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4
(扫描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扫描版)。
答案1-20 BCAAC BBACB BCCAB CABBC21-40 BAD ACCB BCBC CABC CBDAF41--45 BADDC 46-50 CABCD 51-55 CBAAC 56-60 BDBAD61.are talking 62. For 63. importance 64. asked 65.the 66. seriously 67. worst 68. them 69. while / although / though 70. is destroyed1.were-was2.去掉on3.exciting-excited4.work-works5.approach-approaching6.which-who7.but-and8. her-him9.have后加a 10.admit-admittedDear Jack,Knowing that you are crazy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m writing to inform you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ompetition“Beautiful China” on campus next Friday, which will surely spark a growing love for traditional art.Over one hundred students ar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petition, which is supposed to last three hours. The moment the competition begins, participants will lay out the paper, pick up the paintbrush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talent, displaying the beauty of our motherland. The results will be announced in two days, and the winning entries will be on show in the exhibition hall. Most of the students think highly of this live painting competition, which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them to explore the beauty of China and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Chinese art.I’d be more than delighted if you could come to China and experi ence it yourself.Yours,Li Hua。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1.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①BeCl2 ②PCl5 ③SF6 ④CS2 ⑤CH4 ⑥SiO2 ⑦CF2Cl2A. ①②⑤B. ④⑥⑦C. ③④⑦D. ③④⑥【答案】B【解析】①BeCl2中铍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化合价为+2,所以最外层总共2+2=4个电子,故错误;②PCl5中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化合价为+5,所以最外层总共5+5=10个电子,故错误;③SF6 中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化合价为+6价,所以最外层共6+6=12个电子,故错误;④CS2中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4=8,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6+2=8,故正确;⑤CH4中氢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故错误;⑥SiO2 中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4=8,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2=8,故正确;⑦CF2Cl2中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4=8,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1=8,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1=8,故正确。
故选B。
【点睛】在判断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时,可以根据以下几步进行比较简单,首先看分子中是否含有氢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这些元素都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次看是否书写过电子式,若写过电子式的都可以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最后通过计算判断,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化合价绝对值进行计算,结果为8的就满足8电子,否则不满足。
这样按照3步走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做题的速率。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陶瓷、玻璃、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B. 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C.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在硫酸作用下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D. 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硅酸钠溶液可以证明酸性强弱顺序:H2SO4>H2CO3>H2SiO3【答案】C【解析】A.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故错误;B.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故错误;C.淀粉在硫酸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在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在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故正确;D.二氧化硫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所以可以得到的顺序为H2SO3>H2CO3>H2SiO3,故错误。
(扫描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扫描版)。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汉唐时史书里一是及“兼并”,就带有贬义,比如“豪强兼并”。
到了宋以后,骂地主“土地兼并”的说法越来越少了,而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了。
这说明A. 历史解释随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化B. 历史结论总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C. 史书记载受朝代更迭的影响较大D. 同一现象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答案】D【解析】宋朝时期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由于政策的变化导致对于“土地兼并”的看法发生变化。
因此,由于政策或观念的变化,对于同一现象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故答案为D项。
材料所述不是历史解释,而是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记载,而是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排除C项。
2.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取》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儔,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现象的影响是A. 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B. 推动自然经济解体C. 促使传统经济政策松动D. 阻碍社会经济转型【答案】D【解析】材料中说明无论官员还是工商业者都从事买田置业,这明显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型,D正确;A与材料反映信息相反;B和C是外商企业刺激。
3. 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
“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复以医药弗使,饮群难得,自村幢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
”又如奉化李雄飞之父。
“隆于教子,其徙城市,便二子之从师也”。
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A. 工商业市镇吸引大量人口B. 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C. 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D. 土地兼并导致农村经济萧条【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大量人口迁往城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采取“不抑兼并”的措施,导致农村大量人口迁往城镇,使农村经济萧条,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工商业市镇对人口的吸引,故A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故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当时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故C 错误。
2018年春期南阳市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测试英语答案解析听力:1—5 BCACC 6—10 ACBCA 11—15 ABCBB 16—20 ACBAB阅读理解:21.C 解析:从第一段“With the Blinkist app, you get the key learnings from the best nonfiction books in minutes, not hours or days”可知。
22.D 解析:文中对第三本书的介绍中,说明了用时13min ,故D选项不正确。
23. B 解析:每本书下均有Read it on Blinklst的网址链接,点击即可阅读。
24.B 解析:从文中第二段“To hold a pencil, she must balance it between her wrists, then use her arms to push it along the page.”可知。
25. D 解析:从文中第六段“No one wants their child to fail, and raising one who was born witha disability can heighten that protective instinct.”可知。
26. C 解析:从文中“Anaya isn't one to boast about her successes. She unwillingly says they make her proud but adds that they come from "lots of practice."可知她谦虚和勤奋。
从“Anaya succeeds because she is not afraid to fail, Middleton said”可知她勇敢。
27. A 解析: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无手的女孩历经艰难最终成功并激励他人的故事。
2018年春期高一生物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5 ACCAD 6—10 ADBCD 11—15 CDBDB 16—20 BDDAD
21—25 BDCCC 26—30 BACAB 31—35 ADBBC 36—40 ADCBB
4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有丝分裂后期a(2)次级精母细胞
(3)b→d→e(不写箭头也可)(4)a、b(5)b→a,d→c
(6)阻滞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2分)受精卵含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答案合理即可)(2分)
4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缺一不可)(2分)①②
(2)25%(3)多个反密码子 1 200
(4)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翻译提前终止(2分)
4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F1个体上(2分)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秋水仙素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
(4)甲(所得子代为三倍体)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2分)
44.(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橘红色不能
(2)乙(果皮)有覆纹∶无覆纹=1∶3
(3) 7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K-39 S-32 Al-27 Cl-35.5 Cu-64 Zn-65 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①BeCl2 ②PCl5 ③SF6 ④CS2 ⑤CH4 ⑥SiO2 ⑦CF2Cl2A.①②⑤B.④⑥⑦C.③④⑦D.③④⑥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陶瓷、玻璃、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B.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在硫酸作用下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D.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硅酸钠溶液可以证明酸性强弱顺序:H2SO4>H2CO3>H2SiO33.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①②③④C2H4 ⑤CH2=CH-CH=CH2 ⑥C3H6⑦⑧A.⑤⑦B.④⑥C.⑥⑧D.①③4.1 molX气体跟amol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团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Y(g)b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A.a=2, b=1 B.a=3,b=2 C.a=2,b=2 D.a=3,b=35.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6.对于苯乙烯的下列叙述:①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②可发生加聚反应③可溶于水④可溶于苯中⑤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⑥所有的原子一定全部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⑤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④⑤⑥7.一定温度下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1∶2∶3C.2min末的反应速率v (B) =0.3mol·L-1·min-1D.在这2min任意一段时间内用B和C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的值随时间变化都是逐渐减小的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mL 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氧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 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害的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9.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百强校英语解析团队专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2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for the book?A. $13.B. $24.C. $15.2. Who won the race in the end?A. Robert.B. The man.C. The woman.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park.B. In a hotel.C. In a street.4. What prevents the woman from going to the west coast?A. She is being trained for her new job.B. She is busy training some people.C. She has to look for a new job.5. Why does the woman find it hard to deal with Tom?A. He wears long fair hair.B. He is a troublemaker.C. He has a headach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扫描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扫描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汉唐时史书里一提及“兼并”,就带有贬义,比如“豪强兼并”。
到了宋以后,骂地主“土地兼并”的说法越来越少了,而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了。
这说明( ) A . 历史解释随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化 B . 历史结论总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 C . 史书记载受朝代更迭的影响较大 D . 同一现象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2.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取》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儔,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该现象的影响是( ) A . 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B . 推动自然经济解体 C . 促使传统经济政策松动 D . 阻碍社会经济转型3.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复以医药弗使,饮膳难得·自村幢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
”又如奉化李雄飞之父.“隆于教子,其徙城市,便二子之从师也”.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 ) A . _工商业市镇吸引大量人口 B . 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C . 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D . 土地兼并导致农村经济萧条4.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 .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 . 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C .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 .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5.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2×30=60分)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 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 该直辖市是A. 北京市B. 天津市C. 上海市D. 重庆市【答案】1. C 2. D【解析】1. 首先弄清楚概念。
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包括实际在住和流出的;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在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在住的,即“外来人口”。
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少于外出务工人员,A错;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错;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对;图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涉及到人口机械增长,故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错。
故选C。
2. 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
故选D。
【点睛】解答该题首先弄清楚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概念,这考查了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能力,另外,考生还要仔细读图,首先图上第一个信息是:该地的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第二个信息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距略微缩小(这一点考生不易发现,就很容易误选)。
根据第一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地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根据第二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市人口迁出回落,即该市劳动力需求增加。
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
南阳一中2018年春期高一期终考前模拟语文试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汗涔涔..(cén)窥伺.(sì)楔.子(xiē)刹.那(shà)B. 华.发(huá)经纶.(lún)埋.怨(mán)列观.(guàn)C. 狼居胥.(xū)煴火(wēn)征辟.(bì)雪茄.(jiā)D. 将.息(jiāng)孱.头(càn)蹩.进(piē)佛.狸祠(bì)【答案】B2.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 倾刻无可置疑恓惶明火执仗B. 暮蔼和言悦色料峭湛湛清天C. 销魂兵慌马乱烦燥人才辈出D. 症候燕侣莺俦混账皇天厚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题中A项,倾——顷;B项,蔼——霭、言——颜、清——青;C项,慌——荒、燥——躁;D项,厚——后。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假期结束时,所有学生要按时返校上课。
对久假不归....的学生,学校要求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课者要严肃处理。
B. 近年来,音乐综艺节目的比拼堪称白热化,仅去年就有不下30档,素人选秀、歌手竞演、音乐游戏等玩法眼花缭乱....。
C. 贾平凹在《朗读者》节目中朗读了自己的新作《山本》中的片段,《山本》这本书迅速受到了关注,一时洛阳纸贵....。
D. 龙舟比赛时,鼓手在前,相手在后,划手们随着着鼓点的节奏,顺水推舟....,破浪前进,备力划过终点。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A项,“久假不归”指长期借去,不归还。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2018春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A项“间”读“jiàn”,B项“镬”读“huò”,D项“观”读“guàn”)2. D (A项上—尚,B项鬼—诡,C项失—逝)3.D4,C(A项偷换主语或成分残缺,B项成分残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后应加“建设”,D项语序不当,“不仅有”和“也有”后的内容调换位置。
)5.D(《罗密欧与朱丽叶》错,应为《麦克白》。
)6.A(“因起义前有过偷盗行为,故被称为盗跖”错。
)7.C(短暂的时间)8.D(因为)9.B10.B(“明确地劝她改嫁”错,是委婉地劝她改嫁)11.(10分)(1)(5分)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就让他们跟随名师学习(或:与他们交往),(孩子们)所结交的有才能的人来拜访就高兴,给他们安排酒席。
(重点词“游”“友”“过”各1分,句意2分。
)(2)(5分)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时间才写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或:有奇异的才能),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重点词“傅会”“乃”“奇”各1分,句意2分。
)12.(5分)CE(C项“一语双关”“写作者心情之冷”错,E项“以乐景写哀情”错。
)13.(6分)词的下阕写出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
(2分)一是直接表现:尽管霜重天冷,但作者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2分)二是间接表现:用拟人手法,以景写情,通过写山水多情,赏心悦目,表达作者愉悦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14.(7分)(1)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每句1分,与原作不符该句不得分)15.(21分)(1)(5分)CE(C项强加因果,从文中看不出二者的因果关系;E项拔高文章主旨,从全文看,说不上是托物寄意,赞美人类的父爱)(答出一项得2分,答出两项得5分。
)(2)(6分)①整整64天不能进食,不能安眠;②用厚实的身躯为未出世的孩子遮挡风雨,消耗自身热量维持孵卵温度;③小企鹅出生后,仔细地把它捂在自己的肚腹下,温暖它,保护它;④小企鹅遭遇不测,找到孩子时,依然小心翼翼地保护它;⑤离开小企鹅时,一步一回头,深情眷顾,难舍难分。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汉唐时史书里一是及“兼并”,就带有贬义,比如“豪强兼并”。
到了宋以后,骂地主“土地兼并”的说法越来越少了,而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了。
这说明A. 历史解释随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化B. 历史结论总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C. 史书记载受朝代更迭的影响较大D. 同一现象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2.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取》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儔,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现象的影响是A. 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B. 推动自然经济解体C. 促使传统经济政策松动D. 阻碍社会经济转型3. 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
“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复以医药弗使,饮群难得,自村幢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
”又如奉化李雄飞之父。
“隆于教子,其徙城市,便二子之从师也”。
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A. 工商业市镇吸引大量人口B. 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C. 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D. 土地兼并导致农村经济萧条4. 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5. 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
上述史实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A. 农业经营环境的恶劣B. 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C. 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D. 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6. 1372年,政府颁布法令:“佃见田主,不论齿字,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改变元代佃户对地主“侍差如承官府”的情况。
这本质上反映了A. 宗法制是处理农民关系的主要手段B. 伦理思想影响深远C. 政府法律上承认人身依附关系变化D. 租任关系更加普遍7. 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 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C. 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D. 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8. 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
这说明中国古代A. 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 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C. 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D. 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9. 从17世纪起,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北美殖民地的英国移民中,大量移民是因圈地运动而丧失了土地无以为生的农民及因生活困苦而寻找出路的手工业者。
由此可知,殖民地移民A. 满足了美洲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需求B. 导致了英国本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 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D. 减少了英国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10. 19世纪70年代,英国正在享受自由贸易、市场扩大带来的经济繁荣,这造成了英国对时代潮流认知的迟钝,最终丧失了工业领先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时代潮流”是A. 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B.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C. 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来临D. 代议制确立和完善11. 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
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
这说明工业化A.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D. 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12. 从15世纪40年代开始,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日本九州,以物易银。
同时,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的大量白银也经由马来西亚流向中国。
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A. 政府推动白银货币化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 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D. 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最大受益者13. 18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
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
这反映了A. 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B. 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C. 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D. 二者对时局的政见不同14. 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实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A. 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B. 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文对中国的侵略C. 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D. 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15. 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对中国在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C. 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D. 苏联快慨援助中国16.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昆山只好做罢,这反映了A. 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B. 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C. 详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D. 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17. “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中国)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上,被人遗忘……一捆捆机器轧的(来自)孟买的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近代经济实质是A. 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B. 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 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D.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18. 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影响财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B.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C. 政府财税政策变化D. 新的社会阶级出现19. 下表为1943年国民党经济部发布的“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的部分数据,展示了主要经济部门中的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例,据此可知A. 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B. 民营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C. 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加剧D. 国家统制经济适应了形势的需求20. 目前中国市场上不少洋品牌纷纷起上好听的中文名字,如可口可乐、标致、奔驰等。
这一现象表明A. 中文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B. 洋品牌只有用当地语言才能站稳C. 中文品牌产品都由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D.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21. 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
“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B. 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C. 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D.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22. 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第归纳为四个阶段: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
这些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调动农民生溯积极性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C.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D. 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2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它反映了A. 小农经济封闭性的要求B. 工业化水平高的要求C. 农业必须走合作化道路D. 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24. 1984年,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背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
“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果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 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26. 有人把因通信技术发展而推动的民主现象叫做“媒介民主”。
“在传统上,政党是民众表达利益、愿望和要求的最重要的工具。
现在,媒介也作为政治参与工具出现。
民众过去主要通过政党来做的事情,现在也可以选择通过媒介的途径来做。
”材料旨在说明A. 技术进步使媒介政治功能增强B. “媒介民主”逐步取代了政党民主C. “媒介民主”使人民当家做主D. 媒介是政党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27. 1890年前后一位地主从浙江余姚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但从宁波乘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却一夜之间就到了。
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科技,材料主要反映出A.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提高B. 浙江周边地区的交通发达C. 工业品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D. 交通进步推动人观念转变28.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比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 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 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 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 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29. 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后,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石油及工厂和港口等。
这些公司在上市时,把股价故意定得偏低,并面向所有的人销售。
这一举措A. 加强了国家干预力度B. 扩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C. 恢复了自由放任政策D. 提高了国民的工资收入30. 1923年蒋介石在参观彼得格勒时,就觉得这个城市“精神颓唐,士气消沉“。
同时他也注意到国有化造成集权过度,工厂缺乏有能力的管理者。
但他总体还是觉得“苏维埃政府……已有相当基础”。
材料表明当时苏联A. 政治经济危机尚未破解决B. 受西方封锁,人民生活困难C. 新经济政策作用逐渐显现D. 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较严重31. 苏俄的一份文件中写道:“余粮的自由必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这一政策的贯彻A. 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B.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面恢复发展C. 适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新形势的需要D. 推动了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展32. 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的决议规定“从1958年1月1日起,完全取消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义务向国家交售一切农产品的制度,改由国营和集体农庄合作社商业系统来购买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手中多余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