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第6课__孔雀东南飞___并序1
- 格式:ppt
- 大小:699.00 KB
- 文档页数:38
《孔雀东南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指代性副词”。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南宋时期,曾有一对令人羡慕的才子佳人,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情意相投。
常常在月夜花下,吟诗作对,琴瑟和鸣,起舞弄影,互诉衷肠。
这对幸福的恋人就是陆游和唐婉。
本来他们能够幸福地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可是因为婆媳不睦,陆母从中作梗,这对情深意切的鸳鸯刚刚结合不久就被活生生地分开了。
比较阅读陆游、唐婉夫妇的应和词《钗头凤》:《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传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从词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心如刀绞搬的悲痛与无奈。
今天,我们一同翻开课本,来读一读与其如出一辙的另一个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二、文学常识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箜篌..(kōnɡhóu)否.泰(pǐ)嗟.叹(jiē)伶俜..(línɡpīnɡ)B.公姥.(lǎo)槌.床(chuí)磐.石(pán)拊.掌(fú)C.青骢.马(cōnɡ)白鹄.舫(hú)流纨.素(wán)明月珰.(dānɡ)D.玳瑁..(dài mào)摧藏.(zànɡ)遗.施(wèi)蹑履.(lǚ)【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香囊严霜哽咽磐石B.薄禄嘻戏涕落纷纭C.晻晻络绎鸳鸯赉钱D.蒲纬嗟叹槌床婀娜【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常用字字形。
B项“嘻”应为“嬉”;C项“赉”应为“赍”;D项“纬”应为“苇”。
3.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新妇起严妆..(盛妆)事事四五通.(遍)B.足下蹑.丝履(穿着)耳著.明月珰(戴)C.指如削葱根..(葱白)本自无教训..(教养)D.却.与小姑别(回头)好自相扶将..(服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将句子带入原文中翻译,D项“却与小姑别”意思是“退出来与小姑道别”,所以“却”,动词,退出来。
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孔雀东南..飞A.手巾..掩口啼B.槌.床便大怒C.足以荣.汝身D.自名.秦罗敷【答案】A【解析】例句中“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A 项,“手巾”也是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B 项,“槌”,名词用作动词,敲击;C 项,“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D 项,“名”,名词用作动词,取名。
5.下列各项中,两句话都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 .便可白公姥否泰如天地B .我有亲父母昼夜勤作息C .女行无偏斜逼迫兼弟兄D .及时相遣归生人作死别【答案】B【解析】A 项,公姥:偏指姥,婆婆/无;B 项,父母:偏指母,母亲/作息:偏指作,劳作。
《孔雀东南飞》(并序)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维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遗.施( ) 拊.掌( ) 萦.绕( ) 鲑.珍( ) 缢.死( ) 否.泰( ) 公姥.( ) 纨.素( ) 答案:wèi fǔ yín ɡ xié yì pǐ mǔ wán2.辨形组词。
⎩⎨⎧ 萃粹悴⎩⎨⎧ 娉 聘 骋 ⎩⎨⎧ 纫韧轫⎩⎨⎧ 孺 糯 濡 答案:⎩⎪⎨⎪⎧ 荟萃精粹憔悴 ⎩⎨⎧ 娉婷聘请驰骋 ⎩⎨⎧ 缝纫坚韧发轫 ⎩⎨⎧ 孺子糯米耳濡目染3.指出下列偏义复词在文中的意思。
(1)便可白公姥 “公姥”原指公公和婆婆,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昼夜勤作息 “作息”原指工作和休息,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有亲父兄 “父兄”原指父亲和兄长,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逼迫兼弟兄 “弟兄”原指弟弟和兄长,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有亲父母 “父母”原指父亲和母亲,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婆婆(2)工作(3)兄长(4)兄长(5)母亲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孔雀东南飞》是____________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首____________诗。
选自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
它与北朝民歌____________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称为____________。
第6课琵琶行并序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学习《琵琶行》这首长诗,一要学习诗歌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二要鉴赏诗中运用比喻手法,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琵琶行》是白居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不多见的能成功描摹音乐感人效果的诗篇之一。
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秋,当时白居易45岁,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已二年。
诗前的小序较详细地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诗人自己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十分成功。
诗人调动了多种描写手法,生动地再现了琵琶曲的感人效果,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和千口传唱。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所作《新乐府》《秦中吟》等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现存诗近三千首。
★新乐府:乐府诗类名。
是一种用自命新题以写时事的乐府诗。
始创于初唐,杜甫时大有发展,后来白居易、元稹等发扬了这种写作方法,同时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白居易所作五十多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七言错杂运用,语言通俗易懂。
1.注字音2.解多义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东船西舫悄无言.(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命⎩⎪⎨⎪⎧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命.曰《琵琶行》(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 数⎩⎪⎨⎪⎧ 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范增数.目项王(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发⎩⎪⎨⎪⎧ 主人忘归客不发.(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属⎩⎪⎨⎪⎧ 名属.教坊第一部(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举酒属.客( )为⎩⎪⎨⎪⎧ 委身为.贾人妇(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3.辨活用遂命酒.(__________)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__________)感斯人言(__________)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__________)转徙于江湖间(__________)6.积名句(1)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
《孔雀东南飞(并序)》参考译文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自己发誓不再改嫁。
她娘家的人逼迫她,她于是投水而死。
仲卿听到这个消息。
自己也在庭院里的树上吊死了。
当时的人哀伤他们的不幸,就写了这首诗。
孔雀向东南方飞行,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
“我十三岁能织出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了裁衣。
十五岁能弹奏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
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中常常痛苦悲伤。
你已做了庐江府的官吏,遵守府里的规则专心不移。
我独自留守空房,夫妻相见的日子非常稀少。
我每天雄鸡一啼就上机织绢,每天晚上都不能休息。
三天织成五匹,婆婆还故意嫌我织得慢。
不是我织的动作慢,而是你家的媳妇实在难当。
我不能胜任你家的驱使,白白地留下也没有什么用处。
你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仲卿听了妻子的诉说,就到堂上禀告母亲:“我本来就没有高官厚禄的福相,幸亏娶得了这个好媳妇。
成年后结为夫妻,死后在黄泉也要相依为伴。
我们共同生活才两三年,刚开始不算很久。
这个女子的行为没有不端正的地方,哪里料到会招致您不喜欢呢?"焦母对仲卿说:“你为什么这样见识短浅!这个媳妇没有礼节,她的行为举动自作主张。
我的心里久已怀有怨气,你哪能由自己作主!东家有个聪明贤慧的女子,名字叫做秦罗敷。
她的体态可爱无比,做娘的替你去求婚。
你赶快休了这个媳妇,打发她立刻走,千万不要挽留。
”仲卿伸直身子跪着说:“母亲请听我禀告,今天如果休弃了这个媳妇,我一辈子也不再娶妻!”母亲听了这些话,捶打着坐床勃然大怒:“你这小子胆大包天,怎么胆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早已恩义断绝,当然不会依从你!”仲卿默默无言,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
开口对妻子说话,硬硬咽咽地说不出声:“我本来不休弃你,只是母亲逼迫我这样做。
你只管暂且回到娘家去,我现在也暂且回到官府去办事。
不久我会回家,回来后必定接你回来。
为了这件事,你就受些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话。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0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01课时)1.作品简介《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_____的也是______的一首______,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并称“________”。
《》《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三绝"。
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自缢( )公姥()槌床()伶俜()拊掌()便言( ) 主簿( ) 否泰()赍钱()箜篌()()玳瑁( )( )踯躅()()琉璃( ) ( )窈窕( )( )驻足(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1)箱帘六七十(“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2)蒲苇纫如丝(“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1.最早最长叙事诗《木兰诗》乐府双璧《木兰诗》《秦妇吟》2.yìmǔchuí pīng fǔpián bùpǐjī kōng hóu dài mào zhízhú liúyǎo tiǎo zhù3.(1)帘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2)纫韧坚韧1.诗歌开头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运用了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
第二单元第6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见”,与“均既若见录”中的“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相见.常日稀B.公将战,曹刿请见.C.府吏见.丁宁D.英雄所见.略同【答案】C【解析】A.动词,看见,看到。
B.动词,拜见,谒见。
C.与例句均为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D.名词,见解,见识。
2.对下面句子中“书”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十六诵诗书②视历复开书③适得府君书④人多以书假余⑤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⑥军书十二卷A.①②同B.③④同C.⑤⑥同D.都不同【答案】D【解析】①经书;②历书;③书信;④书籍;⑤写;⑥文书,公文。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仍更被驱遣B.汝是大家子C.为仲卿母所遣D.渐见愁煎迫【答案】B【解析】B项是判断句。
A、C、D三项是被动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适.得府君书(刚才)B.故.作不良计(故意) 大人故.嫌迟(特地)C.幸.可广问讯(幸亏) 幸.复得此妇(希望)D.徒留无所施.(用处) 留待作遗施.(施舍)【答案】A【解析】B.后句“故”:仍旧。
C.前句“幸”:希望;后句“幸”:幸而,幸好。
D.后句“施”:赠送。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今且.报府四体康且.直B.阿母为.汝求为.击破沛公军C.君既若.见录腰若.流纨素D.于今无会因.因.求假暂归【答案】B【解析】B.均为介词,替。
A.副词,暂且/连词,并且。
C.代词,如此/动词,像。
D.名词,机会/连词,于是。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终老不复取②伏惟启阿母③箱帘六七十④摧藏马悲哀⑤幸复得此妇⑥泪落便如泻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⑤⑥D.②⑤⑥【答案】D【解析】①“取”通“娶”;③“帘”通“奁”;④“藏”通“脏”。
7.填空。
(1)足下蹑丝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下册人教版语文必背古诗词有哪些高一下册人教版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有《《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
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荷塘月色》第2课《故都的秋》第3课《囚绿记》第4课《《诗经》两首》第5课《离骚》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7课《诗三首》第8课《兰亭集序》第9课《赤壁赋》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高一下册古诗词及文言文《《诗经》两首》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xiǎn)狁(yǔn)之故。
不遑(huáng)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yōu)止。
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ìn)。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mù)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