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能源及其利用 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3
2019年教科版必修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下述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三大常规能源都是太阳能的产物B.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C.光驱动机械手表是太阳能先转换为电能,再转换为机械能D.自然界的风能、水能、潮汐能也都来自于太阳能解析:选D.常规能源是指煤、石油及天然气,在其地质形成过程中累积了太阳能,因此其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之中;光驱动手表内装有太阳能电池,先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转换为指针转动的机械能;自然界的风能、水能与太阳能有关,而潮汐能是由引力作用产生的.应选D.2.节日燃放礼花弹时,要先将礼花弹放入一个竖直的炮筒中,然后点燃礼花弹的发射部分,通过火药剧烈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将礼花弹由炮筒底部射向空中.若礼花弹在由炮筒底部击发至炮筒口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W1,克服炮筒阻力及空气阻力做功W2,高压燃气对礼花弹做功W3,则礼花弹在炮筒内运动的过程中(设礼花弹发射过程中质量不变)()A.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3+W2+W1B.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3-W2-W1C.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W2D.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W2-W1解析:选BC.动能变化量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阻力重力都做负功,故W3-W1-W2=ΔE k,所以B 对,A错.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的和为W3-W2此即等于机械能增加量,所以C对,D错.此题选B、C.3.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A,C为AB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位移为零,外力做功为零B.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减少的动能相等C.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速度的变化量相等D.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解析:选BD.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零,摩擦力做负功,A错误;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中,合外力做功相等,动能的变化量相等,但速度的变化量不等,B正确,C错误;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而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故D 正确.4.飞船返回时高速进入大气层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接近地面时,减速伞打开,在距地面几米处,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飞船迅速减速,安全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后,飞船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小B.制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飞船的机械能增加C.重力始终对飞船做正功,使飞船的机械能增加D.重力对飞船做正功,阻力对飞船做负功,飞船的机械能不变解析:选A.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后,飞船迅速减速下落,动能、重力势能均变小,机械能减小,A正确,B错误;飞船进入大气层后,空气阻力做负功,机械能一定减小,故C、D均错误.5. 如图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B.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C.物块的机械能可能不变D.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解析:选A.机械能变化的原因是非重力、弹簧弹力做功,本题亦即看成F与f做功大小问题,由mg sin 30°+f-F=ma,知F-f=mg sin 30°-ma>0,即F>f,故F做正功多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机械能增大.6.一物块从如图所示的弧形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由于轨道不光滑,它仅能滑到B点.由B点返回后,仅能滑到C点,已知A、B高度差为h1,B、C高度差为h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h2B.h1<h2C.h1>h2D.h1、h2大小关系不确定解析:选C.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知,物块由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mgh1,全部用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即W fAB=mgh1,同理:W fBC=mgh2,又随着小滑块最大高度的降低,运动过程中的同位置处滑块对轨道的压力变小,必有W fAB>W fBC,所以mgh1>mgh2,得:h1>h2,C项正确.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长为L,竖直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正好落在弹簧上,使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在下落过程中,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阻,则弹簧在最短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A.(mg-F阻)(H-L+x)B.mg(H-L+x)-F阻(H-L)C.mgH-F阻(H-L)D.mg(L-x)+F阻(H-L+x)解析:选A.设物体克服弹力做功为W弹,则对物体应用动能定理得(mg-F阻)(H-L+x)-W弹=ΔE k=0,所以,W弹=(mg-F阻)(H-L+x),即为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8. 如图所示,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C.木箱克服重力做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解析:选CD.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ΔE p=W G,C正确.由动能定理:-W G-W f+W F=12m v2,WF=12m v2+WG+W f=ΔE k+ΔE p+W f,A、B不对,D对.☆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 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A .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W -12μmga B .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W -32μmga C .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μmgaD .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解析:选BC .由于有摩擦,O 点不在AB 的中点,而是在AB 中点的左侧(如图所示).由题知AB =a ,OA >a 2,OB <a 2.根据功能关系,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W -μmgOA <W -12μmga ,选项A 错误;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E p -μmga =W -μmgOA -μmga <W -32μmga ,选项B 正确;物块在O 点的动能E k =E p -μmgOA =W -2μmgOA <W -μmga ,选项C 正确;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力kx =μmg ,此时物块处于M 点(如图所示),若BM 光滑,则物块能运动至M ′点速度为零,则OM ′=OM ,由于存在摩擦,OB <OM ,故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选项D 错误.二、非选择题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自行车特技运动员从B 点由静止出发,经BC 圆弧,从C 点竖直冲出,完成空翻,完成空翻的时间为t .由B 到C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自行车运动员从B 到C 至少做多少功?解析:自行车由C 点冲出后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高度等于下降高度h =12gt 2下① 上、下时间相等t 上=t 下=t 2② 由功能关系知,在从B 到C 再到D 的过程中,自行车运动员做的功W 人应当等于他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与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W 人=W +mgh ③联立①②③式得W 人=W +mgh =W +18mg 2t 2. 答案:W +18mg 2t 2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铁块A 以水平速度v 0冲上质量为M 、长为l 置于光滑水平面C 上的木板B ,正好不从木板上掉下,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木板对地位移为x ,求这一过程中:(1)木板增加的动能;(2)小铁块减少的动能;(3)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4)系统产生的热量.解析:(1)对B 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x =12M v 2-0 从上式可知:ΔE k B =μmgx .(2)滑动摩擦力对小铁块A 做负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ΔE k A =-μmg (x +l )即小铁块减少的动能为-ΔE k A =12m v 20-12m v 2=μmg (x +l ). (3)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为ΔE =12m v 20-12m v 2-12M v 2=μmgl . (4)m 、M 相对位移为l ,根据能量守恒得:Q =μmgl .答案:见解析☆1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上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l =5 m ,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 =1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 =10 kg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 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 点传送到B 点的过程中,求:(g 取10 m/s 2)(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2)电动机做的功.解析:(1)物块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a =μmg cos θ-mg sin θm=2.5 m/s 2 当小物体的速度v =1 m/s 时,时间为t ,位移为l 1,则v =at ,l 1=12at 2 解得t =0.4 s ,l 1=0.2 m之后,小物体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即以v =1 m/s 的速度走完4.8 m 的路程.由功能关系得:W =12m v 2+mgl sin θ=255 J. (2)小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Δl =v t -v 2t =0.2 m 摩擦生热Q =μmg cos θ·Δl =15 J故电动机做的功为W 机=W +Q =270 J.答案:(1)255 J (2)270 J。
第4章可持续发展第2节能源及其利用基础过关全练1.(2022北京中考)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乙醇D.天然气2.(2023浙江舟山金衢山五校联盟期中)人类生活、生产、学习、研究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
下列能源中既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S9204002)()A.太阳能B.石油C.天然气D.核能3.(2022广东广州中考)如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C.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4.(2022 河北中考)2021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
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C.提高森林覆盖率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5.(2022四川绵阳模拟)研究能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国共同任务。
能源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下列四种能源中,能归入图示阴影部分的是(S9204002)()A.电能B.核能C.太阳能D.化石能源6.(2021黑龙江哈尔滨中考)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B.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C.因为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所以不用担心淡水资源短缺D.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7.(2021浙江宁波月考)(1)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祭祀区在5号祭祀坑中发现了半张体量非常大的黄金面具,据考证该面具距今5 000年至3 000年左右。
初步检测发现,此次发现的黄金面具含金量大约为84%,出土的面具剔去泥土后,大部分仍然金光闪闪,灿烂夺目。
请根据以上文字写出黄金的化学性质:(写一条)。
4.2 能源及其利用一、选择题1.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B.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2.“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①减少用煤作燃料①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①废旧电池回收再使用①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①焚烧废旧塑料以便解决“白色污染”A.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3.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4.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都只是好处,没有坏处B.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都只是坏处,没有好处C.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好处将占主导地位D.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坏处将占主导地位5.下列关于在核电站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链式反应C.发生泄漏时会对人和生物造成伤害D.核废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6.为全力打造“西湖蓝”,杭州对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如:大力推广使用各类清洁能源、新能源等。
目前杭州纯电动公交已占运营车辆的90%左右。
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电能、核能、汽油属于新能源B.用汽油做燃料的汽车排出的废气主要对人体消化道造成严重影响C.大量使用纯电动公交可以减少尾气排放D.纯电动公交在充电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7.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得越快B.汽车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其信息传递的媒介与“B超相同”C.核电站利用核裂变获取能量,太阳内部则是发生核聚变释放能量D.太阳能、天然气和铀矿都属于可再生能源8.剩饭剩菜叫“泔水”,也叫“餐饮垃圾”,下列处理方式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A.通过下水道直接排放B.集中处理用于发电C.倒入塑料桶投喂牲畜D.沥干后进行微生物发酵9.由于对流,热空气上升,在日常我们所见的烛焰,如图所示,但假如在完全失重充满空气的太空船里,你认为烛焰的形状是()A.B.C.D.不能点燃10.从下图中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物体的质量所跟它受的重力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正作匀速运动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11.“神七”宇航员遨游太空时,身着造价高达几百万美元的宇宙服。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练习:第4章可持续发展第2节能源及其利用1.煤是由地球上__现代的陆地植物由于地壳运动被埋藏在地下,在__缺氧__的条件下,经过复杂变化演化而成的。
2.石油是中生代和重生代时,由__高等生物遗骸__少量堆积在湖泊和浅海中转变而成的一种液态矿产。
3.依据动力获取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动力分为:__一次动力__和__二次动力__;依据动力能否可以再生,我们可以把动力分为:__不可再生动力__和__可再生动力__。
4.目前世界上运用量最大的两种动力是__煤__和__石油__,它们都属于__不可再生的化石动力__。
__浪费动力__,积极寻觅替代煤和石油的__新动力__(如__核能__、__太阳能__、__风能__、__水能__、__生物质能__等),已被世界各国高度注重。
5.__太阳__简直是我们运用的各种能量的源泉;核能包括__裂变能__和__聚变能__两种类型,现阶段核电站是应用__裂变能__来发电,但是放射性的核废料对环境和人类安康的影响限制了核电站的开展。
__潮汐能__、__风能__、__生物质能__都是新型环保的动力。
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动力,开发和应用新动力迫在眉睫。
以下不属于新动力的是(D)A. 太阳能B.潮汐能C.地热能D.自然气2.应用核能发电最重要的优点在于(C)A. 投资少,效益高,技术要求高B.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C.核燃料释放能量庞大,燃料运输量小D.发电本钱高3.关于动力的描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A. 火力发电无污染B.太阳能属于可再生动力C.核能是相对平安的动力D.地热能是二次动力4.以下动力中,全部属于矿物动力的一组是(B)A. 水能、煤、氢能B.煤、石油、自然气C.风能、水能、原子能D.太阳能、氢能、原子能5.40多年来,我国动力消耗构成变化的趋向是(D)A. 煤炭为主—油、气为主B.单一煤炭—油、气比重迅速添加C.煤炭为主—水电、核电比重迅速添加D.煤炭占相对优势—煤炭为主的动力多样化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绿色开展〞。
第四章第2节能源及其利用同步练习一、我学会了1.能源的种类有很多。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涉及的能源有:________能源(煤、石油、天然气)、________能、________能、________能、________能、地热能、核能和潮汐能等。
根据能源________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________能源与二次能源,我们利用的电能称为________能源。
根据能源能否________,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________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属于________能源。
【答案】化石;太阳;水;风;生物质;获取方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再生;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解析】【分析】(1)了解能源的种类,熟记各种能源的名称;(2)能源的分类方法有:一、根据获取方式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二、根据能否再生可以分为不可再生和可再生能源。
【解答】能源的种类有很多。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涉及的能源有: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和潮汐能等。
根据能源获取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我们利用的电能称为二次能源。
根据能源能否再生,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化石;太阳;水;风;生物质;获取方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再生;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2.化石能源: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等都是千百万年前埋藏在地下的________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通常称为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的储量是________的,总有一天将被开采殆尽。
由于煤和石油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________,因此,________ ,积极寻找替代煤和石油的________,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答案】煤;石油;动植物;有限;污染;节约能源;新能源【解析】【分析】了解化石能源的种类;了解化石能源的形成过程;化石能源燃烧的部分产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能源及其利用》习题、选择题1.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风能C.天然气D.核能2.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是()A.天然气B.煤C.石油D.太阳能3.下列关于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的行为中,都正确的是()①手机充电完毕后,不及时拔下充电器②将废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品回收站③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④夏天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设置得过低⑤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4.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5.东北某城市5月11日规定拔掉140户企业事业单位的燃油小锅炉,并入热网集中供热。
这种做法可以()A.提高燃料的热值B.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C.使燃料完全燃烧D.以上都不对6.科学家应用现代技术预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增加到,全球平均气温可上升至。
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A.风能、煤、电能B.太阳能、煤、潮汐能C.石油、核能、草木燃料D.太阳能、风能、水能7.如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
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C •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8.韩国和日本近几年酸雨危害十分严重,他们把原因归结为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B.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C.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电比重太高D.中国农业大量燃烧秸杆和薪碳林9.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又是当今世界使用量最大的能源,正是它们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
【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含答案)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1.以下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是()A.将一小块兵兵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B.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C.汽油、柴油失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倒扣到桌面上【答案】D【解析】【详解】A、将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选项错误;B、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蘸取酒精的能够燃烧,蘸水的因为不是可燃物,而不能燃烧,可以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选项错误;C、汽油、柴油失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属于灭火的方法,不是说燃烧的条件,选项错误;D、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倒扣到桌面上,证明燃烧需要氧气,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2.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加油站内禁止接打手机B.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答案】A【解析】A、加油站内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可燃性的气体,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接打手机会产生电火花,所以应该杜绝一切明火,正确;B、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以防发生火灾,错误;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错误;D、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故选A。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故选C.4.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探究作如下性改进,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有是()A.图1中热水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B.图2可能会出现其中一支试管胶塞弹出C.图3中有白磷的试管气球反应结束后会变得更瘪D.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需接触氧气和温度达着火点【答案】A【解析】【详解】A、图1中热水不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还能升高白磷的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选项错误;B、图2中a管中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同时消耗氧气,管内压强变小,塞子不会弹出;b管内温度低于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燃烧。
能源的利用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有些化学反应是放出能量的,如物质的燃烧、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等。
(3)有些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1)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2)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烧制陶瓷、水泥工业、冶金、发射火箭等。
(3)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拆除废旧建筑等。
(4)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二、能源的利用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2.煤和石油项目煤石油形成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石油是古代动植物遗骸在地下经过非常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形态特征黑色固体黑色或深棕色,有绿色或蓝色荧光,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稍小的粘稠状液体。
组成元素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元素。
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氮、硫、氧等元素。
物质类别混合物混合物3.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1)煤的综合利用——干馏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等,作为生活燃气,煤气泄漏易引起煤气中毒。
(2)石油的综合利用——分馏①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组成石油的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可从石油中分离出不同的产品,该过程是一种物理变化。
②石油炼制的产品: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液化石油气等。
4.天然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也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2)甲烷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再将烧杯迅速的倒转过来,注入少量的澄清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5.新能源与绿色能源(1)新能源:乙醇、氢气、太阳能(2)绿色能源也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项目 燃烧时的乙醇CH 3CH 2OH+3O 氢气2H 2三、合理利用和开发化石能源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20.2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训练知识点1 能源与社会知识点2 能源与环境1.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2.如图所示是获取电能的几种途径,其中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又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是()A.燃煤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风车发电 D.核能发电3.2013年12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并实施探测计划。
工作时,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_到其他物体,在这些变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你熟悉的能源中,___________属于可再生能源,___________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各举一例).知识点3 开发新能源5.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核燃料是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D.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会减少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轻核聚变B.太阳的能量来自大量的氘核的裂变C.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并且存在方向性D.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性能源7.我国环境污染主要为能源消耗性污染,为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污染,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利用太阳能,目前最为直接的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化为物质的能,另一种是利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8.目前核能已经被广泛利用,核能属于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核电站工作是利用___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___________能。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1990~2040年能源消费构成和总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①生物质能②核能③页岩气④地热能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②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及预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化石能源未来消耗总量不变②石油消费总量变化比较稳定③低碳高效的能源消耗将增加④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于多元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1题,核能被利用后无法自我恢复原有特性,不是可再生能源;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第2题,根据图示,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略有下降,但随着能源总消费量的大幅增加,化石能源未来消费总量增加,①不选;根据图示,石油消费比重比较稳定但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加,所以石油消费总量增加,②不选。
答案 1.A 2.B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
读下图,完成3~4题。
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比重示意图3.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4.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大量开采地下水D.围湖造田解析第3题,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区域是北方地区,其特点是耕地多,水资源少。
第4题,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答案 3.D 4.B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图”。
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分别表示()A.气候资源土地资源B.矿产资源能源C.生物资源地热资源D.劳力资源科技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A.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B.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C.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D.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依赖越来越大解析第5题,图示甲、乙在工业社会的作用较强,为矿产资源和能源。
专题02 内能的利用考题猜想(难点突破)1.如图1所示,图1A是汽油机的 冲程,此冲程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与它能量转换形式相同的是 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车行驶时,飞轮的转速可达3600r/min 则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次。
如图2是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该内燃机的效率为 %。
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完全燃烧0.5kg 的汽油按该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计算,汽车获得的机械能是 J 。
2.某种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的一个做功冲程可对外做功150J ,飞轮的转速是1600r/min ,该汽油机每分钟消耗0.01kg 汽油。
该汽油机每分钟对外做功 J ,该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 。
(结果精确到1%)(汽油热值为4.6×107J/kg ) 3.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解答:(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其中 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如图甲、乙所示,是我们课堂演示的两个实验,与此冲程原理相同的是 实验(选填“甲”或“乙”),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筒内空气内能的方式是 。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 (2)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 ,在1s 内, 对外做功 次;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 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 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考题猜想 内容专题一 热机效率相关计算专题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实验和探究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对比4.汽车是我们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
(1)汽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2)若此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汽油机完成个冲程;对外做功的次数是次;(3)某单缸汽油发动机汽缸的活塞面积是120cm2,做功冲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是30cm。
气体的平均压强是5×105Pa,汽油的热值是 4.5×107J/kg,每次做功耗油0.2g,气体一次膨胀对活塞做的功是J;若每次做功过程中汽油的90%完全燃烧,每次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是J,此汽油机的效率是。
内容专题复习:能源及利用姓名日期_____月______日等第【方法提炼】1、能源的分类:①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②常规能源,新能源;③清洁能源,非清洁能源。
2、能量的变化:①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②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3、能量转化效率=输出的有用能量/输入的总能量×100%;4、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核裂变和核聚变。
5、太阳能是通过核聚变产生的,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几乎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①光热转换;②光电转换;(3)光化转换。
【精题精练】()1、为了减少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风力发电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开发使用电能驱动的电动汽车()2、前段时间,“加水就能跑的神车”事件一度成为舆论热点,该汽车实际是利用车内水解制氢技术获得氢气,通过氢燃料电池给车提供动力(该技术成本很高,目前仍处在试验阶段),但被曲解为“加水就能跑”。
下列对该事件的看法错误的是A.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水解技术制取氢气的过程一定要消耗其它能量C.对于热点事件要遵从科学原理,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D.该车行驶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水,水是一种能源()3、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水壶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B.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神十”飞船加速升空时,它的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汤勺温度升高,这说明内能是可以转移的()4、如图所示是一款太阳能座椅,椅子顶部安装的硅光电池板,可储备能量供晚间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光电池板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B.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 D.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5、许多村镇安装了“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头顶小风扇”的新能源路灯(如图所示)。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7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能源。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次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是二次能源。
如___________。
3.新能源中最瞩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
它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4.科学家发现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在改变的过程中有可能____,这种能量叫做____________能。
通常也叫做________能。
获得核能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同时放出2~3个中子,又可以____________使它们也发生_______。
这样将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6.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释放出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氢弹就是利用轻核的__________制成的,它是比__________威力更大的__________武器。
7.利用__________的电站叫做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______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8.太阳能具有以下优越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占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能源利用率。
单元3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
1.煤燃烧和汽车尾气会排放出、等污染物。
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
2.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有关秸秆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做饲料
B.造纸
C.制沼气
D.就地焚烧
3.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用于汽车的理想燃料是
A.氢气
B.天然气
C.煤
D.石油
4.提供能量巨大、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阔、获取利用方便、使用安全高效,且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的新能源是
A.核能
B.太阳能
C.氢能
D.地热能
5.要节约现有能源,还要研究开发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
①氢能②太阳能③风能④水能⑤地热能⑥潮汐能
⑦电能
A.①②④⑦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和石油大量的直接燃烧会造成空气严重污染
B.化石燃料蕴藏量是有限的
C.我国的煤和石油资源很丰富,不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
D.我国的煤和石油资源有限,必须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7.氢能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诱人的新能源。
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能进入应用阶段,其原因是
A.氢气燃烧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尚无定论
B.氢气的制备耗能巨大,廉价制氢技术尚未成熟
C.氢气的贮存、运输等安全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D.氢气燃烧的放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济效益欠佳
学。
优﹤中%考﹥,网。
第2节能源及其利用练习
姓名学号
一、我学会了
1、能源的种类有很多。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涉及的能源有: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能、能、能、能、地热能、核能和潮汐能等。
根据能源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能源与二次能源,我们利用的电能称为能源。
根据能源能否,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属于能源。
2、化石能源:、_____、天然气等都是千百万年前埋藏在地下的_______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通常称为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的储量是______的,总有一天将被开采殆尽。
由于煤和石油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______,因此,_______ ,积极寻找替代煤和石油的______,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3、______能是地球上能源的最主要的来源。
地球上的许多能源都______或______地来源于______能。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_________的能源。
太阳能存在明显的______性、______性等特征这对人们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提出了挑战。
原子核能包括____能和______能两种类型。
二、我理解了
4、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风能C.天然气D.核能
5、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天然气B.煤C.石油D.太阳能
6、人类最早使用的能源是----------------------------------------------------------------------------( )
A. 草木燃料
B. 木炭
C. 煤
D. 水能
7.能源可分为矿物能源和非矿物能源。
下列能源属于非矿物能源的是-------------------( ) A. 石油 B. 水能 C. 天然气 D. 煤炭
8.下列关于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的行为中,都正确的是-------------------------------( ) ①手机充电完毕后,不及时拔下充电器②将废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品回收站③尽量
使用一次性杯子④夏天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设置得过低⑤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9.关于能源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 A.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地热能属于化石能源
C. 工厂燃烧的煤属于二次能源
D. 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
10.关于太阳能的优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能量十分巨大②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③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
④大规模利用的技术要求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1.小明学习了本节的知识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有一条总结的内容有错误,请你帮他
挑出来( )
A. 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B. 电能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
C. 木材、草类和肉类等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源称生物质能
D. 地热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例子
12.煤炭、石油的共同特点是----------------------------------------------------------------------( ) ①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③容易污染环境 ④由远古地质历史 时期生物转变而成 ⑤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13.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是可再生能源,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火力发电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B. 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核能是人类获取能源的一个新途径
C.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可直接利用且不会污染环境,开发前景广阔
D.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能源,社会的进步和美好生活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 我们要珍惜能源
1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 4+2O 2=====点燃CO 2+2H 2O ,
C 3H 8+5O 2=====点燃3CO 2+4H 2O 。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烧液化石油气,
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两种气体进入量都减小
B .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液化气进入量
C .两种气体进入量都增大
D .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液化气进入量
15、关于能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源
B .能源的广泛使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进步
C .能源是为人类提供物质能量的物质资源
D .任何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6、下图中A 、B 、C 、D 四图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17、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 染的有 ;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 。
(填序号)
①柴薪 ②煤炭 ③石油 ④天然气 ⑤水能 ⑥风能 ⑦太阳能 ⑧地热能
18、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 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我们把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级)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取得的能源称为二 次能源。
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部分能源:①煤;②汽油;③天然气;④太阳能; ⑤风能;⑥潮汐能;⑦地热能;⑧电能;⑨氢能;⑩酒精。
其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
但含硫煤燃烧排放的SO 2会引起“酸雨”现象。
为减少大气污染, 某发电厂采用了“石灰固硫法”,即向煤中掺入生石灰CaO ,用来吸收SO 2。
该反应是
化合反应,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写出“固硫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而水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 你认为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是__________,目前要实现这个途径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制出 ________。
(4)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使用乙醇汽油。
某市是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每年都有大量的过期
粮食——陈化粮出现,人们用陈化粮来生产酒精,其过程为:陈化粮――→淀粉酶葡萄糖――→酒化酶
酒精+二氧化碳,试写出由葡萄糖(C 6H 12O 6)制取酒精(C 2H 5OH)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化石能源 太阳能 水能 风能 生物质能 获取方式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再生 不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2、煤 石油 动植物 有限 污染 节约能源 新能源
3、太阳能 直接 间接 太阳能 污染环境 分散性 间断性 裂变能 聚变能
4、B
5、D
6、A
7、B
8、C
9、A 10、D 11、D 12、D 13、A 14、B 15、D
16、C 17、①②③④ ① 18、(1)②⑧⑨⑩ (2)CaO +SO 2=====高温CaSO 3 (3)光分解海
水或光解水 催化剂 (4)C 6H 12O 6――→酒化酶2C 2H 5OH +2C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