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28.75 KB
- 文档页数:12
文件名称 不合格及纠正措施管理程序文件编号:DXC - 04 版本:A 编制部门品管部编制日期:2020.07.08页码:1/31.目的为及时有效的处理不合格。
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和清除实际的或类似的不合格,实现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已发生的或类似的不合格所应采取的纠正措施。
3.定义3.1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3.2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生的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
4.不合格及纠正措施管理过程图或过程乌龟图如何做(方法/程序/技术): 1. 不合格及纠正措施管理程序2. 不合格品管制程序过程管理目标: 1. 纠正措施结案率100%过程责任者: 品管主管,其资格见《岗位职务说明书》 使用资源:1.电脑系统2.电话3.复印机过程风险控制: 不合格未及时有效处理,纠正措施未结案。
过程输入:1.公司内部发生的不合格或类似的不合格信息2.客户反馈的信息过程输出:1.不合格处理结果2.相应的纠正措施成果3.纠正措施实施的相关记录过程顾客:内部和外部客户 输入部门:内部和外部客户 支持部门:各部门MP 与不合格纠正措施管理过程制控险风门部口接文件名称 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管理程序文件编号:DXC - 04 版本:A 编制部门 品管部编制日期:2020.07.08页码:2/3序号不合格纠正措施作业流程 权责部 门/人作业要求参考文件/ 使用表单5.1各部门5.1.1内部不合格: a.进料检验不合格时 b.制程中出现质量异常时 c.成品或出货检验不合格时 d.产品审核不合格时 e.数据分析发现异常时 f.其他不合格情况发生时 5.1.2外部不合格客户投诉/退货发生的不合格按《客户投诉/退货管理程序》进行评审和实施纠正措施《客户投诉/退货管理程序》5.2相关部门 5.2当发生上述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管制程序》进行评审和处置,当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依以下步骤实施。
××××××有限公司过程防错管理规定文件编号:MC-WI-015版本:C3编制:审核:批准:××××××有限公司发布过程防错管理规定1.目的本业务程序规范产品生产过程中,过程防错方法的构建、实施、验证的方法,以确保制造过程中的缺陷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降低,提升产品质量、使顾客满意。
2.范围本管理办法涵盖过程防错方法的整个生命周期,规定了对产品工艺开发过程中防错方法的纳入、活用、管理形式,以确保防错方法在制程中有效的运用。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产品设计阶段、新产品过程设计阶段、设计更改阶段、过程更改阶段以及应用或环境产生变化的阶段。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FMEA管理办法4.定义4.1防错法(Fool Proof):又名防呆法POKA-YOKE,即如何去防止错误发生的方法4.2狭义防错:通过设计,杜绝错误发生的可能。
4.3广义防错:通过设计,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损失减至最低的程度。
5.职责5.1技术中心1)设计方案、DFMEA、生产注意事项、设计防错计划书等资料的输出。
2)防错方案FMEA分析的参与评估。
5.2工程部1)组织CFT小组在PFMEA活动时对失效模式发生原因的防错措施设定。
2)防错清单编制。
3)新防错措施做成及防错库的维护。
5.3质量管理部1)参与过程开发,参与对失效模式发生原因的防错措施设定。
2)将市场质量问题、客户审核问题反馈给工程部。
3)市场品情异常的反馈5.4制造中心1)参与过程开发,参与对失效模式发生原因的防错措施设定。
2)负责防错验证,并将没有实施的防错措施反馈给相关部门整改。
5.5其他过程防错新设/修改需求的提出(其他需要通过过程防错方法进行失效杜绝的防错需求)。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
修改记录1、目的1.1对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品(项)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以消除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把再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1.2降低制程及产品不良率。
1.3对于客户产品及服务有不符合体系要求及品质要求,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预防问题再发生。
2、范围2.1 从原材料进货,生产过程到产品售后服务全过程中的不合格品(项)。
2.2 对供方的产品及质量体系审核。
2.3 统计分析发现的潜在质量问题。
3、名词解释3.1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问题点所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防止问题的再发生;3.2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问题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防止问题的发生;3.3潜在不合格:未发生但可预见发生的不合格;3.4防错:防止错误发生而采取的措施,一般具有简单易行、可靠适用,有一定的强制性,可不断改善等特征,并且是过程的一部分;4、职责4.1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产品或过程,由发现部门提出,经由质量部确认后交责任部门处置,质量部追踪处置结果。
4.2客户反馈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由销售部、生产部统一受理,转质量部处理完毕后经由销售部、生产部向客户提交报告。
4.3质量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审核小组提出,内审由受审部门处理,结果向审核小组报告;第二方审核由质量部统一受理,结果由质量部向客户报告;第三方审核由管理者代表统一受理,处理结果由管理者代表向第三方报告。
4.4统计数据发现目标实施中的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处理,结果经由部门主管汇总向总经理报告。
4.5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由相关部门负责处理,结果由管理者代表汇总向总经理报告。
5、流程图6.1问题发现:在与质量相关的各项活动中,当发现潜在的或既发的不合格时,即可提出纠正和预防的要求。
通常分别用下述表单提出,并发行至相关部门。
6.1.1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的产品或过程,由发现部门提出相应的不合格信息,由质量部填写“产品类纠正与预防措施表”;6.1.2客户反馈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由生产部将客户反馈的不合格报告传送给相关部门;6.1.3质量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审核员填写“不符合项报告”;6.1.4管理评审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管理中的不符合项,由审核员填写“其它类纠正与预防措施表”;品审核、5S检查、安全检查等。
防错法知识答疑
IATF16949:2016标准“10.2.4条款”中规定防错装置失效或模拟失效的试验,应保持记录。
若使用挑战件,则应在可行时对挑战件进行标识、控制、验证和校准。
防错装置失效应有一个反应计划。
1、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防错装置?
•防止不合格产品制造或装配的装置。
(无法造成缺陷)
•或防止不合格产品传输的装置(例如100%在线检测设备)。
(无法通过或接受缺陷)
如:为防止混料在物料上线前扫码,属于第一种防止不合格品制造
如:SMT的AOI测试设备,属于第二种防止不合格品传输的装置
2、为什么要防错验证?
防错装置可能失效、磨损、移位或超出范围,这样会导致缺陷产品制造或传递,为了确保防错装置的使用能达到预期的功能。
3、如何进行防错验证呢?
•使用挑战件(已知好/坏零件)通过防错装置,检查防错装置的功能是否有效。
•模拟失效操作,检查防错装置的功能是否有效。
•防错验证不是校准、也不是调整(如:调零位),是验证装置的功能性。
4、什么是挑战件?
IATF16949:2016术语中“3.1.5 挑战件具有已知规范、经校准并且可追溯到标准的零件,其预期结果(通过或不通过)用于确认防错装置或检具(如通止规)的功能性。
”
注解:经过校准的好/坏的零件(标准件),用于检查防错装置的功能。
IATF16949-2016内部审核员复习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所采用防错方法的详细信息应在( )形成文件?A、控制计划B、过程风险分析中(如PFMEA)C、标准作业书D、检验基准书2、IATF16949:2016关于有效性和效率( )。
A、所有过程都要求测量有效性。
B、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要求测量和评审有效性和效率。
C、所有过程都要求测量和评审有效性和效率。
D、A和B3、当客户的设计图纸上标出特殊特性符号时,公司在()中不需要标明客户特殊特性符号。
A、质量手册B、控制计划C、作业指导书D、FMEA4、下列各项活动中,哪一项必须由与现行工作无直接责任者来进行?()A、管理评审B、合同评审C、产品检验D、内部审核5、在确定设计和开发要求时不需考虑( )。
A、顾客要求B、功能和性能要求C、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D、法律法规要求6、应按控制计划中的规定,对每一种产品进行( )。
A、全尺寸检验B、功能性能验证C、A或BD、A和B7、新建工厂策划时应采用( )方法制定计划?A、PEST分析工具B、SWOT分析工具C、多方论证D、过程方法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责产品要求符合性的人员,应有权停止生产以纠正质量问题;B、组织必须对作业准备的验证采用首末件(批)比较的方法;C、组织必须制订样件计划和控制计划;D、评审或更新后的控制计划必须经过顾客批准。
9、多方论证方法可包括组织的( )A、设计人员B、制造人员C、工程人员D、A+B+C10、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 )。
A、对QMS有影响的相关方B、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C、产品和服务的特性D、组织的经营战略11、纠正措施的对象是()A、不合格品B、不合格C、潜在的不合格D、合格品12、组织应确保所有适当的制造人员都接受了关于( )遏制的培训。
A、可疑产品B、不合格品C、A或BD、A和B13、不是产品设计输入的是( )A、产品规范B、制造技术替代选择C、标识、可追溯性和包装D、边界和对接要求14、顾客让步授权应保持( )方面的记录。
质量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IATF16949:2016)1、目的通过控制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确保产品制造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包括样件、试生产和批量生产。
3、职责3.1 技术部工艺人员为控制计划制定和管理的归口部门。
3.2 质量部、设备科、制造总部、采购部、各车间为控制计划制定、实施和管理的配合部门。
4、工作程序4.1项目策划与实施阶段根据FMEA结果与项目进度要求或客户要求,由技术部工艺人员建立一个多方论证的小组负责编制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的过程输入主要有过程流程图、FMEA、可靠性结果、设计评审结果、产品定义(图纸)、材料规范、特殊特性、从相似零件得到的经验、小组对过程的了解、优化方法(如QFD、DOE)等。
4.2如客户未要求提供控制计划,则一个单一的控制计划可以适用于相同过程、相同原材料生产出来的同一个系列的产品。
当客户有要求时,则必须提供一份单一的控制计划。
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要求编制控制计划,没要求时按以下规定编制,版本号等相关管理按《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规定执行。
4.3控制计划相应栏目应按如下要求填写和制定4.3.1样件、试生产、生产样件——在样件制造中,对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测试的描述。
试生产——在样件试制过程中,进行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生产——在正式生产过程中,产品/过程特性、过程检测、试验和测量系统的全面文件化描述若适用于试生产或批量生产,在前面对应的方框中打做标记,客户有要求时需要做样件的质量控制计划。
4.3.2 控制计划标记并编号控制计划编号按产品区分,如桑塔纳后减为“WJ04-2915JK01”对于多页的控制计划则填写页码(第……页共……页)。
4.3.3 零件编号/最新更改水平填入被控制的系统、子系统或部件编号。
适用时,填入源于图样规范的最近工程更改等级和/或发布日期。
4.3.4 零件名称/描述填入被控制的产品/过程的名称和描述。
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的关键要求,使操作者从错误中解脱出来,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集中精力增值的操作。
2、适用范围防错适用于以下情况:2.1 新产品设计阶段考虑防错。
2.2 现有制造过程的防错控制。
2.3 纠正/预防措施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3、定义3.1 防错:又叫防呆,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一经采用,错误就不会发生,可以消灭错误,或错误发生的几率减至最低程度的科学方法,它能在缺陷产生前发现错误或缺陷产生时能及时发现与分离出错误。
3.2 防错标准样件:又叫边界样件,是指通过防错装置时能证明不符合操作或者能被探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专门用于检测生产线的防错装置。
3.3 备份模式:也称备用方案,是指防错装置失效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保证正常生产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如100%的人工检测;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检验工具等。
4 职责4.1 产品实现策划时: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采购、质量、市场、供方和顾客代表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2 产品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研发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售后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专家小组及与设计有关的上游和下游部门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3 过程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工艺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制造、售后服务、质量、供方等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4 安全防错装置由设备科及制造部门负责设计。
4.5 质量部和技术部负责对防错应用的确认和审核。
5、工作程序5.1 开发阶段防错装置的设立5.1.1 在产品开发的初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产品不合格报告、顾客意见和抱怨、服务中反馈的信息、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评审中的信息、质量体系审核中的信息收集产品存在的问题)、同类厂家的设立情况等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立。
原则上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应考虑设立防错装置。
●涉及性能、安全方面的●风险系数和严重度高的●左右件的防错●关键特殊特性优先考虑防错装置的使用5.1.2 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防错是DFMEA和PFMEA的关键输出。
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的关键要求,使操作者从错误中解脱出来,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集中精力增值的操作。
2、适用范围防错适用于以下情况:2.1 新产品设计阶段考虑防错。
2.2 现有制造过程的防错控制。
2.3 纠正/预防措施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3、定义3.1 防错:又叫防呆,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一经采用,错误就不会发生,可以消灭错误,或错误发生的几率减至最低程度的科学方法,它能在缺陷产生前发现错误或缺陷产生时能及时发现与分离出错误。
3.2 防错标准样件:又叫边界样件,是指通过防错装置时能证明不符合操作或者能被探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专门用于检测生产线的防错装置。
3.3 备份模式?:也称备用方案,是指防错装置失效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保证正常生产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如100%的人工检测;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检验工具等。
4 职责4.1 产品实现策划时: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采购、质量、市场、供方和顾客代表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2 产品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研发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售后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专家小组及与设计有关的上游和下游部门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3 过程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工艺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制造、售后服务、质量、供方等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4 安全防错装置由设备科及制造部门负责设计。
4.5 质量部和技术部负责对防错应用的确认和审核。
5、工作程序5.1 开发阶段防错装置的设立5.1.1 在产品开发的初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产品不合格报告、顾客意见和抱怨、服务中反馈的信息、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评审中的信息、质量体系审核中的信息收集产品存在的问题)、同类厂家的设立情况等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立。
原则上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应考虑设立防错装置。
●涉及性能、安全方面的●风险系数和严重度高的●左右件的防错●关键特殊特性优先考虑防错装置的使用5.1.2 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防错是DFMEA和PFMEA的关键输出。
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的关键要求,使操作者从错误中解脱出来,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集中精力增值的操作。
2、适用范围防错适用于以下情况:2.1 新产品设计阶段考虑防错。
2.2 现有制造过程的防错控制。
2.3 纠正/预防措施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3、定义3.1 防错:又叫防呆,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一经采用,错误就不会发生,可以消灭错误,或错误发生的几率减至最低程度的科学方法,它能在缺陷产生前发现错误或缺陷产生时能及时发现与分离出错误。
3.2 防错标准样件:又叫边界样件,是指通过防错装置时能证明不符合操作或者能被探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专门用于检测生产线的防错装置。
3.3 备份模式:也称备用方案,是指防错装置失效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保证正常生产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如100%的人工检测;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检验工具等。
4 职责4.1 产品实现策划时: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采购、质量、市场、供方和顾客代表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2 产品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研发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售后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专家小组及与设计有关的上游和下游部门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3 过程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工艺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制造、售后服务、质量、供方等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4 安全防错装置由设备科及制造部门负责设计。
4.5 质量部和技术部负责对防错应用的确认和审核。
5、工作程序5.1 开发阶段防错装置的设立5.1.1 在产品开发的初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产品不合格报告、顾客意见和抱怨、服务中反馈的信息、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评审中的信息、质量体系审核中的信息收集产品存在的问题)、同类厂家的设立情况等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立。
原则上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应考虑设立防错装置。
●涉及性能、安全方面的●风险系数和严重度高的●左右件的防错●关键特殊特性优先考虑防错装置的使用5.1.2 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防错是DFMEA和PFMEA的关键输出。
1范围-1.1总则支持“现场”的外部场所不能获得ISO/TS 16949:2002的独立认证。
汽车行业应用过程导向的审核方法包括评审、识别和管理联接的活动。
过程审核方法在体系内检查单个过程间(它们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的连接的现行控制。
特别应该获得受审核的现场识别的过程与支持性实体(例如,设计中心、总部、配送中心等输出直接形成输入的实体)识别的过程之间的联接的证据。
1.2应用对ISO/TS 16949:2002要求的豁免仅限于以下:1)对于没有产品设计和开发职责的组织,包含在条款7.3中的要求;2)车辆装配组织仅限于IA TF在ISO/TS 16949:2002的第一版“规则”中所规定的豁免。
除以上的说明外,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提及ISO/TS 16949:2002的所有要求。
过程存在,但目前没有应用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不适用,例如:在被审核现场不存在顾客所有的工装,或顾客和组织间不存在书面服务协议。
2引用标准对这汽车业的要求条文,没有进一步的IATF指南。
3术语和定义对这汽车业的要求条文,没有进一步的IATF指南。
4.1总要求对这ISO/TS 16949:2002条文,没有进一步的IATF指南。
4.1.1总要求-补充当组织外包时,不允许委托技术职责。
应该对产品和过程的设计和开发(7.3)给予特别的注意。
例如:符合顾客零件批准程序,包括内部和外包活动,是组织的职责。
4.2文件要求4.2中涉及的与汽车行业有关的文件举例包括:·业务计划,·校准程序,·控制计划,·顾客特殊要求,·工程图样,·工程标准,·适用的行业标准,·检验指导书,·教育、资格、培训等的工作描述要求(用以定义最低要求),·作业准备表,·材料规范,·数学(CAD)数据,·操作程序,·过程图,过程流程图或描述,·质量保证程序,·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质量方针,·试验程序,·作业指导书。
IATF16949防错装置清单
台嘉蚌埠玻纤最⾼管理者:
(3)保持应⽤临时替代⽅案时的相关记录,以便于追溯;
(4)临时替代⽅案下⽣产的零件应能确保所⽣产的不合格零件不流⼊下道⼯序。
2.防错法特点:不需要注意⼒,不需要经验和直觉、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度的技能;
3.<验证频次>为每⽉10⽇、25⽇;
4.<临时替代⽅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100%⼈⼯检验;
(2)100%检查过的特性进⾏可视化标识(在产品标签上说明);
(3)保持应⽤临时替代⽅案时的相关记录,以便于追溯;
(4)临时替代⽅案下⽣产的零件应能确保所⽣产的不合格零件不流⼊下道⼯序。
防错装置清单
审核:制表:
致;
;
;
表:。
i a t f防错方法作业指导
书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的关键要求,使操作者从错误中解脱出来,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集中精力增值的操作。
2、适用范围
防错适用于以下情况:
新产品设计阶段考虑防错。
现有制造过程的防错控制。
纠正/预防措施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3、定义
防错:又叫防呆,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一经采用,错误就不会发生,可以消灭错误,或错误发生的几率减至最低程度的科学方法,它能在缺陷产生前发现错误或缺陷产生时能及时发现与分离出错误。
防错标准样件:又叫边界样件,是指通过防错装置时能证明不符合操作或者能被探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专门用于检测生产线的防错装置。
备份模式:也称备用方案,是指防错装置失效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保证正常生产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如100%的人工检测;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检验工具等。
4 职责
产品实现策划时:
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采购、质量、市场、供方和顾客代表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产品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
研发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售后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专家小组及与设计有关的上游和下游部门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过程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
工艺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制造、售后服务、质量、供方等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安全防错装置由设备科及制造部门负责设计。
质量部和技术部负责对防错应用的确认和审核。
5、工作程序
开发阶段防错装置的设立
在产品开发的初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产品不合格报告、顾客意见和抱怨、服务中反馈的信息、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评审中的信息、质量体
系审核中的信息收集产品存在的问题)、同类厂家的设立情况等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立。
原则上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应考虑设立防错装置。
●涉及性能、安全方面的
●风险系数和严重度高的
●左右件的防错
●关键特殊特性优先考虑防错装置的使用
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防错是DFMEA和PFMEA的关键输出。
所有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输出的防错应整合到控制计中,并在批量生产阶段被严格执行,同时对其可靠性进行确认。
防错作业指导书
技术部门应为每个防错装置制订详细和清晰的《防错确认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应包括:
●防错装置的编号(与控制计划对应);
●工作原理;
●检查方法;
●检查频次。
●出现失效情况下的备用方案。
备用方案应包括:
a.100%人工检验;
b.100%检查过的特性进行视觉标识(在产品标签上说明);
c.应保持应用备用方案时的相关记录,以便于追溯;
d. 备用方案由技术部门确定,质量部门确认。
备用方案下生产的零件应能确保所生产的不合格零件不流入下道工序;
e.备用方案的关键点必须在防错标识牌红色的一面简单而清晰的展现出来;
f. 防错装置失效后所采取的措施应在防错验证记录表中记录(包括产品和防错装置的处理措施)。
防错标准样件的管理
检查防错装置的通用做法是使用防错标准样件,也称为边界样品来证明不符合的操作或者不合格的产品能够被探测到。
标准样件必须:
●由技术部门和质量部门共同确认;
●正确标识(标准样件上必须标明零件名称和其应用的设备);
●与正常生产的零件清晰地区分(用红油漆标识,张贴标签);
●应进行定置,并做好防锈工作,存放于防错装置附近的位置,方便作业者存取,有环境要求的,应按要求予以保存,使用部门做好标准样件的日常维护。
●质量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标准件满足防错的要求。
●质量部门建立防错标准样件清单。
防错的使用
每个作业者应按防错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经过防错的培训。
培训包括防错装置的使用和失效后的应急措施。
作业者按照规定的频次,正确地检查防错装置,一般是在首件检查、模具更换和设备维修后。
必要时,应使用防错标准样件检查防错装置是否有效。
采用防错标牌标识防错的检查结果,并张贴在工位附近,防错标识牌见附件一。
防错验证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同时应按《防错验证记录表》作好记录,并将防错标识牌翻到绿色面。
应确保防错装置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如果防错失效,操作工应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停机(作业者有权停止生产);
●将防错标识牌翻转到红色的一面;
●向班组长汇报,可使用班组QRQC;
●上次防错装置验证有效之后的产品应全数检查,并做好记录。
班组长和质管员应做好防错的日常确认和审核工作,包括防错装置是否有效、作业者是否对防错装置避而不用。
防错的审核
技术部根据DFMEA和PFMEA的设计输出,以及制造现场防错装置的设立,形成产品和过程防错装置清单。
在新产品进行首次批量时,质量部门应对控制计划中的所有防错装置进行一次检查,确保控制计划中所有的防错装置都应用到了相应的生产工位上面,同时确保防错装置有效。
在用的防错装置进行审核的频次按下表,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其中作业者、班组的审核按照《防错验证记录表》进行检查,质量部编制《防错审核检查表》,进行专项审核。
防错审核也同时列入分层审核检查清单。
防错的持续改进
顾客抱怨、售后索赔、退货发生后,为预防问题重复发生,应该优先考虑防错。
在应用防错后,技术部门需要更新控制计划和PFMEA,并将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横向开发。
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三者应保持一致。
防错也可能是在批量生产阶段开发的。
工艺部门应不断审视和更新PFMEA,以使得检验工作的负荷降低到最合理的水平。
如:尽量避免人工检验,最好的做法是每个工位人工检验的项目不超过3个。
6、相关文件
7、相关记录
防错清单
车间防错验证记录表防错审核表
附件一防错装置标识牌(绿色为正面,红色为反面)
附件二防错设计原则
(1)防错的思路:
(2)防错类型:
●控制系统:如果错误出现就自动中断,并将可疑零件隔离(当操作过程没有完成时);此类防错不仅能预防缺陷流入后面的过程同时能预防缺陷重复出现。
●报警系统:向作业者发出出现错误的信号,以使作业者中断过程并解决问题。
此类防错仅能预防缺陷流入后面的过程。
按照缺陷预防或缺陷探测来分类的话,有如下3个工作原理:
●接触方式:利用传感装置在过程中检查其是否接触到了某个零件/物体;
●计数方式:在过程的运行次数固定,或者产品所使用零件数量固定的情况下,利用计数器来保证只有在规定的运行次数或零件数量被消耗达到规定数量的情况下,过程才能继续运行/或者产品才能被放行。
另一个方法是在过程完成前,计算零件或部件的数量;如果操作者发现有多余的零件或部件,那么就可以判断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疏漏;
●动作次序:利用传感器在过程中检查某个动作或步骤是否运行。
如果某个动作没有运行,或者没有按规定的顺序进行运行,计时器或其他装置就会使机器自动停止,并向操作者提供信号。
(3)防错装置
传感装置被普遍应用于防错,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接触型:接触类型的传感器,如果接触到,就会传输一个信号,并中断过程和/或发出报警信号;
●能量型:如果某个物体中断了能量的传输,设备就发出信号,并自动中断;
●报警型:一旦发生问题,就自动使用诸如颜色、警报、灯光等方式向操作者发出信号。
这种方式可能同时采用接触开关和能量传感器来实现。
推荐的常用防错装置:
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