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2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17
2型糖尿病病历1. 病人基本信息病人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60岁职业:退休工人婚姻状况:已婚,有子女2. 病史回顾2.1 既往病史张三既往无大病史,仅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2.2 现病史2018年10月,张三因体检发现血糖偏高,为8.9mmol/L,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开始口服药物治疗,并进行饮食调整和锻炼。
但由于控制不佳,血糖一直在7-11mmol/L之间波动。
2020年3月,张三出现胸闷、气促等心脏不适的症状,前往医院就诊。
经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被诊断为冠心病。
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
2021年5月,张三的血压突然升高至180/110mmHg以上,并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感觉。
前往医院紧急就诊,被诊断为高血压危象。
进行了紧急降压治疗,并调整了原有的抗高血压药物。
2.3 家族史张三的家族中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但无明显遗传倾向。
3. 诊断和治疗3.1 诊断根据张三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他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
3.2 治疗3.2.1 糖尿病治疗张三目前口服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控制血糖。
医生建议他加强饮食控制,避免过度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此外,医生还建议张三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3.2.2 冠心病治疗张三目前接受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贝伐单抗、他汀类药物等。
此外,医生还建议他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3.2.3 高血压治疗张三目前接受药物治疗,包括ACEI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
医生建议他定期测量血压,并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4. 随访和预后4.1 随访情况张三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包括检查血糖、血压、心电图等指标。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给出相关的健康建议。
4.2 预后评估由于张三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预后较为复杂。
如果能够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遵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预计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延缓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入院记录姓名×××出生地xx 省××县(市)性别X性民族×××年龄×岁入院日期×××年×月×日×时婚姻×婚记录日期×××年×月×日×时职业××病史陈述者×××年×1 月×日×时工作单位×××地址×××主诉: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七年、现病史:患者于七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有消瘦,每日饮水量明显增多,饭量大增,夜尿频多,平均10次/晚左右,当时无排尿困难,无尿路刺激症状,体重在七年间由80公斤渐降至70公斤,尤以近二年体重下降明显。
曾外院查血糖偏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曾口服消渴丸、达美康、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平素监测血糖较少,控制情况不详,三天前我院测空腹血糖11。
51mmol/l,门诊拟以“2型糖尿病”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无胸闷、心悸,无头晕、头痛,稍感乏力、倦怠,食欲较好,大小便尚可、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病史。
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否认有手术、外伤史。
否认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并长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
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
否认到过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地区。
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婚外性行为。
否认患过下疳、淋病、梅毒等、婚育史:X岁结婚,爱人体健,关系与睦,育有X子X女,均健康。
月经史:初潮年龄X岁,月经周期X天,经期X天,末次月经(或绝经年龄)XXX年X月X日、经量一般,无痛经史,白带量不多,无异味,足—早—流—存—。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已超过 4.6亿。
作为一种重要的慢性疾病,2型糖尿病(T2DM)对我国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我国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旨在为糖尿病患者及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防治指南。
1. 糖尿病基础知识1.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期糖尿病。
1.2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紊乱有关。
1.3 糖尿病临床表现糖尿病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血管、肾脏等多系统并发症。
2. 2型糖尿病诊断与评估2.1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
2.2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评估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肾脏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下肢血管病变)。
评估方法包括相关检查(如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心脏超声等)和临床症状。
3. 2型糖尿病治疗与管理3.1 糖尿病治疗目标糖尿病治疗目标包括: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3.2 糖尿病治疗策略糖尿病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并发症防治。
3.2.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3.2.2 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胰岛素治疗。
3.2.3 并发症防治并发症防治包括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治疗,以及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眼底、肾脏、心脏功能检查)。
3.3 糖尿病管理糖尿病管理包括患者自我管理、医生指导和管理以及糖尿病教育。
入院记录姓名×××籍贯xx 省××县(市)性别X性住址×××年龄×岁工作单位×××婚姻×婚入院日期2012 年01 月18 日17:00 时民族×族病史采集日期2012 年01 月18 日17:00 时职业××病史陈述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过敏史×××记录日期2010 年01 月05 日17:30 时主诉: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二十年现病史:患者于二十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有消瘦,每日饮水量明显增多,饭量大增,夜尿频多,平均10次/晚左右,当时无排尿困难,无尿路刺激症状,体重由90公斤渐降至70公斤,现约50公斤,查血糖偏高,诊断糖尿病,曾服消渴丸治疗,未监测血糖,控制情况不详,三天前在我院留观,昨测空腹血糖11.51mmol/l,总蛋白54.2mmol/l,白蛋白30.3 mmol/l,BUN15 mmol/l ,Cr259umol/l,CHO7.88 mmol/l,随机血糖30mmol/l以上,改用胰岛素降糖,门诊拟以“2型糖尿病”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无胸闷、心悸,无头晕、头痛,无乏力、倦怠,胃纳无减退。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病史。
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否认有手术、外伤史。
否认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个人史:出生并长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
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
否认到过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地区。
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否认婚外性行为。
否认患过下疳、淋病、梅毒等。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患史,无家族内传染病史,父母等直系亲属情况不详。
体格检查T:37℃ P:80次/分 R:16次/分 BP :165/95 mmHg 神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2型糖尿病病历病历记录:患者:XXX,男性,45岁,因多饮、多尿、消瘦及乏力症状就诊。
病史采集:患者自述近期出现明显口渴、多饮、多尿症状,伴乏力、体重减轻。
无发热、咳嗽、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饮食及睡眠良好,大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
全身皮肤无黄染、瘀点、瘀斑,无水肿。
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率8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
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1.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9.5%。
尿常规:尿糖(+++),尿蛋白(-),酮体(-)。
肾功能、电解质、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
心电图、胸片检查结果正常。
诊断:2型糖尿病诊断依据:患者中年男性,出现多饮、多尿、消瘦及乏力症状。
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
鉴别诊断:1.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患者中年男性,起病缓慢,无酮症酸中毒表现,考虑2型糖尿病可能性大。
2.其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可引起血糖升高。
患者无甲亢及库欣综合征典型症状如甲状腺肿大、满月脸、水牛背等,排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能。
3.应激性高血糖:严重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下可引起血糖升高。
患者近期无明显应激因素,排除应激性高血糖可能。
4.药物性高血糖: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可引起血糖升高。
患者无相关用药史,排除药物性高血糖可能。
5.慢性肝病或肾功能不全可引起血糖升高。
患者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排除慢性肝病及肾功能不全可能。
2型糖尿病入院记录姓名×××出生地xx 省××县(市)性别X性民族×××年龄×岁入院日期×××年×月×日×时婚姻×婚记录日期×××年×月×日×时职业××病史陈述者×××年×1 月×日×时工作单位×××地址×××主诉: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七年。
现病史:患者于七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有消瘦,每日饮水量明显增多,饭量大增,夜尿频多,平均10次/晚左右,当时无排尿困难,无尿路刺激症状,体重在七年间由80公斤渐降至70公斤,尤以近二年体重下降明显。
曾外院查血糖偏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曾口服消渴丸、达美康、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平素监测血糖较少,控制情况不详,三天前我院测空腹血糖11.51mmol/l,门诊拟以“2型糖尿病”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无胸闷、心悸,无头晕、头痛,稍感乏力、倦怠,食欲较好,大小便尚可。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病史。
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病史。
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否认有手术、外伤史。
否认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并长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
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
否认到过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地区。
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否认婚外性行为。
否认患过下疳、淋病、梅毒等。
婚育史:X岁结婚,爱人体健,关系和睦,育有X子X女,均健康。
月经史:初潮年龄X岁,月经周期X天,经期X天,末次月经(或绝经年龄)XXX年X月X日。
经量一般,无痛经史,白带量不多,无异味,足—早—流—存—。
2型糖尿病一概述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二病因1.遗传因素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
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
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年龄因素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
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4.种族因素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
5.生活方式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
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
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控制人体的遗传因素。
但是,我们能对环境因素进行干预,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三临床表现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
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
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