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课《推动和平与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35
《推动和平与发展》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
本课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和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第一目“维护世界和平”。
本目阐述了战争让人类付出惨痛的代价,人们致力以和平解决争端;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当今世界仍不太平,要珍惜和平。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基于史实,阐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与灾难。
其二,基于历史教训,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其三,基于现实生活,我们要珍惜和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目“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目引导学生了解在消除贫困的实践中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密不可分。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关键词——经济、社会和环境,概括指出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其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引导学生明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较大,了解许多国家难以摆脱贫困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其三,各国面临促进共同发展的重大任务,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认识到当今时代的主题;明白怎样实现持久的和平。
2.理解消除贫困对人类前进的重大意义;知道人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充分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认识到当今时代的主题;明白怎样实现持久的和平。
教学难点:理解消除贫困对人类前进的重大意义;知道人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美国所谓“民主峰会”“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诋毁抹黑中国形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破坏中美关系。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①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主题②恐怖主义是威胁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③霸权主义依然长期存在④中美之间有合作但也有分歧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2019年,在联合国主导下,借助经济全球化,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了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将在2030年实现零贫困。
推动和平与发展-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平与发展的定义、内涵及其重要意义;2.掌握和平与发展的基本政策和实践;3.分析历史中的和平与发展,并探讨和平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二、教学重点1.和平与发展的定义和内涵;2.和平与发展的基本政策和实践。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历史中的和平与发展;2.如何探讨和平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分组讨论;3.案例分析;4.展示汇报。
五、教学内容第一节:和平与发展的定义和内涵1.定义:和平与发展是指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一种现代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是国际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之一。
2.内涵: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只有和平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是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内涵。
第二节:和平与发展的基本政策1.独立自主:发展自己,独立自主,根据本国国情实施发展战略。
2.合作共赢:秉持互利共赢、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3.公平正义: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平等的,公平正义是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基础。
第三节:历史中的和平与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逐渐向和平和发展方向发展,许多国际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2.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面临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恐怖主义等各种新风险挑战不断,和平共存、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理念每况愈下。
第四节:和平与发展的未来方向1.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更加平衡、普惠、可持续发展;2.以共同发展促进和平战略的长期实施,确保和平、发展、公正、公平的国际秩序不断巩固和完善;3.全方位、多层次的应对全球性挑战。
六、课堂练习1.分组讨论:请就和平与发展的基本政策进行讨论,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列出一份不少于五条的具体建议,用于推动和平与发展的发展。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2.1《推动和平与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推动和平与发展》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国际事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和平与发展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认识。
同时,学生对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和意义,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责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和平与发展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一些关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和平与发展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推动和平与发展》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推动和平与发展》这一章节,主要围绕着和平与发展这两个全球性的问题展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这两个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教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和平与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同时,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平与发展的概念,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我国在和平与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注发展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和平与发展的理论知识,我国在和平与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内涵,以及培养他们关注和平、关注发展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和平与发展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和平与发展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和平与发展的概念,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在和平与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1 《推动和平与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推动和平与发展》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发展道路等,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国际事务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形势,认识我国的发展道路和对外政策,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
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2.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3.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内外案例,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教师讲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对外政策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准备PPT,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形势,引导学生思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呈现的内容,分析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推动和平与发展》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推动和平与发展》,本课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框。
第一单元着眼于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世界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与方法,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这是本单元的立意。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推动和平与发展》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战争的危害和影响和平的因素,理解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本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①维护世界和平,和平来之不易;②推动可持续发展,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战争的危害和影响和平的因素;理解和平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2.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材料理解分析及辩证的看问题的能力。
3.明白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要树立全球观念,增强忧患意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奋斗。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难点: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通过学习第一课,初步认识了开放互动、复杂多变的世界。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对学生来讲,这一理念的认识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本课教学设计同时兼顾了城市与乡村、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感受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也都有必要关注世界,与世界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根据这个特点以及以上的教材分析,确定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实践法2.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学习法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收集有关视频。
学生:收集资料,预习教材。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出示“巴以冲突升级”材料。
2.想一想:巴以冲突升级给我们什么警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言)3.师导入新课: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谋求持久和平任重道远。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必考知识点梳理一、推动和平与发展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人们为谋求和平采取的措施①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②派驻维和部队;③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
3.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1)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
(2)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
如: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
4.恐怖主义的危害(1)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2)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
(3)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
(4)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5)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5.如何积极维护世界和平?(1)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2)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青少年应怎样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6.消除贫困的原因(1)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消除贫困的意义)(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
(3)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困扰。
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7.面对贫困问题,世界各国应该怎么做?(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2)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
(3)积极行动,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谋求互利共赢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1)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2)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2.1《推动和平与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2.1《推动和平与发展》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国际事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和平与发展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对外政策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案例和事例,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理解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意识。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理解。
2.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3.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事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辅助教学。
3.准备教材和教案,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推动和平与发展》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推动和平与发展》这一章节,主要围绕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展开。
教材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他们对社会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深层次内涵,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平与发展的概念,理解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和平与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2.原因:和平与发展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实际案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历史事件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介绍和平与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讲解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途径。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考。
5.总结:对整个章节进行总结,强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和实际操作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同时要有层次感,能够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1课时推动和平与发展【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课程要求,“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二、教学内容分析回溯历史,人类呼吸过战争的硝烟,经历过战争的惨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很多国家意识到和平的可贵,尤其是中国,会更加珍惜、努力维护和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人类共识。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帮助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增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
课本脉络清晰,从感知战争的残酷入手,体会和平来之不易,从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启发学生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本课框题“推动和平与发展”,“谁”推动和平与发展?值得思考。
国际组织、世界各国、中国、个人,每个主体都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学要思考,突出中国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起的作用,帮助学生初步梳理全球意识,启发学生在维护和平与发展问题上的自我思考。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对战争的认识仅停留历史学科的史料呈现、新闻简讯或者报刊中的文字,不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会觉得生活在和平年代是理所当然的。
同时,学生会认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个话题,离自己的生活太远。
不具备全球视野和全球意识。
此外,对中国对外投资的看法不一,缺少全面、发展、理性看待。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反对战争的意识,懂得和平来之不易。
在明晰国家发展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初步树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意识。
正确看待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的积极作用,感受大国担当,增强责任意识,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愿望。
能力目标:体会当代战争的残酷,探究思考其发生的原因。
能够客观全面看待当今世界局势,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能够理性看待中国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知道和平来之不易,知道当今世界局势,能够说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2.1《推动和平与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推动和平与发展》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对我国和世界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政府为实现和平与发展所作的努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知识,对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和平与发展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展视野,深化对和平与发展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对我国和世界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发展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 教学重难点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及其意义。
2.我国政府为实现和平与发展所作的努力。
3.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平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2.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3.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启发引导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材料。
2.设计好教学课件和板书。
3.准备好计时器,以便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和平发展的成就,引导学生关注和平与发展。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平与发展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