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格式:ppt
- 大小:1018.50 KB
- 文档页数:20
高一历史知识框架人民版必修Ⅰ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课 1840-1900年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西方国家觊觎中国的背景
1、西方: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面积大、人口多;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二、1840-1900列强侵华
三、对华消极影响:中国出现严重民族危机——中国由独立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1、烧杀抢掠: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掠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灭中华文明遗产。
2、严重践踏中国的国家主权:政治上,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经济上,破坏
中国关税自主权。
3、进行经济侵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回忆初中所学有关知识,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提高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等,锻炼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比较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两幅“清前期”与“清后期”的疆域图,引发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师:这两幅疆域图有什么不同之处?生:观察回答。
师: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
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步入存亡危机之秋。
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板书课题)讲授新课1. 国门洞开(板书)(多媒体: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国外交官马戈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师:乾隆的话体现了什么观点?马戈尔尼的话呢?(引出“19世纪上半期的社会背景)生:自由讨论后回答问题。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标分析●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从1840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步入近代社会。
随着西方列强入侵,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列强以军事(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政治(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和经济(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等手段侵略中国,严重践踏了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教材分析教材用“国门洞开”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两个子目分别介绍列强通过军事手段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通过政治手段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两个子目的逻辑关系:“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于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进一步侵略中国。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使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两个子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勾画出列强践踏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严重危机的历史轮廓。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历史线索、基本阶段特征掌握不到位,这就给高一学生进行专题模块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这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解决。
●教学建议。
1.教法:问题探究法。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法。
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研读教材,自主思考、互动探究讨论,形成一定答案,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逐渐形成的。
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word教案通史概要: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坚强不屈的反入侵斗争。
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宽敞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宽敞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入侵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通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阻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缘故,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形,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进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进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入侵,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进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殖民扩张带来了专门大危害,其恶果至今尚未根除。
教学课时:2课时。