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第一节公民的义务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下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公民的义务)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含义和内容,明白得权益与义务的一致性,明白公民履行义务的主动意义。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行使权益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道理的明白得能力,提升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
教学重点: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自觉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教学方法:情感鼓舞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置:一、导入新课导入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益,也有他应尽的义务。
如果每个人不仅明白自己的权益,而且明白自己的义务,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
”法律的“大厦”是由权益、义务共同构筑的,权益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履行义务是享受权益的需要,是爱护社会稳固、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忠实地履行义务。
二、讲授新课:1.我们的法定义务教师讲述: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差不多权益,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
请同学们看下边的情形材料。
情形材料一:(见教材P14页材料)讲一讲填一填教师讲述: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
(1)法定义务的含义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在社会生活中,我么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益而不履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益,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关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案例分析:(见教材P15页材料)议一议:小珊是未成年人,到底该不该纳税?(指导学生分析讨论)有关链接:(见教材P15页)(2)公民的权益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讲述)教师讲述:“没有无义务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义务。
”公民所拥有的权益,有的以自己履行义务而获得。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课堂类型: 新授课;上课时间:;第周第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并自觉履行义务重点:公民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基本内容难点:公民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学习过程:法定义务是规定公民必须的。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我们每个人既是的主体,又是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依法、,而且要增强..,依法。
(3)我国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义务。
(4)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我们的“”,也是的重要表现(5)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有:(教材上标记并至少写出两项)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
(2)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又能够。
(3)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阅读教材第15页(上) 案例并回答相应问题。
小强,18岁时应征入伍,在某海岛驻防。
服役期间,他苦练军事技术,主动到税务部门缴纳各种税款。
他为人正直,主动写信给工商局反映一些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的粗暴行为,建议文明执法。
他深得群众信任,在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光荣地选为镇人大代表。
(1)小强依法行使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2)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每个公民都可以“扮演”好各种角色。
结合小强的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扮演好“公民”这一角色。
(从义务角度说明)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都实行无人售票,然而不少人却投放游戏币,收到的残币、假币竟高达50万元。
(1)乘坐公交车按规定投币,体现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什么关系?(2)材料中一些公民的做法违背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哪项规定?(3)公民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有何重要意义?【当堂检测】1.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 ( )A.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B.宪法规定的义务C.普通法律规定的义务D.刑法和民法规定的义务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决定了每个公民应该 ( )A.行使权利不超越合法的权利范围B.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C.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D.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3.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初中生有就近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中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等义务。
道德与法治精品初二道德与法治精品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道德与法治精品: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与法治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
作为公民,我们既享有一定的权利,也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
本文将探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强调道德与法治在其中的作用。
一、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是政府授予个体的合法权益,旨在保障个体的尊严、自由和平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民权利:1.言论自由:公民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可以自由发言、写作及参与讨论。
这种权利的行使有助于民众获得信息、参与公共事务,并对社会问题发表合理的批评与建议。
2.宗教自由:公民有选择信仰宗教或不信仰的自由。
政府不应过多干涉公民的宗教信仰及其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
3.人身安全:公民有享有人身安全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财产权和健康权。
政府应保障人民的人身安全,加强执法力度,打击犯罪行为,确保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4.教育权利: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
政府应当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5.劳动权利:公民有享有劳动的权利,包括充分就业、公平待遇和安全工作条件。
政府应确保劳动法规的合理实施,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二、公民的义务公民的义务是指履行个人社会责任、尊重他人权益以及对国家和社会贡献的责任。
以下是一些公民应承担的常见义务:1.遵守法律:公民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不得有违法犯罪行为。
遵守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2.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公民有义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公共利益,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
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社区工作等方式,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3.尊重他人权益:公民应尊重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利,不进行侮辱、诽谤、歧视等行为。
维护社会和谐需要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
4.履行纳税义务:公民应按照法定程序纳税,并按时缴纳税款。
纳税是公民对国家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为国家提供经济支持,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江华职业中专学校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总第 3 课时执笔:蒋新文校对:审核:
第周星期;班级: 第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
第二课第一节公民的义务
学习目标: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重点难点: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
学法指导:
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课堂流程及学习内容:
(一)自主预习
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又是的主体。
3、广义的义务,既包括,又包括
4、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是义务。
5、道德义务: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
6、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7、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
(二)探究学习
探究1、议一议:我们为何要履行法定义务?
探究2、辨析: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探究3、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有何联系、区别?
(三)课堂小结:识记本课知识点
(四)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表明()
A、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B、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合一的;
C、公民权利与义务是对应的;
D、公民要合法行使权利。
2.“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谚语主要说明(
)
①法律要求做的,积极去做;②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④要采取合法形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社会上有些人“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这种认识
A、看到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B、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
C、充分行使了公民权利
D、认真履行了法定义务
4.下列各项属于公民应履行的法定义务的有()
①遵守公共秩序;②尊重社会公德;③爱护公共财产;④积极见义勇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震惊党中央的山西黑砖窑童工事件中,黑砖窑主强扣童工做苦力,不少孩子在汽车站、立交桥、马路边等地方被人贩子强行拉走,或被黑中介卖到黑砖窑做苦力,遭受恶意伤害,成为与世隔绝的“包身工”。
非法使用被拐骗少年做工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
①人身自由权;②生命健康权;③劳动的权利;④名誉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白芳礼,一位年逾九旬的平凡老人,在生命的最后19年,省吃俭用,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用蹬三轮车积攒的近35万元钱,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
老人去世后,人们发现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如果按每蹬一公里三轮车收5毛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18周的奔波劳累。
1)白芳礼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美德?
2)白芳礼积极履行了公民的哪一项义务?
3)白芳礼老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但也有人认为他这么做“不值得”,对此,你
如何认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