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复合材料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47
0常用的增强材料0常用的树脂基体(包括热塑性、热固性)0常用的成型工艺典型的液体成型:树脂传递模塑(RTM)、树脂膜渗透(RFI)、VARTM、VARI、SCRIMP、RLI典型的热固性树脂成型:模压、喷射、RTM、RIM、拉挤、缠绕…典型的热塑性成型:挤出、GMT、LFT、注射…0工艺流程及其特点0成型工艺参数及其控制CM 复合材料FRP 纤维增强塑料FRTP 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SMC 片状模塑料DMC 团状模塑料BMC 块状模塑料RTM 树脂传递模塑RIM 反应注射模塑RRIM 增强反应注射模塑GMT 热塑性片状模塑料AS A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CM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复合而成的,性能优于原单一材料的多相固体材料。
高性能: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轻质高强、力学性能好、耐热性好、介电性能好。
有些热防护功能、透波功能、吸波功能、阻尼功能等。
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1)选材好,选用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好的树脂基体;2)选材好,选用力学性能比较好的碳纤维或者高性能的玻璃纤维;3)成型方法要选择合适;4)关键的成型设备要选择好;5)成型工艺控制好,通过优化成型工艺条件,可以大幅提升材料性能。
第三章夹层结构由高强度的蒙皮(表层)与轻质芯材组成的一种结构材料。
弥补玻璃钢弹性模量低、刚度差的不足。
在同样承载能力下,大大减轻结构的自重。
加芯材的目的:维持两面板之间的距离,使夹层面板截面的惯矩和弯曲刚度增大。
优缺点泡沫:质量轻、刚度大、保温隔热性能好、强度不高蜂窝:质量轻、强度大、刚度大//应用:构件尺寸较大、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件波板:制作简单,节省材料,但不适用于曲面形状的制品,质量轻、刚度大。
第四章模压成型∙什么是模压?将一定量的模压料放入金属对模中,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固化成型制品的方法。
加热加压的作用:使模压料塑化、流动,充满空腔,并使树脂发生固化反应模压料的工艺性:流动性、收缩性、压缩性。
92第十一章 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掌握各种工程材料的特性,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并能初步分析机器及零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材料问题,是对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因为机器零件的设计不单是结构设计,还应该包括材料与工艺的设计。
为机器零件的设计不单是结构设计,还应该包括材料与工艺的设计。
许多机械工程师把选材看成一种简单而不太重要的任务。
当碰到零件的选材问题时,他们一般都是参考相同零件或类似零件的用材方案,选择一种传统上使用的材料(这种方法称为经验选材法);当无先例可循,同时对材料的性能(如耐腐蚀性能等)又无特殊要求时,他们仅仅根据简单的计算和手册提供的数据,信手选定一种较万能的材料,例如45钢。
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法已日益暴露出种种缺点,并证明是许多重大质量事故的根源。
所以,选材正在逐渐变成一种严格地建立在试验与分析基础上的科学方法。
掌握这种选材方法的要领,了解正确选材的过程,显然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方法。
掌握这种选材方法的要领,了解正确选材的过程,显然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在机械制造业中,新设计的机械产品中的每一个机械零件或工程构件、工艺装备和非标准设备,机械产品的改型,机械产品中某些零件需要更换材料,进口设备中某些零配件需用国产零配件代用等,都会遇到材料的选用。
一般机械零件,在设计和选材时,大多以使用性能指标作为主要依据。
而对机械零件起主导作用的机械性能指标,时,大多以使用性能指标作为主要依据。
而对机械零件起主导作用的机械性能指标, 则是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提出的。
则是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提出的。
§11.1 零件的失效形式与提高材料性能的途径一、零件的失效与失效分析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最终都要发生失效。
所谓失效是指:(1)零件完全破坏,不能继续工作;(2)严重损伤,继续工作很不安全;(3)虽能安全工作,但已不能满意地起到预定的作用。
只要发生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认为零件已经失效。
复合材料生产(一期)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概论 (1)一、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复合材料生产(一期)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6)十一、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复合材料生产(一期)产品说明 (15)第三章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一、建设内容 (19)(一)土建工程 (19)(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0)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0)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二、基本生产条件 (22)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3)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3)二、工艺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4)(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复合材料生产(一期)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二、污染物的来源 (29)(一)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二)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三、污染物的治理 (30)(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1)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6)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4)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3)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5)(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5)(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6)(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8)(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69)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总投资估算 (71)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3)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4)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4)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三)利润总额估算 (77)(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项目综合损益表 (78)四、财务分析 (79)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1)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4)六、敏感性分析 (85)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6)第十三章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复合材料生产(一期)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复合材料生产(一期)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复合材料力学课后答案1. 引言。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复合材料力学是研究复合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行为的学科,对于了解复合材料的性能和设计工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复合材料力学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加深对复合材料力学的理解。
2. 课后答案。
2.1. 什么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通过各种方式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材料。
复合材料通常由增强相和基体相组成,增强相起到增强和刚度作用,基体相起到传递载荷和保护增强相的作用。
2.2. 复合材料的分类有哪些?根据增强相的形式,复合材料可以分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层合板复合材料;根据基体相的形式,复合材料可以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塑料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2.3.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哪些?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度、韧性、疲劳性能等。
其中,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部力量破坏的能力;刚度是指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韧性是指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疲劳性能是指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耐久性能。
2.4. 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增强相的类型、含量和排布方式,基体相的类型和性能,界面的结合情况,制备工艺等因素都会对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产生影响。
2.5. 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的飞机机身、汽车领域的碳纤维车身、建筑领域的钢-混凝土复合梁等都是复合材料的典型应用。
3. 结论。
通过对复合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的解答,可以加深学生对复合材料力学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和应用领域。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各章重点及要点部分内容不全,大家自己看书第一章绪论1.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及通常组合形式原料准备与精致,催化剂配置,聚合反应过程,分离过程,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2.聚合反应釜的排热方式有哪些夹套冷却,夹套附加内冷管冷却,内冷管冷却,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冷却,回流冷凝器冷却,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部分预冷。
第二章聚合物单体的原料路线1.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哪些?(教材P24-25)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其他原料路线(主要以农副产品或木材工业副产品为基本原料)2.石油化工路线可以得到哪些重要的单体和原料?并由乙烯单体可以得到哪些聚合物产品?(教材P24-25、P26、P31)得到单体和原料: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
得到聚合物: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维纶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丁苯橡胶、聚氧化乙烯、涤纶树脂。
3. 合成聚合物及单体工艺路线第三章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3-1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1.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及选择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
聚合方法的选择只要取决于根据产品用途所要求的产品形态和产品成本。
2.引发剂及选择方法,调节分子量方法种类:过氧化物类、偶氮化合物,氧化还原体系。
选择方法:(1)根据聚合操作方式和反应温度条件,选择适当分解速度的引发剂。
(2)根据引发剂分解速度随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故根据反应温度选择适引发剂。
(3)根据分解速率常数选择引发剂。
(4)根据分解活化能选择引发剂。
(5)根据引发剂的半衰期选择引发剂。
分子量调节方法:控制引发剂用量、控制反应温度、选择适当分子量调节剂。
§ 3-2本体聚合生产工艺1.本体聚合传热方法、排热措施排热措施:采用预聚、后聚分步聚合法;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就分离出聚合物;较低温度,较低引发剂浓度下反应;紫外线或辐射引发聚合;强化聚合设备的传热。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961 材料工程基础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考试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一、专业课代码及名称961 材料工程基础二、专业课参考书《材料工程基础》;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作者:周美玲,谢建新三、考试大纲第一章材料的熔炼。
要求掌握的内容:高炉炼铁、炼钢、金属铝的生产、铝合金的熔炼与凝固、铜冶金、金属的真空熔炼;要求了解的内容:单晶材料制备、玻璃的熔炼与凝固。
第二章粉末材料制备。
要求掌握的内容:粉末的基本特性、机械制粉方法、粒度测定;要求了解的内容:物理制粉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颗粒大小的表征。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聚合。
要求掌握的内容:高分子基本概念、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高分子材料的类别;要求了解的内容:三大合成材料特性、高分子聚合的基本概念、高分子的发展前景。
第四章金属的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
要求掌握的内容:金属液态成形、半固态成形;要求了解的内容:快速凝固成形。
第五章金属塑性加工。
要求掌握的内容:塑性加工的特点与分类、塑性与塑性变形、应力应变曲线、轧制、挤压、拉拔、锻造、冲压成形;要求了解的内容:应力、应变、屈服条件。
第六章粉末材料的成形与固结。
要求掌握的内容:粉末成形基本理论、压力成形、粉末烧结原理、烧结工艺;要求了解的内容:增塑成形、浆料成形、压坯的干燥与脱脂、凝胶固化。
第七章高分子材料成形与加工。
要求了解的内容:塑料成形加工、橡胶成形加工。
第八章材料的连接。
要求了解的内容:材料的焊接、焊接方法分类、焊接材料、材料粘接技术现状、基本原理、胶粘剂。
第九章金属材料的常规热处理。
要求掌握的内容:常规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加热、冷却、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第十章材料的表面改性。
要求掌握的内容: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钢材化学表面改性、三束表面改性;要求了解的内容: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第十一章材料的表面防护。
要求掌握的内容:腐蚀的定义与分类、腐蚀理论、钢铁材料腐蚀防护、摩擦、磨损;要求了解的内容:润滑与润滑材料、减少磨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