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洗涤和护肤用品-jlu
- 格式:pdf
- 大小:352.46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七章液洗类化妆品第一节液洗类化妆品的要求和作用液洗类化妆品主要包括香波、沐浴液和洁面产品等。
对液洗类化妆品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有去污能力和起泡能力,并具有一定护理(护发和护肤)能力。
一、洗涤去污作用洗涤去污作用,是由于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表面张力而产生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等多种作用的综合结果。
首先表面活性剂与污垢接触,先充分润湿并渗透到污垢中,使表面活性剂溶液进入污垢内部,使污垢脱离载体进入溶液,表面活性剂对进入溶液的污垢进行乳化增溶,稳定分散于溶液中,经清水反复漂洗而达到洗涤效果。
去污力比较强的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中等强度的去污力。
二、起泡作用虽然泡沫与去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由于传统的消费观念,人们已将香波、沐浴液和洁面产品与泡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化妆品广告中经常出现一些形容泡沫的形容词,如“丰富的泡沫”、“细腻的泡沫”、“汹涌澎湃的泡沫”等,所以没有丰富泡沫的香波和沐浴液是不可能成功销售的。
当然,泡沫也具有一定的携污作用和润滑作用,对于改善液洗类化妆品的洗涤效果是有一定帮助的。
总的来说,泡沫在化妆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的因素起作用,泡沫不会增加化妆品对人体组织的功能,但可增添化妆品的使用功能,使用时更方便容易。
纯液体不会起泡,二元以上混合物才具有起泡能力。
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搅拌时,空气进入溶液,水中的空气被周围的液体包围而形成水中气泡,此时表面活性剂在气泡周围定向排列,疏水基伸向气泡内部,亲水基向着液相,而形成一层膜。
气泡上升至液体表面,形成双分子膜逸出液面,双分子膜对气泡具有保护作用而使泡沫稳定,如图7-2所示。
表面活性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起泡能力最强,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起泡能力最弱,所以液洗类化妆品中一般比较少用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醇酰胺、氧化胺、两性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增泡和稳定泡沫的能力,所以液洗类化妆品中较常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烷醇酰胺、氧化胺、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日化产品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日化产品的基本概念日化产品,是指日常使用的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洗涤用品等,主要用于美容护肤、清洁卫生、保健保养等用途。
日化产品的种类繁多,包括面部护肤品、洁面产品、洗发护发产品、沐浴产品、口腔护理产品、卫生巾等,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日化产品的分类1. 面部护肤品:包括乳液、面霜、精华液、面膜等,主要用于滋润保湿、抗衰老、修复肌肤等功能。
2. 洁面产品:包括洗面奶、洁面乳、洁面霜等,主要用于清洁面部肌肤,去除油脂和污垢。
3. 洗发护发产品:包括洗发水、护发素、发膜等,主要用于清洁头发和头皮,滋润护理发丝。
4. 沐浴产品:包括沐浴露、沐浴乳、沐浴盐等,主要用于清洁身体,去除污垢和异味。
5. 口腔护理产品:包括牙膏、牙刷、漱口水等,主要用于口腔清洁、去除口臭、预防牙齿疾病。
6. 卫生巾:包括卫生护垫、卫生巾、卫生棉条等,主要用于女性月经期间的卫生保护。
三、日化产品的功效与作用1. 面部护肤品:滋润保湿、抗衰老、祛斑美白、修复肌肤、抗氧化等。
2. 洁面产品:清洁肌肤、去除角质、控油祛痘、深层清洁、平衡水油等。
3. 洗发护发产品:洗净头发、柔顺发丝、修复受损发质、增加光泽、预防脱发等。
4. 沐浴产品:清洁身体、舒缓放松、滋润肌肤、去除角质、改善皮肤干燥等。
5. 口腔护理产品:清洁口腔、预防龋齿、去除口腔异味、保持口气清新、预防牙龈疾病等。
6. 卫生巾:吸收经血、防漏侧漏、舒适柔软、防止细菌滋生、减轻经期不适等。
四、日化产品的原料与成分1. 面部护肤品:主要成分包括水、甘油、角鲨烷、透明质酸、维生素C等,以及各种植物提取物、精华油、酵母提取物等。
2. 洁面产品:主要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保湿剂、抗氧化剂、舒缓剂等,以及香料、色素、防腐剂等。
3. 洗发护发产品:主要成分包括洗净剂、护发素、滋养剂、柔顺剂、防脱剂等,以及香料、色素、防腐剂等。
4. 沐浴产品:主要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保湿剂、柔肤剂、香精等,以及防腐剂、色素、抑菌剂等。
个人护理品原料技术基础知识培训个人护理用品产品分类- 个人洗涤类洗面奶,理想的洁面产品要求:具良好的清洁作用,且对皮肤温和,不会过分脱脂。
洗面奶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成分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体系:1.表活体系洁面乳:以普通表面活性剂做为主要成分,可以做成透明或者珠光体系,外观为可流动乳状液体,清洁效果适中,泡沫丰富度一般,但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洗不干净的感觉,这是表面活性剂所固有的特性,同时此类产品还容易出现低温果冻现象,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效果,此类产品适合于各种类型的皮肤使用,产品成本较低。
2.皂基体系洁面乳:采用脂肪酸皂作为产品的主要成分,产品为稠厚的膏状外观,一般珠光效果较强,产品泡沫丰富,清洁力强,适合于油性皮肤使用,缺点是使用后可能会有紧绷或者皮肤发干的感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消费者使用习惯此种类型的产品,会对其清洁能力产生依赖性,再使用其他类型的洗面奶永远会有一种清洁力度不够的感觉,同时,因为产品的清洁力过强,对皮肤容易造成脱脂,使用此类产品必须同时使用膏霜类护肤产品。
3. 乳化型洗面奶:采用乳化体系,产品外观和普通的膏霜乳液,使用是基本无泡,清洁效果较差,但因采用乳化体系,因为有一定的润肤效果,适合于中干性皮肤使用,同时也适合于那些只用洁面产品,不使用其他护肤品的消费者。
一般把需要提前分散的先分散好(如一些高分子增稠剂,调理剂等),加入水和A 相中所有成分,加热到85度左右,搅拌分散,直到完全分散好,冷去到50度以下加入B 相即可。
一般A 相,B 相分别加热到85度左右(注意大生产时放热),然后B 加入A 中,或者A 加入B 中,后均质10min 左右,看是否皂化完全,若皂化完全,(如还有皂粒继续均质几分钟)搅拌降温到65度左右加C ,后降温到50度以下加入D 。
沐浴露,洗手液等1.沐浴露,洗手液和洗面奶的体系很类似,常见有表活体系,皂基体系,乳化体系等。
去污机理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洗面奶是清洁脸部,沐浴露清洁身体,洗手液清洁手。
第六章护肤用化妆品主要内容6.1 皮肤的结构、功能与类型6.2 护肤化妆品的功能特点6.3 护肤膏霜6.4 护肤乳液6.5 护肤凝胶6.6 特殊护肤品教学目标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理解护肤化妆品的功能特点掌握护肤类化妆品各种组分在配方中的作用、护肤类化妆品配方的生产工艺重点和难点是护肤类化妆品各种组分在配方中的作用学时:6个引言护肤化妆品:指充分提供皮肤水分和脂质,恢复和维持皮肤健美的外观和良好的润湿条件的化妆品,尤其指能抵御环境(风沙、寒冷、潮湿、干燥等)对皮肤侵袭的一类化妆品。
发展状况:6.1 皮肤的结构、功能与类型6.1.1 皮肤的结构1 表皮位于皮肤最外层,由复层扁平上皮组成。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2 真皮真皮位于表皮之下,深部与皮下组织相连,其厚度约为1~2mm,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组成的结缔组织及期间的无定形基质构成。
3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处于真皮之里,两者之间无明显分界,它是由大量脂肪组织散布于疏松的结缔组织中所构成的,又称为皮下脂肪组织,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毛囊等。
4 附属器官皮肤的附属器官主要是指汗腺、皮脂腺、毛发和指(趾)甲等。
6.1.2 皮肤的生理功能保护作用(1) 对机械性刺激的保护角质层坚韧而致密(2) 对物理性损害的保护皮脂薄膜防水蒸发、紫外线照射、黑色素细胞吸收紫外线。
(3) 对化学物质的防护致密的角质层细胞有抵抗弱酸、弱碱等化学物质的能力(4) 皮肤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皮脂膜呈酸性、表皮角质不断脱落、汗液分泌利于除掉细菌。
分泌和排泄作用皮脂汗液3.吸收作用皮肤吸收主要有三个途径:①渗透通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层细胞,然后再通过表皮其他各层;②大分子物质及不易渗透的水溶性物只有少量可以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而被吸收;③少量通过角质层细胞间隙而渗透进入皮肤内。
4.感觉作用皮肤内分布着丰富的神经组织,因此对外界的感觉十分灵敏。
《吉林省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可重复使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医疗安全,制定《吉林省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可重复使用医用织物(以下简称“医用织物”)收集、洗涤、消毒的基本要求,医用织物收集、洗涤、消毒工作流程与要求,洗涤(消毒)场所的环境卫生要求,卫生质量检测,资料管理与保存。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专业洗涤(消毒)服务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DB 11/662 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DB 510100/T 010 洗染业服务质量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 号)《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术语和定义GBZ/T 213、WS/T 311、DB 11/662、DB 510100/T 01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Z/T 213、WS/T 311、DB 11/662、DB 510100/T 010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医用织物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
注:医用织物又称医院布草,包括病人使用的衣物、床单、枕巾、手术巾以及医务人员使用的工作服、手术衣等。
[DB 11/662-2009,定义3.1]3.2 污染作业环境、物体内或其表面存在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者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
[GBZ/T 213-2008,定义3.4]3.3 生物污染由可导致人体疾病的各种生物特别是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织物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