户的内部关系如下: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负债类和损益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5.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
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
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方式进行。
(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御、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求:
(1)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依据相同);
(2)借贷方向相同(方向相同);
(3)所属会计期间相同(期间相同);
(4)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人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金额相等)。
【经典例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某一账户的左方登记增加,右方登记减少,期初余额在左方,而期末余额在右方,则表明()。
A.本期增加发生额低于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小于期初余额
B.本期增加发生额低于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大于期初余额
C.本期增加发生额超过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大于期初余额
D.本期增加发生额超过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小于期初余额
【答案】B
【解析】左方即借方登记增加,右方即贷方登记减少,根据题目可得出本期发生额是负数。
根据发生额=增加发生额-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可知增加发生额小于减少发生额,本期发生额大于期初余额。
2.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A.两者的性质不同
B.两者的口径不同
C.两者的内容不同
D.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答案】D
【解析】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性质、口径和内容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账户贷方登记的内容有()。
A.收入的增加
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