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双渠道供应链ITIO动态演化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75.00 KB
- 文档页数:5
公平偏好下双渠道供应链改进收入共享契约与协调∗林强【摘要】For the general case of the non-linear stochastic demand affected by the sales effort of the retailer,this paper designed a new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to coordinate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incorporating the retailer’s disadvantageous in-equity aversion.The result shows that,as long as the values of the contract parameters meet certain conditions,the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can achieve coordination.The manufacturer holds the direct channel’s sales revenue completely w hen the chan-nel achieves coordination.The conclusion expands the theory research of the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to coordinate supply chain.%在市场需求是随机的且受零售商努力水平影响的一般情形下,考虑零售商的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研究设计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改进收入共享契约机制。
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契约参数取值条件下,双渠道供应链能够实现协调。
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时,制造商完全占有直销渠道的销售收入。
研究结论拓展了收入共享契约协调供应链的理论研究。
【期刊名称】《经济数学》【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106-110)【关键词】双渠道供应链;公平偏好;收入共享契约;协调【作者】林强【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重庆 400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以及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在线销售和网上购物提供了便利,并促进了二者的同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选择建立自己的网上直接销售渠道,从而拓宽市场份额,增加市场竞争力.然而,制造商直销渠道的增加,改变了传统单零售商渠道模式,激化了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如何有效的协调双渠道供应链,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1].事实上,在双渠道供应链的冲突与协调方面,已经有不少文献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参见李书娟和张子刚[2]与胡东波和翟雯瑶[3]做的综述研究.但这些研究文献都是建立在决策者纯粹自利假设条件下的,而没有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因素(如公平偏好).近几年在供应链契约协调领域,考虑供应链成员公平偏好心理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绝大部分研究针对传统的单零售渠道供应链而展开.Cui等[4]最早将公平偏好引入供应链中研究发现公平偏好下供应链也能够实现协调,杜少甫等[5]在国内最早研究公平偏好下供应链的契约协调问题,发现公平偏好不改变供应链的协调状态,尹亚仙等[6]研究设计了公平偏好下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回购契约.在双渠道供应链管理领域,仅有少量几篇文献考虑了决策主体的公平偏好心理,研究渠道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与协调问题.刑伟等[7]研究发现只有当零售商市场份额较大时制造商才会关注零售商的公平偏好,成克河等[8]研究表明直销渠道的最优价格不受公平偏好的影响,而最优批发价格与最优零售价格受公平偏好的影响,Wei等[9]探讨了渠道成员同时具有公平偏好和风险规避偏好时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策略,Wei等[10]通过引入努力成本共担系数研究设计了能够实现具有公平偏好成员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改进回购契约.综上可知,目前利用供应链契约研究具有公平偏好成员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的文献是很少见的.与上述文献不同,本文在市场需求是非线性随机的且受零售商努力影响的一般情形下,引入公平偏好理论,研究设计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改进收入共享契约,分析得到公平偏好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条件.为了必要的数学简化,遵循文献通行做法,根据问题背景和研究目标作如下假设:假设1 供应链中只包括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二者都是风险中性的.供应链信息是完全对称的.假设2 制造商一方面通过零售商销售产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直销渠道直接向顾客销售产品.零售商面临报童问题,只有一个随机的销售季节,在销售季节到来之前,零售商只有一次向制造商订货的机会.假设3 市场需求是非线性随机的,且受零售商努力水平的影响.零售商的努力水平不仅影响零售渠道和直销渠道的市场份额,同时也会影响市场总需求,而制造商在直销渠道销售产品会降低零售渠道的销量.因此,双渠道之间存在竞争与冲突.这是在双重边际化之外使双渠道供应链难以实现协调的特有问题.假设4 零售商是公平偏好的,制造商是纯粹自利的.当零售商关注公平时,零售商始终以制造商的利润为参考,衡量自己的收入公平性.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零售商基本处在整个供应链的销售终端,接近最终客户,很多情况下零售商就是自然人,心理偏好因素表现突出,而制造商则更多的表现为公司组织,心理偏好因素表现不明显.假设5 为了数学简化,模型中不考虑商品的净残值以及各渠道主体的缺货成本.根据文献通行做法,模型符号说明为:e:零售商的努力程度,表示零售商的所有努力活动;G(e):零售商在努力程度e下所付出的努力成本;x:市场总需求,为非线性随机的;):市场总需求的分布函数,满足可微和严格递增,记;y:传统零售渠道的需求;):双渠道下零售渠道需求的分布函数;z:网上直销渠道的需求,z=(1-θ)x;):双渠道下直销渠道需求的分布函数;wm:制造商在零售渠道向零售商提供的单位批发价格;bm:制造商在零售渠道向零售商提供的单位回购价格;pT:零售商的零售价格;pE:双渠道下直销渠道的销售价格;cm:制造商的单位生产成本;cr:零售商的单位销售成本;cE:双渠道下直销渠道的单位销售成本;qT:双渠道下零售商的订货量;qE:双渠道下直销渠道的订货量.3.1 模型建立令ST(qT,e)表示双渠道下零售渠道的期望销售量,SE(qE,e)表示直销渠道的期望销售量,Z(qT)表示零售商给予制造商的转移支付.根据前文假设条件,计算可得,双渠道下零售商的期望利润为∏r(qT,e)=pTST(qT,e)-crqT-G(e)-Z(qT)=[(pT-cr)qT-Z(qT)]).双渠道下制造商的期望利润为∏m(qT,qE,e)=Z(qT)-cmqT+pESE(qE,e)-cEqE=Z(qT)-cmqT+(pE-cE)qE双渠道供应链的期望利润为∏sc(qT,qE,e)=pTST(qT,e)-(cr+cm)qT+pESE(qE,e)-cEqE-G(e)).3.2 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订货量和努力水平在集中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同属于一个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追求供应链整体利润的最大化.给定零售商努力水平,令为零售渠道在供应链利润最大化下的最优订货量,则应满足=0.计算可得亦即令为直销渠道在供应链利润最大化下的的最优订货量,则应满足=0.计算可得.亦即令eo为给定零售渠道订货量qT和直销渠道订货量qE下使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零售商的最优努力水平,则eo应满足eo=arg max e∏sc(qT,qE,e).事实上,一体化供应链利润函数∏sc(qT,qE,e)不必要是凹的或者是单调的[11].为了方便处理,假设一体化供应链协调方案能够很好体现出来,即∏sc(qT,qE,e)是单调的,且在有限的努力水平下能够达到最大化.例如,如果ST(qT,e)在努力水平e下能够增加的充分的快而且G(e)不会充分的凹,此时无限的努力是最优的,但是这根本不现实.因而最优的eo只需满足=0就可以了.计算可得,本文采用Fehr和Schmidt[12]的公平偏好模型,在只有制造商和零售商两个决策者时,其模型可写为ui(x)=xi-αimax (xj-xi,0)-βimax (xi-xj,0),i≠j.其中,αi,βi分别表示决策者的不利不公平厌恶水平和有利不公平厌恶水平,0≤βi<1,αi≥βi.考虑到现实生活中零售商具有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较多,很少具有有利不公平厌恶偏好,本文仅考虑零售商具有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的情形.则零售商的效用函数可写为Ur(∏)=∏r-αr(∏m-∏r).其中,αr=0为零售商公平中性的情形,αr>0表示零售商具有不利不公平厌恶心理.此时,零售商的效用函数为Ur(∏)=(1+αr)pTST(qT,e)-[(1+2αr)wm+(1+αr)cr-αrcm]qT-αrpESE(qE,e)+αrcEqE-(1+αr)G(e).制造商的期望效用函数等于其利润函数为Um(∏)=∏m(qT,qE,e)=(wm-cm)qT+pESE(qE,e)-cEqE.分散决策时,制造商与零售商以各自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考虑式(9),令为零售渠道的最优订货量,则应满足=arg max Ur(∏).零售渠道的订货量是唯一的,也即满足=0.计算可得令e*为零售商的最优努力水平,则e*应满足=0.计算可得考虑式(10),令为直销渠道的最优订货量,则应满足=0.计算可得比较式(4)与式(11),有>0,即.也就是说,分散决策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小于集中决策时的订货量.因此,不管零售商的努力水平与直销渠道的订货量是否协调,双渠道供应链处于未协调状态.在改进收入共享契约中,制造商以批发价格wr(wr<pT)向零售商出售商品,零售商以零售价格pT向顾客出售商品.在销售季节结束后,零售商需要与制造商共享销售收入,假设零售商占有的销售收入份额为λ1(0<λ1≤1),则制造商占有的份额为1-λ1.为激励零售商在销售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销售,制造商会共担一定比例的努力成本,设零售商承担其努力成本的比例系数为γ,则1-γ为制造商承担零售商努力成本的份额.同时为了缓和渠道冲突,维持渠道合作关系,制造商需共享一部分直销渠道的销售收入给零售商,设λ2(0<λ2≤1)为直销渠道销售收入中制造商占有的份额,则零售商占有的份额为1-λ2.制造商在直销渠道的销售价格为pE(pE>wr),制造商内部没有转移支付.零售商给制造商的转移支付为Z(qT,wr,λ1)=wrqT+(1-λ1)pTST(qT,e).制造商给零售商的转移支付为Z(qE,λ2)=λ2pESE(qE,e).由式(1)、(2)、(8)、(14)和(15)得零售商的效用函数为Ur(∏)=[λ1(1+2αr)-αr]pTST(qT,e)-[(1+2αr)wr+(1+αr)cr-αrcm]qT+[1+αr-λ2(1+2αr)]pES E(qE,e)+αrcEqE-[γ(1+2αr)-αr]G(e).制造商的效用函数等于其利润函数为Um(∏)=∏m(qT,qE,e,wr,λ1,λ2)=(wr-cm)qT+(1-λ1)pTST(qT,e)+λ2pESE(qE,e)-cEqE-(1-γ)G(e).分散决策时,考虑式(16),令为零售渠道的最优订货量,则应满足=arg max qTUr(∏).零售渠道的订货量是唯一的,也即满足=0.计算可得.令e**为零售商的最优努力水平,则e**应满足=0.即令为直销渠道的最优订货量,则应满足=0.即结论当零售商具有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时,契约参数满足一定取值条件的改进收入共享契约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时,制造商完全占有直销渠道的销售收入.证明若使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则零售渠道订货量、直销渠道订货量和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必须同时达到协调.首先考察零售商的订货量,当且仅当时,零售商的订货量才会达到协调.即解之得wr=λ1cm-(1-λ1)cr.这就表明,只要契约参数wr和λ1满足上式,零售渠道的订货量就能达到协调.再来分析零售商的努力水平e**,当且仅当e**=eo时,零售商的努力水平才会达到协调.解之得其中,,;,;X=[λ1(1+2αr)-αr]pT,Y=[(1+2αr)wr-αrcm+(1+αr)cr],Z=[1+αr-λ2(1+2αr)]pE.上式表明,当零售商具有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时,实现零售商努力水平协调的改进收入共享契约参数取值受零售商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的影响,但只要契约参数wr、λ1、λ2和αr之间满足上式,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就能达到协调.最后,当且仅当时,直销渠道的订货量才会达到协调.即解之得λ2=1.显然,只有当制造商完全占有直销渠道的销售收入时,直销渠道的订货量才能达到协调.综上,结论得证.在市场需求是非线性随机的且受零售商努力影响的一般情形下,针对仅零售商具有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的情形,研究设计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改进收入共享契约.由于传统的收入共享契约无法协调需求依赖零售商努力的供应链,本文在收入共享契约基础上引入努力成本共担系数γ,即由制造商分担零售商一部分努力成本.结果表明,只要改进收入共享契约参数取值恰当,双渠道供应链就能够达到协调.但协调存在一个前提,即制造商完全占有直销渠道的销售收入.然而,本文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一是没有考虑零售商具有有利不公平厌恶偏好的情形,二是忽略了制造商的公平偏好心理,未来的研究会在此方面进行拓展.E-mail:*******************【相关文献】[1] 黄健,肖条军,盛昭瀚.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9,30(5): 25-32.[2] 李书娟,张子刚.电子商务环境下双渠道供应链价格竞争与协调机制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8):126-129.[3] 胡东波,翟雯瑶.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与协调机制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3(2):183-186.[4] T H CUI, J S RAJU, Z J ZHANG. Fairness and channel coordin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07, 53(8): 1303-1314.[5] 杜少甫,杜婵,梁樑,刘天卓.考虑公平关切的供应链契约与协调[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11):41-48.[6] 尹亚仙,魏光兴.公平偏好下基于回购契约的供应链协调模型[J].经济数学,2013,30(4):45-48.[7] 刑伟,汪寿阳,赵秋红,华国伟.考虑渠道公平的双渠道供应链均衡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7):1250-1256.[8] 成克河,王磊,王世伟.具有公平偏好参与者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3(4):22-24.[9] G X WEI, Q LIN. Optimal pricing strategie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of DCSC withfairness preference and risk-aversion members[J]. TELKOMNIKA, 2013, 11(12): 7640-7648.[10]G X WEI, Q LIN.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new buy-back contract based on fairness preference theory[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2014, 13(6): 1094-1101.[11]G P CACHON.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contracts[C]//A G de Kok, S CGraves(eds). Handbooks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s Science. Amsterdam:Elsever Science Publishers, 2003,229-271.[12]E FEHR, K M SCHMIDT.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9, 114(3): 817-868.。
双渠道供应链合作模式下需求信息共享研究李舒婷【摘要】根据现有的双渠道供应链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双渠道供应链需求信息共享问题,阐述了需求信息共享对于双渠道供应链合作的作用,指出了在双渠道供应链合作中进行信息共享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有效地协调双渠道供应链中的冲突与竞争问题,促使双渠道供应链整体及各个成员获得更多收益。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f supply chain,dem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are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dem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ffects the cooperation of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and strategy of information sharing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and competition problems in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profits of the whole chain.【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25-26,29)【关键词】双渠道;供应链;合作模式;信息共享【作者】李舒婷【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F274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子交易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建立官网或使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向消费者直接销售其产品,形成一种新的销售方式,即网络销售。
因此,在传统销售模式基础上,增加一种网络销售方式所构成的这种供应链模式,就是双渠道供应链模式。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融资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供应链融资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商业模式。
供应链融资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缓解流动性问题,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
目前,供应链融资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抵押和担保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风险。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融资则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和探讨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及其特点。
需要了解收益共享契约的概念。
收益共享契约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债务人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债权人支付利润。
这种契约的核心是以盈利为基础,对债权人进行回报。
1. 风险分担:与传统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相比,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分担。
金融机构不仅依靠企业的抵押和担保来降低风险,还通过与企业共享利润的方式来分担风险。
2. 利润共享: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达成了一种利润共享的协议。
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的也要向金融机构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润。
这种模式可以使金融机构在帮助企业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也获得一定的回报。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确定利润分成的比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他们希望获得更高的回报,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如何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利润分成比例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确定企业的真实盈利情况也是一个挑战。
企业的盈利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竞争、经济环境等。
如何准确测量企业的盈利情况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帮助企业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
这种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希望通过对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融资研究的探讨,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电子商务环境下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价格折扣模型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双渠道供应链已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模式。
本文旨在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特别是价格折扣模型的应用。
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价格折扣策略,实现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协同优化,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利润。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我们综述了国内外在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双渠道供应链的价格折扣模型,通过数学推导和实证分析,探讨了不同价格折扣策略对供应链协调效果的影响。
我们考虑了消费者需求、渠道成本、价格敏感度等因素,分析了价格折扣模型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和可行性。
本文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启示,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和实践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优化双渠道供应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进一步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理解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在双渠道供应链价格策略方面,许多学者探讨了线上和线下渠道的价格竞争和协调问题。
例如,(年份)研究了在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如何设置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以最大化自身利润,同时考虑到零售商的渠道偏好和消费者需求。
(年份)则分析了当线上和线下渠道存在价格竞争时,制造商如何设计价格折扣策略来协调供应链,以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
在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机制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协调策略,如收益共享、成本共担、价格折扣等。
(年份)研究了收益共享契约在双渠道供应链中的应用,分析了契约参数对供应链成员利润和供应链整体效率的影响。
(年份)则探讨了成本共担契约在协调双渠道供应链中的作用,并指出该契约能有效降低渠道冲突,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存在搭便车时双渠道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
丁正平;刘业政
【期刊名称】《系统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3(028)003
【摘要】通过建模分析了存在搭便车问题时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双渠道定价策略以及3种不同的双渠道结构下各供应链主体分散决策时的定价均衡,并研究了收益共享契约这种供应链协调策略在各渠道结构下的应用,研究发现收益共享契约在分散双渠道时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在部分集中双渠道时搭配一个价格差额契约也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但在水平集中双渠道时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
【总页数】7页(P370-376)
【作者】丁正平;刘业政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1
【相关文献】
1.考虑服务搭便车时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 [J], 陈媛媛;张雪梅;姚正;李盈盈
2.存在搭便车时水平整合多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改进收益共享契约研究 [J], 陈丽烟
3.收益共享契约下体育用品流通双渠道供应链博弈分析 [J], 聂靓
4.不同权力结构下存在搭便车行为的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研究 [J], 胡钢;秦培培
5.收益共享契约下考虑质量控制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 [J], 朱梦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随机需求下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收益共享契约
但斌;徐广业
【期刊名称】《系统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3(028)004
【摘要】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中同一产品在不同渠道间的替代性,运用报童问题的分析框架,在制造商为主方的Stackelberg对策博弈下,研究了传统渠道和电子渠道间的库存协调问题.建立了能够协调双渠道供应链的两方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给出了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时,契约参数之间满足的关系表达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设计的两方收益共享契约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总页数】8页(P514-521)
【作者】但斌;徐广业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44;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1
【相关文献】
1.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r双渠道供应链协调 [J], 周褀翔
2.收益共享契约下考虑公平关切对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研究 [J], 曹武军;李新艳
3.随机需求下跨境零售商代发货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协调 [J], 周永卫; 罗瑞; 刘泽璠
4.收益共享契约下考虑质量控制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 [J], 朱梦琳
5.随机需求和收益共享契约约束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 [J], 李永飞;魏松波;董焕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ynamic pricing in a dual channel with revenue sharing and collaborative effort 作者: 胡婉婷[1];丁晶晶[1];丁涛[2];梁樑[1]
作者机构: [1]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9;[2]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出版物刊名: 管理工程学报
页码: 247-25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动态定价;合作努力;双渠道;收益共享;库存策略
摘要:本文以一个商家同时用自营实体店以及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开设的网店来销售同一种季节性商品为背景,在收益共享与合作努力的机制下,研究该商家与电商平台如何通过动态定价与合作努力在单库存及双库存两种策略下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决策问题.基于动态规划方法,构建商家和电商平台的期望收益模型,并分析了最优解与收益模型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网店的价格与电商平台实施的努力正向相关;在销售的后半期,商家的收益随着库存的增加而减少,但此时商家不应一味地采用低价促销策略,而应助力电商平台加大努力投入,从而在网店价格不降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更优;库存成本的变化关系对单/双库存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另外,商家通过与电商平台分享适当比例的收益,同时也分担其部分努力成本,会使得双方均受益.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得结论,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为进一步设计第三方电商平台与其上商家的合作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Study on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New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作者: 徐广业 但斌 肖剑
作者机构: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44
出版物刊名: 中国管理科学
页码: 59-64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双渠道供应链 收益共享契约 协调
摘要:在需求具有价格敏感性条件下,结合双渠道供应链的特点,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中的两种协调方式,即传统分销渠道与电子直销渠道之间的协调及上下游节点之间的协调。
首先,制造商将电子直销渠道所得收益按一定比例分享给零售商。
其次,制造商提供给零售商一个较低的批发价格,而零售商将其在传统分销渠道的收益按一定比例分享给制造商作为补偿。
从而构建了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给出了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时,契约参数取值范围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双渠道供应链完美共赢协调存在的条件。
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doi: 10.3969/j.issn.1007-7375.2021.03.005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供应链利他偏好动态演进研究覃燕红1,白 萌1,林 强2(1.重庆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 400054;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婴幼产品与服务供应链研究中心,重庆 400067)摘要: 考虑供应链成员利他偏好行为和动态演进特征,分别在线性需求和非线性需求下建立相应的供应链决策模型。
首先在短期内通过计算博弈支付矩阵对零供双方的均衡策略进行分析,其次在长期内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零供双方进行单独演化分析、交互演化分析,最后将2种需求条件下供应链成员均衡策略进行比较,进而研究零售商利他偏好对供应链长期决策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供应商均衡策略依赖于零售商策略,而零售商均衡策略不受供应商影响且总是采取“偏好利他”策略;长期内,2种需求条件下零供博弈的均衡策略均为供应商采取“激励”策略、零售商采取“偏好利他”策略。
此外,零售商利他偏好能提高供应商利润并使零售商实现效用最大化,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
关键词: 激励策略;利他偏好;信息非对称;演化博弈;动态演进中图分类号: F2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75(2021)03-0034-12A Research on Dynamic Evolution of Altruism Preference inSupply Chain 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QIN Yanhong1, BAI Meng1, LIN Qiang2(1. School of Manage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2. Research Center for Infant Products and Services Supply Chai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067, China)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altruism preference of supply chain members and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supply chain, the corresponding decision models under linear demand and nonlinear demand are established. Firstly, the equilibrium strategies of supplier-retailer game are analyzed in the short term. Then, the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is used to analyze independent evolution and interactive evolution of supplier-retailer game in the long term. Finally, the supply chain members' equilibrium strategies are compared under two demand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retailers' altruism preference on the members' strategie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plier's equilibrium strategy relies on the retailer's strategy in the short term, but the retailer's equilibrium strategy is not affected by the supplier's. In the short term, the retailer always chooses altruism strategy. In the long term, the supplier always chooses incentive strategy and the retailer always chooses altruism preference strategy. Furthermore, the retailer's altruism preference can maximize his utility and increase the supplier's profit.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retailer's altruism preference can help to promote cooperation among members in supply chain.Key words: incentive strategy; altruism preferen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evolutionary game; dynamic evolution随着数字化供应链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好地协调供应链利润分配,实现企业间互利共赢已成为各大企业新一轮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