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21期袁丽
- 格式:pptx
- 大小:12.29 MB
- 文档页数:36
·临床护理·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9月[作者简介]石秀莲(1967-),女,山东淄博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的代谢性疾病,发病后以血糖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
经相关研究报道,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显著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率[1],由于糖尿病老年患者各项机能逐渐减弱,再加上骨质疏松,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因为外力因素而发生膝关节或股骨颈骨折的情况,需要尽快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然而,糖尿病作为老年患者的基础性疾病,可增添患者手术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且在治疗期间缺乏专业护理与指导的情况下,患者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或假体松动等并发症[2]。
因此该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70例糖尿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该院所有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出7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血糖、尿糖与糖耐量试验等相关临床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且患者均为外伤导致骨折;②患者符合人工关节置换术指佂;③患者知情并自愿加入该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心、肾与肝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②合并认知障碍或疾病疾病患者。
7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各为37例、33例;年龄范围在4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8±5.65)岁。
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4例,股骨颈骨折36例。
1.2方法患者入院后首先暂停服用降糖药,分别于2:00、6:00空腹状态以及三餐后2h 后测量患者血糖,并依据血糖水平对胰岛素用量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患者空腹血糖低于7.88mmol/L,餐后2h 血糖低于11.1mmol/L,在患者身心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开展手术。
手术治疗:35例患者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严密监测病情与血糖,合理控制饮食,予以抗感染等处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袁立波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
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两组患者接受相同治疗措施,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综合护理干预模式。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治疗疗程与护理措施完成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效果良好,观察组患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2h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控制患者血糖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还能够改善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疗效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80 cases of diabetes mellitus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There were 2 groups,4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d the same treatment measur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method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starte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 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 were completed,all the patients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t the same time,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he clinical indexes of 2H empty stomach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ata conformed to th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at the same time,the diabetic patients receiv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which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ntrolling the blood sugar of the patients,and can also improve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The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can be popularized.[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diabetes mellitus;curative effect.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会引起糖、脂肪、水、电解质与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且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给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1]。
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引起的疾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妇科患者来说,进行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
首先,术前的护理非常重要。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评估妇科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包括血糖水平、血压、心脏功能等。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饮食、调整药物等。
其次,术中的护理也十分关键。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糖水平和生命体征,确保病人的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出现低血糖等意外情况。
最后,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
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感染、水肿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血糖水平等,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包括医生、护士和患者本人。
只有通过有效的护理,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在术前,妇科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并严格控制饮食。
避免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
此外,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也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平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需要根据医嘱进行调整,并在手术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在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状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长时间手术过程中,需提前准备好应对低血糖的药物和设备。
同时,还需要定期帮助糖尿病妇科患者进行换位,保证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手术后的恢复期间,病人可能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增加等情况,需要护理人员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并监控病人的血糖水平,确保血糖在稳定范围内。
同时,也需要注重术后创面护理和预防感染,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综合而言,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需要进行全程的个性化管理,包括术前的病情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术中的密切监测以及术后的恢复指导和并发症预防。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李莉;杜度;钱雪萍【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22(7)8【摘要】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
对照组开展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围手术期舒适护理。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中开展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稳定其血糖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页数】3页(P177-179)【作者】李莉;杜度;钱雪萍【作者单位】安康市中医医院手术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7【相关文献】1.舒适护理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2.舒适护理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3.穴位贴敷结合舒适性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4.舒适护理在老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5.舒适护理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都可能面临一些特殊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状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以便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糖水平,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血糖处于稳定的状态。
如果病人需要输液或输血,医护人员也需要特别关注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留意病人是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及时进行处理。
手术后,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更多的并发症,例如感染或伤口愈合不良。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和护理,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
同时,病人在术后也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和药物的使用,确保血糖水平恢复稳定。
总之,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全面、细致的护理,确保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安全度过,并尽快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护理措施。
此外,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术前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医护人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充分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特别是与糖尿病相关的潜在风险。
他们需要了解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需要做些什么,如何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以及需要遵守哪些特定的饮食和用药指导。
另外,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还需要密切协调多个团队,包括内分泌科、外科、麻醉科、营养科以及护理团队。
这些团队需要密切协作,共同制定病人的护理方案,并及时交流和调整护理计划。
在围手术期间,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也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在手术室内外给予全方位的监护,包括术中血糖的实时监测、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及时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症状。
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术后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继续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包括血糖的控制和合并症的监测。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手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相对高风险的程序。
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
1.提前评估和准备: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共同评估糖尿病病人的疾病控制情况,包括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以及有无并发症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并告知病人手术前的禁食和服药时间。
此外,还需要与病人沟通关于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及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2.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手术前血糖稳定控制非常重要,高血糖不仅会增加感染和愈合困难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术中出血和术后心脏事件。
因此,术前要求病人遵守禁食和饮水的规定,并按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如果病人无法进食或使用口服药物,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或使用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3.液体管理:术前和术后的液体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术前的脱水可能导致高血糖和电解质紊乱,因此需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
术后,患者往往因为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而容易发生液体过多或不足的情况,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液体平衡状态,及时调整液体输入量,确保水电解质平衡。
4.保持皮肤的完整性:糖尿病患者皮肤常常存在微循环障碍和神经病变,容易发生创伤性溃疡和感染。
护士应特别关注手术区域的皮肤完整性,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并采取措施预防压力性溃疡的发生。
术后,应定期检查手术伤口,及时处理感染、刺激和渗液等问题。
5.防止感染:糖尿病患者因为免疫功能受损,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
术前应进行全身性抗生素的预防应用,术后要密切观察体温、炎症指标和伤口引流液的变化,发现任何感染迹象及时采取抗感染治疗措施。
6.调整饮食和运动:术后病人的饮食和运动需要根据术中术后的情况进行调整。
病人可能需要节制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适量增加蛋白质和纤维素的摄入,保持饮食平衡。
此外,术后适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促进血糖的稳定和康复,护士应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锻炼。
·临床护理·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12月[作者简介]王云娟(1983-),女,福建三明人,大专,护师,研究方向:骨科护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且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糖尿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尤其是对肾脏、心脏、血管影响较大。
且糖尿病发病年龄群多在中老年人群,且患糖尿病后且还伴有其他病症,因身体长期处在一个高血糖的状态下,从而导致患者骨质疏松,最终导致骨丢失和骨结构破坏。
在世界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下,糖尿病患者比例每年都在不断攀升,而这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的症状[1-2]。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股骨头坏死,为了避免此病症进一步地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损害,则需要及时地诊断以及治疗,从而能够减少糖尿病合并股骨头坏死的致残率。
所以维持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性就要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这样可保持患者体内血糖的恒定。
以往针对于糖尿病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护理方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效果不佳。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护理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临床上引入了护理干预方法,以提高护理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该文将针对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现分析2017年3月—2018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88例糖尿病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参照区组随机设计原则划分该组患者为两组,参照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7:27,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81岁、42岁,平均年龄(51.14±3.1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2±2.11)年;研究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1:23,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9岁、40岁,平均年龄(52.61±2.97)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7.01±1.95)年。
普外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在术前评估中,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合理制定护理方案。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是关键,需密切监测血糖值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液体管理也需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脱水或水负荷过高的情况。
感染预防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保持伤口清洁并合理应用抗生素。
处理并发症时,应及时发现并有效应对。
综合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存在诸多挑战,需要细心呵护和精心准备,提升护理质量的建议包括加强团队协作和持续学习更新知识。
通过综合护理策略,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评估、血糖控制、液体管理、感染预防、并发症处理、综合护理措施、护理质量、挑战、建议。
1. 引言1.1 疾病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水平。
据统计,全球约有4.62亿人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仍在逐年增长。
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进行综合性评估和护理,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需要紧密配合医生、护士、糖尿病专科人员等多方合作,才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液体平衡、感染预防等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这一部分正是为了强调糖尿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重要性,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1.2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围手术期护理是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面护理措施,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容易出现血管、神经、肾脏等多器官的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感染、高血糖、液体紊乱等问题更容易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手术风险。
围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技术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不仅是患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医护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
糖尿病患者手术所造成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和心血管事件,而有些手术也与糖尿病的并发症相关,如肾移植、截肢和溃疡的清创等。
据调查显示25%~50%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经历各种手术,而在接受外科手术的中老年患者中,其中10%~15%为糖尿病患者。
因此,术前应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血糖控制做全面评估,并在围手术期通过高质量的护理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使患者平安度过围术期。
【手术与糖尿病】1.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糖尿病本身潜在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可显著增加手术风险。
高血糖易导致机体白细胞等吞噬能力下降,可造成感染发生率增加。
糖尿病患者机体组织修复能力减弱,更易导致伤口愈合延迟。
2.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手术应激可使血糖急剧升高,胰岛素需要量相对增加,患者处于禁食状态,易造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发生率增加,这也是术后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术前评估与护理】1.做好病史回顾包括糖尿病确诊的日期、目前的症状、治疗方案、血糖自我监测情况、住院史、过敏史、糖尿病并发症情况等。
3.协助选择医师手术时机术前尽量使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应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10.0mmol∕L以下。
4.对于择期手术者护士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病变及肾病。
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应控制在7.8mmol∕L以下。
对于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为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药控制良好的患者手术前一晚或手术当天停用口服降糖药,大中手术应在术前3天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
5.对于急诊手术应协助医师评估血糖水平以及有无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有应及时纠正。
6.对患者进行访视,开展“亲情护理”此法已在临床护理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
稳定患者情绪能改善其应激状态,大量文献表明糖尿病患者手术前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烦躁等不良心理比一般手术患者更明显。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讲人张明书一概念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的代谢紊乱。
主要表现:“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
血糖测定:空腹血糖≥7.8mmol/L 或随机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二术前护理1.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严格掌握术前血糖水平,一般空腹血糖在8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10mmol/L左右即可。
2.控制饮食:不要认为控制饮食就是意味着少吃, 因为长期饥饿可导致自身消耗,不仅加重糖尿病, 也可导致骨的愈合迟缓,甚至不愈合。
因为骨科患者常伴有局部血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淤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由此可知保证骨的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所以, 一般给予患者进行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饮食。
3.心里护理:部分患者因术前精神过于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血糖居高不下,胰岛素用量越来越大,加上对手术的恐惧感,内分泌紊乱易引起烦躁、易怒,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故应向患者讲明紧张情绪对血糖及手术的影响。
对知识缺乏的患者,用真诚的态度,给患者以鼓励,告诉他们坚持服药,合理饮食,坚持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尿糖,使糖尿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术后护理1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早期仅有多尿、多饮、疲倦等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并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后期呈严重脱水状态、尿少、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主要表现:早期仅有多尿、多饮、疲倦等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并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后期呈严重脱水状态、尿少、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2.饮食护理:患者术后食欲及消化功能减退,营养对术后伤口愈合和恢复机体功能极为重要,因此,术后鼓励患者应尽早恢复饮食,足够的热量供应配合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术后恢复正常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