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石灰岩山地立地类型划分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242.72 KB
- 文档页数:3
根据地貌形成原因、形态特征与岩性组合相结合的原则,可将境内地貌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成因类型,依控制地貌形成的主导营力分为侵蚀剥蚀构造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第二级为形态成因类型,依地表基本形态特征分为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
第三级为岩性形态成因类型,依岩性组合特征分为变质岩(m)、花岗岩(g)、石灰岩(m)、砂页岩(s)、砂砾岩(c)、红岩(r),第四级松散堆积物地貌。
地貌类型划分指标地貌类型地表形态特征海拔(米)相对高程(米)坡度组成物质山地起伏很大,线状延伸,脉络清楚,切割强烈,基岩裸露,构造形迹表现明显中山>800 600 >75°变质岩花岗岩中低山500~800 400~600 >30°砂页岩砂砾质低山300~500 变质岩丘陵波状起伏,脉络不分明,丘顶多呈浑圆状,多基岩裸露<300 150~200 15°~25°红岩、花岗岩、砂页岩岗地起伏和缓,切割不强烈<100 10~60 <15°基岩、第四纪物质平原平坦<50<5°第四纪物质一、山地——侵蚀剥蚀构造地貌山地是新构造运动时期以后,地壳运动相对上升地带。
经长期侵蚀剥蚀而成。
地质构造形迹在地貌上有一定的表现,主要山脊线和沟谷延伸方向,大致与构造线一致。
山地多分布于东北、东部和东南部的外围。
山地面积为2240.8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中山、中低山、低山3个亚类。
中山临湘市药姑山(1261.1米)、大云山(909.7米),岳阳县相思山(957.2米),平江县幕阜山(1595.6米)、连云山(1600.3米)等,都属于中山。
主要组成物质是花岗岩和变质岩。
海拔高于800米,相对高度高于600米,地面坡度大于50°。
割切明显,河网冲沟密度3~6公里/平方公里,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的特征。
溪谷密布,现代地貌发育过程以流水线状侵蚀为主。
沟谷河源侵蚀已达垭口鞍部,水系呈树枝状和放射状分布。
第五节 皖南丘陵山地区该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香隅—殷家汇—青阳—南陵—宣州—广德一线以南,东和东南与江苏、浙江两省相邻,西南与江西省接壤。
包括黄山市、宣城、池州两地区和铜陵、南陵、繁昌3县的全部及一部。
在大地构造上属江南台隆和下扬子台坳。
自东南至西北天目—白际山、黄山、九华山3条山脉平行排列,呈北东向展布,山地之间,地势低下,为水阳江、青弋江和新安江流经之地,形成了众多的山间盆地,如休歙(徽州)盆地、绩溪盆地、宁国盆地、旌德盆地、泾县盆地、广德盆地等。
从盆地到山巅,地貌成层性十分明显,构成了四级地貌面,即平原或台地、丘陵、低山和中山的顶面。
地貌类型组合也有规律可循,自下而上,依次为平原与台地、丘陵与宽谷、低山与盆地、中山与峡谷。
自然景观垂直分带现象十分清晰,在植被类型上,依次可分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针叶林,和山地矮林、山地草甸。
土壤类型由下而··17上,为山地红黄壤,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
该区木材、毛竹、茶叶等资源富饶,山川秀丽,有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等。
一、西北部丘陵低山亚区位于皖南西北部,青阳—石台—艮禾岭一线以西地区,包括贵池市、石台、东至、青阳3县的大部和一部。
长期以来,经多次间歇性轻度上升,形成了低山、丘陵和盆地地貌类型组合,其中丘陵面积占60%左右。
低山海拔大多为500米,比高400米,坡度20左右,而丘陵海拔多般在200米以下,比高100~150米,坡度10°~15°。
由石灰岩、砂岩、页岩、千枚岩等组成。
地面切割相当破碎,有青通河、尧渡河、秋浦河、后河、龙泉河等流经该亚区。
二、北部低山丘陵盆谷亚区位于九华山脉东侧,黄山山脉北侧,包括铜陵、繁昌、南陵、泾县、宣州等市县的大部或一部。
地貌类型组合上以丘陵和山间盆谷为主,在河流的分水地带分布一定面积低山。
丘陵多位于北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比高150米以下,切割十分破碎,呈北东向断续分布。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县级工作技术方法一、主要技术要求二、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方法三、林地落界具体步骤及要求四、林地图斑属性数据表填写要求一、主要技术要求1 术语和定义1.1林地图斑 Forestland Polygons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在地形图或遥感图像上划分的林地单元(或地块)。
1.2林地落界 Definition of Forestland Border依据现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等成果,以DOM为基础,通过遥感判读核实,辅以适当的现地调查,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和精度要求,落实现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的边界和图斑。
2 目的与任务2.1 目的将林地及其利用状况落实到山头地块(小班),为各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2 任务以县域单位为总体,完成林地落界工作。
2.3 落界范围县域内的所有林地,包括现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
2.4 落界工作内容1)核对县域内的乡(镇)、村、林班界线;2)林地图斑划分;3)林地图斑属性因子调查。
3 技术标准与要求3.1 林地分类系统土地类型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类。
其中林地划分为8个地类,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林地相关概念及划分标准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执行。
3.2 数学基础3.2.1 平面坐标系统宜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
3.2.2 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1:10 000比例尺按3º分带。
3.2.3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3 最小上图面积根据落界采用的遥感底图比例尺,以及相应比例尺的图上最小面积,确定最小上图现地面积。
最小上图面积确定方法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技术》执行。
3.4 精度要求在相应遥感底图的比例尺上,明显界线与DOM 上同名地物的偏移不得大于图上0.5mm,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0mm。
安徽省宣城市姚村乡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图10为“世界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读图完成18—20题。
图1018.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降水丰富 D.劳动力充足19.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是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20.若在甲农业地域类型区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则可能引起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土壤盐渍化参考答案:18.A 19.D 20.B2. 结合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1. 图甲中A处的地形为A. 背斜山B. 背斜谷C. 向斜山D. 向斜谷22. 若图甲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则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乙中的A. aB. bC. cD. d参考答案:21. C 22. A21. 图甲中A处的岩层年龄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A、B错。
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貌是山岭,A处地形为向斜山,C对。
D错。
22. 若图甲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则该处的岩石类型是石灰岩。
图乙中根据箭头方向,a外力作用形成,是沉积岩。
石灰岩是沉积岩的一种,最有可能为图乙中的a,A对。
b 与a 可以相互转化,b 是变质岩,d 是岩浆,c 是岩浆岩,B、C、D错。
点睛:岩层年龄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
水向低处流,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貌是山岭。
外力作用形成,是沉积岩。
石灰岩是沉积岩的一种。
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
3.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局部地形图,回答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参考答案:D4. 12 月 28 日杭州到黄山最美高铁正式开通运行。
读杭黄高铁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杭黄高铁通车后,有利于( )A. 极大缩短了各地间的时空距离B. 提升杭州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C. 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D. 提高沿线地区货物运输的能力20. 在杭黄高铁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 ( )①地形丘陵山地,地势起伏大②气象灾害多发,施工难度大③高寒冰川广布,冻土层深厚④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泥石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参考答案:19. C 20. B19.杭州和黄山沿线,旅游资源丰富,高铁通车后,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C对。
安徽省宣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北省恩施市城中及郊区,分布着独特的丹霞地貌,其中之一俗称“赤壁墙”,陡崖绝壁。
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了许多崖洞。
由于砂岩质地疏松,易于修整开凿,自古以来,土家族人多以崖穴为家。
下图为恩施市六角亭街道瓦店子村的丹霞崖穴民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处崖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C. 冰川侵蚀D. 动物挖掘2. 由材料可知组成该地丹霞地貌的岩石属A. 岩浆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D. 大理岩3. 以下关于该地生产生活景观描述正确的是A. 春季栽种亚麻B. 夏季欣赏莲花C. 秋季收获苹果D. 冬季修剪荔枝【答案】1. B 2. C 3. B【解析】2. 由材料可知,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
红色砂岩为砂岩的一类,属于沉积岩。
所以C项正确。
3.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温度带农作物的分布。
湖北省恩施市地处亚热带。
亚麻为中温带作物,故A错;亚热带地区夏季莲花盛开,适合欣赏,故B正确;苹果为暖温带水果,故C错;荔枝修剪要在冬季之前完成,D错。
所以该题选B。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
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
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安徽省宣城市新田镇兴武采石场石灰岩矿采矿权评估报告摘要天地源矿评报字[2010]第034号评估机构: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
评估托付人:宣都市国土资源局宣州区分局。
评估对象:安徽省宣都市新田镇兴武采石场石灰岩矿采矿权。
评估目的:采矿权出让。
评估基准日:2010年2月28日。
评估日期:2010年3月17日至2010年3月24日。
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
要紧评估参数: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120.56万吨;设计缺失5.17万吨;采矿回采率98%;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113.08万吨;生产能力13万吨/年;服务年限8.7年;产品方案为水泥用灰岩矿石子;不含税销售价格为29元/吨;折现率8%;采矿权权益系数4.30%。
评估结果:经评估人员现场查勘和当地市场分析,按照采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认真估算,确定安徽省宣都市新田镇兴武采石场石灰岩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为98.98万元,大写人民币:玖拾捌万玖仟捌佰圆整。
评估有关事项声明:评估结果的有效期为一年,即从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
超过一年,需重新评估。
本评估报告仅供托付方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而作。
评估报告的使用权归托付方所有,未经托付方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布。
除依据法律须公布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布的媒体上。
重要提示:本次评估范畴为“宣区国土资函[2009]48号”文划定的矿区范畴,为调整以后的矿区范畴。
以上摘要取自《安徽省宣都市新田镇兴武采石场石灰岩矿采矿权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形,请详细阅读该采矿权评估报告全文。
法定代表人(签名):汪海林项目负责人(签名):赵永正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签名):张建军赵永正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二O一O年三月二十四日安徽省宣都市新田镇兴武采石场石灰岩矿采矿权评估报告天地源矿评报字[2010]第034号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受宣都市国土资源局宣州区分局的托付,依照国家有关采矿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平、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采矿权评估方法,对宣都市国土资源局宣州区分局拟出让的“安徽省宣都市新田镇兴武采石场石灰岩矿采矿权”价值进行了评估。
安徽省宣城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月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不同沉积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沉积岩。
左图为常见沉积岩与沉积环境对应关系示意图,右图为我国某山局地岩层垂直剖面示意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砾岩由砾石沉积而成,据左图推断其沉积环境为A.陆地B.滨海C.浅海D.深海2.右图所示岩层剖面表明该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A.海侵过程B.海退过程C.先海侵后海退D.先海退后海侵3.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界面M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挤压B.断裂C.侵蚀D.变质【答案】1.A2.A3.C【解析】1.左图显示海洋沉积环境由浅海向深海,逐步由沙砾转变为粘土,岩石粒径越来越小,大颗粒砾石粒径比浅海环境的沉积物更大,所以砾岩的沉积环境为陆地。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右图所示岩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砾岩沉积环境为陆地,由砂岩到页岩到石灰岩,海洋沉积环境逐渐加深。
所以该岩层剖面反映的是海水逐渐变深的海水入侵过程。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M界面呈现不规则的弯曲界面,界面两侧的砾岩、砂岩岩层性质均为沉积岩,所以D错。
M界面两侧岩层内部无明显弯曲或位移,推断没有挤压或断裂的地质作用,所以A、B错误。
M界面呈现不规则的弯曲界面,应该是侵蚀的结果。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成都一驴友沿河西走廊公路一路向西北骑行前往嘉峪关市。
沿途可见雪山在身旁绵延伸展,仿佛触手可及。
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模样,枝条不见星点的绿。
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绵延伸展的雪山可能是A.祁连山B.昆仑山C.天山D.阿尔泰山2.“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模样,枝条不见星点的绿”,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光照C.水分D.热量3.“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度位置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答案】1.A2.D3.A【解析】【分析】本题组以河西走廊为背景,设置两三道试题,涉及地形分布、纬度地带性、时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宣城市地质环境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宣城市位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带,南邻黄山市,西连池州市,北交芜湖市,和浙江省、江苏省毗邻,系皖东南门户,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
地跨东经117°58′-119º40′,北纬29º57′-31º19′。
国土面积12340平方公里,人口275.1万。
辖5县(泾县、郎溪县、广德县、旌德县、绩溪县)1市(宁国市)1区(宣州区),计124个乡、镇。
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全市7个县市区有5个与苏浙两省接壤,与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相距均在300公里以内,宣杭铁路、皖赣铁路在市区交会,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安徽段宣广、芜宣高速和205国道穿境而过,S104、S214、S215、S217、S230、S322、S323省道纵横交错、贯穿全境。
二、气象与水文宣城市地属中亚热带北缘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6.3℃,最高月平均气温28.3℃,最低月平均气温2.9℃。
多年平均降雨量1317.5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55.11mm。
辖区内河系发育,分属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青弋江、水阳江、郎川河、徽水河、华阳河、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杨之河等。
天然湖泊有南漪河及固城湖,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三、地形与地貌宣城市地处沿江丘陵平原区和皖南中低山区,西南部及东南部地势较高,分属黄山山脉、九华山山脉和西天目山山脉,属中低山区,海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余座,最高峰清凉峰海拔1787.4米;中部和北部为丘陵和平原,高程一般为10-100米。
根据地貌形态,结合标高、切割深度等将区内划分为河漫滩、阶地、低丘、中丘、高丘、低山和中山等7种微地貌类型。
四、地层与地质构造宣城市地处江南过渡带,北连沿江成矿带,南接江南造山带,区内北东向、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发育,中生代岩浆岩分布广泛。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可划分为宣城断陷盆地、江南过渡带、皖浙赣断裂带三大构造区。
宣城市工程地质分区初步研究王辉;崔可锐【摘要】The data of 998 boreholes of 77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from important engineering survey projects in Xuancheng City between 1995 to 2010 are collected .The analysis ,induction ,sorting and assembly of the borehole data of the survey projects a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vision ,topography is used as primary classification factor and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of Xuancheng City is partitioned into several preliminary zones .T 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of each zone are summarized .The study result can provide survey points for the future urban construction in Xuancheng City ,avoid the survey resources waste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urban land .%文章收集了自1995—2010年间宣城市重要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勘察项目77项,共998个钻孔资料。
对其勘察项目中的钻孔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汇编,并根据工程地质分区的基本原则,以地形地貌作为一级分类因素,对宣城市的工程地质进行了初步分区,同时归纳总结了各区的工程地质特征,为宣城市的未来城市建设提供勘察要点,避免勘察资源浪费,同时可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中国山地地貌类型按形态分类
中国山地地貌类型按形态分类
我国山地分布非常广,不仅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高原上有山脉分布,就是四川盆地内,低山丘陵也绵延不断。
按海拔高度计算,500米以上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4%,500米以下的占16%,真正的平原仅占11%。
我国山地高而大,类型多样。
有些山很高,上部白雪皑皑,常年不化。
有些山,巍峨挺拔,气势雄伟。
有些山,人们在不同位置看,有不同的相对高度,例如在海拔约1000米的塔里木盆地看昆仑山非常高峻,在海拔约5000米的西藏高原看就显得平淡无奇了。
根据山地的绝对高原和相对原度,可将我国山地划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五大类型。
类型名称/绝对高度/相对高度(m)/切割程度
按绝对高度以及切割程度来划分山地类型,在地理上和生产上都有一定的意义,例如山地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大,所处地理纬度又比较低,那么,从山麓到山顶气候、生物随高度增高有明显的变化,从而可以出现较多垂直自然带和相应的垂直农业带。
一个地区山地相对高度愈大,切割愈强烈,那末,这一地区地表起伏愈显著,自然条件
一般也愈复杂。
中国石灰岩地貌类型与演化中国是一个地貌多样的国家,拥有许多令人惊艳的地貌景观。
其中,石灰岩地貌是一种独特而壮观的自然景观。
本文将讨论中国石灰岩地貌的类型与演化。
石灰岩,又称石碱石,是一种由含有大量碳酸盐矿物的沉积岩。
它是由古代海洋生物遗骸和沉积物经过长时间压实而形成的。
由于石灰岩的可溶性,它容易被水侵蚀和溶解,形成各种独特的地貌形态。
中国的石灰岩地貌多样性令人惊叹。
其中最著名的是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由石灰岩溶蚀和物理风化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包括山地、洼地、溶洞和地下河等。
在桂林地区,我们可以欣赏到举世闻名的漓江景观。
漓江在石灰岩地表的侵蚀下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山峰和溶洞。
这些奇特的地貌形态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游船在漓江上行驶,船行于奇峰挺立的峡谷之间,水天相连,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除了桂林,中国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还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贵州省的黄果树瀑布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喀斯特瀑布,其壮观的景象令人难以置信。
瀑布从峡谷的高处直泻下来,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水花四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雾云。
站在瀑布前,你会被其中的气势和力量所震撼。
在云南,有着世界第一大天坑的松赞干布地下河。
这个天坑深达660米,由于河流长时间的侵蚀,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壮观的地下河系统。
游客可以乘坐船只在漆黑的地下河中穿行,探索这个神秘而奇特的地下世界。
除了喀斯特地貌,中国的石灰岩地貌还包括巍山地貌、喀斯特山顶峰群、溶洞等类型。
巍山地貌是指由石灰岩峰林和峡谷组成的地貌。
它们的形态高大陡峭,古老而神秘。
巍山地貌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背景之一,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曾在巍山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石灰岩地貌的形成与演化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首先,石灰岩需要在古代的海洋环境中形成。
然后,通过地壳运动和抬升,它们被移至陆地上。
接下来,经过数百万年的侵蚀作用,石灰岩逐渐被水流侵蚀,形成山峰和峡谷。
高陡岩质边坡立地条件研究现状立地又称立地条件,是指林业用地中体现土壤、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貌以及生物等对林木生长、生存有重大意义的生态环境因子的综合[1]。
立地类型为地域上不相连接,但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生产潜力水平基本一致的地段的组合[2]。
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简称为立地类型[3]。
类型划分是只按照某一标准,把不同特点的事物进行规律性的处理,使其有规律,以方便统筹。
立地类型划分是指将生态学上相似的立地进行组合。
在国外,1893年,德国人Kaman在其编著的“森林土壤和立地学”中首先提到了森林立地学。
芬兰人Cajander在1909年提出了森林立地类型。
随后,北美及日本相继开展了森林立地研究[4]。
20世纪20年代以来,立地类型的划分和立地质量的评价受到各个国家的广泛重视,并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应用上取得较大突破。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学方法在立地类型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Daubemire将顶级群落类型来反映整个环境因子的综合素质,首先提出了生境类型分类法[6-7]。
全生境森林立地分类法、生物物理气候分类法以及生物一物理立地分类则是运用多因子分类方法进行立地分类[8-11]。
在国内,1958-1959年,林业科学研究院对西南高山峡谷的原始林区进行了林型及立地分类。
1960年,原林业部综合队根据地形和土壤以及下木和地被物,对黑龙江南部次生林区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
在石质山区,沈国舫主张以土层厚度为主要指标进行立地分类[12],周政贤则强调了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性,杨继镐认为树木的种类是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因子[13],石家琛则将森林生产力作为基础进行立地划分[14]。
徐孝庆等釆用五级立地分类系统(立地类型区一立地类型亚区一立地小区一立地类型组一立地类型),对福建省林业用地进行了立地分类[15]。
雷文成等运用数量化逐步回归和主导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对郧县防护林体系建设林业用地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进而以生态学、地学原理及树种生物学特性选择造林树种[16]。
中国石材物联网 网址:
来源:中国石材物联网 石灰岩的有哪些类型?分布在哪里?
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产之一。
按其沉积地区,石灰岩又分为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目前以前者居多。
按其成因,石灰岩可分为生物沉积、化学沉积和次生三种类型;按矿石中所含成分不同,石灰岩可分为硅质石灰岩、粘土质石灰岩和白云质石灰岩三种。
资源分布情况:中国石灰岩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作为水泥、溶剂和化工用的石灰岩矿床已达八百余处。
产地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可在工业区附近就地取材。
石灰岩矿产在每个地质时代都有沉积,各个地质构造发展阶段都有分布,但质量好,规模大的石灰岩矿床往往赋存于一定的层位中。
以水泥用石灰岩为例,东北、华北地区的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是极其重要的层位,中南、华东、西南地区多用石炭、二叠、三叠系石灰岩,西北、西藏地区一般多用志留、泥盆系石灰岩,华东、西北及长江中下游的奥陶纪石灰岩也是水泥原料的重要层位。
第29卷第2期2019年6月姜徽地质Geology of AnhuiVol .29 No .2June 2019文章编号:1005-6157(2019)02-081-6安徽宣城地区马山璋岩体成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周宇章、赵丽丽、金敏、陆三明、亓华胜2,谢祖军3(1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01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3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安徽马鞍山243000)摘要:马山埠岩体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矿集区内,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
近年来,围绕该岩体矿产 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先后发现铜山-荞麦山铜硫矿、马尾山铅辞矿等金属矿床。
本文通过LA-ICPMS 锆石U-Pb 测年 方法对马山埠岩体进行了精确定年。
岩石中含有大量岩浆成因锆石,以较高Th/U 和清晰振荡结晶环带为特征。
测试中13个测点的—Pb/^U 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5. l±2.0Ma,代表了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燕山运动早期由挤压造山向岩 石圈拉伸减薄阶段过渡时期的产物.结合区域研究进展和我省勘查工作情况,提出了研究区的找矿方向…关键词:U-Pb 年龄;马山埠岩体;铜硫矿床;安徽宣城中图分类号:P581〇引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铁铜金 成矿带,该成矿带在元古宙活动性基底上发育新元古 代直至中生代早-中三叠世的稳定盖层沉积,印支-燕 山期发生活化,尤其燕山期以来,强烈的构造-岩浆活 动使该区受到岩浆热液作用的叠加改造,为区内矿床 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一系列铁铜金矿床 200余处|W |。
主要分布于鄂东南、九瑞、安庆-贵池、 庐枞、铜陵、宁芜、宁镇等七个大型矿集区内。
近年 来,随着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的持续投人,在长江中 下游成矿带的南东部南陵-宣城地区实现了重大找矿 突破,形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第八个矿集区南陵- 宣城矿集区(图1)。
南陵-宣城矿集区内目前已发现铜山-荞麦山、 马尾山、麻姑山、茶亭等大小内生金属矿床10多处, 矿种涉及铜、铅锌、金、钥,但其各矿床研究程度均不 高,处于勘查程度高,研究程度低状态,有限的勘查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矿床矿体方面而对成矿岩体的研究工作非常薄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