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高中物理单元测评(三)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新人教版选修3-3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446.10 KB
- 文档页数:6
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1.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由于( )A.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B.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C.晶体内部结构的无规则性D.晶体内部结构的有规则性解析: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排列的,由于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造成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的不同.所以,正确答案为A、D.答案:AD2.玻璃上附着水,发生浸润现象的原因是( )A.水具有流动性B.玻璃表面光滑C.水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水受到玻璃分子的引力较弱D.水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内部平均距离小解析:水是玻璃的浸润液体,由于附着层里分子比水内部密,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因此D对.答案:D3.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的宇宙飞船中,液体表面的形状将是( )A.椭球形表面B.球形表面C.和容器形状有关D.不能确定解析: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表面积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在地球上,液滴因所受重力的影响不能忽略而呈扁平形状,表面近似于椭球形.若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的宇宙飞船中,无论液体多大,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都将呈球形.故正确选项为B项.答案:B4.若液体对某种固体是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中时,则( ) A.附着层分子密度大于液体内分子的密度B.附着层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管中的液体一定是凹弯月面的D.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解析:这首先是浸润现象,这时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间的引力相当强,造成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就比液体内部更密,这样就会使液体分子间出现相互斥力,使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答案:ACD5.一个导体球,沿任何直径方向测量它的电阻都相等,由此可知这个导体球( ) A.一定是非晶体B.一定是单晶体C.可能是多晶体D.可能是单晶体解析:具有各向同性的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不可能是单晶体.答案:C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对晶体和液晶的特点展开了讨论.讨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说,晶体分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B.乙说,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丙说,液晶就是液态的晶体,其光学性质与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丁说,液晶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态,它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解析:单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无论是多晶体还是单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A对,B错.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但不能说它是液态的晶体,它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C错,D对.答案:AD7.由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的概念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饱和汽和液体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指汽化和液化同时进行的过程,且进行的速率相等B.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为一定值,温度升高,饱和汽的密度增大C.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增大D.饱和汽压跟绝对温度成正比解析:由动态平衡概念可知A正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是一定的,它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B正确.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C错.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温度升高时,饱和汽的密度增大;温度升高时,汽分子平均速率增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适用于饱和汽,饱和汽压和绝对温度的关系不成正比,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增大得比线性关系更快,D错.答案:AB8.甲、乙、丙三种固体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如图所示为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甲、丙均有固定熔点,且甲的熔点为t2℃,丙的熔点为t1℃,乙由于没有固定熔点,因此乙是非晶体,应选A、D.答案:AD9.关于晶体、液晶、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和液晶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B.液晶就是液体,具有液体的所有性质C.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中间态D.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解析:晶体属于典型的固体,其分子排列呈一定的点阵结构,有规律;而液晶分子的结构是介于液体的杂乱无章排列与晶体的有规律排列之间的,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故A、B均错,而在光学性质等物理性质上又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C、D正确.答案:CD10.水的凝固点是0 ℃,如果把0 ℃的冰放到0 ℃的房间里,则( )A.冰一定会熔化 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熔化,也可能不熔化D.冰将全部熔化解析:冰是晶体,它的熔化需满足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0 ℃;②还要继续吸收热量.0 ℃的冰不能从0 ℃的环境里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熔化.答案:B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木炭是非晶体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当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受其他分子作用力的合力总是指向液体内部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解析:玻璃是非晶体,A错;多晶体也有固定的熔点,B错;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的密度都大于大气,因此分子力的合力指向液体内部,C正确;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决定气体的压强,因此与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和气体的温度有关,D正确.答案:CD12.衣服弄上蜡或油污时,只要将卫生纸放在有污处的上、下表面,然后用熨斗轻压该处,即可清除油污或蜡,这是利用________现象.解析:蜡和油污被加热后,可通过卫生纸的纤维发生毛细现象而进入到卫生纸内,所以是利用了毛细现象.答案:毛细13.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物理教师发明了一种“沙冷藏箱”罐中罐,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外罐由保温材料做成且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所示,使用时将食物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的作用,问题:(1)经常在两罐间洒些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经常在两罐间洒些水,就能起到保鲜作用,先联系实际,非洲地区比较热,食物和饮料在高温环境中易变质,再考虑水蒸发能吸热,所以洒水的原因应为利用水蒸发吸热降低食物和饮料的温度,以便于长期保存;(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很自然想到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从而吸收更多的热,使食物和饮料温度不致过高,起到保鲜作用.答案:(1)水蒸发时吸热(2)加快水的蒸发14.下图是对某种合金连续不断地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1)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不是晶体?(2)这种合金的熔点是多少?(3)熔化过程用了多少时间?(4)图中BC段表示这种合金处于什么状态?解析:图中BC阶段表示该合金的熔化过程,说明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晶体,且熔点为210 ℃,熔化过程用了Δt=(14-6) min=8 min,BC段为固、液共存状态.答案:(1)是(2)210 ℃(3)8 min (4)固、液共存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5分)1.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作为太空信使,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
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内,水银在烧杯中呈怎样的形状(如图1所示)()2.杭州的“龙井茶虎跑泉水”天下闻名,有人说,虎跑泉水水质特别好,不信,可用一只碗舀满虎跑泉水,然后小心地将硬币放在水平面上,硬币则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如果将硬币一枚接一枚小心地投入水中,只见水面会高出碗的边缘而不致溢出,对此正确的观点是()A.这是虎跑泉水的特有现象,由此可证明泉水的质地确实优良B.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泉水里面添加了某种特殊物质C.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并非是虎跑泉水所特有D.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固体在某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该物体一定为非晶体B.小船能够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水的表面张力起了主要作用C.用塑料细管将牛奶吸入口中利用了毛细现象D.鸭子羽毛上有一层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湿,这是因为水对脂肪不浸润的缘故4.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2所示。
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不正确的是()A.表面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B.表面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C.附着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D.附着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5.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3(a)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A.甲、乙是非晶体,丙是晶体B.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C.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D.甲是非晶体,乙是多晶体,丙是单晶体6.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如图4,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比在弯管中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A.会不断地流出B.不会流出C.不一定会流出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7.一个密闭容器里盛有较多液体,现保持温度不变,使液面上方的空间适当增大一些后,几位同学对液面上方的汽做出下列判断:①仍是饱和汽;②变为未饱和汽;③汽的密度减小;④汽的密度不变;⑤汽的质量增加;⑥汽的质量不变;⑦汽的压强减小;⑧汽的压强不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逐渐增大B.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C.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V dSD.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体表面垂直2.100℃的水蒸气和等质量0℃的冰混合后达到热平衡时为(已知水的汽化热L=2.26×106J/kg,冰的熔化热λ=3.34×105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A.100℃的水、汽混合物B.0℃的冰水混合C.高于0℃而低于100℃的水D.0℃的水3.在云母片a、薄玻璃片b、薄铁片c上各涂上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它们的反面,则熔化了的石蜡分别成圆形或椭圆形,其中()A.呈圆形的有a、b,是晶体的有a、b B.呈圆形的有b、c,是晶体的有a C.呈圆形的有b、c,是晶体的有a、c D.呈圆形的有b,是晶体的有a4.一块密度和厚度都均匀分布的矩形被测样品,长AB是宽AC的两倍,如图所示。
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O1O1′和O2O2′测其电阻,阻值均为R,则这块样品可能是()A.单晶体B.多晶体C.非晶体D.金属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C.非晶体不可能转化为晶体D.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6.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区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晶体B.金刚石晶体结构紧密,所以质地坚硬,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所以质地松软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D.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同7.下列对浸润与不浸润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较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间表现出吸引力;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间表现出排斥力8.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对应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示意图,认为油酸薄膜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直径B.乙图是研究布朗运动实验时,观察得到的花粉小颗粒的运动轨迹C.丙图是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说明气体压强是由气体重力引起的D.丁图是蜂蜡涂在单层云母片上融化实验,说明云母片的导热性能各向同性二、多选题(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关于液体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故液体具有流动性10.如图所示,a、b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做水球实验时水球中形成的气泡,a、b两气泡温度相同且a的体积大,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球呈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此时水球内的水分子之间只有引力C.a内气体的内能比b的大D.在水球表面滴一小滴红墨水且水球未破,最后水球将呈红色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理想气体的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增大B.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大于r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当r小于r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C.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12.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B.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C.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体积无关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跟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E.若把氢气和氧气看作理想气体,则具有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和相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等的内能三、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上午教室内的温度是24.11C︒,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0%,已知24.11C︒时饱和汽压是3.0kPa,则绝对湿度为______kPa;如果教室内绝对湿度不变,下午温度升高到29.00C︒,则相对湿度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C.晶体熔化时具有确定的熔点D.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解析: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多晶体与非晶体都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如果固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不是天然的,而是人为加工的,则其不一定是晶体,A错误;单晶体只在某些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并非所有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B错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C正确;理论和实验都证明非晶体是不稳定状态,在适当条件下会变成晶体,D正确。
答案:CD2.有关晶体的排列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同种元素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时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B.同种元素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C.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D.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可能有不同的排列规律解析:同种元素原子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按不同的方式排列,并导致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异,故A、C 错误,B、D正确。
答案:BD3.(2012·江苏单科)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解析: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引力,使得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露珠表面张力使表面面积收缩到最小,水面的张力给水黾向上的弹力,选项A、B正确;红墨水散开是扩散现象,选项C错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是水分子对花粉颗粒碰撞不均衡造成的,选项D错误。
答案:AB4.如图所示,ABCD是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微粒构成的圆板,AB和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板从图示位置转90°角后电流表读数发生了变化(两种情况下都接触良好),关于圆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板是非晶体B.圆板是多晶体C.圆板是单晶体D.不知有无固定熔点无法判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解析:电流表读数发生变化,说明圆板沿AB和CD两个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即各向异性,所以圆板是单晶体,故A、B、D错,C对。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人们感觉到空气的干湿程度,主要决定于A.空气里所含水蒸气的多少B.空气的温度C.空气的绝对湿度D.空气的相对湿度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B.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C.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D.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它是制造不出来的3.如果某个固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那么()A.它一定是晶体B.它一定是多晶体C.它一定是非晶体D.它不一定是非晶体4.有关晶体的排列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同种元素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B.同种元素原子按相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C.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D.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可能有不同的排列规律5.液晶分子的排列是()A.稳定的B.变化无常的C.随外界影响而改变D.无法判定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晶体,都具有确定的几何外形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7.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成球形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玻璃是非晶体,溶化后再凝固变成晶体B.玻璃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变成非晶体C.熔化后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其表面绷紧D.熔化后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使其表面扩张8.关于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只有非晶体显示各向同性C.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融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9.根据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跟升高的液柱重力相等时为止的道理,可以推知液柱上升的高度:()A.只跟液体性质有关B.只跟液体密度有关C.只跟液体密度和毛细管内径有关D.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10.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A.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C.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D.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太空站中处于失重状态的水滴呈球形,是由液体表面张力引起的B.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是气体分子之间斥力变大C.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D.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每一个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加1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C.大粒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利用放大1000倍的高倍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有些物质在适当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液晶态C .对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要节约使用,提高其利用率,并避免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压强不变,则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撞击容器壁单位面积的次数一定减少.14.用一段金属丝做成环状,把棉线的两端松弛地系在环的两点上,然后把环浸入肥皂水中,再拿出来使环上形成肥皂膜,如果用针刺破棉线一侧的肥皂膜,则如图所示A 、B 、C 三个图中,可能的是图( )A .(a )、(b )、(c )B .(a)、(b)C .(b)、(c)D .(a)、(c)15.处在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 )A .较小的势能B .较大的势能C .相同的势能D .较大的动能1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方的A 点处悬挂一表面光滑的木板AB ,B 端刚好在斜面上,木板与竖直方向AC 所成的角度为α,一小物块由A 端沿木板由静止滑下,要使物块滑到斜面的时间最短,则α与θ角的大小关系为( )A .αθ=B .2θα= C .2αθ= D .3θα=17.百货大楼一、二楼间有一部正以恒定速度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某人以相对扶梯的速度v 沿扶梯从一楼向上跑,数得梯子有N 1级,到二楼后他又反过来以相对扶梯的速度v 沿扶梯向下跑至一楼,数得梯子有N 2级,那么自动扶梯实际级数为(设人计数的速度恒定)( )A .122N N +B .12122N N N N + C .12122N N N N + D .12122N N N N 18.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晶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无关B .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 .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 .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 .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 .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 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二、多选题20.关于干湿泡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湿泡所显示温度正常都高于干泡显示温度B .干泡所示温度正常都是高于湿泡所显示温度C .在同等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该环境越干燥D .在同等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该环境越潮湿.2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不计,C 为电容器,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开关闭合后,灯泡L 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灯泡L 将变暗B .灯泡L 将变亮C .电容器C 的电量减小D .电容器C 的电量将不变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晶体规则外形是晶体内部微粒在空间有规则排列的结果C.液体很难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的缘故D.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是由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序号)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少,斥力增大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D.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系统相互接触发生热传递,当内能相等时达到热平衡B.两分子之间距离为r0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C.液面上部的蒸汽达到饱和时,仍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D.单晶体中的原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原子在晶格上静止不动25.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和大小,正确的说法是()A.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B.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并垂直于分界线C.表面张力的大小是跟分界线的长度成正比的D.表面张力就本质上来说也是万有引力2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表现为晶体或非晶体B.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有规则的,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不规则的C.晶体内部的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着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等的是非晶体27.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因为水银滴在玻璃板上将成椭球状,所以说水银是一种不浸润液体B.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C.在人造卫星中,由于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一个固定着的容器中装有浸润其器壁的液体时,必须用盖子盖紧,否则容器中的液体一定会沿器壁流散D.当A液体和B固体接触时,是发生浸润现象还是发生不浸润现象,关键决定于B固体分子对附着层A液体分子的吸引力是比液体内的分子对附着层分子吸引力大些还是小些28.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如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A.A固体和B管可能是同种材料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的分子的引力小D.液体对毛细管B不浸润29.下面的表格是北京地区【最新】10月17~23日中午11:00时气温与气压的对照表:则23日与17日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情况几乎不变(空气分子可以看做理想气体)B.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减弱了C.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了D.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撞击次数增多了E.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撞击次数减少了参考答案1.D【解析】人们感觉到空气的干湿程度,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故选D.2.D【解析】【详解】A、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A错误;扩散是指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扩散运动不是布朗运动,故B错误.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不改变盐的晶体结构,故C错误.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正确.3.D【解析】【详解】单晶体内部的结构具有规则,因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显示各向同性的是多晶体或者非晶体,故选项D正确4.D【解析】原子排列结构不同,同种元素可以按照不同规则排列;即具有不同的空间点阵,物理性质不同,如石墨和金刚石的密度、机械强度、导热性、导电性、光学性质等都有很大的区别,故D正确,ABC错误.5.C【解析】【详解】:液晶的分子排列既具有有序性,又具有自由移动性,故物理性质不稳定;当液晶通电时导通,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所以液晶的分子排列不稳定,随外界影响而改变.故C正确.【点睛】液晶由于这种长形分子,从而有着光学各向异性,就是说从不同方向“看”去不同.各向异性通常是固体才有的,而一般液体都是各向同性的.所以液晶是特殊的液体:有着各向异性的液体.6.D【解析】【详解】A:凡是晶体,不一定具有确定的几何外形,比如多晶体则没有.故A错误.B:原子在整个晶体中不是按统一的规则排列的,无一定的外形,其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都相同,有固定熔点,金属是多晶体,故B错误.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以生成不同晶体,比如:石墨与金刚石.故C错误.D: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单晶体由于内部原子排列规律相同,所以具有各向异性,故D正确.7.C【详解】AB.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仍然是非晶体.故AB错误;CD.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为表面张力具有使液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而体积相同情况下球的表面积最小,故呈球形.故C正确,D错误.故选C.8.C【详解】A.晶体拥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单晶体的形状一定是规则的,但是多晶体的形状不一定是规则的).所以A错误.BC.晶体拥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不变.所以C正确,D错误.D.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所以B 错误.9.D【解析】毛细现象(又称毛细管作用)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差异、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的现象,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上升,高于管外,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体下降,低于管外的现象;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D对。
单元测评(三)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多选题)有关晶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同种元素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B.同种元素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C.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D.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可能有不同的排列规律解析:同种元素原子可以按不同结构排列,即具有不同的空间点阵,物理性质则不同,如石墨和金刚石的物质密度、机械强度、导热性、导电性、光学性质等都有很大差别,所以B、D对,A、C错.答案:BD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C.大粒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解析: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错;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形状,金属属于多晶体,故B错;大粒盐磨成细盐,而细盐是形状规则的晶体,在放大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故C错;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故D对.答案:D3.(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种晶体B.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由石英制成的玻璃也是晶体C.普通玻璃是非晶体D.一块铁虽然是各向同性的,但它是晶体解析: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以生成多种不同的晶体,如石墨和金刚石,故A错误;石英制成的玻璃是混合物不是晶体,故B错误,C正确;铁为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D 正确.答案:CD4.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内,水银在烧杯中呈现的形状是图中的( )A BC D解析: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其形状只由表面张力决定,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银的表面要收缩至最小,因而最终水银成球形.答案:D5.做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先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放到肥皂水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的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里那部分薄膜,则棉线圈将成为( ) A.椭圆形B.长方形C.圆形D.任意形状解析:液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因此棉线圈将成为圆形.答案:C6.关于液晶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D.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液晶解析:液晶是某些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在某些方向上分子排列规则,某些方向上杂乱.液晶本身不能发光,所以选项A、C、D错,选项B正确.答案:B7.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蒸发和沸腾都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B.蒸发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C.蒸发和沸腾可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D.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解析: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故A、B错;蒸发只能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可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故C错,D对.答案:D8.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 )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温度D.大气压强解析: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相对湿度.答案:B9.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如图,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比在弯管中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 )A.会不断地流出B.不会流出C.不一定会流出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解析:水滴在弯管口处受重力的作用而向下凸出,这时表面张力的合力竖直向上,使水不能流出,故选项B正确.答案:B10.(多选题)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A.表面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B.表面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C.表面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D.表面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解析:表面层内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这就是表面张力,A正确、B错误;浸润液体的附着层内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密集,不浸润液体的附着层内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而附着层Ⅰ为浸润液体,附着层Ⅱ为不浸润液体,故C、D均正确.答案:ACD11.对动态平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气态分子数的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达到这样的状态B.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液体表面飞出去的分子数C.处于动态平衡时,蒸发的速度不再增大,液体也不再减少D.处于动态平衡时,蒸发停止解析:根据对水的蒸发的分析进行判断,达到平衡状态时,蒸发和凝结仍在继续进行,只不过达到动态平衡而已,故D不正确.答案:D1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A BC D 解析:首先分清晶体与非晶体的图象.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温度,故A 、D 图象是非晶体的图象;其次分清熔化是固体→液体,达到熔点前是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而凝固过程则恰好相反,故C 正确.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在严寒的冬天里,房间窗玻璃上往往会结一层雾珠,使玻璃变得雾蒙蒙的.雾珠是在窗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雾珠是怎样形成的?答案:雾珠是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因为严寒的冬天,房间内外温差很大,室内温度高,空气的绝对湿度大,而在房间窗玻璃处温度很低,空气的饱和汽压很小,当空气的饱和汽压小于绝对湿度时,就会有雾珠出现.(10分)14.(10分)家庭、学校或机关的门锁常用“碰锁”,然而,这种锁使用一段时间后,锁舌就会变涩而不易被碰入,造成关门困难.这时,你可以用铅笔在锁舌上摩擦几下,碰锁便开关自如,并且可以持续几个月之久.请你动手试一试,并回答其中的道理.解析:石墨是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两者的不同结构,造成了物理性质上的很大差异,金刚石质地坚硬,而石墨由于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结合不很紧密,故层与层之间易脱落,故能起到润滑作用.用铅笔在纸上写字也是根据这个道理.答案:见解析(10分)15.(16分)在某温度时,水蒸气的绝对气压为p =200 mmHg ,此时的相对湿度为50%,则此时的绝对湿度为多少?饱和汽压为多大?解析:根据绝对湿度的定义可知,此时的绝对湿度为200 mmHg.(8分)由相对湿度B =pp s×100%,可得 p s =p B ×100%=20050%×100% mmHg=400 mmHg.(8分) 答案:200 mmHg 400 mmHg16.(16分)容器里装有0 ℃的冰和水各0.5 kg,向里面通入100 ℃的水蒸气后,容器里水升高了30 ℃,假设容器吸收热量可忽略不计,并且容器是绝热的.计算一下通入的水蒸气有多少?[已知此状态水的汽化热L=2.26×106J/kg,冰的熔化热λ=3.35×105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解析:质量为m的100 ℃的水蒸气放出汽化热成为100 ℃的水,再从100 ℃的水里放出热量温度降到30 ℃,放出热量为Q放=Lm+cm(100-30)=2.554×106m(J)(5分)0.5 kg、0 ℃的冰吸收热量熔化为0 ℃的水,再从0 ℃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30 ℃.还有0 ℃、0.5 kg的水从0 ℃升高到30 ℃需吸收热量,总共吸收热量Q吸=λm冰+cm冰(30-0)+cm水(30-0)=2.935×105 J(5分)因为Q放=Q吸,即2.554×106m=2.935×105,(4分)所以m=0.115 kg.(2分)答案:0.115 kg。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2.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区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晶体B.金刚石晶体结构紧密,所以质地坚硬,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所以质地松软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的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D.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同3.处在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 ()A.较小的势能B.较大的势能C.相同的势能D.较大的动能4.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的形成原因,下面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草木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液化后再凝固成小冰晶附在房顶及地面形成的5.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方向与液面相切B.表面张力是液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体现C.表面层中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小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不论是水还是水银,表面张力都要使液面收缩6.关于浸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是浸润液体C.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7.根据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跟升高的液柱重力相等时为止的道理,可以推知液柱上升的高度()A.只跟液体性质有关B.只跟液体密度有关C.只跟液体密度和毛细管内径有关D.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8.关于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所以有收缩趋势B.液体表面分子有向内运动的趋势,表现为收缩趋势C.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所以有收缩趋势D.因为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引力与斥力恰好互相平衡,所以有收缩趋势9.关于液体和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10.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类似B.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C.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D.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不同1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 A.大头针填充了水内分子间的空隙B.水分子进入了大头针内的空隙C.水面凸起,说明了玻璃这时不能被水浸润D.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12.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A.液面上方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1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金可以打造成类型不同的首饰,是非晶体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14.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温度D.大气压强15.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第Ⅱ卷二、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室内空气的温度是25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5%,问空气的绝对湿度等于多少?已知25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3.167×103Pa.17.如果已知铜质的量热器小桶的质量是150 g,里面装着100 g、16 ℃的水,放入9 g、0 ℃的冰,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是9 ℃,试利用这些数据求出冰的熔化热.[其中铜的比热容c铜=0.39×103J/(kg·℃),冰的比热容c冰=2.1×103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18.在压强为1.01×105Pa时,使10 kg 20 ℃的水全部汽化,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100 ℃时水的汽化热为L=2 260 k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9.一电炉的功率P=200 W,将质量m=240 g的固体样品放在电炉内,通电后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但沸腾只能在沸点下发生,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且随温度的升高蒸发加剧,所以选C.2.【答案】B【解析】由化学知识知道,石墨和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层与层间距离很大,所以其质地松软;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排列紧密,相互间作用力很强,所以其质地坚硬.显然A、C、D错误,B正确.3.【答案】B4.【答案】D【解析】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 ℃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即霜.5.【答案】C【解析】在液体与气体相接触的表面层中,液体分子的分布较内部稀疏,即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其宏观表现是使液面收缩,好像绷紧的橡皮膜一样.所以错误的只有C选项.6.【答案】D【解析】同一种液体是浸润液体还是不浸润液体是相对的,水对玻璃来说是浸润液体,对蜂蜡来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对玻璃来说是不浸润液体,对铅来说是浸润液体,故A、B错;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错,D对.故正确答案为D.7.【答案】D【解析】液柱上升的高度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D项正确.8.【答案】C【解析】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稍大于平衡时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有收缩趋势,A、B、D错误,C正确.9.【答案】A【解析】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是液体分子密集在一起的缘故,但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像固体那样强,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液体分子之所以能在液体中移动也正是因为液体分子在液体中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所以其扩散也比固体的扩散快,选项C、D正确.10.【答案】B【解析】液体中各个分子振动的平衡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随意移动的.因此分子的振动也会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B对.11.【答案】D【解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略高于玻璃杯口边缘时,水也不会流出.12.【答案】D【解析】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活塞上提前,密闭容器中水面上水蒸气为饱和汽,水蒸气密度一定,其饱和汽压一定.当活塞上提时,密闭容器中水面会有水分子飞出,使其上方水蒸气与水又重新处于动态平衡,达到饱和状态.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蒸气密度不变,饱和汽压也保持不变,故选D.13.【答案】D【解析】多数金属都是晶体,A、B错误;由于物质微粒的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能生成多种晶体,C错误;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D正确.14.【答案】B【解析】印刷纸张是一种极易吸湿的材料,空气中水分多时,纸张就吸湿;空气干燥时,纸张中的水分就向空气中挥发.在吸湿与挥发过程中,纸张随之膨胀或收缩,于是发生变形.纸张吸湿膨胀即产生荷叶边(波浪形卷曲),纸张挥发水分即产生紧边.所以为使纸张好用主要控制相对湿度.15.【答案】B【解析】只有晶体才具有确定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但都等于其凝固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所以B对.16.【答案】2.06×103Pa【解析】空气的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而相对湿度=,故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即绝对湿度=65%×3.167×103Pa=2.06×103Pa.17.【答案】334.7 kJ/kg【解析】9 g、0 ℃的冰熔化为0 ℃的水,再升高到9 ℃,总共吸收的热量Q吸=m冰λ+m冰c水(9 ℃-0 ℃),量热器中的水和量热器小桶从16 ℃降到9 ℃放出的热量Q放=m水c水(16 ℃-9 ℃)+m桶c铜(16 ℃-9 ℃).因为Q吸=Q放,所以m冰λ+m冰c水(9 ℃-0 ℃)=(m水c水+m桶c铜)×(16 ℃-9 ℃).统一单位后,把数值代入上式,可得λ=334.7 kJ/kg.18.【答案】2.6×107J【解析】压强为1.01×105Pa时,水在达到沸点时的汽化热为2 260 kJ/kg.要使20 ℃的水全部汽化,应先使水的温度上升到100 ℃,则需吸收的热量总共为Q=cmΔt+m·L=4.2×103×10×(100-20) J +10×2 260×103J≈2.6×107J.19.【答案】60 ℃1×105J/kg【解析】由题图知,样品的熔点为60 ℃,熔化时间t=2 min,电流做功W=Pt.设样品的熔化热为λ,样品熔化过程中共吸收热量Q=mλ.由W=Q,即Pt=mλ,得λ==J/kg=1×105J/kg.。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单元测评江苏陈修斌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4只有一个选项正确,5-7有多个选项正确)1.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C.大盐粒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2.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3.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一些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B.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C.液晶分子保持固定的位置和取向,且位置有序,取向有序D.液晶具有流动性,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4.关于饱和汽正确的说法是()A.在稳定状态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液体的蒸汽一定是饱和的B.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的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加大气压可使水汽泡和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D.对于某种液体来说,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饱和汽压增大5.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温度计与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距越大,表示()A.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B.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C.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离饱和程度越近D.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绝对湿度离饱和程度越远6.对于热量、功、内能三个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功、内能三个量的物理意义是等同的B.热量和功二者可作为物体内能大小的量度C.热量、功和内能的国际单位都相同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决定的7.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
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缓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空气一定()A.从外界吸热B.内能增大C.向外界放热D.内能减小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发生如下哪些状态变化时,能放出热量()A.体积不变,压强减小B.压强不变,体积减小C.温度不变,体积减少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二、计算题(共2小题,共30分)9.(12分)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汽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0、温度为T0。
物理人教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2.晶体吸收一定的热量后()A.温度一定升高B.晶体的状态一定发生变化C.温度和状态都会发生变化D.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克服分子引力做功,增加分子势能3.关于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已达饱和状态C.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5.如图所示属于液体浸润固体的是()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汽的密度及压强是一定的B.饱和汽近似地遵守理想气体实验定律C.在潮湿的天气里,空气的相对湿度大,水蒸发得慢,所以洗了的衣服不容易晾干D.在绝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比冬天的相对湿度大7.一定质量的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时,其分子动能之和E k和分子势能之和E p的变化情况是()A.E k变大,E p变大B.E k变小,E p变小C.E k不变,E p变大D.E k不变,E p变小8.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二、填空题(共22分)9.(14分)如图是萘晶体的熔化曲线,由图可知,萘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时间为______。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 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 小题,每小题4.0 分,共60 分)1.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2.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区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晶体B.金刚石晶体结构紧密,所以质地坚硬,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所以质地松软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的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D.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同3.处在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 )A.较小的势能B.较大的势能C.相同的势能D.较大的动能4.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的形成原因,下面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云是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草木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液化后再凝固成小冰晶附在房顶及地面形成的5.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表面张力是液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方向与液面相切B.表面张力是液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体现C.表面层中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小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不论是水还是水银,表面张力都要使液面收缩6.关于浸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是浸润液体C.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7.根据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跟升高的液柱重力相等时为止的道理,可以推知液柱上升的高度( )A.只跟液体性质有关B.只跟液体密度有关C.只跟液体密度和毛细管内径有关D.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8.关于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所以有收缩趋势B.液体表面分子有向内运动的趋势,表现为收缩趋势C.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所以有收缩趋势D.因为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引力与斥力恰好互相平衡,所以有收缩趋势9.关于液体和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10.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类似B.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C.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D.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不同1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 )A.大头针填充了水内分子间的空隙B.水分子进入了大头针内的空隙C.水面凸起,说明了玻璃这时不能被水浸润D.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12.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 )A.液面上方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1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金可以打造成类型不同的首饰,是非晶体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14.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 )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温度D.大气压强15.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第Ⅱ卷二、计算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16.室内空气的温度是25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5%,问空气的绝对湿度等于多少?已知25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3.167×103Pa.17.如果已知铜质的量热器小桶的质量是150 g,里面装着100 g、16 ℃的水,放入9 g、0 ℃的冰,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是9 ℃,试利用这些数据求出冰的熔化热.[其中铜的比热容c 铜=0.39×103J/(kg·℃),冰的比热容c 冰=2.1×103J/(kg·℃),水的比热容c 水=4.2×103J/(kg·℃)]18.在压强为1.01×105Pa 时,使10 kg 20 ℃的水全部汽化,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100 ℃时水的汽化热为L=2 260 k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9.一电炉的功率P=200 W,将质量m=240 g 的固体样品放在电炉内,通电后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但沸腾只能在沸点下发生,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且随温度的升高蒸发加剧,所以选C.2.【答案】B【解析】由化学知识知道,石墨和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层与层间距离很大,所以其质地松软;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排列紧密,相互间作用力很强,所以其质地坚硬.显然A、C、D 错误,B 正确.3.【答案】B4.【答案】D【解析】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 ℃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即霜.5.【答案】C【解析】在液体与气体相接触的表面层中,液体分子的分布较内部稀疏,即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其宏观表现是使液面收缩,好像绷紧的橡皮膜一样.所以错误的只有C 选项.6.【答案】D【解析】同一种液体是浸润液体还是不浸润液体是相对的,水对玻璃来说是浸润液体,对蜂蜡来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对玻璃来说是不浸润液体,对铅来说是浸润液体,故A、B 错;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 错,D 对.故正确答案为D.7.【答案】D【解析】液柱上升的高度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D 项正确.8.【答案】C【解析】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稍大于平衡时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有收缩趋势,A、B、D 错误,C 正确.9.【答案】A【解析】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是液体分子密集在一起的缘故,但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像固体那样强,所以选项B 正确,选项A 错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液体分子之所以能在液体中移动也正是因为液体分子在液体中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所以其扩散也比固体的扩散快,选项C、D 正确.10.【答案】B【解析】液体中各个分子振动的平衡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随意移动的.因此分子的振动也会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B 对.11.【答案】D【解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略高于玻璃杯口边缘时,水也不会流出.12.【答案】D【解析】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活塞上提前,密闭容器中水面上水蒸气为饱和汽,水蒸气密度一定,其饱和汽压一定.当活塞上提时,密闭容器中水面会有水分子飞出,使其上方水蒸气与水又重新处于动态平衡,达到饱和状态.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蒸气密度不变,饱和汽压也保持不变,故选D.13.【答案】D【解析】多数金属都是晶体,A、B 错误;由于物质微粒的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能生成多种晶体,C 错误;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D 正确.14.【答案】B【解析】印刷纸张是一种极易吸湿的材料,空气中水分多时,纸张就吸湿;空气干燥时,纸张中的水分就向空气中挥发.在吸湿与挥发过程中,纸张随之膨胀或收缩,于是发生变形.纸张吸湿膨胀即产生荷叶边(波浪形卷曲),纸张挥发水分即产生紧边.所以为使纸张好用主要控制相对湿度.15.【答案】B【解析】只有晶体才具有确定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但都等于其凝固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所以B 对.16.【答案】2.06×103Pa【解析】空气的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而相对湿度=,故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即绝对湿度=65%×3.167×103Pa=2.06×103Pa.17.【答案】334.7 kJ/kg【解析】9 g、0 ℃的冰熔化为0 ℃的水,再升高到9 ℃,总共吸收的热量Q 吸=m 冰λ+m 冰c 水(9℃-0 ℃),量热器中的水和量热器小桶从16 ℃降到9 ℃放出的热量Q 放=m 水c 水(16 ℃-9 ℃)+m 桶c 铜(16℃-9 ℃).因为Q 吸=Q 放,所以m 冰λ+m 冰c 水(9 ℃-0 ℃)=(m 水c 水+m桶c 铜)×(16 ℃-9 ℃).统一单位后,把数值代入上式,可得λ=334.7 kJ/kg.18.【答案】2.6×107J【解析】压强为1.01×105Pa 时,水在达到沸点时的汽化热为2 260 kJ/kg.要使20 ℃的水全部汽化,应先使水的温度上升到100 ℃,则需吸收的热量总共为Q=cmΔt+m·L=4.2×103×10×(100-20) J+10×2 260×103J≈2.6×107J.19.【答案】60 ℃1×105J/kg【解析】由题图知,样品的熔点为60 ℃,熔化时间t=2 min,电流做功W=Pt.设样品的熔化热为λ,样品熔化过程中共吸收热量Q=mλ.由W=Q,即Pt=mλ,得λ==J/kg=1×105J/kg.“”“”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阶段质量检测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关于液晶、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B .液晶的分子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C .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D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解析:选D 黄金等金属属于晶体,而且是多晶体,选项A 错误;液晶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不稳定,但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选项B 错误;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选项C 错误;单晶体和多晶体均具有固定的熔点,但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选项D 正确。
2.关于熔化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熔化热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B .熔化热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C .熔化热与物质的种类、质量都有关D .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选A 熔化热是指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能量和质量的比值,故A 正确。
3.如图所示,一个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有饱和汽与少量的水,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由pV T =C 可知容器内饱和汽压强会增大B .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饱和汽压强不变C .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饱和汽分子数不变D .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内饱和汽压强不变解析:选B 慢慢推进活塞和慢慢拉出活塞,密闭容器内体积发生变化,而温度保持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只和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选项A 错误,B 正确;虽然饱和汽压不变,饱和汽密度不变,但由于体积减小,饱和汽分子数减少,选项C 错误;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入沸水中,容器内饱和汽温度升高,故其压强发生变化,选项D 错误。
4.人对空气的干燥与潮湿的感觉( )A .只与绝对湿度有关B .由相对湿度决定C.只与空气中分子数密度有关D.只与空气温度有关解析:选B人感觉潮湿还是干燥取决于水分蒸发的快慢,若水分蒸发快,人会感到干燥,而水分蒸发快慢取决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接近饱和蒸汽还是远离饱和蒸汽,即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越小,蒸发越快,人感觉越干燥。
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填空训练版)知识点一、固体1、固体固体是物质的一种聚集状态。
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固体有比较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质地比较坚硬。
2、固体的分类自然界中的固态物质可以分为两种: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像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金属等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还有:硫酸铜、蔗糖、味精、石膏晶体、方解石等。
晶体又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单晶体:单晶体是指样品中所含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中呈规则、周期排列的一种固体状态。
整个物体是一个晶体的叫做单晶体,单晶体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雪花、食盐小颗粒、单晶硅等。
多晶体: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排列的小晶体组成的,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多晶体,如大块的食盐、粘在一起的蔗糖、各种金属材料等。
(2)非晶体:像玻璃、蜂蜡、松香等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还有:沥青、橡胶等。
说明:各向异性是指这种材料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不同,即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5. 晶体的微观结构晶体的形状和物理性质与非晶体不同是因为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各自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6. 对比液态、气态、固态研究液体的性质(1)液体和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是流动的。
(2)液体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而气体的体积可以变化千万倍。
(3)液体和固体都很难被压缩,而气体可以很容易的被压缩。
知识点二、液体1、液体液体没有确定形状,往往受容器影响;液体与空气的交界面叫自由面;液体具有显著的流动性。
2. 液体的微观结构跟固体一样,液体分子间的排列也很紧密,分子间的作用力也比较强,在这种分子力的作用下,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不稳定的:边界、大小随时改变,液体就是由这种不稳定的小区域构成,而这些小区域又杂乱无章的排布着,使得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
物理人教版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下面哪些现象能说明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A.食盐晶体是正方体,而蜂蜡无规则形状B.石墨可导电,沥青不能导电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松香受热熔化时温度持续升高D.金刚石密度大,石墨密度小2.对饱和汽,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面上的蒸气分子的密度不断增大B.液面上的蒸气分子的密度不断减小C.液面上的蒸气分子的密度不变D.液面上没有蒸气分子3.(2011·淮安高二检测)在地球上,一液滴的形状如图所示,若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的宇宙飞船中,液体表面的形状将是()。
A.椭球形表面B.球形表面C.和容器形状有关D.不能确定4.在敞开盖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逐渐升高B.不变C.汽化加快温度反而降低D.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对晶体和液晶的特点展开了讨论。
下面讨论中,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说,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B.乙说,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丙说,液晶就是液态的晶体,其光学性质与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丁说,液晶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态,它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6.(2011·金华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汽化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化热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不同物质的汽化热不同,同一物质的汽化热相同C.汽化热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汽化热变小D.汽化热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温度、压强无关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2.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区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晶体B.金刚石晶体结构紧密,所以质地坚硬,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所以质地松软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的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D.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同3.处在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 ()A.较小的势能B.较大的势能C.相同的势能D.较大的动能4.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的形成原因,下面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草木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液化后再凝固成小冰晶附在房顶及地面形成的5.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方向与液面相切B.表面张力是液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体现C.表面层中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小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不论是水还是水银,表面张力都要使液面收缩6.关于浸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是浸润液体C.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7.根据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跟升高的液柱重力相等时为止的道理,可以推知液柱上升的高度()A.只跟液体性质有关B.只跟液体密度有关C.只跟液体密度和毛细管内径有关D.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8.关于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所以有收缩趋势B.液体表面分子有向内运动的趋势,表现为收缩趋势C.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所以有收缩趋势D.因为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引力与斥力恰好互相平衡,所以有收缩趋势9.关于液体和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10.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类似B.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C.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D.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不同1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 A.大头针填充了水内分子间的空隙B.水分子进入了大头针内的空隙C.水面凸起,说明了玻璃这时不能被水浸润D.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12.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A.液面上方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1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金可以打造成类型不同的首饰,是非晶体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14.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温度D.大气压强15.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第Ⅱ卷二、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室内空气的温度是25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5%,问空气的绝对湿度等于多少?已知25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3.167×103Pa.17.如果已知铜质的量热器小桶的质量是150 g,里面装着100 g、16 ℃的水,放入9 g、0 ℃的冰,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是9 ℃,试利用这些数据求出冰的熔化热.[其中铜的比热容c铜=0.39×103J/(kg·℃),冰的比热容c冰=2.1×103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18.在压强为1.01×105Pa时,使10 kg 20 ℃的水全部汽化,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100 ℃时水的汽化热为L=2 260 k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9.一电炉的功率P=200 W,将质量m=240 g的固体样品放在电炉内,通电后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但沸腾只能在沸点下发生,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且随温度的升高蒸发加剧,所以选C.2.【答案】B【解析】由化学知识知道,石墨和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层与层间距离很大,所以其质地松软;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排列紧密,相互间作用力很强,所以其质地坚硬.显然A、C、D错误,B正确.3.【答案】B4.【答案】D【解析】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 ℃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即霜.5.【答案】C【解析】在液体与气体相接触的表面层中,液体分子的分布较内部稀疏,即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其宏观表现是使液面收缩,好像绷紧的橡皮膜一样.所以错误的只有C选项.6.【答案】D【解析】同一种液体是浸润液体还是不浸润液体是相对的,水对玻璃来说是浸润液体,对蜂蜡来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对玻璃来说是不浸润液体,对铅来说是浸润液体,故A、B错;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错,D对.故正确答案为D.7.【答案】D【解析】液柱上升的高度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D项正确.8.【答案】C【解析】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稍大于平衡时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有收缩趋势,A、B、D错误,C正确.9.【答案】A【解析】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是液体分子密集在一起的缘故,但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像固体那样强,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液体分子之所以能在液体中移动也正是因为液体分子在液体中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所以其扩散也比固体的扩散快,选项C、D正确.10.【答案】B【解析】液体中各个分子振动的平衡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随意移动的.因此分子的振动也会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B对.11.【答案】D【解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略高于玻璃杯口边缘时,水也不会流出.12.【答案】D【解析】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活塞上提前,密闭容器中水面上水蒸气为饱和汽,水蒸气密度一定,其饱和汽压一定.当活塞上提时,密闭容器中水面会有水分子飞出,使其上方水蒸气与水又重新处于动态平衡,达到饱和状态.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蒸气密度不变,饱和汽压也保持不变,故选D.13.【答案】D【解析】多数金属都是晶体,A、B错误;由于物质微粒的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能生成多种晶体,C错误;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D正确.14.【答案】B【解析】印刷纸张是一种极易吸湿的材料,空气中水分多时,纸张就吸湿;空气干燥时,纸张中的水分就向空气中挥发.在吸湿与挥发过程中,纸张随之膨胀或收缩,于是发生变形.纸张吸湿膨胀即产生荷叶边(波浪形卷曲),纸张挥发水分即产生紧边.所以为使纸张好用主要控制相对湿度.15.【答案】B【解析】只有晶体才具有确定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但都等于其凝固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所以B对.16.【答案】2.06×103Pa【解析】空气的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而相对湿度=,故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即绝对湿度=65%×3.167×103Pa=2.06×103Pa.17.【答案】334.7 kJ/kg【解析】9 g、0 ℃的冰熔化为0 ℃的水,再升高到9 ℃,总共吸收的热量Q吸=m冰λ+m冰c水(9 ℃-0 ℃),量热器中的水和量热器小桶从16 ℃降到9 ℃放出的热量Q放=m水c水(16 ℃-9 ℃)+m桶c铜(16 ℃-9 ℃).因为Q吸=Q放,所以m冰λ+m冰c水(9 ℃-0 ℃)=(m水c水+m桶c铜)×(16 ℃-9 ℃).统一单位后,把数值代入上式,可得λ=334.7 kJ/kg.18.【答案】2.6×107J【解析】压强为1.01×105Pa时,水在达到沸点时的汽化热为2 260 kJ/kg.要使20 ℃的水全部汽化,应先使水的温度上升到100 ℃,则需吸收的热量总共为Q=cmΔt+m·L=4.2×103×10×(100-20) J +10×2 260×103J≈2.6×107J.19.【答案】60 ℃1×105J/kg【解析】由题图知,样品的熔点为60 ℃,熔化时间t=2 min,电流做功W=Pt.设样品的熔化热为λ,样品熔化过程中共吸收热量Q=mλ.由W=Q,即Pt=mλ,得λ==J/kg=1×105J/kg.。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6~8小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吉尼斯大全中,记述了一个人创造了赤着脚在650 ℃的燃烧着的一长堆木炭上步行了约7.5 m的“世界之最”纪录。
关于他创下的这个奇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表演者一定在脚下事先抹上了一种高级绝热防护剂B.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跳跃式地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时间短,炭火来不及灼伤脚C.这个表演者一定是用汗脚踩在炭火上一步步轻松地走过去的D.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轻轻地踮着脚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面积小,即使灼伤也不厉害2.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
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3.下列给出了水的各汽化热值,请你判断汽化温度最高的是()A.2 500 J/g B.200 J/gC.100 J/g D.50 J/g4.100 ℃的水蒸气和等质量0 ℃的冰混合后达到热平衡时为(已知水的汽化热L=2.26×106 J/kg,冰的熔化热λ=3.34×105 J/kg)()A.0 ℃的冰水混合物B.0 ℃的水C.高于0 ℃的水D.100 ℃的水、汽混合物5.水对玻璃是浸润液体,而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液体,它们在毛细管中将发生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现把粗细不同的三根毛细管插入水和水银中,液柱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现象应是()6.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对它的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是固体B.可能是液体C.可能是固液共存D.一定是固液共存7.关于饱和汽,说法正确的是()A.在稳定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液体的蒸汽一定是饱和的B.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的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加大气压可使水汽饱和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汽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D.对于某种液体来说,在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所以其蒸汽饱和所需要的压强增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9.(12分)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a)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物理现象及其原理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纤粗大虫能停在安静的液面上,是由于遭到浮力的作用B.墨水滴入水中出现分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C.〝破镜不能重圆〞,是由于接触局部的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用热针尖接触金属外表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异性的表现2.以下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有( )A.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作,沸腾亦然B.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停止,沸腾亦然C.蒸发发作在液体内、外,沸腾亦然D.蒸发只发作在液体外表,沸腾发作在液体外部和外表3.如下图,在同一实验室中,甲温度计拔出酒精中,乙温度计在空气中,那么关于甲、乙两温度计示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t甲=t乙 B.t甲>t乙 C.t甲<t乙 D.不能判别4.质量相反的以下物质熔化热最大的是( )A.铝在熔化进程中吸收了395.7 kJ能量B.铜在熔化进程中吸收了205.2 kJ能量C.碳酸钙在熔化进程中吸收了527.5 kJ能量D.氯化钠在熔化进程中吸收了517.1 kJ能量5.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的缘由,正确的选项是 ( )A.温度降低,单位时间里从液体外表飞出的分子数增加B.温度降低,单位时间里从液体外表飞出的分子数增多C.温度降低,单位时间里从液体外表飞出的分子数增多,液体继续蒸发,压强增大D.温度降低,单位时间里从液体外表飞出的分子数大于前往液体外表的分子数6.做这样的实验:如下图,先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水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的薄膜.假设用热针刺破棉线里那局部薄膜,那么棉线圈将成为( ) A.椭圆形 B.长方形 C.圆形 D.任不测形7.质量相反、温度都是0 ℃的水和冰的内能相比拟,正确的说法是( )A.水的内能多,由于水凝结成冰时要放出热量,内能增加B.冰的内能多,由于冰的密度比水的小,水凝结成冰时,体积是增大的,分子的势能是增大的C.它们的内能是相等的,由于它们的温度相等D.无法比拟,由于它们的体积不一样8.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a)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进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那么( )A.甲、乙是非晶体,丙是晶体B.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C.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D.甲是非晶体,乙是多晶体,丙是单晶体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增大压强(或紧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的B.一切气体都可以采用紧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C.打火机用的丁烷气是采用降高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的D.只要一局部气体可采用降高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10.关于液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液晶既有液体的活动性,又具有某些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B.电脑屏幕上的液晶是固态的,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可以发光C.液晶分子的陈列划一而且动摇D.自然的一切物质都具有液晶态11.用内径很小的玻璃管做成的水银气压计,其读数比实践气压( )A.偏大 B.偏小 C.相反 D.无法解释12.在水中浸入两个异样细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如下图,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比弯管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 )A.会不时地流出 B.不会流出C.不一定会流出 D.无法判别会不会流出二、多项选择题13. 如图为水的饱和汽压图象,由图可知( )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的关系A.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B.饱和汽压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饱和汽压随温度降低而减小D.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大于饱和汽的压强1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主要是附着层分子间斥力作用而形成的B.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下降,主要是附着层外局部子稀疏,外表张力下压,使液面下降C.浸润和不浸润是虹吸作用的结果D.以上说法都不对15. 以下关于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相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B.相对湿度是100%,说明在事先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已达饱和形状C.相反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说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D.露水总是出如今夜间和清晨,是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16.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晶体具有自然规那么的几何外形,是由于物质微粒是规那么陈列的B.有的物质可以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由于它们的物质微粒可以构成不同的空间结构C.凡各向异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外部结构决议的17. 以下现象与液体外表张力有关的是( )A.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会变钝B.一大滴水银在宇宙飞船中呈球形C.布制的雨伞有缝隙,但不漏雨D.一片树叶在水面上不下沉二、计算题18.暖气片里(汽暖),每小时有m=20 kg、t1=100 ℃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并且水的温度降低到t2=80 ℃,求暖气片每小时供应房间的热量?[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水的汽化热取L=2.4×106J/kg]19.当空气的相对湿度是2×103Pa,气温是30 ℃时,气体的饱和汽压是4.2×103Pa,那么空气的相对湿度是多少?20.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地球半径为6.37×106m,太阳光以平行光束入射到空中.地球外表有的面积被水面掩盖,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外表水面局部的总能量W约为1.87×1024J.设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7%,而且将吸收到的35%的能量重新辐射出去.太阳辐射可将水面的水蒸发(设在常温、常压下蒸发1 kg水需求2.2×106J的能量),然后凝结成雨滴下降到空中.试预算整个地球外表的年平均降雨量(以毫米表示,地球外表积为4πR2,水的密度为1×103kg/m3)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纤粗大虫能停在安静的液面上,是由于液体外表张力的作用;墨水滴入水中出现分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破镜不能重圆〞,是由于接触局部的分子间引力较微弱的结果.用热针尖接触金属外表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异性的表现,选项B正确.2.【答案】D【解析】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作,而沸腾只能在特定的温度(沸点)才干发作,蒸发只发作在液体的外表,而沸腾在液体的外表和外部同时发作.3.【答案】C【解析】对甲温度计的示数t甲,由于甲温度计的温度与酒精的温度相反,而酒精由于蒸发,使酒精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温度降低而低于空气温度.而乙温度计的温度与空气的温度相反,故t甲<t乙.4.【答案】C【解析】熔化进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的吸收的热叫做熔化热.5.【答案】C【解析】饱和汽压决议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当温度降低(降低)时,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变小),这使得单位时间内从液体外表飞出的分子数增多(增加),饱和汽压变大(变小).6.【答案】C【解析】液体在外表张力的作用下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向,因此棉线圈将成为圆形.7.【答案】A【解析】由于质量和温度相反,所以冰和水的分子动能相反,但冰在熔化成同温度的水时,要吸收热量添加分子势能,所以水的内能多.8.【答案】B【解析】由图(a)知,甲、乙各向异性,丙各向异性;由图(b)知,甲、丙有固定的熔点,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甲是多晶体,乙是非晶体,丙是单晶体.9.【答案】A【解析】气体的液化普通采取紧缩体积的方法,如液化石油气和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临界温度,只要低于临界温度时才干经过紧缩体积将其液化;也可采取降高温度的方法,只需温度足够低,任何气体都可以液化;但通常是同时采取这两种方法,所以A对.10.【答案】A【解析】液晶是像液体一样可以活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结构特征的一类物质.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A正确.当液晶通电时导通,陈列变得有次第,使光线容易经过;不通电时陈列混乱,阻止光线经过.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B、C错误.一切能构成液晶的物质不是任何条件下都是液晶,只是在某个条件下才是液晶,才具有液晶态,故D错误.11.【答案】B【解析】由于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玻璃管中的水银呈凸形;由于玻璃管很细,会发作毛细现象,使水银柱下降,所以气压计的读数应比实践气压偏小,选项B正确. 12.【答案】B【解析】由于水滴从弯管管口N处落下之前,弯管管口的水面在重力作用下要向下凸出,这时外表张力的合力竖直向上,从直管中水柱上升的高度可以看出,水的外表张力完全可以使弯管中的水不流出.13.【答案】AB【解析】这是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的图线,由题图知,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14.【答案】AB【解析】15.【答案】BD【解析】相对湿度除和相对湿度有关外,还和相反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有关.依据相对湿度公式知,相对湿度是100%说明在事先温度下,空气中的水汽的实践压强等于饱和汽压,A错误,B正确;相反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说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C错误,D正确.16.【答案】ABD【解析】晶体的外形、物理性质都是由晶体的微观结构决议的,A、B、D正确;各向异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非晶体,多晶体也具有这样的性质,C错误.17.【答案】ABC【解析】玻璃烧熔后,它的外表层在外表张力作用下收缩到最小面积,从而使尖端变钝,A选项正确.处于失重形状的宇宙飞船中,由于消弭了重力的影响,一大滴水银的外表收缩到最小面积——球面,水银滴呈球形,B选项正确.雨水在雨伞的缝隙中构成向下弯曲的水面,弯曲的水面的外表张力接受着缝隙内水所受的重力,使雨水不致漏下,C选项正确.一片树叶在水面上是由于浮力和重力相等,而不是由于外表张力,故D选项错误.18.【答案】4.97×107J【解析】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设暖气片每小时供应房间的热量为Q,水液化以及降温所放出的能量即供应房间的热量,所以:Q=mL+mc(t-t2)=20×2.4×106+20×4.2×103×(100-80)= 4.97×107J.119.【答案】47.6%【解析】B=×100%=×100%≈47.6%.20.【答案】1.01×103mm【解析】一年中地球外表的水用于蒸发所吸收的总能量Q=W×0.93×0.65=1.13×1024J,解得蒸发的水的质量m=kg=5.14×1017kg.设降雨量为h(降到空中的水层的厚度),由m=ρ·4πR2h,得h==m=1.01×103mm.整个地球外表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1×103mm.。
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测试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2.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_________.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引力,使液体分子间保持一定的间隙B.气体的温度越高,某速率区间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一定越大C.液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D.蜘蛛网上挂着的小露珠呈球状属于毛细现象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A.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B.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C.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待气体重新达到饱和时,饱和汽的密度不变,压强也不变D.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6.我们感到空气很潮湿,这是因为()A.空气中含水蒸气较多B.气温较低C.相对湿度较大D.空气中的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较近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8.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饱和汽,停止加热,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汽的变化情况为()A.压强变小B.压强不变C.一直是饱和汽D.变为未饱和汽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在布朗运动反应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D.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晶体E.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11.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B.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这是因为油脂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的缘故C.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E.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13.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答案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答案】BC2.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答案】AD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_________.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答案】A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引力,使液体分子间保持一定的间隙B.气体的温度越高,某速率区间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一定越大C.液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D.蜘蛛网上挂着的小露珠呈球状属于毛细现象【答案】C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B.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C.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待气体重新达到饱和时,饱和汽的密度不变,压强也不变D.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答案】B6.我们感到空气很潮湿,这是因为()A.空气中含水蒸气较多B.气温较低C.相对湿度较大D.空气中的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较近【答案】C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答案】BCD8.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饱和汽,停止加热,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汽的变化情况为()A.压强变小B.压强不变C.一直是饱和汽D.变为未饱和汽【答案】A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在布朗运动反应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答案】BCE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D.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晶体E.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答案】CE11.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答案】B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B.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这是因为油脂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的缘故C.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E.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答案】ACD13.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答案】B。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物理人教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已达饱和状态C.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2.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3.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时,下面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饱和汽的质量不变,饱和汽的密度减小B.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饱和汽的压强也不变C.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增大D.饱和汽的质量增大,饱和汽的压强不变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是晶体,它有规则的几何形状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C.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D.形成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是由于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5.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沿毛细管上升后,水的温度将()A.升高B.降低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6.如图所示是水在大气压强为1.01×105 Pa下汽化热与温度的关系图线,则()A.该图线说明温度越高,单位质量的水汽化时需要的能量越小B.大气压强为1.01×105 Pa时,水的沸点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该图线在100 ℃以后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水已经汽化了D.由该图线可知,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与温度有关7.在以下事例中,能用液体表面张力来解释的是()A.草叶上的露珠呈圆球形B.油滴在水面上会形成一层油膜C.用湿布不易擦去纱窗上的灰尘D.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行走8.下列现象中与毛细现象有关的是()A.砖块吸水B.毛巾的一角浸入水中,水会沿毛巾上升,使毛巾湿润C.洗净的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D.按动自来水笔的贮水胶囊,将墨水吸入囊中9.大烧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在冰水混合物中悬挂一个小试管,试管内装有冰,给大烧杯加热时,以下现象正确的是()A.烧杯内的冰和试管内的冰同时熔化B.试管内的冰先熔化C.在烧杯内的冰熔化完以前,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D.试管内的冰始终不会熔化10.如图所示,若在毛细管的中间或更低的地方把它折断,则毛细管的断口处()A.将会有水喷出来B.水不会喷出来C.水面刚好与断口相平D.水面会下降,降到与管外的水面相平11.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A.A固体和B毛细管可能是同种材料B.A固体和B毛细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D.液体对B毛细管能产生浸润现象12.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
单元测评(三)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多选题)有关晶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同种元素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B.同种元素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C.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
D.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可能有不同的排列规律
解析:同种元素原子可以按不同结构排列,即具有不同的空间点阵,物理性质则不同,如石墨和金刚石的物质密度、机械强度、导热性、导电性、光学性质等都有很大差别,所以B、D对,A、C错.
答案:BD
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C.大粒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解析: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错;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形状,金属属于多晶体,故B错;大粒盐磨成细盐,而细盐是形状规则的晶体,在放大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故C错;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故D对.
答案:D
3.(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种晶体
B.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由石英制成的玻璃也是晶体
C.普通玻璃是非晶体
D.一块铁虽然是各向同性的,但它是晶体
解析: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以生成多种不同的晶体,如石墨和金刚石,故A错误;石英制成的玻璃是混合物不是晶体,故B错误,C正确;铁为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D 正确.
答案:CD
4.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内,水银在烧杯中呈现的形状是图中的()
A B
C D
解析: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其形状只由表面张力决定,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银的表面要收缩至最小,因而最终水银成球形.
答案:D
5.做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先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放到肥皂水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的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里那部分薄膜,则棉线圈将成为() A.椭圆形B.长方形
C.圆形D.任意形状
解析:液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因此棉线圈将成为圆形.
答案:C
6.关于液晶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
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
D.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液晶
解析:液晶是某些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在某些方向上分子排列规则,某些方向上杂乱.液晶本身不能发光,所以选项A、C、D错,选项B正确.
答案:B
7.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蒸发和沸腾都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B.蒸发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可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D.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解析: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故A、B错;蒸发只能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可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故C错,D对.
答案:D
8.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
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
C.温度D.大气压强
解析: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相对湿度.
答案:B
9.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如图,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比在弯管中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
A.会不断地流出
B.不会流出
C.不一定会流出
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
解析:水滴在弯管口处受重力的作用而向下凸出,这时表面张力的合力竖直向上,使水不能流出,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10.(多选题)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A.表面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B.表面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C.表面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D.表面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解析:表面层内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这就是表面张力,A正确、B错误;浸润液体的附着层内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密集,不浸润液体的附着层内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而附着层Ⅰ为浸润液体,附着层Ⅱ为不浸润液体,故C、D均正确.
答案:ACD
11.对动态平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气态分子数的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达到这样的状态
B.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液体表面飞出去的分子数
C.处于动态平衡时,蒸发的速度不再增大,液体也不再减少
D.处于动态平衡时,蒸发停止
解析:根据对水的蒸发的分析进行判断,达到平衡状态时,蒸发和凝结仍在继续进行,只不过达到动态平衡而已,故D不正确.
答案:D
1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A B
C D
解析:首先分清晶体与非晶体的图象.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温度,故A、D 图象是非晶体的图象;其次分清熔化是固体→液体,达到熔点前是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而凝固过程则恰好相反,故C 正确.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在严寒的冬天里,房间窗玻璃上往往会结一层雾珠,使玻璃变得雾蒙蒙的.雾珠是在窗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雾珠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雾珠是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因为严寒的冬天,房间内外温差很大,室内温度高,空气的绝对湿度大,而在房间窗玻璃处温度很低,空气的饱和汽压很小,当空气的饱和汽压小于绝对湿度时,就会有雾珠出现.(10分)
14.(10分)家庭、学校或机关的门锁常用“碰锁”,然而,这种锁使用一段时间后,锁舌就会变涩而不易被碰入,造成关门困难.这时,你可以用铅笔在锁舌上摩擦几下,碰锁便开关自如,并且可以持续几个月之久.请你动手试一试,并回答其中的道理.
解析:石墨是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两者的不同结构,造成了物理性质上的很大差异,金刚石质地坚硬,而石墨由于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结合不很紧密,故层与层之间易脱落,故能起到润滑作用.用铅笔在纸上写字也是根据这个道理.
答案:见解析(10分)
15.(16分)在某温度时,水蒸气的绝对气压为p =200mmHg,此时的相对湿度为50%,则此时的绝对湿度为多少?饱和汽压为多大?
解析:根据绝对湿度的定义可知,此时的绝对湿度为200mmHg.(8分)
由相对湿度B =p
p s
×100%,可得
p s =p B ×100%=200
50%
×100%mmHg=400mmHg.(8分)
答案:200mmHg
400mmHg
16.(16分)容器里装有0℃的冰和水各0.5kg,向里面通入100℃的水蒸气后,容器里水升高了30℃,假设容器吸收热量可忽略不计,并且容器是绝热的.计算一下通入的水蒸气有多少?[已知此状态水的汽化热L =2.26×106
J/kg,冰的熔化热λ=3.35×105
J/kg,水的比热容c =4.2×103
J/(kg·℃)]
解析:质量为m 的100℃的水蒸气放出汽化热成为100℃的水,再从100℃的水里放出热量温度降到30℃,放出热量为
Q 放=Lm +cm (100-30)=2.554×106m (J)(5分)
0.5kg、0℃的冰吸收热量熔化为0℃的水,再从0℃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30℃.还有0℃、0.5kg 的水从0℃升高到30℃需吸收热量,总共吸收热量
Q 吸=λm 冰+cm 冰(30-0)+cm 水(30-0)
=2.935×105
J(5分)
因为Q 放=Q 吸,即2.554×106
m =2.935×105
,(4分)所以m =0.115kg.(2分)答案:0.11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