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32
第0章绪论(本习题解答尚未及验正,如发现错误请告诉老师)0-1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答:法定计量单位是强制性的,各行业、各组织都必须遵照执行,以确保单位的一致。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并选用少数其他单位制的计量单位来组成的。
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量的单位分别是: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温度—开尔文(K)、电流—安培(A)、发光强度—坎德拉(cd)、物质的量—摩尔(Mol)。
(余略)0-2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答:为了确保量值的统一和准确,除了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的定义外,还必须有保存、复现和传递单位的一整套制度和设备。
主要是基准和标准。
基准是用来保存、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
它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的计量器具。
基准通常分为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三种等级。
计量标准是指用于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工作计量器具是指用于现场测量而不用于检定工作的计量器具。
通过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量值传递”。
在此过程中,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工作对量值的准确和一致起着最重要的保证作用,是量值传递的关键步骤。
(余略)0-3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答: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即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根据误差的统计特征,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常用的误差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0-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的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①1.01825447.8V V μ±②(25.048940.00003)g ± ③2(5.4820.026)g cm ±解: ① 测量结果1.0182544V ,测量误差67.87.810V V μ−=×,相对误差:67.8100.000766%1.0182544V V −×= ② 测量结果25.04894g ,测量误差0.00003g ,相对误差:0.000030.00012%25.04894g g= ③ 测量结果25.482g cm ,测量误差20.026g cm ,相对误差:0.0260.474%5.482= 0-5 何谓测量不确定度?国际计量局于1980年提出的建议《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INC-1(1980)》的要点是什么?答: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是测量误差量值分散性的指标,表示对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第0章绪论一、判断题1.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时代背景不同,环境特征不同,管理活动的规律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2.现代管理学通常通过解剖人类管理活动的进行来描述和抽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3.通过控制,管理成为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通过创新,管理过程表现为这个循环的螺旋上升。
()4.中国古代先哲的这些思考虽然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但对当今微观组织的管理仍可提供重要的启迪。
()5.描述人的活动的任何文字材料,只要我们用心去读,都有可能让我们收获管理的启示。
()6.研究和学习管理学,只是为了抽象和掌握管理的一般规律,了解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7.管理学是在总结大量前人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科学结论。
()8.用马克思主文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管理学研究和学习,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去探讨管理理论的一般抽象与具体运用的关系,去思考作为管理对象的组织活动与组织环境的关系。
()二、填空题1.控制保证了决策选择的活动能按预定的规则有秩序地进行。
秩序是获得效率的__________。
2.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____________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3.把____________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它是现代微观经济活动选择的普遍形式,不仅因为这种组织形式数量众多、提供着大量鲜活的研究案例,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技术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____________已成为企业经营与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变量。
5.管理学习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能帮助我们填补实践缺憾,在此基础上引发的思维沉淀也因而可以提升我们在直觉基础上判断的正确性。
6.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____________为基本指导。
目录第0章绪论 (7)0-1 本课程研究对象和内容 (7)一.研究对象和内容 (7)二.基本概念 (7)三.通用机械零件 (8)四.几种常见机构 (8)0-2 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8)0-3 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8)本章小结: (8)第1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0)1-1 运动副及其分类 (10)一.平面自由构件的自由度 (10)二.运动副 (10)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10)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定义 (10)二.构件及运动副的表示方法 (10)三.运动简图的绘制 (11)四.读运动简图 (11)五.课堂练习(用于调节时间。
如果时间刚好,可以不进行) (11)1-3 平面机构自由度 (11)一.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 (11)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1)三.课堂练习(用于调节时间。
如果时间刚好,可以不进行) (11)四.计算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 (12)五.课堂练习(应该进行的) (12)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14)2-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性 (14)基本概念 (14)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 (14)二.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 (14)2-2 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 (16)一.整转副:两构件能相对转动360o的转动副。
(16)二.研究整转副之目的:具有整转副的铰四杆机构才可能存在曲柄。
(16)三.具有整转副的条件: 取决于各杆的相对长度。
见PPT演示。
(16)四.获得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型式的方法(见PPT演示) (16)五.课堂练习及解答:见PPT演示 (16)第3章凸轮机构 (17)3-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 (17)二.凸轮机构的类型 (17)三.凸轮机构的设计 (18)3-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18)一.凸轮机构的运动及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18)二.几种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其应用场合 (19)三.位移曲线的绘制 (19)3-3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19)一.压力角及其与作用力的关系 (19)二.压力角与凸轮机构尺寸的关系 (20)三.作业: (20)3-4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20)一. 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20)二. 作业 (21)三. 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21)第4章齿轮机构 (22)4-1 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 (22)一. 平面齿轮机构(圆柱齿轮) (22)二. 空间齿轮机构 (22)三. 齿轮机构的优点 (23)四. 齿轮机构的缺点 (23)五. 齿轮机构还可以分为: (23)4-2 齿廓实现定角速比传动的条件 (23)一.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23)二. 齿廓在节点P啮合的特点: (23)4-3 渐开线齿廓 (24)一. 渐开线的形成和特性 (24)二. 开线齿廓能够满足定角速比要求 (24)4-4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 (24)4-5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 (25)一.正确啮合条件 (25)二.重合度 (25)三.重合度ε的物理意义 (25)四.小结(4-2—4-5中易混淆的内容) (25)4-6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 (26)一.成形法 (26)二.展成法 (27)4-7 根切、最少齿数及变位齿轮 (27)4-8 平行轴斜齿轮机构 (28)一.斜齿轮啮合的共轭齿廓曲面 (28)二.斜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几何尺寸计算 (28)三.斜齿轮传动原理: (29)四.斜齿轮的重合度ε (29)五.斜齿轮的当量齿数 (29)4-9 圆锥齿轮机构 (30)一.概述 (30)二.球面渐开线、背锥、当量齿数 (30)三.直齿圆锥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31)第5章轮系 (32)5-1 轮系的类型 (32)一. 概念 (32)5-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32)一. 什么叫定轴轮系? (32)二.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32)5-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33)一. 周转轮系的组成及分类 (33)二.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