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4.86 MB
- 文档页数:130
冠脉造影及支架术宣教
冠脉造影及支架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一种心血管微创介入诊断治疗技术,术中一般只需要在穿刺部位局部麻醉,患者可以保持神志清醒。
常规选择的手术入路是上肢桡动脉或下肢股动脉。
一般术后即可下床。
术前准备
1完成常规检查(血、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及心脏彩超等)
2检查双侧桡动脉及股动脉有无异常
3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
4术前保证睡眠,按时服用常规药物
5术前更换棉质宽松衣服,取下饰品
术后宣教
1经股动脉入路者,术后沙袋压迫6小时,加压包扎平卧,12~24小时可床上翻身或坐起,如无血管并发症24小时后下床活动。
2经桡动脉入路者,术后压力止血器加压包扎,每间隔2小时左右值班医生或护士会给予逐步减压处理,6~12小时后给予解除包扎。
患者不需卧床,保持穿刺侧肢体平伸,尽量不屈曲。
3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肢体有疼痛麻木等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4尽量多饮水,以便促进造影剂排出。
出院指导
1术后一周:可以进行一些常规家务活动,如:做饭,散步,做广播体操。
但应该尽量避免:承重;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爬楼梯;进行剧烈运动。
2术后两星期,可根据医嘱,进行适当的活动,并可以恢复工作。
以渐进的方式进行运动,是冠心病患者运动的最佳方式,切忌突然进行剧烈的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血压和心律。
3用药方面:根据医嘱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停药或加减量,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4复查随访:定期门诊复查(出院后第一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以后至少每半年门诊复查)。
建议一年复查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是这样操作的!冠脉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血管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堵塞等异常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支架植入手术。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冠脉造影+支架植入的详细操作流程。
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手术一般在心血管介入专科的手术室内进行。
患者在手术室内完成安置导管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无菌手术盆、手术准备神经肌肉松弛剂和静脉导管等。
1. 确定导管插入点:通常选择距腹股沟约10厘米处作为导管插入点。
医生会用消毒液清洁并覆盖患者的整个下半身,以保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2. 局部麻醉:在插入点附近注射局部麻醉剂,以减轻患者疼痛感。
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通常只需几分钟。
3. 插入导管:医生会在插入点处进行一个小切口,然后将导管通过血管插入体内,引导至心脏。
医生通常会使用X光透视设备来定位导管和确保准确插入。
4. 注射造影剂:一旦导管到达心脏,医生会通过导管注射一种称为造影剂的特殊液体。
这种液体可以在X光下显影,以便医生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
5. 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剂通过导管进入冠状动脉后,医生会观察和记录冠状动脉的形态、通畅度以及可能的狭窄情况。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6. 支架植入:如果发现冠状动脉存在狭窄、堵塞或血管壁异常等情况,医生就可能决定进行支架植入手术。
此时,导管会再次插入冠状动脉,并在狭窄部位植入一个金属支架来扩张血管、保持通畅。
7. 结束手术:支架成功植入后,医生会将导管逐步拔出,并对创口进行缝合。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在恢复室内休息一段时间,观察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预防并发症: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仍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血管损伤等。
医生会在手术前告知患者相关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2. 术前准备:患者在手术前需要严格禁食,以免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导致误吸症状。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宣教内容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经过位于腹股沟的股动脉(多选择右侧),一个是位于手掌上方的前臂动脉(多选择右侧桡动脉)。
通俗地说,就是从“腿上”做和从“手上”做两条途径。
一、术前有什么准备?1.用药准备:(1)术前口服氯吡格雷(波立维),首次口服300mg,以后每天一次,一次75mg;阿司匹林100-300mg/d,急诊手术者一次顿服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各300mg。
(2)术前一晚入睡困难可遵医嘱口服佳乐定或安定1-2片,保证充足睡眠。
(3)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地西泮(安定)5-10mg,镇静、缓解紧张情绪。
2.皮肤准备:术前一天医生或者护士进行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右上肢腕关节上10cm皮肤准备。
目的是去除手术区的毛发和污垢,以减少切口感染。
手术日清晨更换好病员服(脱掉内衣、胸罩、内裤、袜子),带好腕带。
3.穿刺准备:一般选择左侧手臂留置静脉套管针。
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4.术前训练:术前进行深呼吸、屏气、咳嗽训练,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排大小便,以适应术中需要及术后卧床需要。
术前半小时排空大小便,如有活动的假牙,应摘下妥善保存,手表、发卡、首饰也要摘下,贵重物品交予家属保管。
5.心理准备:冠状动脉介入术也会像接受手术一样躺在手术台上一段时间,也许会有一点点恐惧、担心、激动,这些情绪都不利于介入治疗的过程,所以请放轻松,调节心态,保持乐观、平和、积极地态度,消除疑虑,安定情绪。
6.饮食护理:术前禁饮食6-8小时,或根据医生护士指导少食。
手术顺序的安排兼顾患者病情轻重缓急、手术医生的时间、精力、体力状态。
一般原则是先急诊、后平诊;先安排冠脉类再安排人工心脏起搏器术,最后行射频消融术。
停服手术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1.监护:介入手术后的患者根据病情返回普通病房或进入监护室,进行心电监护,医务人员通过监护仪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可了解冠脉内情况,有无冠脉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同时为下一步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能否可以支架植入术重新疏通病变冠状动脉。
为了使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术前需配合做好以下几点:
1.大部分手术从手腕部的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那术后患侧腕关节
制动24小时。
如果手腕的动脉不能穿刺,则要从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那术后卧床患肢制动24小时。
所以家属要去一楼大厅购置一次性备皮刀、大小便器,锻炼床上大小便;
2.通知家属,提前谈话签字;
3.术前需预付手术的相关费用,以免影响你的手术时间;
4.做好个人卫生,更换好干净的病号服,不穿内衣裤,预防感冒,保持情绪稳
定;
5.术晨按医嘱嚼服阿斯匹林、氯吡格雷;
6.早餐不要吃得太饱;
7.左手留置静脉针管,并注意保护,耐心等待手术室通知;
8.进手术室前尽量排空大小便。
术后注意事项
1.听取护士给你安排的体位
2.手术部位(腕关节或髋关节)制动24小时,其他部位及关节均可
适当活动
3.术后多饮水,达2000ML(即1个热水瓶左右),分次服,以增加尿
量,促进造影剂排出,避免和减少造影剂对肾功能损害。
4.注意穿刺部位敷料有无出血,指(肢)端颜色有无变紫、疼痛,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护士
5.如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护士
6.宜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进产气食物,不要饱餐。
106关于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你需要了解这些江娟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看到“冠脉造影”这种医学专业术语就会头大,感觉凭自己的理解能力根本无法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医学上的很多语言、专用词也并不是故意搞得高深莫测,只要稍加解释,相信很多人很快就会明白。
拿冠脉造影来说,它其实就是对人体特定部位的一种影像检查方式,是诊断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那么冠脉造影是诊断什么疾病的检查手段?哪些人应该做这项检查?而冠脉支架又是怎么回事?本文将以通俗的语言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冠脉造影是什么要搞清楚冠脉造影是什么,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冠脉,所谓冠脉就是指冠状动脉,是为心肌提供血液的重要血管,从解剖结构来看,人体的冠状动脉分布于心脏的表面,由于它长得像一顶帽子一样倒扣在人体的心脏上,故而得名。
冠脉造影则是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这种心脏疾病进行的一种有效诊断手段。
冠脉造影于20世纪中期起源于美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在临床诊断中,而且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其实,冠脉造影的操作并不复杂,其基本步骤为:患者平卧于导管室手术台上,医护人员为其连接心电监护仪等相关监护设备,然后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麻醉效果起作用后,诊断医生采用一种特殊穿刺针穿刺,并将造影管、导丝等送到主动脉根部,然后注入造影剂后进行显影,此时,诊断医生能够对患者的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腔情况进行观察,以便了解患者的血管有无存在狭窄病灶,如果存在病灶,那么要进一步观察病灶的部位、严重程度、范围及血管壁等情况,并进行综合观察和判断。
需要强调的是,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由于采取局部麻醉,因此其全程处于清醒状态;同时,冠脉造影属于一种微创介入手术,通常患者在术后即可下床活动;此外,目前冠脉造影技术已相当成熟,操作安全系数较高,检查过程中患者不必过度紧张或焦虑,术中切勿乱动、剧烈咳嗽以及深吸气,这些禁忌要记牢,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二、哪些人群建议做冠脉造影检查作为一种有创诊断手段,冠脉造影并不是冠心病的必须“筛查”方法,有创就意味着存在风险,就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因此,并不是所有出现胸闷、胸痛的人都要做冠脉造影检查,该诊断技术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总结起来,以下人群建议接受冠脉造影检查:①存在胸闷、胸痛症状,高度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