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案例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6.44 KB
- 文档页数:6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融资难。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普遍较为抽象和不易被评估,因此很难作为质押物用于融资,导致融资难度加大。
二、融资成本高。
相比传统抵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较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往往会要求较高的利率和费用,企业面临着更高的融资成本。
三、审批周期长。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往往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和审批,而这个过程往往比较繁琐,审批周期较长,导致了融资周期也相对延长。
四、风险较大。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本身具有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不准确或者产权保护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可能面临严重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推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一、建立知识产权评估标准。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或者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并建立相应的评估标准,为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
三、优化融资服务流程。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制定更加灵活的融资方案和流程,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如增加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财政补贴、降低融资利率等措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
五、加强行业合作。
企业可以与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知识产权评估、保护等工作,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质押价值和贷款的获批率。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知识产权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但在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时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1.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这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2. 银行融资难度大由于我国银行对知识产权的评估标准不明确、不统一,同时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难以准确评估,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融资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
3.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对自己的知识产权价值认识不清,导致其在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时无法合理评估自己的知识产权价值,从而影响融资的顺利进行。
二、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提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更多保障。
2. 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机构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进行科学评估,为企业进行融资提供权威的评估报告,降低银行融资的难度。
3. 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范知识产权管理企业应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合理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的价值和利用效率。
4. 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可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对知识产权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从而为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更多的支持。
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创新研究□卞毓宁【内容摘要】文章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南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创新研究,该创新平台包括政府法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交易)机构、评估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代偿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贴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产品。
该创新平台按《南京知识产权融资指导意见》、《南京商标权融资管理办法(拟定)》、《南京专利权融资管理办法(拟定)》、《南京作品著作权融资管理办法(拟定)》、《南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管理办法(拟定)》的具体规定进行操作。
【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商标权质押融资;专利权质押融资;作品著作权质押融资;计算机著作权质押融资【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市科委2011年课题“南京市中小企业融资信贷创新产品研究”(编号:2011ZD024)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卞毓宁(1963.3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融资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南京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融资能力不足,信用能力较低,且用于抵押的实物资产不多。
在政府采取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下,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更是雪上加霜。
要解决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必须首先从信贷产品融资创新着手,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就是其中较易实现、较易操作的融资产品,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创新就成为南京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现状知识产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将合法拥有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作为主要质押物,从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等信贷机构获取资金支持的一种融资方式。
南京知识产权融资尚处于初创阶段,目前只有个别零星的知识产权融资业务发生,尚未形成的一个初步的知识产权融资平台。
(一)政府方面。
1.政府对知识产权融资重视不够。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有效性浅析摘要:知识产权融资,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关注与运用。
它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帮助企业克服过度依赖银行以及政府扶持的模式化,突破创新,走出一条全新的融资道路。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成功案例1.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前的情况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90亿元,其中涉及到的专利达到1953件,同比增长28%,3年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贷款金额累计超过200多亿元。
武汉昱升光器件公司是一家2001年起步、注册资金才50万元的公司,去年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
这个创造增长奇迹的公司,就是专门生产半导体激光器件的武汉昱升光器件有限公司。
到2009年,光器件市场出现爆发性增长,昱升光器件公司生产规模骤然扩大。
一直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的昱升光器件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短缺问题:产品用户都是邮科院、中兴这些国内知名通信设备企业,账款回收周期长。
但公司自身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又必须现金交易。
此时公司的发展受到了资金瓶颈的制约,由于企业没有固定资产,生产用设备价值也不高,所以无法向银行取得抵押贷款。
2.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而此时,由市知识产权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共同出台的《武汉市专利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为企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原来知识产权还能当资产质押取得贷款。
作为科技型企业,昱升光器件公司多年来将自身发明的一些独特生产工艺和流程陆续申报了专利。
这个时候,该公司已经有6项专利在握。
在市知识产权局推介下,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经过对昱升光器件公司拥有的专利的价值评估,决定接受该公司以所拥有的专利作为质押品,向其贷款1000万元,利息按基准利率计算。
2010年初,这笔低成本资金打到昱升光器件公司账上。
这一年,该公司销售增长80%,销售额首度突破亿元。
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的贷款,让企业销售额多增加了2500万元。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企业,追求产品的创新和市场的开拓是其发展的原动力,往往对消费者需求拥有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是世界各国经济创新体系中最活跃、最具效率的部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在全国中小企业中仅仅占到3%,但其申请的发明专利却占到全国专利总数的65%,实现的新产品开发约占全国总量的80%,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步履维艰,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压力,融资难成为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内涵与发展
(一)知识产权质押的内涵具体为:
(1)知识产权质押概念。
我国《担保法》规定,知识产权质押是指产权所有者即债务人将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移交给债权人,以此作为对债权人债权担保的行为。
其中,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
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偿债义务时,债权人享有该知识产权拍卖或者折价变卖所得价款的优先受偿权。
(2)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类型。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主要有:一是以知识产权未来带来的经济利益作为质押,是指在贷款时将知识产权的权利证书提供给债权人作为借贷的质押,当借款人不能依约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将知识产权的权利证书拍卖,用所得的价款抵偿债务;二是以知识产权的权利凭证作为质押,是指债权人希望企业以其知识产权可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为担保,包括利用该知识产权生产出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授权允许他人使用该知识产权产生的收入;三是以知识产权为担保获得第三方所提供的信用增强或者信用担保,是指由第三方为知识产权提供信用加强从而获得债权人的贷款,或争取较高的贷款数额。
目前主要有第三方直接提供担保和第三方间接提供担保两种方式。
第三方直接提供担保是指第三方直接为债务人提供担保,从而获得债权人贷款,而知识产权所有者以该知识产权未来现金流向第三方提供担保。
第三方间接提供担保是指知识产权所有者以该知识产权为担保直接向债权人融资,由第三方承诺若债务人到期无法偿还资金则由第三方负责偿还的担保方式。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 xx年9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人民银行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讨论会,首次就知识产权质押问题公开征询意见。
截至xx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批复了16个知识产权质押试点单位。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自xx年1月到xx年6月,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权质押数量累计已达到3361件,总金额达318.5
亿元人民币,知识产权质押金额年平均增长额达到70%,质押合同登记数量持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可行性分析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知识产权评估难度大,评估体系不健全。
知识产权抵押融资,首要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
知识产权的时效性、无形性和价值不稳定性使得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难度较大。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市场需求波动性增加,新的专利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可能会使原有专利的价值下跌甚至失去价值。
此外,知识产权均有保护期限,超过期限的知识产权属于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也就不能再为知识产权持有者带来经济利益,因为也就无法再作为抵押品获取融资支持。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建设不健全,缺乏权威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不同的资产评估公司对同一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结果不尽相同,无疑会对银行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带来负面影响。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担保法》《物权法》《著作权法》对知识产权质押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未针对不同知识产权作
出不同的规定,实际操作性不强。
目前,我国《担保法》《物权法》只对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的质押融资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其它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重要的知识产权如商号权、原产地标记权等都未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
当遇到侵权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出现纠纷时,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可能导致借贷双方的成本大幅度增加,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大,这也使得银行贷款更为谨慎。
(3)配套制度与服务不完善。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市场并不完善,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银行对知识产权的评估、变现系统不信任。
知识产权变现性较差,被质押的知识产权处理相对困难,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变现还受地域性、时间性、排他性的限制,中小企业信贷的高风险性,阻碍银行介入中小企业的步伐。
此外,我国知识产权抵押登记制度尚未健全,抵押担保登记程序复杂,部门分散。
一方面,容易造成同一知识产权重复抵押担保获取贷款、增加贷款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问题。
另一方面,冗杂的登记程序和过高的借款成本也会使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放弃使用知识产权质押进
行融资。
(4)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一方面中小企业缺乏维权意识,对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加重视,未采取合理有效的侵权防范措施,使知识产权价值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盗用他人知识产权,复制或仿制他人的产品,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给自身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这对
于知识产权合法、有序地转让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知识产权的变现相对困难,变现成本也较高。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行性分析具体为:
(1)政策助力质押融资快速发展。
为保障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健康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和财政部等六部委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评估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__》,要求相关部门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各类担保机构充分
利用知识产权的融资价值,开展多种模式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同时探索适宜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估及流转的管理机制。
(2)政府牵线搭建知识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知识产权局通过联合其他职能部门以及重点工业园区,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项目,为金融机构挖掘优质资源;与银行合作,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如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和镇江市政府共同主办了镇江市银企专利质押对接会,26家创新型企业的138
件专利获得了镇江中行等6家商业银行xx年度1.3亿元的集中授信,实现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成功对接。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