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疗法的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49.74 KB
- 文档页数:2
阅读疗法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阅读疗法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作用1. 提高患者的专注力和认知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遭受认知功能的损害,包括记忆力下降、专注力不集中等问题。
而阅读疗法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的方式,帮助患者提高专注力和认知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记忆文字内容,这有利于患者的大脑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2.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阅读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让他们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从而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
阅读内容中的励志故事、情感故事也可以帮助患者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宣泄。
3. 培养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由于疾病的影响而导致社交能力的下降,他们在长期住院治疗后,也很少有机会和外界进行交流。
而通过阅读疗法,医护人员可以与患者一起讨论书籍内容,交流思想和感受,从而促进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阅读疗法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研究显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了一定时间的阅读疗法后,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感到愉悦和满足,从而减轻了长期住院生活的压力和孤独感。
2. 促进患者康复阅读疗法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部分研究还表明,接受阅读疗法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效果更好,康复速度更快。
3. 改善患者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一定的康复训练,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而通过阅读疗法,患者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三、阅读疗法的实施方式1. 专业医护人员指导阅读疗法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组织。
他们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并帮助患者理解和分析书籍内容,引导患者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职业治疗融合传统农艺治疗的初步应用,并探讨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收集80例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为职业治疗组与对照组,职业治疗组给予职业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
采用panss、sspi、mrss量表评定两组职业治疗前后的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
结果:治疗后职业治疗组的阴性症状(17.9±8.2)分低于对照组(25.4±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干预方法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措施(工娱治疗、文体训练等)。
职业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措施(工娱治疗、文体训练等)+职业治疗。
职业治疗组均转入笔者所在医院康复科,进行专门的职业治疗。
其具有职业治疗部及农艺康复治疗基地,配备专业的职业治疗师3名(1名医生,2名护士),曾到香港青山医院接受职业治疗的系统培训,配备专职的心理治疗师及农艺治疗师。
本次研究的职业治疗持续时间为6个月,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作业疗法:主要训练患者以下内容,自身整洁(吃饭、穿衣、洗刷),内务整理(整理床铺、物品摆放、保洁),家居训练(打扫、洗涤、拖地、烹饪),理财(个人财物、家庭理财),购物(采购、销售);(2)农艺治疗: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3个月。
考虑玉米成长周期为3个月,确定种植玉米为本研究农艺治疗的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学习实践阶段):每周进行1次玉米种植知识的理论培训,1.5 h/次;每天均参加农疗作业实践,1.5 h/次;每周进行1次农疗体验交流,患者互相点评,介绍心得体验,农艺治疗师参与点评,并给予适当的精神及物质奖励。
进行2次玉米种植的理论考试。
第二阶段(提高掌握阶段):目的为提高患者的主动性。
种植玉米从买种子、种植、收获、售出均由患者自行负责,做出种植时间计划表。
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之采取利培酮片与阿立哌唑片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影响。
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2月-2022年7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阿立哌唑片)和对照组(利培酮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整体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优异(P<0.05);实验组整体生活评分较对照组优异(P<0.05)。
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之采取阿立哌唑片,有效率较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利培酮片;阿立哌唑片;慢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评价在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过程中,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比较高。
现阶段,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常常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大,患者的健康受到影响比较大。
在临床上,几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过程效果理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品质也随之上升[1-2]。
在此基础之上,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之中采取利培酮片与阿立哌唑片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为2022年2月-2022年7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验组有男15例、女10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6.13±6.47)岁;对照组有男16例、女9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在(46.73±6.5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
1.2.1对照组医疗人员给予患者利培酮片,一天口服一次2mg,在2周内可以适当增加药剂量3mg,治疗时间8周。
1.2.2实验组医疗人员给予患者阿立哌唑片,一天口服一次10mg,在2周内可以适当增加药剂量20mg,治疗时间8周。
作业治疗学单选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一位需使用轮椅的患者,家中卧室门口宽度为70cm,以下措施优先考虑的是A、门口扩宽至标准的、不小于80Cm要求B、如能满足基本要求,首先考虑选择窄一点的轮椅C、需考虑更换住房D、为减少物理结构的改造,可考虑更换房间或住客厅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2、以下最有可能发生学习障碍的情况是A、5岁时仍不会辨认颜色B、3岁不会玩假想游戏C、3岁时仍不认简单的中文字D、4岁不会背古诗E、13岁儿童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正确答案:A3、以下哪项作业治疗训练形式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角色能力层次是完全合适的A、简单任务B、运动C、手法D、作业活动(家居环境)E、作业任务正确答案:D4、精神分裂症的作业治疗作用不包括下列哪项A、增加患者对事物的关心B、通过作业活动治愈精神分裂C、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D、体验成功的感觉E、通过作业活动使患者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正确答案:B5、踝部烧伤时将踝关节摆放于中立位,踝关节A、睹屈5。
B、睹屈10oC、背屈90。
D、自然放置E、背屈100o正确答案:C6、哪一种不是抑制手指屈曲痉挛的方法A、采取抗痉挛体位B、拧螺丝作业C、佩戴手夹板D、关键点社制的手法E、使用气压式手指屈伸训练器正确答案:B7、以下不碍于木工作业的特点的是A、易于操作B、方∙便C、实用D、强度不可调节E、安全正确答案:D8、关于辅助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辅助器具的统称B、包括技术、服务和系统等方面C、指的是专门为残疾人设计制作辅助器具并提供相关服务的技术D、包括硬件和软件E、辅助的技术,非主要技术正确答案:B9、尺神经在腕部损伤后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环、小指呈爪状B、小鱼际肌萎缩C、小指外展不能D、尺侧一个半手指皮肤感觉障碍E、拇指对掌功能障碍正确答案:E10、下列关于更衣训练错误的是A、更衣训练前应加瞪九童对自身肢体、衣服、裤子、鞋、袜等基本认知训练B、可选择带有图案的衣服,协助儿童辨认衣服的前后C、可选择裤腿宽松、带松紧带的裤子,易于儿童自己穿脱D、可选择袖口和领口宽大的衣服,方便穿脱E、对坐不稳的儿童,治疗师应从前方固定儿童的躯干和双下肢,以帮助其保持髓部屈曲正确答案:EIK准确的作业治疗评定是作业治疗师的基本技能,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评估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除外A、可信性B、经济性C、灵敏性D、合理性E、有效性正确答案:B12、科学研究五个阶段顺序正确的是A、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B、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整理分析阶段、搜集资料阶段、得出结果阶段C、选择研究课题、搜集资料阶段、研究设计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D、选择研究课题、整理分析阶段、搜集资料阶段、研究设计阶段、得出结果阶段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3、下列有关儿童进食动作训练错误的是A、年龄稍大儿童可用馒头、饼干、水果条等便于抓握的食物进行训练B、治疗师或家长坐在儿童身后帮助儿童控制肩部,并协助儿童的前臂外旋C、治疗师或家长应坐在儿童侧方以便于儿童采用自然的进食动作模式训练D、可使用自助具帮助儿童独立完成进食动作训练E、上肢功能是进食动作发展∙的篁键正确答案:C14、-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方法是住院治疗,分为以下几期A、轻作业期、重作业期、生活训练期、自然恢复期B、绝对卧床期、轻作业期、重作业期、自然恢复期C、绝对卧床期、轻作业期、重作业期、生活训练期D、绝对卧床期、轻作业期、生活训练期、自然恢复期E、绝对卧床期、重作业期、生活训练期、自然恢复期正确答案:C15、以下哪种情况最好使用分趾袜加压A、小腿远端静脉曲张B、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C、足背及足趾增生性瘢痕D、足背及足底增生性瘢痕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C16、通常建议进食障碍患者住院治疗,且治疗的首要目标是A、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B、纠正患者对食物的歪曲认知C、恢复营养,增加体重D、用健康的活动代替不健康的活动E、帮助患者建立压力管控技巧正确答案:C17、神经康复过程中,不同康复时期下进行康复治疗时,最重视的都应该是A、患者的安全B、患者家属的期望目标C、患者的功能障碍D、患者的主观康复诉求E、患者的心理状况正确答案:A18、肢体断离后,在常温下肢体缺血不超过多长时间,基本上可以恢复; 超过多长时间,大多数演变为不可逆的变性A、6~7小时;10~20小时B、6~7小时;20~30小时C、3~4小时;6~7小时D、3~4小时;10~20小时E、3〜4小时;20~30小时正确答案:A19、手掌部肿胀最适合的压力治疗方法是A、无指压力手套B、压力手套加指蹊压力垫C、有指压力手套D、无指压力手套加手背压力垫E、手掌部自粘绷带加压正确答案:C20、慢性腰腿痛有关内容错误的是A、腰椎间盘突出可引起慢性腰腿痛B、局部压痛和叩痛时不引起明显的放射痛C、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D、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局部有压痛、叩痛E、疼痛可以向周围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及大腿等部位正确答案:B21、以下哪项不是科学研究过程A、研究思路B、研究背景C、研究结果及讨论D、课题题百E、研究方法正确答案:A22、对作业治疗的评估方式概括最恰当的是A、直接观察,间接评定,专用评定B、直接观察,现场评分填表,测验C、信访,电话询问,面谈D、AD1评定,环境评估,家访E、面谈法,直接观察法,测量法正确答案:E23、下列哪项不暹作业治疗文件记录撰写的指导原则A、准确…B、工整C、清晰D、及时E、简洁正确答案:B24、任务导向模式(task-orientedmode1)的训练理论最早是在哪一年提出A、1976年B、1972年C、1975年D、1973年E、1974年正确答案:B25、目标管理训练可以用于改善A、记忆力B、选择性注意力C、持续性注意力D、定向力E、执行功能正确答案:E26、进行居家环境调适时,以下不正确的是A、如需进行物理结构改造,常需提供图纸B、首先需对居家环境进行应秸。
生物基因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生物基因疗法是我院独创的特色疗法,对神经症治疗的显著效果,已得到世界精神卫生界的广泛重视。
近20 年来,我们将生物基因疗法作为积极的社会康复疗法用以神经症以外的疾患,如精神分裂症、心身疾病、抑郁症等的试验研究。
近年来改良后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了较大成功,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病例:患者皆为我院精神病科的新入院和复发再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以DSM - Ⅲ- R 及CCMD - Ⅱ- R 精神分裂症标准确定诊断后,按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因素无明显差异者匹配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MG) 和对照组(DTG) 各60 例(见表1) 。
表1 治疗前NMG与DTG的一般特点( x ±s )方法1. 研究组(NMG) 为药物合并改良生物基因疗法治疗。
将生物基因疗法治疗四阶段中卧床期规定为用药后的安静期,不令其必须卧床。
将本阶段目标中的“正视苦恼”改为“面向现实”。
把各阶段的目标与人生发育过程和社会性发育阶段联系起来(见表2) 。
2. 对照组(DTG) 采用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药物种类与研究组的合并用药大致相同,如氯丙嗪、氟哌啶醇、舒必利、氯氮平等,并根据需要合并抗焦虑、改善睡眠的药物或中成药对症治疗。
治疗时间皆为6 个月。
3. NMG和DTG患者在治疗中变动情况NMG60 例中,有3 例不能配合生物基因疗法的实施而淘汰。
治疗中途(三个月后) 因症状明显改善出院者9 例,对出院者定期门诊复查或随诊家访(每两2 周一次) ,与其家人一起为病人制定适当的作业内容以使治疗持续下去,而其中未得到家人很好协作帮助者2 例,淘汰出组。
故完成全程治疗和评价的有55 例。
DTG60 例中,1 例不配合量表评价、1 例3 周后出院而淘汰出组。
治疗中途出院8 例,出院后要求定期门诊复诊(每两周一次) ,而其中2 例未再复诊,淘汰出组。
完成全程治疗评价的有56 例。
表2 NMG的治疗阶段、作业种类及治疗目标4. 效果评价:分别在开始前、治疗第3 个月、第6个月用BPRS、SANS 评定,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用SDSS 评定,因SDSS 主要评定各种社会角色功能,对疗程结束未能出院的,我们以假出院安排病人家庭社会生活,时间至少1 个月。
Chinese Journal o 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Dec. 2020, Vol. 35, No. 12•综遠•作业治疗实践模式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孙尽颜1杨伟伟'’2邹颖1戚桂波'金小必1曹震宇'汤洪哲1吴艺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更加客观的理解和阐述各种 环境因素,以及患者主观感受等个体因素对功能障碍的影 响,世界各地的作业治疗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工作环境、文 化背景、社会因素等,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提出了各具特色的 作业治疗实践模式。
每个作业治疗实践模式都有其各自不 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为作业治疗师在临床康复中对患者的 评估和治疗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循证依据。
作业治疗模式是 作业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评估和治疗工具,其遵循以人为本的 理念,通过对各种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障碍的患者进行评 估,从而达到协助治疗师和患者选择、制定最佳康复治疗方 案的目的。
作业治疗实践模式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如图表、问卷等),使作业治疗师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从而为患 者提供最合理的评估方法和治疗措施,在临床康复实践中具 有重要意义。
这样的模式可能并不一定描述专业人员使用 的过程,但它确实提供了关于作业治疗实践的解释和关注点 的信息叭作业治疗实践模式能帮助治疗师确定首要解决的 问题并为作业干预提供思路,目前在我国临床康复实践中治 疗师对作业治疗实践模式的关注越来越多。
1人类作业模式与应用人类作业模式(model of human occupation,MOHO)由美国Gary Kielhofner教授在长期的作业治疗实践的基础 上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MOHO首次提出了影响人类参 与作业活动的3个次系统,分别是意志力(volition)次系统,习惯(habit)次系统及履行能力(performance capacity)次系 统。
通过近40年的持续更新与发展,MOHO广泛应用于精 神康复121、神经康复15]、康复教育w等领域,并取得了相当丰硕 的成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盐酸帕利哌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6-02-26T16:55:35.38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李佟1苏旭江2[导读] 江苏省荣军医院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重性精神病,病因未明.从患病对象来看,多为青壮年,该病持续时间长。
李佟1苏旭江21.江苏省荣军医院江苏无锡214035;2.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无锡214000【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 和观察组(给予盐酸帕利哌酮治疗),两组均包含5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均显著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2%(44/53),对照组为81.13%(43/53),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观察组共发生7例(13.21%)不良反应,对照组有9例16.98%,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盐酸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疗效相当,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盐酸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 PANSS评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33-02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重性精神病,病因未明.从患病对象来看,多为青壮年,该病持续时间长,且表现为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1].精神分裂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还给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盐酸帕利哌酮属于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选取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盐酸帕利哌酮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包含53例患者.对照组中,31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区间为20-52岁,平均(35.24±5.01)岁;病程2-13年,平均(6.29±2.62)年.观察组中,33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区间为21-53岁,平均(36.02±4.86)岁;病程3-14年,平均(7.01±2.29)年.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差异均较小(P>0.05). 1.2纳入标准(1)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在18-60岁之间,不限性别;(3)不属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4)不属于器质性精神疾病患者;(5)对阿立哌唑、盐酸帕利哌酮不过敏. 1.3方法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停服抗精神病药物,时间为1周.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以下治疗. 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305),药物剂量为10-30mg/d,每日1次,在早餐后半小时服用. 观察组:患者口服芮达帕利哌酮缓释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24),药物剂量为12-48mg/d,每日1次.首次剂量为3mg/d,依次3mg/d的增量增加,最高剂量为12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4观察指标(1)症状评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包括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2)临床疗效[2]:①基本痊愈,患者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80%;②显效,患者的PANSS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80%;③有效,患者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50%;④无效,患者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治疗总有效率=(总病例数-无效例数)/总病例数×100%.(3)不良反应: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搜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上述数据,比如PANSS评分、临床疗效等,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版)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操作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当P值在0.05以下时,提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经统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讨论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从其临床分型来看,常见的有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等[3].就目前研究来看,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大多数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神经生物学因素,患者存在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包括5-羟色胺、多巴胺、谷氨酸等;②遗传学因素,家族存在精神疾病史;③社会心理学因素,比如不良生活事件、经济状况、性格特点等.要想提高患者的预后,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措施. 盐酸帕利哌酮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5-羟色胺(5-HT)受体的拮抗作用,且亲和力高.将其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主要作用机理如下:通过选择性地拮抗D2受体,激动5-HT1A受体,借助机体多方面的调控作用,在机体下形成多巴胺平衡系统[4].有研究显示,它不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而且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认知功能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5].该药物可以治疗患者因多巴胺系统异常引起的多种不良情况.由研究显示,对于曾服用过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盐酸帕利哌酮治疗后,患者的阳性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值得注意的是,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患者服用盐酸帕利哌酮后,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心跳加速、记忆力下降、头晕等.在后期应用中,为了保障应用效果,需密切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减量、停药,若情况严重,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措施.在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来看,观察组(83.02%)与对照组(81.13%)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盐酸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疗效相当,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盐酸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疗效相当,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 刘炳书,高海江,高海英,等.阿立哌唑与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092.[2] 李航,艾津华,王萍,等.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38(04):208-210.[3] 李福金,刘有平,陈晓燕.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4):54-55. [4] 胡有平,余绍军,夏侯迎芳.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05):65-66. [5] 盛民生.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2):92-93. [6] 刘卫平.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8):66+68.。
你对“作业疗法”了解吗?上海市松江区201600在康复学中,作业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康复训练方式,因此经常会有人问,什么是作业疗法?作业疗法都能做些什么?作业疗法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哪些?经过作业疗法干预之后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以上疑问也是康复师回答最多的问题,下文中主要与大家一起分享作业疗法的意义特点以及方式作用等内容,以期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的通过作业疗法达到理想的康复状态。
1.作业疗法的定义和特点作业疗法,英文为occupational therapy,简称OT。
作业疗法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性地作业活动,主要针对于身体、发育、精神上有功能性障碍(或者残疾)进而造成不同程度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劳动能力的患者。
开展病情评价、病情治疗以及训练指导的一系列过程,该种方式也是康复治疗的方法之一,其目的就是帮助患者能够最大程度恢复或者提高生活和劳动能力,进而能够与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一同开展更加有价值的生活。
作业疗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功能障碍进行康复,及时改变以往异常的运动方式,使得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进程大大缩短[1]。
作业疗法能够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患者开展的作业治疗是经过选择并且有目的的活动方式,康复治疗师需要与患者的治疗需求为中心开展治疗作业的选择,在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需求,不仅有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更加有家庭生活、社会和职业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有目的的活动就是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有一定关联性,通过相关活动的训练来改善患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患者在开展作业疗法时,在完成一项作业活动时需要协调地发挥出心理、情绪、躯体以及认知、行为等多方面的因素作用,因此在开展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训练和治疗为作业疗法的开展目标,运用作业分析知识来选择以躯体运动为主或者是以情绪调节为主的作业[2]。
(3)针对于残疾人士来讲,在开展作业疗法时,更加要重视辅助器械的使用,从而补充患者某项功能的不足,采用新的方式和器械来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和劳动。
作业疗法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发布时间:2023-01-06T03:50:36.55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9期作者:沈梦[导读] 目的:研究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实施作业疗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沈梦江苏省荣军医院康复治疗部江苏无锡 214035【摘要】:目的:研究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实施作业疗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施以计算机随机分组处理,将研究中纳入的52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两组,样本抽选时间段介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间。
对照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应用作业疗法开展治疗。
将组间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及社会功能施以比对。
结果:观察组中所纳入患者的BPRS评分、SDSS评分分别(12.72±2.23)分、(0.56±0.04)分,同对照组患者的(22.96±3.04)分、(1.79±0.18)分相比较,均占更低水平,P<0.05。
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分别(87.35±4.02)分、(87.75±5.08)分、(87.93±5.17)分、(82.67±7.97)分,同对照组的(73.13±3.86)分、(80.61±4.25)分、(74.68±4.46)分、(78.39±4.26)分相比较,均明显占更高水平,P<0.05。
结论:作业疗法应用于精神疾病患者中,可以促进病症康复,改善病症及生活质量,该方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精神疾病;作业疗法;生活质量;康复治疗近年来,精神病的临床发病率受各类型压力源、致病诱因的影响而出现了显著提升,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情感认知障碍、行为意志障碍表现,使得其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发展[1]。
药物治疗虽然可以促进患者疾病相关症状改善,但是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效果欠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