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2)
- 格式:ppt
- 大小:370.00 KB
- 文档页数:33
第一章 绪论 (一)A1型:1.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
A.脉搏脉搏B.血型血型C.肺活量肺活量D.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E.血压血压2.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_____。
A.性别性别 B.体重体重 C.血型血型 D.职业职业 E.民族民族3.某人记录了50名病名病 人体重的测定结果:小于50kg 的13人,介于50kg 和70kg 间的20人,大于70kg 的17人,此种资料属于_____。
A.定量资料定量资料B.分类资料分类资料C.有序资料有序资料D.二分类资料二分类资料E.名义变量资料名义变量资料4.上述资料可以进一步转换为_____。
A.定量资料定量资料B.分类资料分类资料C.有序资料有序资料D.二分类资料二分类资料E.名义变量资料名义变量资料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6.统计量_____。
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 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C.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D.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E.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7.因果关系_____。
A.就是变量间数量上的联系就是变量间数量上的联系 B.可以用统计方法证明可以用统计方法证明 C.必定表现为数量间的联系必定表现为数量间的联系D.可以通过单独考察两个变量间关系得出E.可以通过变量间数量上的联系来证明(二)A2型:1.教材中提及美国人1954年实施了旨在评价索尔克(Salk )疫苗预防小儿麻痹或死于脊髓灰质炎效果的临床试验。
有180万儿童参与,约有1/4参与者得到了随机化。
这180万儿童是_____。
A.目标总体目标总体B.研究总体研究总体C.1份样本份样本D.1份随机样本份随机样本E.180万份样本万份样本2.上述试验最终肯定了索尔克疫苗的效果。
第0章绪论(本习题解答尚未及验正,如发现错误请告诉老师)0-1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答:法定计量单位是强制性的,各行业、各组织都必须遵照执行,以确保单位的一致。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并选用少数其他单位制的计量单位来组成的。
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量的单位分别是: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温度—开尔文(K)、电流—安培(A)、发光强度—坎德拉(cd)、物质的量—摩尔(Mol)。
(余略)0-2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答:为了确保量值的统一和准确,除了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的定义外,还必须有保存、复现和传递单位的一整套制度和设备。
主要是基准和标准。
基准是用来保存、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
它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的计量器具。
基准通常分为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三种等级。
计量标准是指用于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工作计量器具是指用于现场测量而不用于检定工作的计量器具。
通过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量值传递”。
在此过程中,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工作对量值的准确和一致起着最重要的保证作用,是量值传递的关键步骤。
(余略)0-3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答: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即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根据误差的统计特征,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常用的误差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0-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的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①1.01825447.8V V μ±②(25.048940.00003)g ± ③2(5.4820.026)g cm ±解: ① 测量结果1.0182544V ,测量误差67.87.810V V μ−=×,相对误差:67.8100.000766%1.0182544V V −×= ② 测量结果25.04894g ,测量误差0.00003g ,相对误差:0.000030.00012%25.04894g g= ③ 测量结果25.482g cm ,测量误差20.026g cm ,相对误差:0.0260.474%5.482= 0-5 何谓测量不确定度?国际计量局于1980年提出的建议《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INC-1(1980)》的要点是什么?答: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是测量误差量值分散性的指标,表示对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李冬梅2015.3第1章绪论 0第2章线性表 (4)第3章栈和队列 (14)第4章串、数组和广义表 (27)第5章树和二叉树 (34)第6章图 (43)第7章查找 (55)第8章排序 (66)第1章绪论1•简述下列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数据对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抽象数据类型。
答案: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如数学计算中用到的整数和实数,文本编辑所用到的字符串,多媒体程序处理的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通过特殊编码定义后的数据。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在有些情况下,数据元素也称为元素、结点、记录等。
数据元素用于完整地描述一个对象,如一个学生记录,树中棋盘的一个格局(状态)、图中的一个顶点等。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元素的、有独立含义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例如,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学号、姓名、性别等都是数据项。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例如:整数数据对象是集合N={0,± 1,±2,…},字母字符数据对象是集合C={ ‘ A',' B',…,'b',…,‘ z' },学生基本信息表也可是一个数据对象。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换句话说,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结构”就是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
逻辑结构: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因此,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看作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
存储结构:数据对象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也称为物理结构。
抽象数据类型:由用户定义的,表示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这个模型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0绪论练习题及答案(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世纪四十年代世纪五十年代世纪六十年代世纪七十年代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广义的马克思主义B.狭义的马克思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起义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7.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实事求是C.阶级性D.科学性8.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陈代谢B.科学性与革命性C.合逻辑性D.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文艺复兴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斯密B.李嘉图C.马歇尔D.萨缪尔森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A.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B.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C.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D.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世纪四十年代世纪五十年代世纪六十年代世纪七十年代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广义的马克思主义B.狭义的马克思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起义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7.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实事求是C.阶级性D.科学性8.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陈代谢B.科学性与革命性C.合逻辑性D.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文艺复兴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斯密B.李嘉图C.马歇尔D.萨缪尔森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A.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B.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C.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D.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现在时代已经变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第0章绪论1)广义地说,凡工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是_______________,这类生产便归属化工生产范畴。
(答:改变物质组成)2)为了便于管理及技术交流,很多行业从化工中划分出去,但它们仍属“化工大家族”中的一员。
这些行业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石油化工,塑料工业,制药工业,硅酸盐工业……)3)生产工艺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研究某一化工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学科)4)化学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研究化工生产中共性问题的学科)5)化工生产中虽然化学反应是核心,但前、后对物料的处理大都为物理加工过程。
这些对物料的物理加工过程称为___________。
(答:单元操作)6)介绍主要单元操作的原理、方法及设备的课程叫_______________。
(答:化工原理)7)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数,单位)8)基本单位:长度_______ ,质量_______ ,时间_______ 。
(答:m,kg,s)9)导出单位:力_______ ,功或能_______ ,功率_______ ,压强_______ (答:N, J, W, Pa)10) 有的单位前面有“字首” ,这些字首的意思是:k_______ ,c_______ ,m_______ ,μ_______。
(答:103,10-2,10-3,10-6)11)查得30℃水的粘度--μ×105 /Pa·S为80.12,表明μ= ______。
(答:80.12×10-5Pa.s)12)量纲是_____________。
如长度单位有m,cm,mm,km 等,其量纲为________ 。
(答:普遍化单位,L)13)物料衡算是对__________、 __________而言的。
[答:一定的时间间隔,一定的空间范围(控制体)]14)总的物料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绪论教案及讲稿范文教案:课题:绪论授课对象:高中生教学目标:1.了解绪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2.掌握撰写绪论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于绪论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课本及资料2.多媒体设备3.练习题和案例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有趣的小视频或者图片,引起学生对绪论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思考:“你们知道绪论是什么吗?在学术论文或者其他文章中,它的作用是什么?”二、知识讲解(25分钟)1.引入绪论的定义和作用,包括:a.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用于引导读者,介绍研究背景和现状,引出问题和研究目标。
b.绪论的作用是概括已有研究成果,明确研究目标和科学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c.绪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问题陈述、文献综述、研究目标和意义。
2.详细讲解撰写绪论的方法和技巧,包括:a.问题陈述:明确研究的对象和问题,提出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b.文献综述:概括已有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的空白和不足。
c.研究目标和意义: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阐述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三、练习与案例分析(30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针对其中一问题撰写绪论的开头部分,并进行评价和修改。
2.以其中一研究为案例,由学生进行文献综述的分析和总结,并讨论其在绪论中的体现。
四、反思与总结(10分钟)让学生进行反思,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撰写绪论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并提醒学生在写作中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六、教学反馈(5分钟)让学生交作业,并进行评价和点评。
讲稿: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课题是绪论。
绪论是学术论文或其他文章的开头部分,它不仅起到引导读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研究的问题、目标和意义进行阐述和说明。
那么,你们知道绪论的作用是什么吗?其次,绪论的作用是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在绪论中,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阐述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我们应该明确研究的动机和研究的背景,即为何进行这项研究,对于该领域有何贡献。
附:习题答案0 绪论一、填空题1. 结构,性能2. 原子结构、原子的空间排列、显微组织3.结构材料,功能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高分子材料(聚合物)。
第1章一、填空题1、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共价键2、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_范德华键_、氢键。
3、共价键4、共价键5、共价键,氢键二、判断题(1)错。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对。
(3)错。
改为:S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为一个从原子核为球心的球面,而s电子云图是一个球体,其剖面图是个圆。
P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为两个在原点相切的球面。
而p电子云图像或几率分布是一个哑铃形体,其剖面图是∞字型。
(4)错。
改为:若用小黑点的疏度表示几率密度的大小,则黑点密的地方,表示|Ψ|2数值大,电子出现的几率大;黑点稀的地方表示|Ψ|2数值小,电子出现的几率小。
(5)错。
改为:主量子数为4时,有4s、4p、4d、4f四个亚层。
共16条轨道。
(6)错。
改为: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与氢原子能级不同。
三、简答题1. H>He;Ba>Sr;Sc<Ca;Cu>N;Zr≈Hf;La>Gd;S2->S;Na>Al3+;Fe2+>Fe3+;Pb2+>Sn2+2.(1)金属性:Ge>Si>As (2) 电离能:As>Si>Ge(3) 电负性:As>Si≈Ge (4) 原子半径:Ge>As>Si3.因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核外运动的电子能量由主量子数n决定,n相同时能量相同。
而氯原子中核外有17个电子,核外运动的电子能量不仅与主量子数n有关,而且也与角量子数L有关,3s的穿透能力大于3p,故3s能级低于3p能级。
第2章综合习题----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1、基元(原子团)以周期性重复方式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排列的固体 。
2、是否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规则排列( 晶体原子排布长程有序,非晶体是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
第0章绪论一、判断题1.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时代背景不同,环境特征不同,管理活动的规律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2.现代管理学通常通过解剖人类管理活动的进行来描述和抽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3.通过控制,管理成为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通过创新,管理过程表现为这个循环的螺旋上升。
()4.中国古代先哲的这些思考虽然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但对当今微观组织的管理仍可提供重要的启迪。
()5.描述人的活动的任何文字材料,只要我们用心去读,都有可能让我们收获管理的启示。
()6.研究和学习管理学,只是为了抽象和掌握管理的一般规律,了解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7.管理学是在总结大量前人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科学结论。
()8.用马克思主文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管理学研究和学习,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去探讨管理理论的一般抽象与具体运用的关系,去思考作为管理对象的组织活动与组织环境的关系。
()二、填空题1.控制保证了决策选择的活动能按预定的规则有秩序地进行。
秩序是获得效率的__________。
2.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____________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3.把____________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它是现代微观经济活动选择的普遍形式,不仅因为这种组织形式数量众多、提供着大量鲜活的研究案例,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技术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____________已成为企业经营与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变量。
5.管理学习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能帮助我们填补实践缺憾,在此基础上引发的思维沉淀也因而可以提升我们在直觉基础上判断的正确性。
6.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____________为基本指导。
绪论实验报告参考答案1、(1)五位有效数字,1.08×10−2m;(2)五位有效数字,2.58×103g;(3)十位有效数字,3.14×103毫秒;(4)五位有效数字,8.62×10−1m;(5)三位有效数字,3.01×10−2kg;(6)六位有效数字,6.26×102cm·s−2;注:本题考查有效数字的定义和科学计数法。
有效数字的位数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开始数,一直数到最后一位,中间和结尾中的0也是有效数字。
科学计数法或者标准形式,是指用10的方幂来表示其数量级,前面测的数字是有效数字,并在小数点前取一位有效数字。
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应采用标准形式,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疏忽而使有效数字有所增减2、(1)0.400m=40.0cm=400mm或0.4m=4×10cm=4×102mm或0.40m= 40cm=4×10mm在进行单位换算时,不能改变有效数字的个数(2)四位有效数字;小数点前的那个0表示数量级的大小,不是有效数字,末尾的零的是有效数字中的可疑数,表示精确到这一位,是有效数字。
注: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3、d1=(15.40±0.02)cm,E1=0.0215.40×100%=0.12987013%≈0.2%d2=(15.4±0.3)cm,E2=0.315.4×100%=1.94805195%≈2%d2=(15.4±0.3)cm,E2=0.315.4×100%=1.94805195%≈2%d2=(15.40±0.02)cm,E2=0.315.40×100%=0.12987013%≈0.2%注:误差只取一位有效数字,不管是绝对误差或者相对误差(或相对标准误差),都采用进位法,见数要进位,隔零不进位;测量结果的末位要与误差的有效数字那一位对齐;测量结果的平均值部分采用的是四舍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