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增值税企业纳税实务调整
- 格式:ppt
- 大小:249.00 KB
- 文档页数:85
v3.7纳税实务综合申报实训案例004一、引言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纳税实务综合申报实训案例的研究与分析成为提高税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以v3.7纳税实务综合申报实训案例为例,对其进行详细解析,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v3.7纳税实务综合申报实训案例解析1.案例概述v3.7纳税实务综合申报实训案例,涵盖了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多种税种的申报过程。
案例以一家制造企业为例,分析了其在纳税申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
2.案例涉及的主要税收政策及规定在案例中,企业需遵循的相关税收政策及规定包括: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个人所得税法等。
企业需按照这些法规要求,进行纳税申报。
3.案例中的实操步骤及注意事项(1)企业所得税申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需按照利润总额、纳税调整等项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在申报过程中,应注意填写各项扣除、优惠等相关内容。
(2)增值税申报: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需按照销售额、进项税额等项目计算应纳税额。
在申报过程中,应注意核实进项税额抵扣情况,确保申报数据准确。
(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申报:企业需按照试点方案要求,将原营业税税目调整为增值税税目。
在申报过程中,应注意了解相关政策,确保顺利过渡。
(4)个人所得税申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企业需按照员工工资、福利费等项目计算个人所得税。
在申报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划分税前扣除项目,减轻员工税负。
4.案例亮点与创新本案例企业在纳税实务综合申报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手段在税收管理中的优势。
通过运用先进的软件系统,提高了申报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了税收风险。
同时,企业在申报过程中严格遵守税收法规,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体现了合规经营的理念。
5.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空间在案例中,企业在增值税申报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进项税额抵扣不规范现象。
为避免税收风险,企业应加强对增值税相关政策的学习和理解,规范进项税额抵扣管理。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学习财税会计定要踏踏实实把基本功练好!财税实务全面解读《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
1、发布这个文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这是一个解决全面营改增后出现的若干具体问题的文件,包含了九个不同层面的内容,其中部分问题牵涉面很广,意义重大,如预付卡征税问题、限售股解禁转让的买入价确定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实践中非常普遍,如何处理之前并没有明确规定,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具体执行时很容易发生争议,纳税人也容易产生税务风险。
所以,这份文件虽然名义上只是总局发的一个征管性质的文件,但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
2、53号公告对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缴纳增值税作了规定,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根据36号文的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同时,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含)的,可以免征增值税。
该政策执行至2017年12月31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3号)规定:“其他个人采取预收款形式出租不动产,取得的预收租金收入,可在预收款对应的租赁期内平均分摊,分摊后的月租金收入不超过3万元的,可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
”
53号公告规定:其他个人采取一次性收取租金的形式出租不动。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事业单位纳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
2012年在上海、福建、深圳、厦门等地的试点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年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营业税改增值税不可避免地会对企事业单位的纳税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更好的应对这些变化和影响应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点和关键。
鉴于此,本文拟从营业税增值税的基本内涵、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事业单位纳税的影响以及企事业单位应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状况的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企事业单位;影响;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3)07-0-01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目的主要在于避免重复征税,从这个角度来说,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以为企事业单位纳税带来有利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纳税负担的减轻。
为了理解和阐述的方便,本文将主要以地质勘查施工企业单位为对象,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给其造成的影响以及其应对这些影响的策略进行分析。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营业税增值税的基本内涵。
一、营业税增值税的基本内涵营业税和增值税均为我国的两大税种。
所谓营业税就是指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销售不动产或者是转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额进行征收的一种税。
所谓增值税主要是指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进行征收的一种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两个税种的不足和弊端逐步显现,从而造成了重复征收的现象,给企事业单位带来了沉重的纳税负担,从长远来看,无法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其发展和进步。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事业单位纳税的影响我国自1994年施行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制度以来,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这种税制结构下增值税纳税人外购劳务所负担的营业税、营业税纳税人外购货物所负担的增值税,均不能抵扣,重复征税问题未能完全消除,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学习财税会计定要踏踏实实把基本功练好!财税实务总结:营改增后发票实务最近被问的42个问
题
1.纳税人取得的由于价格换算出现误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能否抵扣进项税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66号)规定:”二、关于价格换算出现误差的处理方法
纳税人以含税单价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应换算成不含税单价填开专用发票,如果换算使单价、销售额和税额等项目发生尾数误差的,应按以下方法计算填开:
(一)销售额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额=含税总收入÷(1+税率或征收率)
(二)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税额=含税总收入-销售额
(三)不含税单价计算公式如下:
不含税单价=销售额÷数量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开具的专用发票,如果票面‘货物数量×不含税单价=销售额’这一逻辑关系存在少量尾数误差,属于正常现象,可以作为购货方的扣税凭证.”
2.营改增后增值税发票如何开具?
答:从发票开具来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自行开具增值税专
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只能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若对方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向税务机关申请代。
营改增后会计科目解析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
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如下所示:
1、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涉及的范围是交通运输业以及部分现代服务业;
2、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3、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
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那么,营改增后会计科目有哪些变化呢?具体如下:
1、根据需要一般纳税人同时采用一般计税办法和简易计税办法时,将应交增
值税分为一般计税办法和简易计税办法,根据行业在应交增值税(一般计税办法)下的进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按照税率或其他管理要求细分,应交增值税(简易计税办法)细分为应纳税额、预缴税金等。
税总函〔2016〕71号统一明确营改增实务中的33个问题(一)1.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或者甲供工程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文件规定以收到的然后减去分包款为销售额,开票是总金额的还是分包之后的?例如总包收到100万,分包款50万,购货方要求开具100万发票,纳税人实际缴纳50万的税款,如何开票?答:可以全额开票,总包开具100万发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100/(1+3%),税额为100/(1+3%)*3%,下游企业全额抵扣。
纳税人申报时,填写附表3,进行差额扣除,实际缴纳的税额为(100-50)/(1+3%)*3%。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人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6号文件规定:“第二条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其取得的不动产(以下简称出租不动产),适用本办法。
取得的不动产,包括以直接购买、接受捐赠、接受投资入股、自建以及抵债等各种形式取得的不动产。
”纳税人二次转租,自己没有取得该不动产,适用什么税率?答:关于转租不动产如何纳税的问题,总局明确按照纳税人出租不动产来确定。
一般纳税人将2016年4月30日之前租入的不动产对外转租的,可选择简易办法征税;将5月1日之后租入的不动产对外转租的,不能选择简易办法征税。
3.5月1日之后开具的地税发票缴纳增值税时如何申报,是否如增值税发票一样先进行价税分离?如果申报时既有国税发票又有地税发票如何申报?答:开具的地税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含税销售额,需要进行价税分离,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
纳税申报时,填入附表1“开具其他发票”中的第3列相应栏次。
如果申报时既有国税发票又有地税发票,则合并申报。
4.物业收取的停车费和电梯里面的广告位的出租是按什么行业核算?答:将建筑物、构筑物等不动产或者飞机、车辆等有形动产的广告位出租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用于发布广告,按照经营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
车辆停放服务、道路通行服务(包括过路费、过桥费、过闸费等)等按照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实务案例分析(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征税的主体是()。
A.国家B.集体C.个人D.海关【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的无形资产或者销售的不动产。
这阐述的是()的征税范围。
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所得税【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3.单位和个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时,因受让方违约而从受让方取得的赔偿金收入应()。
A.并入营业额中征收营业税B.不征税C.征收车船税D.不构成营业额【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4.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
A.免征营业税B.减征营业税C.加倍征收营业税D.超额征收营业税【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5.批发或零售货物的纳税人,年销售额在()及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A.20B.50C.80D.100【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6.增值税基本税率为()。
A.5%B.12%C.17%D.25%【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7.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A.60日B.90日C.120日D.180日【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D8.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代征。
A.海关B.税务局C.国务院D.发改委【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9.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A.不得B.可以C.随时可以D.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10.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以及新开业的试点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A.500万元B.800万元C.1000万元D.2000万元【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11.网站对非自有的网络游戏提供的网络运营服务按照()征收增值税。
第一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和动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操作实务》课程第一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和动态第二篇我国现行营业税政策第三篇我国现行增值税政策第四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政策第五篇营改增下的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第六篇营改增下增值税发票与纳税申报第七篇营改增对试点行业税负影响的分析本篇主要内容:第一讲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介绍第二讲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第三讲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影响和意义第四讲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过程第五讲未来中国税制改革的趋势第一讲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介绍本讲内容:1.税收概述2.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3.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一、税收概述1.税收的概念和特点概念: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特点:(1)征税的主体是国家;(2)国家征税依据的是其政治权力;(3)征税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以实现其进行阶级统治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4)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5)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2.税收的职能(1)调节需求总量:税收对需求总量进行调节,以促进经济稳定。
(2)调节经济结构:(3)调节收入分配:二、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历史时期:(一)1994年税制改革1.全面改革了流转税制,实行了以比较规范的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
2.改革了企业所得税制。
3.改革了个人所得税制。
4.对资源税、特别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做了大幅度的调整。
(二)2003年以来的税制改革2003年以来,相关部门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
1.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各税种改革2.加强与改善民生的税制改革(三)2008年以来新一轮的税制改革2008年以来,围绕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强与改善民生以及统一税法适用,国家进一步开展了一系列的税制改革:1. 统一税法适用的税制改革2. 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各税种改革3.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税制改革4. 加强与改善民生的税制改革5.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制改革三、我国现行税法体系1.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