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 格式:pptx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25
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及水位。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
总的来说,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如下几点:
含沙量
有无汛期/凌汛
有无结冰期
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流速
所以说,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及水位。
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都取决于流域内的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通过改变下垫面而产生影响的,例如:人类砍伐植被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变大,(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升;植树种草会减少地表径流,河流水位涨落幅度变小,含沙量变小。
补给类型(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冰雪融水等)水位河流的水文特征都取决于流域内的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通过改变下垫面而产生影响的,例如:人类砍伐植被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变大,(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升;植树种草会减少地表径流,河流水位涨落幅度变小,含沙量变小。
硬化路面(水泥路面)会增加地表径流,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会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涨落幅度变小。
修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流量,使下游水位平稳,减少下游河流泥沙含量。
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复习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 地势 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 海陆轮廓、地形 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 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 洪涝灾害的原因① 自然原因:a. 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 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 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 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 水流缓慢,水流不、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特征系特征因一一影响河流的因素河流水 河流水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河流⽔⽂⽔系特征及成因分析河流⽔⽂⽔系特征及成因分析影响河流⽔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它们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积、河⽹密度、河道状况和河流⽔系形态。
(1)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与陆地⾯积的⼤⼩、地形、及河流的位置,⼀般陆地⾯积较⼩(如岛屿)或陆地⽐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些;内流河受⽔源限制有些较短。
(2)⽔系归属:看河流最终的注⼊地。
最终注⼊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注⼊海洋⽽注⼊内陆洼地的河流为内流河。
如黄河、长江为太平洋⽔系,雅鲁藏布江为印度洋⽔系,额尔齐斯河为北冰洋⽔系;塔⾥⽊河注⼊塔⾥⽊盆地,为内流河。
(3)河流流向:看流域地势状况。
河流总是由⾼处流向低处。
在分层设⾊地形图中,要通过图例反映的地势状况来确定流向。
在等⾼线地形图中,观察⼭⾕沿线等值线数值⼤⼩可判断河流流向。
河流发育在⼭⾕之中,河流沿线,等⾼线凸向河流上游。
(4)弯曲系数: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直线长度的⽐值。
河流弯曲系数越⼤,表明河段越弯曲,对航运和排洪不利。
⼀般⽽⾔,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曲发育,如长江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5)河⽹密度:看流域⽀流的数量及疏密。
河⽹密度的⼤⼩是⽤⽔系⼲⽀流总长度与流域⾯积的⽐值(即单位⾯积上的河流长度)来衡量的。
河⽹密度跟流域内的地形及⽓候息息相关,如降⽔丰富的南⽅低⼭丘陵地区,河流的⽀流众多,⽔系发育;⽽⼲旱区的塔⾥⽊盆地边缘,河流的⽀流稀少且短⼩。
(6)流域⾯积:流域是指河流的集(汇)⽔区域。
分⽔线是流域的边界,⽽流域是分⽔线所包围的集⽔区域。
在等⾼线地形图中,观察分⽔岭的分布状况即可判断流域⾯积的⼤⼩及形状。
(7)⽔系形态:看⼲、⽀流的组合形状特征。
常见的河流⽔系形状有:①树枝状⽔系:⽀流较多,主、⽀流以及⽀流与⽀流间呈锐⾓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系。
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较均⼀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
河流水文特征及水系特征
河流是地球上一种非常重要的水文现象,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
河流
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量、水位、流速和水质等;而水系特征包括分布、排列、长度、面积和降雨等。
首先,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速和水质等方面的表现。
水量是指河流每秒钟通过其中一点的水的数量,通常以立方米/秒来表示。
水量的大小与河流的流域面积、降水量、蒸发量和地下水补给等因素有关。
水位是指水面相对于其中一参考点的高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水位的高低
与水量的多少、河床的坡度和河道的交汇等因素有关。
流速是指水在单位
时间内通过其中一断面的长度,通常以米/秒来表示。
流速的大小与水量
的多少、河道的形状和地形的起伏等因素有关。
水质是指河流的水体中所
含有的溶解物、悬浮物和生物等成分的质量和浓度。
水质的好坏与降水、
污染源、土壤质量和生物繁殖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是相互关联的。
河流的水量、
水位、流速和水质受到河流的分布、排列、长度、面积和降雨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研究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对于进行水资源管理、河流保护
和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河流专题复习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 •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 长短受雨季的早晩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上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① 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枳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 ・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I 羽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 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 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 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果_河流怦g 垃 水量因——影响河流的因素河流水 文特征结冰期 含沙量二、从地理环境血流向1 •河流的流向:受就势的彫咆;2•河流的流域而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气 降水状况 候气温状况植被覆盖率相对髙度倾斜方向山脉走向 表层岩性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 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朿水, 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征的成因地 形 地 势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上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肖径流、削邮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II金能力下降。
水文状况的影响因素
水文状况是指水环境的自然状态或变化情况,其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因素:包括降水量、降水分布、蒸发散等气象因素,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降水和蒸发散直接影响水资源的供给和消耗。
2. 地质地貌因素:地形、地势、土壤类型、地下水条件等地质地貌因素会影响水的循环和分布,如山脉、高原等地形对降水分布和水流路径起重要作用。
3. 人类活动因素:农业、工业、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对水文状况有很大影响,例如农田灌溉、工业废水排放、城市雨水排放等都会改变水的流动和质量。
4. 季节变化:季节的变化对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如雨季和旱季的变化会导致河流水位波动、地下水位变化等。
5. 水体类型和水文特征:不同类型的水体,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以及其水文特征,如水量、水质等,都会对水文状况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水文状况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不同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塑造了水环境的状态和变化。
• 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要素描述特征影响因素
水位水位高低,水位变化的大小主要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或气温变化有关。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同等条件下,植被覆盖率高的流域水位变化要小于植被覆盖率低的流域
流量流量大或小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量多少;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
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
项目特征描述水系特征长度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 支流支流多(少) 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 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
河流专题复习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2.3.4.5.6.7.a.b.)c.(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9.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①自然条件: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平坦。
②经济条件:河流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量大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1(23长江源云南,湖北,江西,江苏,11个(市,区)。
下岷江、游干流)、、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防洪与灌溉1自西向东2⑶航运: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
⑷养殖、灌溉、旅游等4、黄河概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
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
河流的水文特征:专业技术知识点与技术数值分析一、引言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水资源管理和水文学研究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介绍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水位、流速、含沙量等,并探讨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点和进行技术数值分析。
二、河流流量与水位1.流量:流量是衡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体体积,通常以立方米/秒(m³/s)为单位。
流量的大小受降雨量、气候、地形和地下水位等多种因素影响。
2.水位:水位是衡量河水在某一特定点的相对高度。
受季节性降雨和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河流的水位会有所波动。
三、河流流速与含沙量1.流速:流速是衡量河水在某一特定点的流动速度。
流速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形、降雨量、季节和河流的物理特性等。
2.含沙量:含沙量是衡量河水中悬浮物的浓度的指标。
它反映了河流对水土侵蚀的抵抗能力,同时也影响了河流的输沙能力。
四、专业技术知识点1.水文观测站:水文观测站是收集和记录河流水文数据的设施。
通过设立水文观测站,可以获得实时和长期的水文数据。
2.数据采集技术:使用各种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如流速仪、水位计和含沙量传感器等,进行水文数据的采集。
3.数据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水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如流量、水位和流速等。
五、技术数值分析1.时间序列分析: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出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
2.回归分析:通过回归模型,找出影响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如降雨量、季节和地下水位等。
3.数值模拟:使用水文学和水动力学模型,如洪水模型和河流水质模型等,对河流的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
六、结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水资源管理和水文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河流的流量、水位、流速和含沙量等水文特征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河流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状况,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利用专业技术知识点和水文数值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提高对河流水文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为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河流专题复习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洪涝灾害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外流区、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专题复习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洪涝灾害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外流区、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
②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
③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⑥水能:水量大小和地势起伏状况决定水能大小(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量越大,水能越大。
)
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⑧径流量变化(包括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风区河流径流量变化更大)
⑨流速(受地形地势影响,短促的起伏大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⑩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类型。
水文特征分析建模:(1)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b.结冰的影响●液态水在结冰过程中,会释放热量,使水体周围气温相对升高;●冰层的存在,阻隔水分的蒸发,周围空气湿度小;阻隔水分下渗,地面积水;●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低;●港口封冻期长,海运受到影响。
c. 影响结冰的因素实例●水电站的拦蓄使得库区水量丰富、水深,不易结冰;●河流落差较其他河段大,水流速度较快,不易结冰;●海岸附近的淡水注入会使附近的海水盐度降低,海水更易结冰。
d.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①运量——流量..(流域面积、气候)、河道宽度(河流的河段位置)、流.速.(地形)、含.沙.量.(植被、气候、地形);②通航时间——结冰期有无及长短(气温),流量季节变化(主要补给水源水量的季节变化);③通航里程——流程、支流数量、河流的类型(内外流河)、人工运河、河海联运;④运输需求——人口城市数量、经济状况、腹地大小。
(2)人类活动对水文特征的影响围湖造田——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修建水库——下游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小;下游大坝附近流速加快,不易结冰;上游流速变缓,水量增加,水位升高,冰期缩短。
破坏或保护植被——含沙量增大或减小,径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或减小。
高考真题1.(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1 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图12 白山市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2 分)(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个月。
(2)说明图 11 中 a 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4 分)(1)6 (2)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流量较大;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夏季受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夏汛;秋冬季节为枯水期;位于长白山林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
2. (2017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10分)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含沙量较小;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航运价值高;纬度较低,结冰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