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地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117例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冯妍;刘鑫【摘要】目的研究血塞通注射液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血塞通注射液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活动能力、血浆中氧化应激因子和炎症因子含量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病人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与LVEF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浓度明显上调,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人疗效明显,可增强病人活动能力与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有关.【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8(016)018【总页数】4页(P2667-2670)【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塞通注射液;坎地沙坦;氧化应激;炎症因子【作者】冯妍;刘鑫【作者单位】北京西城区平安医院北京100032;北京西城区平安医院北京1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R256.2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心肌肥厚、细胞因子调节紊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等[1-2]。
目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拮抗剂[2-3]。
坎地沙坦酯有哪些副作用关于《坎地沙坦酯有哪些副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坎地沙坦酯片,常常用以医治原发性高血压,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而言,每日能够服食一次,每一次服食4到8mg药品,针对情况严重的能够提升到12mg。
这类药品针对一些病人会造成一些欠佳的反映,例如会造成血管性水肿,会造成病人出現丧失观念,造成休克,针对肾功能也会导致一定的影响。
副作用1)血管性水肿:有时候出現脸部、嘴唇、舌、咽、喉咙等水肿为病症的血管性水肿,应开展细心的观查,看到出现异常时,终止服药,并开展适度解决。
2)休克、昏厥和丧失观念:降血压可能造成休克、昏厥和丧失观念。
在这类状况下,应紧密观查病人状况。
如观查到畏寒怕冷、呕吐、丧失观念等,应该马上开展适度解决。
应用本药治疗需从较低的使用量刚开始服食。
若有必要提升使用量,应紧密观查病人状况,迟缓开展。
非常是正开展血液分析的病人、严苛开展限盐治疗法的病人、服食利尿剂的病人、伴随心衰的病人。
3)亚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会出現亚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紧密观查病人状况。
如出现异常,应终止吃药,并开展适度解决。
4)高血钾病人:由于可能会出現高血钾,应紧密观查病人状况。
如出现异常,应终止吃药,并开展适度解决。
5)肝功能检查恶变或黄疸:由于可能会出現AST(GOT)、ALT(GPT0,γ-GTP等价上升的肝功能检查阻碍或黄疸,应紧密观查病人状况。
如出现异常,应终止吃药,并开展适度解决。
6)粒细胞注意力不集中症状:可能会出現粒细胞注意力不集中症状,应紧密观查病人状况。
如出现异常,应终止吃药,并开展适度解决。
7)横纹肌溶解:可能会出現如主要表现为肌疼、孱弱、CK提升、血中合尿中的肌球蛋白。
如出現上述所说情况,应终止吃药,并开展适度解决。
8)间质性肺炎:可能会出現伴随发热、咳嗽、呼吸不畅、胸部X-线查验出现异常等主要表现的间质性肺炎。
如出現上述所说情况,应终止吃药,并开展适度解决,如用肾上腺激素治疗。
坎地沙坦治疗心衰的额外益处*导读: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心肌收缩力减退使心脏不能将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减少,引起肺静脉郁血动脉系统严重供血不足。
……对CHARM研究项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接受心力衰竭最佳治疗的患者来说,与安慰剂相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坎地沙坦可降低患者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心血管死亡危险。
研究人员说,ACE抑制剂可预防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但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否有同样的作用还不清楚。
为澄清这一问题,他们对坎地沙坦心力衰竭的3项研究进行了分析,即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评价(CHARM)研究项目―CHARMAdded、Alternative、Preserved研究。
CHARM研究主要结果显示,坎地沙坦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而住院的危险。
这些研究共纳入了7599例纽约心脏协会心力衰竭分级为II~IV的患者,在最佳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坎地沙坦(目标剂量32mg)或匹配的安慰剂治疗。
在基线时,41%的人群接受了一种ACE抑制剂,55%接受了一种β受体阻滞剂,42%接受了一种降脂药,56%接受了阿司匹林,83%接受了一种利尿剂。
总的来说,53%的患者既往发生过心肌梗死,24%当前有心绞痛发作。
CatherineDemers(加拿大McMaster大学)及其同事报告说,在中位随访37.3个月中,坎地沙坦治疗组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可能低于安慰剂治疗组的患者(20.4%与22.9%,危险比HR=0.87,P=0.004)。
坎地沙坦治疗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低于安慰剂治疗组(3.1%和3.9%,HR=0.77,P=0.03)。
另外,与安慰剂相比,坎地沙坦也对次要结果(致死性心肌梗死、猝死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有益处(12.1%和13.8%,HR=0.86,P=0.02)。
这些结果意味着,在本研究中,要预防1例心血管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需要治疗40例患者;要预防1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需要治疗118例患者;要预防1例致死性心肌梗死、猝死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需要治疗59例患者。
坎地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117例临床观察黄永平;姚子弘;胡云官【摘要】目的观察坎地沙坦片改善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坎地沙坦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的NYHA疗效与Boston心衰计分评价.结果 NYHA心功能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86.0%;Boston心功能疗效观察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85.9%;组间比较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坎地沙坦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总体疗效趋势优于美托洛尔,两者疗效基本相当.【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3(008)001【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心力衰竭;坎地沙坦片;美托洛尔片【作者】黄永平;姚子弘;胡云官【作者单位】510550,广州市老人院;510550,广州市老人院;510550,广州市老人院【正文语种】中文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1]。
为了更好选择适宜性药物在老年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我们观察比较了坎地沙坦片与美托洛尔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两年来在我院就治的117例心力衰竭患者,Boston心衰定量≥8分,NYHA心功分级为III~IV级,年龄在65~83岁之间。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在有效控制其他病患前提下,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片4 mg,1次/d 口服,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片100 mg,2次/d口服。
1.3 疗效指标 NYHA疗效标准: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未达2级;无效:心功能提高不到1级者;加重: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
Boston心衰计分标准:显效:积分减少≥75%以上;有效:积分减少在50% ~75%;无效:积分减少不足50%;加重:积分超过治疗前。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蒋承建;郭航远;孟立平【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4(000)020【总页数】3页(P1739-1741)【作者】蒋承建;郭航远;孟立平【作者单位】312000 绍兴,浙江大学绍兴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312000 绍兴,浙江大学绍兴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312000 绍兴,浙江大学绍兴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心力衰竭(心衰)是目前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其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
现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在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致炎性细胞因子、氧自由基损伤、离子转运异常以及细胞能量利用障碍等因素参与了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的持续激活奠定了其治疗心衰的基础[1],针对此靶点的药物近几年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代表药物主要是ACEI、ARBs和β-受体阻滞剂,现对心衰药物研究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CONSENSUS-I[2]试验最早对ACEI类代表药物依那普利作出证明能显著减低心衰的病死率和再次住院率,该试验观察253例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发心衰(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随访6个月后显示依那普利可以减低心衰患者病死率达27%。
SOLVD[3]试验是针对无心衰表现的4 228例患者,分为依那普利组和对照组,随访3年以上,结果提示依那普利组在出现心衰症状的时间点晚于对照组14个月。
SAVE和SOLVD试验还提示ACEI类药物还可以延缓无心衰症状的患者病程的进展和加重。
Flather等[4]针对12 763例左室功能不全或有心衰症状的患者(SAVE、AIRE、TRACE、SOLVD)给予不同的ACEI类药物,随访1年以上,结果是治疗组在总病死率、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均P<0.01),并且在随后的4年中依然有效。
坎地沙坦片的功能主治简介坎地沙坦片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压)和心衰的药物。
其主要成分是坎地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类药物。
坎地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起到调节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功能主治坎地沙坦片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治疗高血压:坎地沙坦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脏、血管等器官造成损害。
坎地沙坦片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能够降低血压,帮助控制和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2.改善心脏功能:坎地沙坦片可用于治疗心衰患者。
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入全身,导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
坎地沙坦片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能够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脏泵血能力,减轻心脏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预防心脏病发作:坎地沙坦片可用于预防心脏病的发作。
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坎地沙坦片通过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病的发生风险,保护心脏健康。
4.减少肾脏损害:坎地沙坦片可减少肾脏损害的发生。
高血压和心衰常常伴随肾脏损害,而坎地沙坦片可以通过调节肾脏血流和减少肾小球滤过压,从而减少肾脏的负担和损伤。
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坎地沙坦片可以起到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5.轻松服用:坎地沙坦片是一种口服药物,非常方便易用。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按照剂量和用药频率规定来服用。
坎地沙坦片可以作为长期治疗的选择,方便患者进行长期管理。
总结:坎地沙坦片是一种治疗高血压和心衰的药物,具有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心脏病发作、减少肾脏损害等功能主治。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按照剂量和用药频率规定来服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5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 O .16CHI NA FOREI GN M EDI CA LTREATM EN T药物与临床坎地沙坦酯为坎地沙坦的前体药,其在体内迅速被水解为其活性代谢物坎地沙坦。
坎地沙坦(c andes ar t an)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其对AT 1受体的作用具有强效、长效、选择性较高的特点,对A T 1受体的亲和力比氯沙坦强50~80倍。
坎地沙坦长期用于治疗高血压,能逆转左室肥厚,保护肾脏,并且不良反应少,与安慰剂相似。
本文就坎地沙坦酯在临床应用中研究作一综述。
1治疗高血压血管紧张素Ⅰ受体(A T 1受体)拮抗剂(A RB)是一种具有血管活性的降压药物,它主要通过阻断Ⅰ型血管紧张素受体(A T 1)达到降压效果。
坎地沙坦与AT 1受体结合后,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Ⅰ与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 S ),产生血管舒张、醛固酮产生减少,水钠潴留减轻等作用,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1.1对A T 1受体的抑制作用坎地沙坦对AT 1受体的亲和力比氯沙坦强50~80倍。
目前临床应用的ARB 类药物中,与A T 1受体结合力的强弱顺序是:坎地沙坦>伊贝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由此可见,坎地沙坦是A RB 类药物中与AT 1受体结合力最强的[1],亦是A RB 类药物中对AT 1受体的抑制作用最强的。
1.2对血管收缩反应的抑制强度在人体AT 1受体导入CO S -7细胞所建立的实验模型中,比较了几种ARB 类药物对An g Ⅱ所介导的血管收缩反应的抑制强度,结果坎地沙坦酯抑制Ang Ⅱ所介导的血管收缩效应的I C 50为30nm ol /L,而氯沙坦、缬沙坦、依普罗沙坦和厄贝沙坦的I C 50依次为70nm ol /L 、60nm ol /L 、53nm ol /L 和8.0nm ol /L,可见坎地沙坦酯对A n g Ⅱ所介导的血管收缩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2]。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应用的研究进展刘 娜,张 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诊治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包括了肾素、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AngII)、醛固酮等,AngII是该系统中重要的活性物质,通过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坎地沙坦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 otensin recep t orl recep t or bl oker,ARB),由于非竞争性的与AT1受体结合的独特的药理作用,从而起到调节体内血压和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该药口服后迅速经胃肠道吸收并起效[1~5]。
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40%,食物不影响其吸收,消除半衰期为3.5~4h,主要经肾脏排泄,少量经胆道及肠道排出体外[4]。
该药耐受性良好,高T/P值(80%~100%),量-效曲线呈线型,同时对心脏、大脑和肾等终端器官具有保护作用[6]。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坎地沙坦的作用除了具有传统的降压、改善心室重构、保护肾脏外,还具有其它的作用。
现就坎地沙坦的临床作用报告如下:1 降压作用关于坎地沙坦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已经在SC OPE[7]试验中得到充分证明。
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每日1次给药能使夜间和日间血压均降低,基础血压越高,降压幅度越大,最大降压效应一般于用药后3~6d,且能够持续正常的血压节律变化。
降压作用与用药剂量有关,并呈剂量依赖性。
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与利尿剂等联合应用,效果更好[8]。
其降压作用机制为:阻断AngII介导的血管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阻断AngII介导的的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及醛固酮的释放作用;降低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
2 改善心室重构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逐渐引起左心室的肥厚,从而引起心脏功能的变化及恶性心律失常。
因此在控制高血压的同时改善心室重构就显得愈加重要。
坎地沙坦可通过阻断AngII促进生长因子表达和蛋白质合成及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增生的作用,使AT1受体被阻断后表现为AT2受体的效应,AT2受体有抗增殖作用,故可缓解心肌肥厚。
坎地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117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坎地沙坦片改善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坎地沙坦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的NYHA疗效与Boston心衰计分评价。
结果NYHA心功能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86.0%;Boston心功能疗效观察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85.9%;组间比较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坎地沙坦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总体疗效趋势优于美托洛尔,两者疗效基本相当。
【关键词】心力衰竭;坎地沙坦片;美托洛尔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两年来在我院就治的117例心力衰竭患者,Boston心衰定量≥8分,NYHA心功分级为III~IV级,年龄在65~83岁之间。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在有效控制其他病患前提下,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片4 mg,1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片100mg,2次/d口服。
1.3疗效指标NYHA疗效标准: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未达2级;无效:心功能提高不到1级者;加重: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
Boston心衰计分标准:显效:积分减少≥75%以上;有效:积分减少在50%~75%;无效:积分减少不足50%;加重:积分超过治疗前。
1.4统计学方法所观察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5.0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6.0%,观察组比对照组在疗效上表现总体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Boston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85.9%,观察组比对照组在疗效上表现总体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果见表1。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患后期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社会老龄化的日渐明显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就
该症状群的治疗模式从以往的单纯强心、利尿、扩血管到目前以提高患者生存率,针对神经体液/内分泌激活综合调整为主[2]。
坎地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通过与血管平滑肌AT1受体结合而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作用,从而降低末梢血管阻力[3],目前主要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患,为了观察该药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故本临床观察选择了目前常用的推荐药物之一,美托洛尔片做以对比观察,就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与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缓解由于儿茶酚胺引起的心脏损害、抑制前列腺素或肾素所产生的缩血管作用等从而恢复心肌对内源性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有关[4];从本临床观察结果提示,两药物都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总体治疗趋势上坎地沙坦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总体疗效优于美托洛尔,但二者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观察结果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有关作用机制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观察。
参考文献
[1]梁万年,李宁,王家骥,等.全科医学概论.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211.
[2]顾东风,黄广勇,何江.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3]刘桂琴.坎地沙坦酯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6):45924593.
[4]Bristow MR.Mechanism of action of Bblocking agents in heart failur e.Am J Cardiol,1997,80:26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